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电势能和电势》压轴题型训练【五大题型】 (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2/0C/wKhkGWefWeCAD7DbAAHwcB2yQkE508.jpg)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电势能和电势》压轴题型训练【五大题型】 (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2/0C/wKhkGWefWeCAD7DbAAHwcB2yQkE508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电势能和电势》压轴题型训练【五大题型】 (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2/0C/wKhkGWefWeCAD7DbAAHwcB2yQkE508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电势能和电势》压轴题型训练【五大题型】 (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2/0C/wKhkGWefWeCAD7DbAAHwcB2yQkE508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电势能和电势》压轴题型训练【五大题型】 (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2/0C/wKhkGWefWeCAD7DbAAHwcB2yQkE50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电势能和电势》压轴培优题型训练【五大题型】
电场力做功的计算及其特点(共8小题)
二.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共18小题)
三.电势的定义、单位和物理意义及用定义式计算电势(共6小题)
四.电荷性质、电势能和电势的关系(共3小题)
五.单个或多个点电荷周围的电势分布(共3小题)
■密”发型制秣
电场力做功的计算及其特点(共8小题)
1.将带电量为6X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3X10-5J的
功,再从B移到C,电场力做了1.2X10-5J的功,贝।
(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共改变了多少?
(2)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
(3)如果规定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3X10-5J的功,
即电场力做功为WAB=-3X10-5J,电势能增加AEPAB=3X1()-5J;
从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了WBC=L2X10-5J的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AEPBC=L2
X10-5L所以电荷从A点移到B点,再从B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AEPAC=AEPAB-AEPBC=3X10-5J-1.2X105J=1.8X105J.
(2)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从A点到B点,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AEPAB=3X1(/5J,
可知B点的电势能为EPB=3X105J;
电荷从A点到C点,电势能增加AEPAC=L8X10-5J,则C点的电势能为EPC=1.8X10
-5J;
(3)规定B点的电势能为零,从A点到B点,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AEPAB=3X1(T5J,
可知A点的电势能为EPA=-3X105J;
1
电荷从B点到C点,电势能减小AEPBC=1.2X105J,则c点的电势能为EPC=-L2X
105J;
答:
(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共改变了1.8X10-5J.
(2)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3X10.5j、
1.8X105J;
(3)如果规定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3X10-5J、
-1.2X10-5J.
2.在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分布着A、B、C三点,当把一个电量q=105c的正电荷从A沿
AB线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零;从B移到C时,电场力做功为-1.73XlO^j,
试判断该电场的方向,算出场强的大小。
C面°a
A」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连接AB,即为一条等势线。过C点作AB的垂线,标出箭头:斜向
右下方,即为一条电场线。
根据W=qU,可得UBC=—虹=-173V
q
则C、B间电势差为UCB=173V。
又由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E=%=——°力=i000V/m
dBC-sin60
答:电场的E的方向与AB垂直斜向下(如图),大小为1000v/m。
3.如图所示,在O点放置一个正电荷,在过。点的竖直平面内的A点,静止释放一个带
负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O
2
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图中实线表示)相交于B、C两点,O、C在同一竖直线上,且
ZBOC=120°,A距离C的竖直高度为h.若小球通过C点的速度为v,试求:
(1)小球由A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AC;
(2)小球通过B点速度VB的大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A到C应用动能定理得:WAc+mgh=-l.mv2-0,
2
解得WAC=—mv2-mgh;
2
(2)因B、C两点电势相等,由动能定理得:
mg(R+R*sin300)=Amv2-Am„2,
22VB
解得:VB=dy2_3gR;
答:(1)小球由A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AC为工mv?-mgh;
2
(2)小球通过B点速度VB的大小为点与最•
4.如图,在场强大小为E、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轻杆可绕固定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
自由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两电荷量均为q的小球A、B,A带正电,B带负电;A、
B两球到转轴O的距离分别为21、1,所受重力大小均为电场力大小的正倍。开始时杆
与电场间夹角为。(90°(eW180°)o将杆从初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以。点为重力势
能和电势能零点,忽略电荷间的库仑力作用。求:
(1)初始状态的电势能We;
(2)杆在平衡位置时与电场间的夹角a;
