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历史试卷(2稿)_第1页
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历史试卷(2稿)_第2页
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历史试卷(2稿)_第3页
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历史试卷(2稿)_第4页
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历史试卷(2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试卷历史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温馨提示:本套试题共两道大题,20道小题,试卷总共6页,希望同学们仔细做题,千万不要遗漏哟。答案请填到答卷上面哦!一、单项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亚历山大东征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战争B.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C.和平交往促进了文明的交融D.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2.中世纪西欧庄园的面积有大有小,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耕地、村庄、教堂、牧场、草场、铁匠铺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A.自给自足特征突出B.农奴生产效率较高C.奢靡浪费之风盛行D.社会职业异常丰富3.著名学者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其中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倭奴国奉贡东汉B.大和统一日本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4.有拉美学者指出:那种把1492年10月12日当作“发现美洲”来庆祝的做法犯有“欧洲中心论”的错误。1492年哥伦布的远航意味着,过去相互隔绝的两个半球上的人民开始了彼此接近和相遇。从此,欧美两个大陆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彼此促进。故该学者主张把“美洲的‘发现’”更改为:()A.“新航路的开辟”B.“哥伦布的远航”C.“早期殖民掠夺”D.“两个世界相遇”5.“美洲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的成功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此后,西方国家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做奴隶。在贩卖的过程中,千千万万的黑人或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死于瘟疫,或葬身鱼腹。”材料说明:()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开始出现B.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和血腥性C.非洲黑人反抗斗争的重大意义D.各大洲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6.某学生喜欢跨学科学习,他巧用电路图表示17世纪后期英国最高权力的转移(如图:打开S₁,闭合S、S₂,L灯亮)。这表明英国:()A.国王退出政治舞台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实行民主共和制度D.赢得了民族的独立7.漫画创作是深化历史理解、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右图漫画题目为《美国烈马正在掀翻它的主人》。该漫画表明:()A.北美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B.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的统治已被推翻C.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度D.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发生重大变化A.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B.都改变了社会性质,有利于社会进步C.都是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改革 D.都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9.他是一个天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由于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以英雄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和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他”是:()A.梵高B.列夫·托尔斯泰C.贝多芬D.肖邦10.如果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那么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军突袭波兰11.下列两枚邮票所反映的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阶段性特征是:()A.从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B.从空想到科学C.从理想到现实D.从一国到多国12.“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方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材料中“独特的方式”是指:(

)A.暴力革命B.农民起义C.改革创新D.非暴力不合作13.下列时间轴呈现的史实反映出:(

)A.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B.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C.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4.《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中写道:“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二战前“一些大国”:()A.遏制经济危机B.推行绥靖政策C.抵制纳粹势力D.倡导欧洲和平15.欧共体建立后,内部资金、剩余劳动力及商品的流动有了更广阔的场所,对合理利用投资、解决失业和生产过剩,加速商品、资本及劳务的流通交换,进而刺激生产、推动经济发展均有积极意义。材料反映了欧共体建立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B.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D.消除了欧洲各国之间的隔阂16.据美方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和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6906亿美元,创历史新记录。尽管美国部分政客鼓吹中美经济“全面脱钩”,但中美经贸往来仍然密切。该材料反映出:(

)A.逆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时代主流B.地区性经济危机已被彻底根除C.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D.世界贸易组织极大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二、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4分,共52分)17.人类文明发展源远流长,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秉持包容精神,才可以实现文明和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埃及文明的类型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类型形成对照,是一种帝国文明而非城市文明。尼罗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4-17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Renais-sance”。【材料四】近代欧洲文学艺术(部分)人物代表作品作品简介巴尔扎克(1799-1850)《欧也妮·葛朗台》首版时间:1833年是一幅法国19世纪前半期的色彩缤纷的社会风俗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金钱对人的思想灵魂腐蚀和摧残贝多芬(1770-1827)《英雄交响曲》首演时间:1805年气势磅礴,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摘编自王立新《欧洲近现代文学艺术史论》(1)依据材料一,概括埃及文明保持长期延续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希腊古典文明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希腊的文明成就一例。(2分)(3)材料三中“这一思想文化运动”是指哪一场运动?它首先兴起于何地?(2分)这一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学艺术作品与时代的关系。(2分)18.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发展。世界历史发生了千古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大变局,有三个国家异曲同工地创造着自己的精彩。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4分)【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农奴制下的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农奴主为牟取暴利,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由于这些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市场、资金根本无法解决,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各国,引起国内资产阶级的不满。——摘自朱汉国、刘军主编《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用书》【材料二】资产阶级急于用宪法的形式,把他们在独立战争中所得到的权利巩固起来。1787年宪法对于公民的选举权都有财产和居住年限上的限制。甚至占全人口一半的妇女,最初也没有选举权。宪法并没有明文禁止黑奴制,则把黑奴制当作是各州自己的事。那便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了伏线。依据1787年宪法,印第安人不算美国公民……——摘编自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材料三】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概括造成俄国经济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2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的局限性。(2分)为扭转“日后的战争”的不利局面,美国颁布了哪些重要法令?(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日本“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其中对日本以后的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2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上述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两种方式。(2分)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2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而制定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自然具有先天的缺陷。战后的分赃不均加强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相互矛盾,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充满了动荡和不安。此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十月革命使广大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等,都成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解体的原因。——摘编自孙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材料二】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也正因此,雅尔塔体系是相对稳定的国际体系。【材料三

】关于国际秩序演变的原因,当前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存在几种较为普遍的观点:首先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新老强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大规模战争是推动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力量对比;除此之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关系。——摘编自武岑《近代以来国际秩序演变综述》(1)根据材料一,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并概括其解体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尔塔体系的任务。(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的理由。(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影响国际秩序变化的因素。(4分)20.西风东渐,新旧激荡,合作共赢。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