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内能及其利用【12题型专练】(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A/0B/wKhkGWefZBWAYhG5AAH_U1VTryM325.jp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内能及其利用【12题型专练】(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A/0B/wKhkGWefZBWAYhG5AAH_U1VTryM3252.jp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内能及其利用【12题型专练】(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A/0B/wKhkGWefZBWAYhG5AAH_U1VTryM3253.jp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内能及其利用【12题型专练】(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A/0B/wKhkGWefZBWAYhG5AAH_U1VTryM3254.jp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内能及其利用【12题型专练】(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A/0B/wKhkGWefZBWAYhG5AAH_U1VTryM3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01内能及其利用
题型一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现象
1、中江县山清水秀,文化底蕴非原,以下描绘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凯江河,白鹭戏嬉B.芍药谷,花香扑鼻C.挂面村,面汤翻滚D.岩鹰山,树叶飘落
【答案】B
【详解】
A.白鹭戏嬉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花香扑鼻是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面汤翻滚是水的沸腾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树叶飘落是树叶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传
播,飞沫直径为lxl0-6~5xl(y6m,飞沫分子,新冠病毒的传播(后两空均选填“是”或“不
是”)分子热运动。
【答案】原子不是不是
【详解】根据物质的构成特点可知,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飞沫直径为小10-6~5乂10-6m
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所以飞沫不是分子。病毒是微生物,不是分子,而是由分子组成的微小物体,它们
可通过飞沫传播,而飞沫的运动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所以新冠病毒的传播不是分子热运动。
3、今年五一期间,淄博烧烤火出圈,美味的烧烤搭配冰爽的啤酒,让人们不远千里赶来体味这平凡而
难得的人间烟火;香味扑鼻而来,这是现象,该现象说明=
【答案】扩散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香味扑鼻而来,这是气味分子在运动,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4、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
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
【答案】D
【详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
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正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
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故D正确。
5、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一空气
铅块一
铅块
玻璃板
二氧化氮
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B.抽去玻璃板后,两瓶C.长时间压紧在一起,D.端面磨平的铅块压
比在冷水中运动快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铅和金会相互渗透紧后能吊起大钩码
【答案】D
【详解】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在热水中变色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
关,所以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快,故A错误;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扩散现象,
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是扩散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故D正确。故选D。
6、晓彤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筒口(如图所示),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
压缩。晓彤的实验说明()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间隙
【答案】B
【详解】物体会发生扩散的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间存在间隙,故AD不符合
题意;固体、液体的体积难以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符合题意;弹性物体拉伸后能够收缩,刚
性物体难以拉伸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C.走进花园闻到花香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答案】A
【详解】烟雾虽细小,但也是有由很多分子组成的小颗粒,不是分子,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A符
合题意;糖加入水中,水变甜,说明糖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B不
符合题意;进入花园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能用
分子动理论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能用分子动
理论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
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钢棒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现象:空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现象: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C
【详解】钢棒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A不符合题意;空气中沙尘飞舞是沙尘
的机械运动,沙尘是可以眼看到,不是分子运动,B不符合题意;水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
互作用的斥力,C符合题意;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基本性质,不属于分子间的引力作用,
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答案】C
【详解】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的引力较小,几乎为零,故A错误;因为海绵内
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尘粒是由大量分子
组成,它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
热水中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不是分子体积变大,故D错误。故选C。
题型二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含义及关系
、___________/
1、100克0℃的冰熔化成0℃水的过程中,分子动能;内能(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o刚出炉的烤红薯浓香扑鼻,等一会儿烤红薯变凉后香气变淡,说明分子运动的
剧烈程度与有关;温度为0℃的物体(选填“有”或“没有”)内能;如果相互接触的
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
【答案】不变变大温度有温度
【详解】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100克的0℃的冰熔化成0℃的水,温度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分子动能不
变。冰熔化程水需要吸热,由能量守恒分析可知,冰变成水后内能变大。由于烤红薯变凉后香气变淡,
温度降低香气变淡,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任何物体任何温度都有内能,所以0℃的物
体也有内能。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即两个物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温度。
2、“热”字有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温度,请说出下列几种现象中,“热”
字所表示的含义。
(1)盛夏,我们感到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