(3)杆在电势能为零处的角速度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初始状态的电势能为:We=q(pA+(-q)<pB=q(cpA-<PB)=qUAB
3
=3qELcos(180°-0)=-3qELcos0
(2)设小球质量为m,重力为G,以O点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得:
qElsina+qE(21sina)+mg(21cosa)=mglcosa
由此得:tana=;—
3qE3
解得:a=30°
(3)电势能为零时,杆处于竖直位置,当初始时OA与电场间夹角9=150。时,A恰能
到达O正上方,在此位置杆的角速度为0,
当。<150°时,A位于O正下方的电势能为零,初态有:We=-3qElcos0,EP=-mglsin0
z
末态有:We'=0,EP=-mgl
由能量守恒有:-3qElcos8-mglsin6=1-ml232-mgl
../2mg(l-sin6)-6qEcos612^3(l-sin©)-6cos6-
si---------------5^---------------=v--------------------------------g
当。2150°时,电势能为零的位置由两处,即A位于。点正下方或正上方
在A位于O正下方时34谷(1七瑞)-6398
在A位于O正上方时
.、_l-2mg(1-sinQ)-6qEcos9_l-2y/3(1-sinQ)-6cos9-
ii^3ig
答:(1)初始状态的电势能We为-3qELcos。;
(2)杆在平衡位置时与电场间的夹角a为30°;
(3)杆在电势能为零处的角速度3为J小(1-s骋])-6cos。8或
1-2y/3(1-sin©)-6cos9-
V5731g°
5.如图所示,质量为0.2kg的物体带电量为+4X10"。从半径R为1.0m的光滑的工圆弧
4
的绝缘滑轨上端静止下滑到底端,然后继续沿水平面滑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
系数为0.4,整个装置处于E=1()3N/C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求:
4
(1)物体滑到A点时对地面的压力?
(2)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动能定理有:mgR-qER=21r1V”0,
2A
代入数据解得:VA=4m/s
物体运动到A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v2
F-mg-qE=m—A—,
R
由牛顿第三定律有:F'=F,
代入数据得:F=5.2N,
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2)又由动能定理有:-qER-nmgL=0-工111V2
2A
代入数据解得:L=1.33m
答:(1)物体滑到A点时对地面的压力为5.2N.
(2)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33m.
6.将带电量为6X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3X10.5j的
功,再从B移到C,电场力做了1.2Xl()5j的功,则
(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共改变了多少?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和B、C两点间的电势差UBC分别为多少?
(3)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如果
规定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3X10。的功,
即电场力做功为WAB=-3X10-5J,电势能增加AEPAB=3X10-5J;
从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了WBC=L2X10-5J的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AEPBC=L2
X10-5J,所以电荷从A点移到B点,再从B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AEPAC=AEPAB-AEPBC=3X10^5J-1.2X105J=1.8X10*5J.
5
WAB-3X10-5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2L^V=5V-
q-6XIQ-6
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1Q-V=-2V
q-6X10-6
(3)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从A点到B点,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AEPAB=3XI()-5J,
可知B点的电势能为EPB=3X10-5J;
电荷从A点到C点,电势能增加AEPAC=L8X1(T5J,则C点的电势能为EPC=1.8X10
-5J;
(3)规定B点的电势能为零,从A点到B点,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AEPAB=3X10-5J,
可知A点的电势能为EPA=-3X10-5j;
电荷从B点到C点,电势能减小AEpBcnlCXlorj,则c点的电势能为EPC=-L2X
10-5J;
答:(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共改变了1.8X10-5j;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和B、C两点间的电势差UBC分别为5V和-2V;
(3)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3X10-5J、
1.8X10-5J;如果规定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3
X10-5J.-1.2X10-5J.
7.如图,电荷量均为q,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和B,中间有细线相连.在电场中
以vo匀速上升.某时刻细线断开,
求:(1)电场强度的大小;
(2)当B球速度为零时,小球A的速度大小;
(3)自绳子断开到B球速度为零的过程中,两球机械能的增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整体匀速上升,重力和电场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
E2q=3mg
解得:£=退
2q
(2)两球整体在竖直方向受力的合力为零,系统总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6
3mvo=mvA
解得:VA=3VO
(3)对A:(Eq-mg)JA=—m(/-2)
240
对B:(mg-Eq)dB=£x2扁
对A+B:Eq((IA+CIB)=△E机
AEn52
机o
mV
答:(1)电场强度的大小为篓;
2q
(2)当B球速度为零时,小球A的速度大小为3vo;
(3)自绳子断开到B球速度为零的过程中,两球机械能的增量为151m
8.有一带负电的小球,其带电荷量q=-2X104c,如图所示,开始时静止在场强为E=2
Xl()3v/m的匀强电场中的P点,靠近电场极板B有一挡板S,小球与挡板S的距离h=
4cm,与A板的距离H=36cm,小球的重力忽略不计,在电场力作用下小球向左运动,
与挡板s相碰后电荷量减少到碰前的k倍,已知k=Z,碰撞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没有
8
损失.
