2025届山东省平邑一中校本部高三历史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2025届山东省平邑一中校本部高三历史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2025届山东省平邑一中校本部高三历史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2025届山东省平邑一中校本部高三历史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2025届山东省平邑一中校本部高三历史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邑一中校本部高三上学期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2024.1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表1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反映了表1时间遗址出土情况距今8000年前后河南舞阳贾湖随葬骨规形器、骨律管(骨笛)等可能用于观象授时的天文工具距今6000年左右河南汝州阎村基中陪葬的一件陶器上彩绘了具有战争纪念碑性质的“鹊鱼钺图”距今5000年前后浙江余姚良渚镇遗址有宫殿区、内外城垣,十数座高、低水坝等水利工程A.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B.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C.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D.等级观念产生和阶级分化2.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孟子则认为:“世俗所谓不孝有五……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两位圣贤对“博弈”的不同态度表明A.二人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B.儒家学派重视道德伦理教化C.儒学在战国时期有所发展D.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更加剧烈3.从汉武帝元封五年时开始,朝廷规定刺史不再只是每年秋分巡察地方,而是在地方设立固定的办公机构,并有意与所在郡的郡治保持距离。刺史的级别仅相当于低级县令,但朝廷会及时提拔成绩卓著者。上述做法着眼于A.优化国家监察机制 B.提高官员文化素养C.削减诸侯王国封地 D.扩大刺史监察范围4.唐朝后期,由翰林学士院草拟的诏旨逐渐正轨化,于是,翰林学士院用白麻纸书写的诏敕号称“内命”,中书门下用黄麻纸书写的诏敕号称“外命”,都具有法定的效力,而且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这一做法A.加快了三省的一体化B.推动了决策的专业化C.体现了中枢权力变化D.强化了中书省的地位5.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代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 B.政府严格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 D.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6.徐光启说:“今北方之吉贝(木棉)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海而鬻诸南,布则泛海而鬻诸北。”这表明A.手工业与农业互为市场B.南北方经济差距明显C.南方地区市镇经济繁荣D.跨区域长途贩运兴盛7.图1能反映出,中国当时图1各港口外国成年男性的数量(1850—1859年)A.民族工业的出现B.就业结构的变化C.通商口岸的增多D.外贸中心的转移8.有学者曾说,19世纪60年代后清朝进入的“中兴时期”,实际上这个“中兴”相当勉强。因为自此以后清朝始终在风雨飘摇之中。该学者强调了晚清“中兴”A.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兴B.推动了清王朝的近代化C.对于社会转型作用有限D.加速了清政府走向灭亡9.1897年,江南储材学堂正式创办。其人才培养体系分“四门(交涉、农政、工艺、商务)十六目(律例、赋税、种植、水利、化学、矿务等)”,这近似于4个学科16个专业。据此可知,该学堂A.成为近代人才培养的摇篮B.受政治改革的影响非常明显C.具有近代高等教育的特征D.是学堂选官制度确立的产物10.1906年清朝宣布“预备立宪”后,绅商学子们“奔走相庆,破涕为笑”,莫不“额手相庆曰:中国立宪矣,转弱为强,萌芽于此”。资产阶级革命阵营也发生分化,革命陷入低潮。这说明清末宪政A.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B.使得知识分子意见趋向统一C.是清廷通过改革自救的手段D.符合其时代背景和政治需求1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访问过欧洲的梁启超、张君劢等思想家,亲眼目睹了欧洲各国哀鸿遍野的惨状,认为“科学万能论”“西方中心论”已经破产,中国不能再一味恋慕和学习西方。这些论断A.意在与欧美列强撇清关系B.加快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具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D.有利于增强国人文化自信12.图2为1919年《晨报》“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的头题文章(节选)该文章旨在人类在社会生活上有三大基本的权利。