(2)液化气燃烧时产生热中的“热”是指;
(3)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o
【答案】温度热量内能
【详解】(1)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温度很高。
(2)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液化气燃烧时,燃料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即液化气燃烧时产生热中的
“热”是指热量。
(3)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所以摩擦发热中的“热”指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内能增加,
所以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
3、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足球静止,所以足球的分子动能为零
B.因为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所以足球的分子势能为零
C.如果足球运动起来,足球的内能要增加
D.如果足球的温度升高,足球的内能要增加
【答案】D
【详解】分子在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动能不为零,故A错误;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
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势能不为零,故B错误;足球运动,动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内能不一定增
加,故C错误;因为内能与物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D正确。故选D。
4、关于热量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是表示物体含热的多少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C.物体温度升高了,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答案】D
【详解】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具有多少热量,故B
错误;物体温度升高了,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故C错误;热量表示物体吸收或
放出能量的多少,即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属于能量的转移过程,故D正确。故选D。
5、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C的冰块有内能
B.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C.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多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答案】A
【详解】任何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为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正确;热量总
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或者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内能多的物体温度不一
定高,故B错误;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C错误;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但内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A。
题型三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在烈日的暴晒下,这种运动会(选填“加剧”或
“减缓”),太阳暴晒时,室内空气的内能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
变的。
【答案】加剧热传递
【详解】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这是扩散现象,在烈日的暴晒下,温度升高,分子的热
运动会加剧。在太阳暴晒过程中,室内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的。
2、如图,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发现硝化棉燃烧,说明
对物体,物体的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少”),硝化棉的内能是通过的
方式改变的。
棉花T童一
【答案】做功增加热传递
【详解】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烧点,
硝化棉就燃烧起来。空气温度升高,硝化棉从空气吸收热量,因此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大硝化棉的内能。
3、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只空饮料瓶中装入少量的水,拧紧瓶盖,用力旋动瓶身,稍稍旋开瓶盖,就发
现''砰”的一声瓶盖迅速飞出,同时瓶内出现白雾。
该实验说明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会(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该过程中,瓶
内气体的能转化为瓶盖的机械能。
【答案】减少内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物体对外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盖的机械能,本身内能会减少。
4、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B.将食物放入冰箱内冷却
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两手相互摩擦使手变热
【答案】B
【详解】钻木取火,人克服摩擦对木头做功,使木头内能增加,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
意;将食物放入冰箱内冷却是热量发生了转移,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反复弯折铁
丝,弯折处变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两手相互摩
擦使手变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将冰块放入啤酒中,啤酒的温度降低B.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C.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答案】D
【详解】将冰块放入啤酒中,啤酒的热量传递给冰块,啤酒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
式使物体内能降低,故A不符合题意;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水蒸气对壶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
盖的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小,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降低,故B不符合题意;冬天,暖气的
热量传递给室内的空气,室内的空气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上升,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
能增加,故C不符合题意;用砂轮磨菜刀,克服摩擦做功,菜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
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故D符合题意。故选D。
6、下列过程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反复锤打铁片,铁片变热B.用柴火把壶中的水烧开
C.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D.爬竿时从竿上滑下,手有点发热
【答案】B
【详解】反复锤打铁片,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铁片的内能,让铁片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用柴火把
壶中的水烧开,是水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用砂轮磨刀,需要克服
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爬竿时,从竿上滑下,手需要克服摩擦做功,通过做功改变
手的内能。所以不同是B,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7、如图中通过往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气体的内能增大
B.气体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C.瓶口出现的白雾是因为空气液化成水蒸气
D.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升高
【答案】B
【详解】瓶塞跳起来时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AD错误;打气筒压缩瓶
内空气做功,使得瓶内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B正确;瓶塞跳
起来时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白雾,而不是空气
液化成白雾,故C错误。故选B。