(1)设匀强电场中挡板S所在位置的电势为零,则小球在P点时的电势能为多少?
(2)小球第一次被弹回到达最右端时距S板的距离为多少?
(3)小球从P点出发第一次回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做了多少功?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SP间的电势差:U=<ps-<pp=Eh=2X103X0.04V=80V.
因:(ps=O,(pp=-80V,
-4
小球在P点时的电势能:Ep=q(pp=-2X10X(-80)J=0.016J
(2)小球第一次从P到S有动能定理得:
qEh=-i-mv2
设小球第一次被弹回至最右端距S板的距离为hi
7
有:qiEhi=(kq)Ehi=Amv2
2
得:hi=—h=4.6cm
k
(3)小球向左运动的过程电场力做功:Wi=lmv2
2
小球向右运动的过程电场力做功:W2=0-Amv2
2
故电场力做的总功W=W1+W2=O
答:
(1)小球在P点时的电势能为0.016J.
(2)小球第一次被弹回到达最右端时距S板的距离4.6cm.
(3)小球从P点出发第一次回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做功为零.
二.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共18小题)
9.如图所示,空间立方体的棱长为a,0、P分别为立方体上下表面的中心,在两条竖直边
MN和FG的中点处分别固定甲和乙两个带电荷量均为q的负点电荷,上下表面中心连线
0P所在直线上。点的上方有一点S(图中未画出),S到。点的距离为r,电子的电荷
量为e,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不计、比荷为宜区旦的电荷沿0P所在直线运动时,在0和P点的加速度最大,
8m
[2
最大值为智
ma
B.在S点固定一个电荷量为4q的负电荷,当时,0点的电场强度恰好等
于零
8
C.在S点固定一个电荷量为4q的负电荷,无论r为何值,比荷为对1g的电荷在M点
8m
的电势能总大于在F点的电势能
D.在立方体所在空间加一方向竖直向上、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将一电子由M移
动到G时,电子的电势能减少了J5eEa
【答案】A
【解答】解:A.如图所示,连接甲乙,设0P所在直线上某点Q(图中未画出)与甲乙
连线的夹角为仇甲乙两电荷间的距离为L,利用点电荷电场场强决定式和平行四边形定
则可求出Q点电场强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EQ=^^(sin6-sin38)
4y=sin0-sin30,贝I]有
y,=cos0-3sin20cos0=O
解得当
时该点的场强最大,将LS软代入以上关系式可求得最大值为
F=8圾kq
□max-2
9na
根据几何关系可求Q点到甲乙连线中点的距离为
-&+A1
可见Q点跟0点重合,可知在甲乙等量同种电荷电场中0、P两点的场强最大,最大值
为
_8A/3kg
Bjnax-2
9na
9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O和P点的加速度最大,最大值为区。,故A正确;
ma2
B.在S点固定一个电荷量为4q的负电荷,O点的电场强度恰好等于零,有
4kg_8^3kg
2=2
r9Qa
解得
r=~2-a
故B错误;
C.在S点固定一个电荷量为4q的负电荷,根据电场的对称性特点可知,无论r为何值,
M点和F点的电势总相等,所以比荷为W返9的电荷在M点和F点的电势能总是相等
8m
的,故C错误;
D.根据对称性可知,甲乙电荷电场中M、G两点电势相等,则所加电场的电场力对电
子做正功
W=eEa
所以电子的电势能减少了eEa,故D错误。
故选:Ao
10.在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圆形区域ABCD,如图甲,圆心为O,半径为R
=O.lm,P为圆弧上的一个点,从A点出发沿逆时针运动,。为P0连线旋转的角度,即
ZPOA=0,P点电势随0角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贝U()
D
o“
5
4一
37
C2
>4-丽
D33
甲乙
A.<PA<<PB
B.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10V/m
C.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D.电子从C点沿圆弧逆时针移动到D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答案】C
【解答】解:AB.由图乙可知:(PA=2V
10
当。=?匚时,P点位于下图中的E点处,此时可得:(PE=1V
3
当。=”时,P点位于下图中的F点处,由几何知识可知E、F、O三点共线,此时可
3
得:(pF—5V
则圆心0点的电势为:隼0=-------2=J^"V=3V
22
过A点作OE的垂线交于M点,由几何知识易得,M点为E0中点,则下图中M点的
电势为:(PM=------------->=2V=(pA
故直线AM为等势线,由于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则可知电场线沿FOE方向,过B点作
电场线FOE的垂线,交于N点,如下图所示
贝U有:(PA=(PM>(PN=CPE
0o-QMIV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也m=20V/m,故AB错误;
Rcos-^-0.lmX-
JN
C.根据上面的方法可知,B点的电势比C点的电势低,则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
点的电势能,故C正确;
D.电子从C点沿圆弧逆时针移动到D点,电势先升高再降低,电势能先降低后升高,
则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D错误。
故选:Co
H.如图所示,一粗糙绝缘竖直平面与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重合。A、0、B
为竖直平面上的三点,且O为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点,AO=BOo现一电量为q、
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A点以初速vo向B滑动,到达B点时速度恰好为0,则()
4
0茬
一
一
一
0--。
8
11
A.q一定带正电荷
B.到达O点时的动能为工111丫02
4
C.从A到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从A到B,q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答案】B
【解答】解:A、小物体能在B点停下来,说明一定受摩擦力,可知物体受指向+Q的电