第一是生存权,第二是劳动权,第三是劳动全收权……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能够保障这三种的权利,才算是完全的社会……我们要得这三种的权利,非先改造完全的社会不可。图2A.倡导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B.推动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进步C.动员民众参加国民大革命D.强调改造社会是生存的前提13.毛泽东在某次大会上发表演讲:“有些同志以为我们的红帽子戴了十年,今天又戴三民主义帽子,就表示老不愿意……但如果旧帽子换上了新内容,那事情就变化了,不是不可戴的,反而变为可戴的了。”毛泽东的这一论述,旨在A.团结一切力量应对时局变化B.结束“左”倾错误的统治C.号召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D.实现和平建国的政治目标14.表2是社会主义工业曲折前进时期新建或扩建的工业统计(部分)。这些工业新建或扩建的主要考量是基于表2企业性质主要门类代表国营钢铁、煤炭、电力、石油、机械、铁路、汽车、军事工业四川攀枝花钢铁厂贵州铝厂湖北十堰汽车厂四川德阳第二重型机械厂贵州六盘水煤矿甘肃刘家峡电站川黔、成昆、湘黔铁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A.经济效益B.国防安全C.地区平衡D.社会公平15.表3为中国和东盟地区交往的相关史实。这表明中国表3时间中国和东盟地区的交往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1997年中国和东盟国家间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3年中国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作为东盟对话伙伴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2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A.强调国家间应消除分歧增进互信B.引领了东盟地区的发展方向C.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D.致力于推动区域间合作发展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第16、17、19题均为14分,第18题13分)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破格”选任官吏:管窥两汉的盛衰汉代官吏选任除正常的仕进外,还存在不以典章制度或诏令为规则的身份“破格”现象。以下为《汉书》和《后汉书》的相关记载。《汉书》的记载◆“(桑)弘羊,洛阳贾人之子,以心计(心算能力),年十三侍中。”◆河南贾人卜式因“愿输家财半助边”“数求入财以助县官”,被武帝超拜为中郎。◆韩安国“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在吴楚之乱时因“捍吴楚于东界”,“名由此显梁”,后来“坐法失官”,汉武帝“素闻安国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后汉书》的记载◆东汉时陈禅“仕郡功曹”,“察孝廉,州辟治中从事”,因坐刺史臧罪被下狱,车骑将军邓骘“闻其名而辟焉”,后举茂才,为汉中太守。◆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东汉梁冀“少为贵戚,逸游自恣”,先后担任黄门侍郎、侍中、执金吾、河南尹等。◆单超、徐璜、具瑗、左倌、唐衡五个宦官,因诛除梁氏有功,得到桓帝宠幸,“破格”同日封侯,称为“五侯”。(1)哪类人在汉代易被统治者“破格”选任?(4分)(2)分析汉代实行“破格”选任官吏的利弊。(10分)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的治水活动水利兴修是中国古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支持体系。表4为中国古代部分地区治水项目的统计表。表4朝代省份先秦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陕西0118293241241248河南4…1914411…7…424山西143332…25…2997河北……56124…20…11228江苏5…11118…437428234安微1…17112…79230浙江2…4724418618587480江西……12…201183613287福建………2429…456324212湖北………1…444146143湖南……102725…351项目合计131545827234122725152641834——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分别概括指出唐、宋两代治水活动的特点,并对其成因做出合理的解释。(14分)1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英国大班的“呈禀”和两广总督的“批答”以下材料是18世纪后期英国大班(东印度公司派驻广州机构负责人)波朗递交中国当局的呈禀和两广总督长麟的批答:(呈)我夷人为身体怕有病,喜欢行走,到广东不能进城,也不能到阔野地方活动,求大人查核,或准进城,或在城外指一个地方,或准骑马,或准步行,我们就不生病了。(批)查广东人烟稠蜜(密),处处庄园,并无空余地,若任其赴野闲游,汉夷言语不通,必致滋生事故。但该夷等锢处夷馆,或困倦生病,亦属至情。嗣后应于每月初三、十八两日,夷人若要略为散解,应令赴报,派人带送海幢寺陈家花园,听其游散,以示体恤。但日落即要归馆,不准在被(彼)过夜。并责成行商严加管束,不准水手人等随往滋事。