题型四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如图甲所示,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
煤油和水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图乙中的图线反映了该实验情况。由图乙可知()
甲乙
A.煤油的吸热能力比水的大B.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C.加热相同时间,煤油的温度升高得少D.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答案】D
【详解】煤油和水的质量相同,在吸热相同时(即加热时间相同),由图像可知,煤油升高的温度较高,
说明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故A不符合题意;加热相同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相同,故两液体吸收的热
量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由图像可知,加热相同时间,煤油的温度升高得多,故C不符合题意;由图
像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加热较长的时间,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多选)在探究“物质的吸热性质”时,小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小明需要称量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B.小明需选用火焰大小相同的酒精灯来加热
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
D.升高相同温度,煤油吸收的热量更少
【答案】ABD
【详解】在探究“物质的吸热性质”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应该使用相同的热源,即需选用火焰大
小相同的酒精灯,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判断物质的吸热
能力,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越多,说明吸热能力越差。故AB正确;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通
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因为加热装置相同,因此加热时间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
相同,故C错误;因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由%△'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
热量多,煤油吸收的热量少,故D正确。故选ABD。
3、(多选)如图所示,是根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数据绘制的a、b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
实验中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初温度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由图像可知()
“时间/min
A.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小
B.加热时间相同,a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小
C.吸收热量相同,a物质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小
D.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低,比热容大
【答案】BD
【详解】加热相同时间,由于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则两物质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由图像可知,a物
质的末温高,且a的温度升高得快,则a的比热容小,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吸收热量相同时,
加热的时间相同,由图像可知,b物质的末温低,且b物质温度升高慢,则b的比热容大,故D符合题
意,C不符合题意。故选BD。
4、小敏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A和B两种液体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两杯液
体的液面相平,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
4温度计----;
A;B
甲
(1)实验中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
(2)图甲是所用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仔细观察指出错误之处;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在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4)小敏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则可判断出_____(选
填“A”或"B”,下同)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弱;
(5)上述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法。
【答案】(1)吸收的热量相同(2)没有控制两种液体质量相等(3)升高的温度(4)B(5)
转换
【详解】(1)实验中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使两种液体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
(2)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实验中取的是
体积相同的两种液体,根据m=2%没有控制两种液体质量相等。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方法之一是:给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相同时间(吸
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升高温度少的吸热能力强。
(4)由乙图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A液体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吸收热量更多,所以A液体的吸热
能力更强,同时放热能力也强,降低相同的温度,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适合做暖手袋的供暖物质。
(5)实验中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使两种液体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可以通过比较加热
时间来比较吸热多少,这叫做转换法。
5、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温度计----
水食用油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
水20020645
食用油20020670
(1)该实验除了图示中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
(2)实验中,两烧杯内放入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这样可以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
热量_______,通过比较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3)依据生活经验,相同条件下烧开半壶水比烧开一壶水用时短,说明相同条件下物体吸收的热量与
与质量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己知水的比热容为4.2xl03j/(kg「C),则食用油的比热容为J/(kg-℃);
(5)如图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像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上温度1,温度
广度/水/食用油
1//水
//食用油----------水
----------食用油
1^----------------►
--------->_____________>
0加热时间()加热时间('加热时间
甲乙丙
【答案】(1)天平(2)相同升高的温度(3)有关(4)2.1X103(5)乙
【详解】(1)根据比较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除停表外,还需要天平。
(2)实验中,两烧杯内放入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根据转换法可知,这
样可以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
热能力。
(3)半壶水和一壶水的质量不同,相同条件下烧开半壶水比烧开一壶水用时短,烧开半壶水所吸收的
热量小于烧开一壶水吸收的热量,说明相同条件下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有关。
(4)由图可以看出,加热相同时间,水升高25℃,食用油升高50℃,根据。=色,在质量和吸热相
m„t
同的情况下,比热容C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则食用油的比热容
25℃
33
^m=^cX4.2xlOJ/(kg.℃)=2.1xlOJ/(kg.℃)
(5)由表中数据发现,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较慢,食用油升温较快。故如图2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
