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A.繁殖后代的需要B.寻找食物的需要C.太困了的原因D.适应寒冷气候的结果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这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蒸腾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这个实例说明A.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B.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C.生物对环境有依赖性D.生物首先要适应环境3、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A.神经系统调控B.感觉器官调控C.身体激素调控D.运动器官调控4、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谈虎色变B.吃梅止渴C.望梅止渴D.画饼充饥5、“当你置身于一片树林中,你会看到高大的树木,不知名的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枝叶间透过的阳光;你会听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文中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事物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A.生物圈B.生态平衡C.食物链和食物网D.生态系统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含有脂肪酶,能够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A.胃液B.胆汁C.胰液D.肠液7、下列不属于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的是()A.乌拉尔山B.土耳其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白令海峡8、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的植物应该具备以下哪些特质()A.根系发达B.根系浅小C.矮小丛生的灌木D.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9、某同学在平静状态下吸气,肋间肌和膈肌的变化是()A.肋间肌收缩B.肋间肌舒张C.膈肌收缩D.膈肌舒张10、如图是模拟人体膈肌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装置示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装置中编号②模拟肺B.装置中编号④模拟膈肌C.手向下拉④,小气球②变小D.手向下拉④,模拟的是呼气过程11、【题文】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转动下图中的哪些结构能升降镜筒()

A.⑥B.②C.⑦D.④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2、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____和调查____,制订合理的____,有时候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____,整个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____方法进行统计.13、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时,肺泡中的氧气透过____和____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14、请看右面耳的基本结构图回答:

(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____和____.

(2)有些人晕车,与耳的____有关.

(3)听觉感受器位于____中,听觉的形成在____.

(4)人除了能用眼感受光的刺激,用耳感受声音的刺激,还能用____感受气味的刺激,用____感受味道的刺激,用____感受冷、热、触、痛、压的刺激.15、病毒没有____结构,主要有____和____构成,病毒营____生活,所引起的疾病有____等.16、生物包含____、____、真菌、细菌、病毒等,这种丰富多彩的生物种类,体现了____多样性,“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了____多样性,除此之外,生物还具有____多样性.17、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脾位于人体的腹腔内;对人体免疫其重要作用,如果切除脾,人体抵抗力就会降低,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感染,而且感染后死亡率较高.不过,切除脾对于器官移植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是因为脾内不仅储藏着大量的淋巴细胞,而且还会产生不少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还是制造对抗移植器官的抗体的原料.把脾切除后,身体失去相当数量的淋巴细胞,抗体产生量明显减少,这对于保护移植器官;防止排异反应十分有利。

(1)脾、扁桃体和淋巴结等都属于人体内的____.它和____一起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其主要功能是____,属于____免疫。

(2)女性脾细胞中有____条性染色体。

(3)对做了肾脏移植手术的人而言,其体内的免疫系统会把移植进来的肾脏作为____而进行攻击.攻击的方式是通过脾中储藏的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____来对抗移植来的肾脏。

(4)假如你正在患腮腺炎或流感,就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你属于____,为了防止进一步传染给别人,你的正确的做法是____

(5)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____免疫,这是因为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18、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伤,你会感觉到疼,还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4题,共12分)19、请把下列器官与其分泌物或分泌激素连线①睾丸a.唾液②卵巢b.雄性激素③肝脏c.雌性激素④唾液腺d.胆汁20、将显微镜结构名称与其对应的功能联系起来。转换器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光圈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镜筒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调节光线的强弱21、【题文】

A.胚芽1.根。

B.子叶2.茎;叶。

C.胚轴3.消失。

D胚根4.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A-)(B-)(C-)(D-)22、【题文】将四种植物类群与代表植物连线。

①类植物a.胎生狗脊;肾蕨。

②苔藓植物b.衣藻;水绵、海带。

③蕨类植物c.苔藓;墙藓。

④裸子植物d.小麦;大豆、玉米。

⑤被子植物e.落叶松、柏树、云杉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12分)23、你栽培过什么植物?请写出你在栽培它的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或收获1﹣2点.24、下图是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各部分的名称:[1]_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_[5]__________[6]___________(2)外界空气到达图中[6]后,进行气体交换,此处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25、一片森林中的阳光;空气和土壤等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______.