场力,所以小物体带负电。故A错误。
C、AB所在直线为等势线,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电场力不做功,由功能关系:电场力
做功对应电势能改变,所以电势能不变。故C错误。
D、从A到O过程中,电场强度越来越大,则电场力越来越大,由于物体在水平方向上
平衡,可知墙壁的弹力增大,导致滑动摩擦力增大,根据a=3■可知:加速度增大;
m
同理,从O到B加速度减小,所以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B、由于AO段和OB段的电场强度对称,可知加速度对称,两段过程中合力所做的功的
相同,由动能定理:
由A到B全过程:(f-mg)x=O-—2
2mvo
由O到B过程:(f-mg)三=0-Eko
2
解得。点动能为故B正确。
4mv0
故选:Bo
12.如图为静电除尘机理图,废气先经过一个机械过滤装置再进入静电除尘区,带负电的尘
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达到除尘目的,图中的对称性虚线为电场线
(方向未标),不考虑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电量变化,则()
机械过滤牛静电除尘
I,,丁;,1集尘极
£巅;;堂电极「净化后空
[I]集主小彬极
A.电场线方I向由放电极指向集尘极集尘
B.图中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C.尘埃在迁移过程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尘埃在迁移过程中动能减小
12
【答案】B
【解答】解:A、由题带负电的尘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则知集尘极带正电
荷,是正极,所以电场线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故A错误;
B、集尘极带正电荷,是正极,A点更靠近放电极,所以图中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故B正确;
C、放电极与集尘极间建立非匀强电场,尘埃所受的电场力是变化的,故C错误;
D、带电尘埃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做正功,所以在迁移过程中动能增大,
故D错误;
故选:Bo
13.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经B、C运动到D点,各点所对应的速度与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一定都为零
B.A处的电场强度小于C处的电场强度
C.粒子在A处的电势能小于在C处的电势能
D.A、C两点的电势差大于B、D两点间的电势差
【答案】C
【解答】解:A、从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看出B、D两点的斜率相同,加速度相同,而加
速度是由电场力产生的,所以带正电粒子所受电场力相同,则两点的场强相同,
依据动能定理,则有:qUBD=5141m哈因止匕B、D两点的电势一定不为零,故A
错误;
B、由图象看出A点的斜率更大,则带电粒子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则EA>EC,故B
错误;
C、从A点到C点,带电粒子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由能量守恒可知,粒子的电势能
增大,即在A处的电势能小于在C处的电势能,故C正确;
D、由动能定理有:WAC=AEK=Ekc-EkA<0,而WBD=EkD-EkB>0,再由电势差的
公式U=y可知,UAC<0,UBD>0,所以UAC<UBD,故D错误;
q
故选:Co
14.(多选)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一带负电荷的物块,物块
13
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可在光滑水平面上左右移动,水平面上方还有水平向右的
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开始时物块在向右的大小为2qE的外力F作用下静止在
M点。现将力F撤去,规定物块在M点时的电势能为零,对之后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M
A.弹簧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
B.弹簧处于原长时,物块的速度最大
C.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0
22
D.物块的最大动能为2qE
k
【答案】AD
【解答】解:A、只有电场力和弹簧弹力做功,所以弹簧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和电势
能之和不变,故A正确;
B、当合力等于零时速度最大,即弹簧压缩至弹力等于电场力时,速度最大,故B错误;
C、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物块所受合力向右,加速度不为0,故C错误;
D、当F=2Eq时,弹簧弹力F弹=入0=口£,当速度最大时,弹簧弹力F-=Eq,此时弹
簧压缩量为xo,两个位置弹性势能相等,从撤去F到速度最大过程中物块增加的动能等
_2E2q2
于电场力做功,BPE=V=2Eq故D正确;
kxo--T-
故选:AD»
15.(多选)如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点,两虚线圆均以为O圆心,两实线分别
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
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带正电荷,N带负电荷
B.M在b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点的动能
C.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14
D.N在d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
【答案】BC
【解答】解:A、由粒子运动轨迹可知,M受到的是吸引力,N受到的是排斥力,可知
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故A错误。
B、M从a到b点,库仑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知,动能减小,则b点的动能小于在a
点的动能,故B正确。