结果的图像是乙。
题型五比热容基础和相关计算
1、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放热本领,己知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其物理意义
是。
【答案】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X103J。
【详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1kg)的物体改变单位温度(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故
水的比热容是4.2xl03j/(kg/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是4.2X103JO
2、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C.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
D.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
【答案】D
【详解】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与吸收热量的多少、升高温度
的多少、质量的多少没有关系,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明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4.2xlO3铁0.46xlO3
酒精2.4xl03铜0.39xlO3
煤油2.1x10s干泥土0.54xlO3
冰2.1X103水银0.14xl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lOO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D.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
【答案】D
【详解】由表可知,水和冰是同种物质,但比热容不同,故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A错误;
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吸放热情况无关,故B错
误,D正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例如水银的比热容小于铜的
比热容,故C错误。故选D。
4、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C.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不变D.含有热量变大,温度不变
【答案】C
【详解】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
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当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变大;热量是过程量。不
能说“含有热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比热容之比是3:5,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1:2,则甲、乙两物体升
高温度之比是()
A.3:10B.10:3C.5:6D.6:5
【答案】C
2%甲
【详解】由Q&=c/nAf可知加=组,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之比是,厢年叫,01a甲乙"乙二屋5'1=5
cmM乙2%乙C甲叫%乙23x16
c乙m乙
故选C。
6、根据表格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铁铝铜煤油
p/(kg/m3)7.9xlO32.7xlO38.9xlO30.8xlO3
c/[j/(kg.℃)]0.46xlO30.88xlO30.39xlO32.1xl03
Q
oz
A.煤油和水体积之比为2:1,吸收热量之比为12:5,则升高温度之比为3:2
B.体积、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两个金属块靠在一起,铝块会向铁块传热
C.质量、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两个金属块靠在一起,铜块会向铁块传热
D.给等质量的铜块和铝块加热,它们吸收热量多少与升高的温度的关系可用图像表示(如图),其中图像
a表示的是铜块,图像b表示的是铝块
【答案】B
【详解】
A.煤油和水体积之比为2:1,则根据根=0V,质量之比为
加煤油「煤油唳油_"煤油*唳油x103kg/m328
m水夕水师P水原1x10kg/m15
外油
根据%=cm2,升高温度之比为加煤油,煤油皿煤油一。煤油,水”m■水J2一4.2xlO^J/(kg・℃)乂5「3
加水Q^。水c煤油加煤油52.1xlO3J/(kg.r)81
。水用水
故A错误;体积、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知,cm=cpV大的,
温度变化小,由表格数据知道,铁。铁>,铝°铝,即铁块的末温低,二者接触,热量将从铝块向铁块传递,
故B正确;
C.质量、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铁的比热容更大,由。放=。m加知,铁的温
度下降得少,末温更高,所以将两个金属块靠在一起,铁块向铜块传热,故c错误;
D.与铜相比,铝的比热容更大,所以根据给等质量的铜块和铝块加热,升高的温度相同
时,铝块吸收的热量更多,所以图像a表示的是铝块,图像b表示的是铜块,故D错误。
故选B。
7、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c水“灌,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
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x103"(kg-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物质是水
B.0~12min乙温度降低了20℃
C.0~12min甲放出了的热量8.4xlO4J的热量
D.乙物质的比热容为2.0xl03j/(kg-℃)
【答案】D
【详解】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乙液体的温度降低得快,甲液体温度降
得慢;根据%=cm。可知,在质量相等、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温度降低得快的比热容小;所以,甲
液体的比热容大,则甲为水,故A错误;由图可知,072min乙的温度从60℃降低至20℃,所以乙的
温度变化量为△坛=60℃—20℃=40℃,故B错误;甲为水,0~12min甲的温度从60℃降低至40℃,
所以甲的温度变化量为加甲=60℃—40℃=20℃,则甲放出的热量为。放=c水机加甲=4.2xl03j/(kg.r)
x0.5kgx20℃=4.2xl04J,故C错误;由题知,水和另一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
等,0~12min乙的温度变化量为40℃,甲的温度变化量为20℃,乙的温度变化量是甲的2倍,根据
藻=。根"可知此时温度变化量和比热容成反比,所以乙物质的比热容为甲比热容的),即乙物质的
比热容为c乙=;c甲=;c水=1x4.2x103J/(kg.℃)=2.1x103J/(kg.℃),故D正确。故选D。
8、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出相等热量后,甲的温度低于乙的温度。关于两种液体的质量加甲、%
乙及比热容c甲、c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A.〃z甲<机乙,。甲<c乙B.机甲二机乙,c甲<c乙C.M甲乙,c甲〉c乙D.fnQm乙,c甲Ac乙
【答案】D
【详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初温相同,放出的热量相同,甲的末温低于乙的末温,说明甲降低
的温度大于乙降低的温度,即Af甲〉加乙,由。放可知,放出的热量相同时,At与cm
cm
乘积成反比,因At甲>△/'乙,所以C甲叫<C乙啊。若根甲乙,则甲的比热容可能小于乙的比热容,甲的
比热容也可能大于乙的比热容;若冽甲>根乙,则甲的比热容一定小于乙的比热容,故AC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若机产机乙,则甲的比热容一定小于乙的比热容,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
9、一个质量为500g的钢件,先将其加热到520℃,然后放在室温为20℃的空气中让其自然冷却。求:
(1)该钢件在冷却的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
(2)如果这些热量被质量为1kg,初温为30℃的水吸收,最多能使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
=4.2X103J/(kg«℃),c水=4.2xl()3j/(k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1.15X105J;(2)57.4℃
【详解】解:(1)钢件在冷却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放=c钢%加钢=0.46xlO3J/(kg-℃)x0.5kgx(520℃-20℃)=1.15xl05J
(2)水吸收的热量2及=蠹=1.15xl()5j,水升高的温度加=旦=-----115x101-----。27.4℃,
c水加水4.2xlO3J/(kg-℃)xlkg
水的末温f=At+%=27.4℃+30℃=57.4℃。
答:(1)钢件放出的热量为1.15X105J;
(2)水温升高到57.4。。
10、如图甲所示,A、B是两个底部装有完全相同的加热器的容器,加热器产生的热量90%可以被容器
中的液体吸收,已知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1000J。现将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A、B杯中,其中甲
液体的比热容2X103J/(kg「C):让两个加热器同时开始工作,60s后停止加热,然后立即将质量为2.7kg
的合金球迅速放入乙液体中(从球放入到达到热平衡不计热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乙所
zj\O
(1)加热20s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2)甲液体的质量多少;
(3)合金球的比热容为多少?
