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1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髙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区域中,与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同西南人喜欢吃辣椒、北方人吃肉要放大料、湖南人喜欢臭烘烘的臭豆腐、沪宁一带做菜少不了糖、西藏人爱喝酥油茶一样,凉茶已成为一代代岭南人的自然选择,是千百年来离不开的一种饮品。据此回答下题。我国各地饮食习惯不同,这说明()A.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B.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因为我国食材种类丰富,全国各地饮食文化各具特色,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山西老醓爱吃醋,丢枪不丢醋葫芦”,影响山西人特爱吃醋的最大自然因素可能是()A.地形B.土壤C.水源D.气候4、为了更好开发和保护土地资源,《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为安徽省主体功能区示意图。完成从区域划分可以判断的是()

A.甲区域土地生产力水平最高B.乙区域生物资源种类最丰富C.丙区域人类对环境改造最明显D.三大区域中人口密度差异较小5、第三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金融业对当地第三产业贡献最大的是

A.上海B.西藏C.海南D.山西6、关于世界产业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B.在产业转移中,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资源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则实现可持续发展C.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多用“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D.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嫁和人口迁移7、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南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期;中西部在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时()

①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

②要鼓励引进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

③要降低“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

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城市的辐射功能。

(1)含义: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________和发展带动力。

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强弱:

a影响因素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

b城市的功能。

影响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城市的________范围9、区域的类型。

(1)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定的区域。

a.按____划分;如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

b.按____划分,如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0、完成下列填空。

(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____。

(2)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____对应。

(3)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____的区域。11、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

劳动力。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________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市场。

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就会开辟________

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直接在________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直接在________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市场不断变化,因此________会发生变化。

市场不断变化,因此________会发生变化。

政策。

对于产业转出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式迫使一些落后产业向外转移。

对于产业承接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优惠的________、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及提升政府________等来吸引企业进驻。

对于产业承接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优惠的________、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及提升政府________等来吸引企业进驻。

(2)其他因素:________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________增加等。1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1)国际产业转移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_________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

(2)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流域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_____)A.正确B.错误14、湿地属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在干旱地区没有分布。(_____)A.正确B.错误15、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16、珠三角地区由于在发展之初缺乏城市规划,因此导致重复建设现象突出。(_____)A.正确B.错误17、日韩及欧美汽车制造企业到中国兴办汽车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8、(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芦苇温地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自200年7月始,黄河三角洲开始实施芦苇湿地恢复程,主要通过筑坝修堤,在雨季和黄河丰水期蓄积淡水,旱季则引黄河水补充,以淡压碱,扩大经济植物芦苇湿地面积。下表是2013年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内恢复区和未恢复区的水质检验结果。。

区域。

P值。

化学耗氧量。

氨氮。

总氮。

总磷。

范围。

未恢复区。

7.1-7.6

265-277

0.12-0.44

0.7-2.4

0.41-0.60

恢复区。

6.8-7.4

15-31

0.13-0.28

0.5-1.2

0.01-0.14

0.01-0.14

均值。

未恢复区。

7.53

271

0.21

1.48

0.44

恢复区。

7.1

22

0.19

0.72

0.07

0.07

分析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恢复区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19、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2)下列关于我国三大经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属于大尺度区域B.属于中尺度区域C.属于小尺度区域D.是按照贸易关系紧密程度划分的贸易区。

(3)三个经济地带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体现了区域的____特征;三个经济地带的内部都有其相对____,但三个经济地带之间普遍存在着____;三个经济地带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体现了区域的____特征。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世界某国可可产量约占世界可可总产量的1/3,可可、咖啡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该国粮食不能自给。材料二:可可属常绿小乔木,高4~10米,叶片为长椭圆形,长20~30厘米,嫩叶下垂。花着生在树干上,终年开花结实,5~11月为盛花期。下图分别为可可植株、叶片、开花、结果图片。

(1)根据该地的植株特征;推断该国可可种植区的气候特征。

(2)从有机质的角度;简析该地地带性土壤的肥力特征。

(3)从粮食生产能力角度,简述该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可采取的措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地名为“河”的村落往往是靠近某河流;故而与其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水文,B,C错误;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主要地貌类型为:“塬”“梁”“峁”,因而与地名“梁”相关的自然要素是地貌,D错误;通常情况下,地名可以反映当地物产,如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因此与地名“柳”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植被,故A正确。故选A。

【点睛】

中国的地名有反映自然的,也有反映人文的,山里的地名有时候很文雅,比如邯郸涉县山里的村庄叫达衣岩、西达、连泉,就非常好听;平原上的地名有时候也很接地气,比如东北的二道河子、***地等等。“河”“梁”“柳”三个字,对应的是水文、地貌、植被。跟河相关的地名,当地还有叫“滩”叫“湾”的;跟地貌相关的地名,因为当地位于黄土高原边缘,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塬梁峁发育,所以还有叫“台”叫“沟”的。又因为也是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植被稀少,所以一棵大树也常常成为重要地标,干旱地区红柳和柽柳比较多,所以地名有带“柳”的。2、B【分析】【分析】