C、因N带正电,那么N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故C正确。
D、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0点,因此d点电势等于e点,那么N在d点的电势能等
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故D错误。
故选:BCo
16.(多选)在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物块从A点由
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为3g,下落高度H到B点后与一轻弹簧接触,又下落h后到达
4
最低点C,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且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带
电物块在由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
H
B
i-
Ch
—
-
"—
777.^"V77
A.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空■
4q
B.带电物块机械能减少量为1ng(H+h)
4
C.带电物块电势能的增加量为1ng—+h)
4
D.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咚(H0).
4
【答案】AC
【解答】解:A、物体静止开始下落时的加速度为a=3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qE=ma,解得:E=R2,故A正确;
4q
15
B、从A到C的过程,对于带电物块初末动能均为零,其机械能减少量就等于重力势能
减少量mg(H+h),故B错误;
C、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1ns(H+h),贝IJ电势能增力口量为mg(H+h),故c
44
正确;
D、根据动能定理得:mg(H+h)-1ng(H+h%w弹=0,解得弹力做功为:亚弹=-3mg
44
(H+h),即弹性势能增加量为3mg(H+h),故D错误;
4
故选:ACo
17.(多选)如图所示,水平线a、b、c、d为匀强电场中的等差等势线,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绝对值为q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个点,已知该粒
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i,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2,且方向与等势线平行A、B连线长
为L,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9,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则()
A.该粒子一定带正电
m(vf-vp)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i~
2qLcoso
C.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D.等势线b的电势比等势线c的电势高
【答案】BC
【解答】解:A、电场为匀强电场,等势面沿水平方向,则电场线的方向沿竖直方向,粒
子弯曲的方向向上,所以粒子受力的方向向上,但由于电场线方向不知,则粒子的电性
无法确定,故A错误;
B、在沿电场线的方向的位移:y=Lcose
设A、B间的电势差为UAB,由动能定理,有:qUAB=qEy=-lmv2-1m„2
2122
m(vf-Vn)
联立解得:E=——i―1一;故B正确;
2qLcos6
C、电场为匀强电场,等势面沿水平方向,则电场线的方向沿竖直方向,粒子弯曲的方向
向上,所以粒子受力的方向向上,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粒子的电势能
16
增加,即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故C正确;
D、粒子受力的方向向上,若粒子带正电,则电场的方向向上,c的电势高于b的电势;
若粒子带负电,则电场的方向向下,c的电势低于b的电势,故D错误;
故选:BC。
18.(多选)如图所示,在地面上方的水平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
球,系在一根长为L的绝缘细绳一端,小球绕细绳的固定端0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
动。AB为圆周的水平直径,CD为圆周的竖直直径。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电场强度的
大小£=萼,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q
A.运动过程中,细绳拉力最大的位置,小球的动能最大
B.运动过程中,小球动能最小的位置,电势能最大
C.小球经过C、D两点时,细绳拉力大小的差值为6mg
D.小球经过B、A两点时,细绳拉力大小的差值为4.5mg
【答案】ACD
【解答】解:A、设细绳拉力、电场力的合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tan0
mg
解得8=37°,过圆心作与竖直夹角为。的虚线交圆O于P、Q两点,P点为左上交点。
细绳拉力、电场力的合力为■!鹤,从P点到Q点,合力做功最多,所以在P点动能最小,
2
在Q点动能最大,在Q点由牛顿第二定律-筑=!!!看
由上式得,在Q点速度最大,绳的拉力最大,故A正确;
B.运动过程中,小球在P点动能最小,在A点电势能最大,故B错误;
C.小球从D到C的过程中
吁1212
ing•2K-万m$c下mv。
2
m_VD
FD+mg=m—
2
vc
Fc-mg=m—
解Fc-FD=6mg,故C正确;
17
D.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
1912
qE*2R=—mvB-ymvA
FA+qE=m—
2
vB
FB-qE=m—
解FB-FA=4.5mg,故D正确。
故选:ACDo
19.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方向跟竖直方向成a角.在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
的摆球,当摆线水平时,摆球处于静止.求:
(1)摆线拉力的大小;
(2)当剪断摆线后,球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3)剪断摆线后经过时间t,电场力对球做的功是多少?