【答案】(1)1.8xlO4J;(2)
【详解】(1)已知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1000J,则加热20s时,加热器放出热量蠹=1000J/sx20s=2xl()4j;
根据题意可知,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区吸=盘义90%=2*10•*90%=1.8义104.
(2)由题意可知,A、B是两个底部装有完全相同的加热器,故加热20s时,甲液体在20s内吸收的热
量等于乙液体20s内吸收的热量。甲吸=Q乙吸=1.8xlO4J,加热到20s时,甲液体的温度从10℃升高到
40℃,根据。吸=。始-%)可得,甲液体的质量
=备吸=__________L8X104J__________
nif?3-
~C¥(z-ro)-2xl0J/(Kg.℃)x(40℃-10℃)'g
(3)由乙图可知,加热60s时,乙液体的温度从10℃升高到60℃,则加热60s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乙升=60℃-10℃=50℃,因加热20s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乙吸=1.8xlO4J,故加热60s时乙液
体吸收的热量为&吸=3Q乙吸=3xL8xl04j=5.4xl04j,加热60s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又为
曳吸=牝冉加乙降,合金球放入乙液体后,乙液体的温度从60℃降低到40℃,则乙液体放热时降低的温
度
加乙降=60℃-40℃=20℃,合金球放入乙液体后,乙液体放出的热量。乙放=c乙根乙△坛升,则两过程中
乙液体放出的热量与其吸收的热量的比值旦型=,乙加乙加乙降=丝选="W=2,所以
Q乙吸。乙也加乙升△坛升50℃5
Q乙放=|Q乙吸=1x5.4xl04j=2」6xH)4j,从球放入至I」达至IJ热平衡不计热损失,则劣吸=Q乙放=2.16x104J,
由图像可知,合金球放入乙液体后,合金球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则合金球升高的温度
A屣升=40℃-20℃=2CTC,由@及=cmAt可得,合金球的比热容。球吸=216x1()4=°4x讨j/(kg.幻。
球%A屣升2.7Kgx20℃八)
答:(1)加热20s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为L8X104J
(2)甲液体的质量0.3kg;
(3)合金球的比热容为0.4x103j/(kg.oc)。
题型六比热容的应用
1、兰州市的榆中县境内,有一座名叫高崖的水库,它坝高近30米,蓄水量达到1100万立方米,是兰州
市重要的水源之一、据水库工作人员说,水库的昼夜温差要比兰州市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因为()
A.水的密度比砂石的密度小B.水的密度比砂石的密度大
C.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小D.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答案】D
【详解】水库的昼夜温差要比兰州市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相同
质量的水与沙石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升高或降低温度较少,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与比热容有关的生活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B.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小
C.夜晚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D.北方的冬天用热水取暖
【答案】B
【详解】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因此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故A正确,不
符合题意;沙漠地区的砂石多,白天太阳照射,砂石吸收热量,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小,因此温度变化大,
气温升得很高;晚上,砂石放出热量,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小,因此温度变化大,气温降得很低,故会出
现早晚温差大的现象,故B错误,符合题意;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
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
量多,所以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B.城市修建人工湖,减弱热岛效应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答案】A
【详解】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利用的是蒸发吸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
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故B不符合题意;城市修建人工湖,减弱热岛效应,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
质量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温度变化小,故C不符合题意;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
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故D不符合题
意。故选A。
4、如图所示,冷热空气的流动导致了夏季海岸微风的形成。关于海岸微风形成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白天,在炎热的日光下,暖空气从陆地上升起,海洋上来的冷空气补充,形成了向陆地的海陆风
B.夜间,暖空气从海洋上升起,陆地上的冷空气补充,形成了向海洋的陆海风
C.形成陆海风和海陆风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D.形成陆海风和海陆风是由潮汐涌动方向决定的
【答案】D
【详解】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容大,接受太阳辐射能后,海水表面升高的温度少;陆
地沙石的比热容相对较小,升高的温度比较多;于是在白天,由于陆地空气温度高,空气上升而形成从
海面吹向陆地的风;同理晚上在相同受冷的情况下,陆地的温度低于海洋的温度,从而形成从陆地吹向
海洋的风,故这样形成了海陆风,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5、家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独特的尾翼结构,能使其旋翼自动迎风,如图甲所示。在海边,仅在海陆风因
素的影响下,出现图乙、图丙所示的情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是白天时的情形,图丙是夜晚时的情形
B.图丙所示是白天时的情形,图乙是夜晚时的情形
C.图乙、丙都是白天时的情形
D.图乙、丙都是夜晚时的情形
【答案】B
【详解】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和泥土的比热容,白天太阳照射时,海洋升温慢,陆地升温快,陆地的热
空气就上升,地面附近海洋的空气来补充,气流就从海洋向陆地,即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晚上陆地很快
就冷却下来,而海洋则很慢,海洋的温度高,而陆地的温度低,地面气体就从陆地流向海洋,即风从陆
地吹向海洋。因此白天,风力发电机翼朝向大海,晚上,风力发电机翼朝向陆地。则图乙是晚上,图丙