(呈)我们买卖船水手甚多,万一有病,连别人都染了。或在河边,或在海岛,准我们盖搭几间草房子;有了病,就移他到草房子里住,也好养病,也免染别人。(批)查黄埔船到,向许在附近岸上暂盖寮蓬数间,船去即行拆毁,已属格外体恤。今若于黄埔改建草房,船来固可供夷人之栖止,船去交谁看守?若听夷人自行看守,是须夷人在黄埔终年长住。彼处并无官署驻劄,倘有汉民赴彼扰诈,以及水火盗贼等事,不能防范。应毋庸议。——选自许地山《达衷集》,转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以上呈禀与批答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8分)(2)同样的情形若是在100年之后会不会出现?请说明理由。(5分)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部主旋律史诗大剧:《觉醒年代》2021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回溯中国共产党从起源、孕育到诞生的整个过程,生动再现20世纪初期的历史大变局,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史诗大剧。材料一《觉醒年代》第一集,开篇即以旁白的形式交待该剧的历史背景,“那是在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国际国内形势非常紧张”,并通过以下几个精心设计的视觉式的隐喻镜头来表现。镜头一:一个大仰角拍摄的骆驼脚掌几乎覆盖了整个画面,只用这一个镜头就表现出当时中国正处于重重压迫之下,且观众的代入感很强,会产生一种被踩踏的感觉。镜头二:骆驼进入北京城,用了大量的特写和慢镜头来表现车辙。“车辙”在剧中是一个带有高度隐喻和象征性的细节逻辑:自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用“车同轨”框定中国的车辙以来,直到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中国还在沿用古老的车辙。镜头三:骆驼商队、老百姓的车、北洋士兵的马队,都要从“车辙”上踩踏过去,隐喻中国还在固守原来的老路。——摘编自徐妮娜《浅析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中的隐喻镜头》材料二《觉醒年代》在创作上更加贴近受众,以书写青春破题主旋律。该剧以“南陈北李”为主人公,跟随其人生轨迹,以《新青年》杂志为主线,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思想潮流串联起来,将故事主体聚焦于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身上:不仅有和常人一样喜怒哀乐的陈独秀,还有与工人做朋友的李大钊、以笔杆为利剑的鲁迅以及紧跟先辈脚步、积极寻找救国之路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年轻受众对这样一群有梦想、有不足、受挫折也不言弃的年轻人更能有共情体验。——摘编自王悦《〈觉醒年代〉给主旋律影视剧的成功启示》作为历史的观察者,谈谈你对该电视剧以《觉醒年代》命名的理解。(14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正确,条理清晰。)2025届山东省平邑一中校本部高三历史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答案及简析一、选择题1.答案:C简析: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用于观象授时的天文工具、河南汝州阎村墓葬陪葬具有战争纪念碑性质的彩绘陶器、浙江余姚良渚镇出现宫殿区、城垣及水利工程,这些反映出当时在天文观测、军事、城市建设和水利管理等方面出现了公共事务管理的需求,且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体现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材料未体现氏族成员经济待遇差异,A选项错误;私有制产生和贫富分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当时出现了等级观念和阶级分化,D选项错误。2.答案:B简析:孔子认为博弈比无所事事好,孟子则将博弈好饮酒视为不孝,二者对博弈态度不同,但都从道德伦理角度出发,体现了儒家学派重视道德伦理教化。孔子和孟子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A选项错误;仅从对博弈的态度不能说明儒学在战国时期有所发展,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剧烈程度,D选项错误。3.答案:A简析:汉武帝让刺史在地方设立固定办公机构,与郡治保持距离,且对成绩卓著者及时提拔,这些举措优化了国家监察机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材料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措施针对的是地方监察,并非削减诸侯王国封地,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扩大刺史监察范围,D选项错误。4.答案:C简析:唐朝后期翰林学士院草拟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直接传达,且与中书门下的“外命”都具法定效力,这一变化打破了原有三省之间的权力平衡,体现了中枢权力的变化。材料做法削弱了中书省权力,不利于三省一体化,A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决策专业化,B选项错误;此做法弱化了中书省地位,D选项错误。5.