(4)若规定小球静止位置的电势为零,则剪断摆线后经过时间3小球具有的电势能是
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小球受力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得:
摆线的拉力为T=mgtana
(2)当剪断摆线后,球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IA=理%±=gtana
mm
22
(3)剪断摆线后经过时间t,球的位移为x=lat=lgtand.t
电场力大小为F=qE=1ng
cosCL
222
电场力做功W=Fxcosa=Amg1tanQ
(4)剪断摆线后经过时间t,电场力做功为/mg2t'an?Cl,小球的电势能减少
122的
Xttanna,取
18
小球具有的电势能为一lmg2t2tan2a.
答:
(1)摆线拉力的大小为mgtana.
(2)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812爪1.
(3)剪断摆线后经过时间t,电场力对球做的功是2t?tan2a.
(4)若规定小球静止位置的电势为零,则剪断摆线后经过时间t,小球具有的电势能是
20.如图所示,带正电的A球固定在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斜面上,斜面的倾角a=37°,其带
电量Q=£_XlO—c;质量m=o.lkg、带电量q=+lX10"c的B球在离A球L=0.1m
3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均可视为点电荷.(静电力恒量1<=9X10卜・1112£2,sin37°=0.6,
cos37°=0.8)
(1)A球在B球释放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
(2)B球的速度最大时两球间的距离;
(3)若B球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4m/s,求B球从开始运动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电势能
怎么变?变化量是多少?
【解答】解:(1)A球在B球释放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E=k-^-=9X109X-^.....—
L20.I2
=2,4X107N/C;
方向沿斜面向上.
(2)当静电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时B球的速度最大,
19
即:F=k当-=mgsina
r
解得r=0.2m;
(3)由于r>L,可知,两球相互远离,则B球从开始运动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电场力
做正功,电势能变小;
根据功能关系可知:B球减小的电势能等于它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所以B球电势
能变化量为:
2
AEp=[Amv+mg(r-L)sina]
2
解得,AEp=0.86J
答:
(1)A球在B球释放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是2.4X1()7N/C,方向沿斜面向上.
(2)B球的速度最大时两球间的距离是0.2m.
(3)B球从开始运动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电势能变小,变化量是0.86J.
21.根据电磁学有关知识,在某一空间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则距离点电荷为r的某点的电势公式为隼=k9,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
/.一〜
"7
/R/—'、、
A—©——:B
i-q
甲乙丙
(1)如图甲所示,在圆心处有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其等差等势面上a、b、c三点
所在的圆半径分别为珀、玷、rc.试用题中公式证明:r越大,点电荷的等势面越稀,即
rc-rb>rb-ra.
(2)如图乙中虚线所示是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等势面,试用题中公式证明:中垂
线上任意一点P的电势为零.
(3)若将两个点电荷构成如图丙所示的电偶极子模型(指电荷量为q、相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 系统设备安装工作承揽合同(3篇)
- 2025年岗亭购买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协调解除合同指导
- 2025年工程勘察服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企业零成本用车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苯噻草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合作协议
- 2025年协议书保证金实务指导
- 2025年体育场馆租赁预付款协议
- 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2024年中考语文(云南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 2025年上半年山东气象局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电梯消防安全与维护
- 【大学课件】工程伦理与社会
- 第二单元 主题活动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双线大桥连续梁刚构专项施工方案及方法
- 美容院前台接待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