是白天。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题型七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1、内燃机是将能转化机械能的装置。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______个冲程组成的。其中压
缩冲程是把能转化为能。
【答案】内四机械内
【详解】内燃机是依靠燃料燃烧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即吸
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活塞由上向下压缩汽缸内的空气,即对空气
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B.热机在压缩冲程中没有力做功
C.在汽油机的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
D.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一个来回是一个冲程
【答案】C
【详解】
A.热机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两类,蒸汽机、火箭、喷气式发动机都属于热机,故A错误;
B.压缩冲程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的动能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热机工作的过程中,在各种热量损失中,废气的温度很高,带走的热量最多,故C正确;
D.一个冲程是指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以活塞往返一次有两个冲程,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未按工作循环排列的各冲程示意图,工作时,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答案】D
【详解】
A.图中的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汽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的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汽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故B不符合题意;
C.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汽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的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汽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如图所示的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说法正确的是()
A.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工作过程依次是丁、丙、乙、甲
B.乙图中汽缸内气体温度在降低
C.甲图中能量的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依靠飞轮惯性完成冲程的是甲、乙、丙
【答案】D
【详解】根据图可知,甲图: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乙图:两气门
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丙图:进气门打开,活塞
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丁图: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
增大,是做功冲程,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汽车提供动力。
A.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依次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即丙、乙、丁、甲,故A
错误;
B.乙图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活塞对气缸内的气体做功,气缸内气体温度在升高,故B错
误;
C.甲图是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C错误;
D.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即依靠飞
轮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丙冲程,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其中正确的是()
A.汽油机的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的上部是火花塞
B.柴油机吸入汽缸的只是空气,汽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C.在做功冲程中,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叫点燃式,汽油机的点火方式叫压燃式
D.柴油机和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都是由4个冲程组成,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B
【详解】
A.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汽油机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气缸上是喷油嘴,故A错误;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空气,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作宣传海报合同范本
- 2014网签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例重写
- 2025年度客运站旅客信息服务系统升级合同
- 保证合同范例 博客
- 农村保姆协议合同范本
- 深化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并行
- 分公司 保证合同范例
- 村计生专干申请书
- otc药品销售合同范本
- DB37-T3953-2020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中级)课件全套 宋永昌 项目1-3 机械系统检查与诊断-工业机器人运行维护与保养
- T-CSPSTC 111-2022 表层混凝土低渗透高密实化施工技术规程
- 浩顺一卡通软件新版说明书
- 202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1卷讲评(七选五+完形填空+语法填空)-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 植物检疫员岗位职责说明书
-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考试卷·创意情境 统编版
- 经理层年度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及薪酬办法
- 2024年高考英语新闻报道阅读理解训练历年真题
-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1章 行政伦理的基本观念
- 项目评分表范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