【详解】

我国各地饮食习惯不同;说明不用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区域内部饮食文化相似,B正确;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体现了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图中各地饮食习惯不同,没有体现区域的界限,A错误;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无优劣之分,C错误;区域之间的联系体现为经济文化交流等,各地饮食习惯不同不能说明区域间的相互联系,D错误。故选B。

【点睛】

区域的特点:层次性,即区域之间是有等级差异的;差异性,指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可变性,即区域范围、区域界线具有一定的变化。3、B【分析】【分析】

【详解】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温差较大,水土碱性大,山西人称之为“水土硬”,而醋的酸性正好能中和碱性,吃醋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故影响山西人特爱吃醋的最大自然因素可能是土壤呈碱性,B正确;地形、水源与气候与山西人爱吃醋关系不大。故选B。

【点睛】4、A【分析】【详解】

从图上信息看;甲位于长江沿岸,生产力水平最高,A正确;丙位于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生物种类更丰富,B错误;乙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对环境改造最明显,C错误;且甲乙丙三区域面积不同;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人口密度差异明显,D错误。故选A。

【点睛】

安徽大面积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组合条件好,受地形的影响,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人口密度低,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农耕,人口密度大,但经济条件好的是长江沿岸。5、A【分析】【详解】

第三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四个省级行政区中,金融业对当地第三产业贡献最大的是上海,经济发达,金融信贷体系发达,A对。西藏、海南、山西经济落后,金融、信贷体系不完善,贡献较小,B、C、D错。6、D【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从国内外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现实看,发达国家产业向外转移资源密集或劳动密集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的发展机遇,但不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表述不准确,A错误。发达国家产业向外转移资源密集产业,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资源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境治理与保护中,则可实现可持续发展,表述不准确,B错误。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这一“朝阳产业”取代一部分传统“夕阳产业”,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不一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表述不准确,C错误。产业转移可能对迁入地区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一定压力,随着资源密集;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入,环境污染会加重,人口也会有相应迁移,D正确。故选D。

【点睛】7、C【分析】【分析】

【详解】

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南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移,①正确,②错误。应提高进入的产业的选择标准,③错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④正确。①④正确,C正确。②③错误,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综合影响力腹地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自然特征人文特征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高低。

(2)较大尺度。

(3)较小尺度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国际市场市场广阔产业承接地间接干预政策服务水平。

(2)国际经济形势运输成本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优势条件。

(2)合作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分析】【分析】

【详解】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比如;流域的降水量,植被覆盖率,土地资源,地形地势,河流流向等决定了利用程度的高低和利用方式的差异。

【点睛】14、×【分析】【分析】

【详解】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干旱地区的河流、湖泊也属于湿地资源。

【点睛】15、×【分析】【分析】

【详解】

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所以区域划分的目的是体现区域差异性,进行生态功能区划,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进而因地制宜地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本题叙述错误。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各个城市的定位重叠问题较为严重,这就导致了其内部重复建设较多;产业结构同构问题严重、经济合作深入不足等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部的城市彼此之间的整合不足,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虽然凸显,但广州也仅仅局限于点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拓展和辐射作用,从而限制了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延伸,降低了中心功能,城市认同感和凝聚力缩小。判断正确。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日;韩、欧美汽车制造企业来中国兴办汽车厂;最主要是看中了中国潜在的汽车市场,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8、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2013年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内恢复区和未恢复区的水质检验结果为材料;涉及湿地的功能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恢复区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首先应找出水质变化的主要表现;由表可知芦苇湿地恢复区,水体PH值下降,化学耗氧量明显减少,氮磷类营养物质的含量也低于未恢复区水体,水质明显改善。改善水质可从水体自净能力以及芦苇的生长习性去考虑;工程引水增加了湿地水量,扩大了湿地水域面积,湿地水体被稀释;湿地水体流动性增强,水体更新能力提高;芦苇生长可以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元素,种植芦苇增大了植被覆盖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导致氮磷类营养物质含量下降;芦苇经济价值高,秋季收获后会减少有机质进入水体,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提高。

【点睛】【解析】工程引水增加了湿地水量,扩大了湿地水域面积,湿地水体被稀释;湿地水体流动性增强,水体更新能力提高;种植芦苇增大了植被覆盖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导致氮磷类营养物质含量下降;芦苇经济价值高,秋季收获后会减少有机质进入水体。19、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分布图为背景;主要考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三大经济带的特征及区域的概念等基础知识,难度较小,需要学生将识记性的基础知识运用并结合分布图及题目进行分析即可。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区域基础知识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

【详解】

(1)读图容易得出图中数码代表的省区;但需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行政区简称,①省区为辽宁省,简称为辽;②省区为安徽省,简称为皖;③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简称为内蒙古;④省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为桂;⑤省区为贵州省,简称为贵或黔;⑥省区为甘肃省,简称为甘或陇。

(2)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划分是依照各省级行政区自然资源的分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划分的;并不是按照贸易关系紧密程度划分的贸易区,属于中尺度区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三个经济地带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