答案:D简析:北宋都城开封的大车用黄牛或水牛拖拉,缺乏马和羊,结合北宋边患严重的背景,马是重要的战备物资,说明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宋代交通工具并不落后,A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重农抑商政策,B选项错误;《清明上河图》描绘市井生活,说明文人对其有了解,C选项错误。6.答案:D简析:北方吉贝贱而布贵,南方相反,吉贝和布跨区域贩卖,表明跨区域长途贩运兴盛。材料未体现手工业与农业互为市场,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对比南北方经济差距,B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南方地区市镇经济繁荣,C选项错误。7.答案:D简析:从1850-1859年各港口外国成年男性数量变化来看,广州外国成年男性数量减少,上海、香港等地数量增加,结合近代中国外贸发展,可知外贸中心从广州逐渐转移到上海等地。19世纪60-70年代民族工业才出现,A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就业结构变化,B选项错误;通商口岸增多在材料中没有反映,C选项错误。8.答案:C简析:19世纪60年代后清朝进入“中兴时期”,但始终风雨飘摇,说明晚清“中兴”对于社会转型作用有限,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清朝的困境。材料强调的是“中兴”的局限性,而非是否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兴,A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兴”推动清王朝近代化,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表明“中兴”加速清政府灭亡,D选项错误。9.答案:C简析:江南储材学堂人才培养体系分4个学科16个专业,具有近代高等教育学科分类的特征。仅从这所学堂不能得出它是近代人才培养的摇篮,A选项错误;1897年尚未进行政治改革,B选项错误;学堂选官制度在1904年才确立,D选项错误。10.答案:D简析:清末宣布“预备立宪”后,绅商学子欢呼,资产阶级革命阵营分化,说明清末宪政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社会各阶层希望改变现状、实现国家富强的政治需求,也适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清末宪政未能真正缓和社会矛盾,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不同阶层对清末宪政的态度,不能说明知识分子意见趋向统一,B选项错误;C选项表述正确,但未全面反映材料主旨,排除。11.答案:D简析:一战后梁启超、张君劢等思想家认为“科学万能论”“西方中心论”破产,中国不应一味学习西方,这有利于增强国人对自身文化的信心,重新审视本国文化价值。他们的论断并非意在与欧美列强撇清关系,A选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在1915年已经兴起,B选项错误;材料观点不具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C选项错误。12.答案:B简析:1919年《晨报》文章强调人类的生存权、劳动权和劳动全收权,认为要实现这些权利需改造社会,其目的是推动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进步。文章重点不是倡导劳动观念,A选项错误;国民大革命开始于192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改造社会以获得权利,而非强调改造社会是生存的前提,D选项错误。13.答案:A简析:毛泽东提到“红帽子”和“三民主义帽子”,结合历史背景,是指在特定时局下,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困难,倡导联合各阶层。材料未涉及结束“左”倾错误统治,B选项错误;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在1924年建立,与材料背景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和平建国的政治目标,D选项错误。14.答案:B简析:社会主义工业曲折前进时期新建或扩建的工业多集中在钢铁、煤炭、电力、石油、军事工业等领域,且分布在四川、贵州、甘肃等地,这些地区相对内陆,从国防安全角度考虑,在这些地区发展相关工业,有利于在面临外部威胁时保障国家战略安全。这些工业新建或扩建主要不是基于经济效益,A选项错误;地区平衡和社会公平不是主要考量因素,C、D选项错误。15.答案:D简析:从1996年到2021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不断升级,从全面对话伙伴到全面战略伙伴,表明中国致力于推动与东盟的区域间合作发展。国家间分歧无法完全消除,A选项错误;中国推动与东盟合作,但不能说引领东盟发展方向,B选项错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是主导性作用,C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6.(1)易被“破格”选任的人包括有突出才能的人,如桑弘羊以心计侍中;素有声名的人,像韩安国因贤能被汉武帝重新启用;立功的人,如河南贾人卜式助边被超拜;出身权贵的人,东汉梁冀凭借贵戚身份任职;得到皇帝宠幸的人,如单超等五侯因诛除梁氏有功被封侯。(2)利:有才能者被“破格”选任,激励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