26、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面.

(2)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探究实验中.

A.提出问题:______

B.作出假设:______

C.设计实验方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冬天温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此题需要理清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解析】【答案】D2、B【分析】【分析】生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这个根据进化论可以证明,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晒焦导致死亡,能产生向上抽力,促进水;无机盐吸收等,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影响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又能影响环境。3、A【分析】【解答】解:动物行为是指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可见A正确.故选:A

【分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4、B【分析】略【解析】B5、D【分析】解:A;生物圈是生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不符合题意;

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形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树、花、草、属于生产者;虫、鸟、属于消费者,阳光、微风、溪水属于非生物成分,D符合题意.

故选:D.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据此解答.

熟知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的概念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CD【分析】解:A;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对脂肪和糖类不能消化.A错误;

B;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A错误;

C;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C正确。

D;肠液里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D正确;

故选:CD

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里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

注意胆汁的作用,因它不含消化酶,只能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进行物理消化.【解析】【答案】CD7、CD【分析】本题考查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位于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故CD符合题意,AB不合题意。故选CD。【解析】CD8、AC【分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沙漠干旱缺水,温度较高,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因此沙漠植物必须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提高吸水能力;矮小丛生的灌木,一方面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另一方面矮小丛生的灌木可以适应多风的环境.

故选A;C.

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生物都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解析】AC9、AC【分析】解: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呼吸肌(包括膈肌)舒张时完成呼气过程.

故选:A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吸气和呼气的实现是由于呼吸运动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呼吸肌吸气时收缩,呼气时舒张.【解析】AC10、ABD【分析】解:A;装置中编号②模拟肺;A正确;

B;装置中编号④模拟横膈膜;即膈肌,B正确;

C;手向上推④膈肌;胸廓缩小,气球②变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呼气,C错误;

D;手向下拉④膈肌;胸廓扩张,气球②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吸气,D正确。

故选:ABD。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中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肺,③模拟胸廓、④模拟膈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气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以及气压变化。【解析】ABD11、A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目镜和物镜是显微镜的最主要的部件,所起作用为放大物体;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当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起作用是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上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其作用是反射光线;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转换器上安装的是物镜.由图中可知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遮光器、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故A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养成良好的正确的操作习惯.【解析】【答案】A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2、目的对象方案样本数学【分析】【解答】解: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故答案为:目的;对象;方案;样本;数学.

【分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指定某一计划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具体做法.13、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分析】【解答】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刚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从而实现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因此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时,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

故答案为: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分析】一种气体总是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内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14、略

【分析】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从图可以看出:

(1)外耳包括①耳廓和②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收集声波并传至鼓膜.中耳包括⑨鼓膜;⑦鼓室和⑧听小骨,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2)(3)内耳包括③半规管;④前庭和⑤耳蜗;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⑤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4)人的眼;耳、鼻、舌、皮肤都是感受器的附属结构;是与感觉器官,分别感受光、声音、气味、味道、冷热触痛压等的刺激.

故答案为:(1)①耳廓;②外耳道;(2)③半规管;(3)⑤耳蜗;大脑皮层(听觉中枢);(4)鼻;舌;皮肤.

【解析】【答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耳的结构和功能;二、听觉的形成的过程;三、感觉器官的概念.

15、略

【分析】

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结构只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寄生在别的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从这些生物体的活细胞内吸收营养物质而生存,所以是寄生生活.它往往会使人致病,很多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如: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禽流感、口蹄疫等.

故答案为:细胞;蛋白质的外壳;遗传物质;寄生;非典型性肺炎.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病毒是一类最小的微生物;其结构较为特殊.

16、略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真菌、细菌、病毒等,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表明同种生物之间基因也有差别,体现了遗传的多样性,同时还表明生物具有变异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故答案为:动物;植物;物种;遗传;变异.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17、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2抗原抗体传染源;积极治疗;在患病期间不和健康人密切接触(或远离健康人)非特异性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分析】【解答】(1)脾;扁桃体和淋巴结等都属于人体内的免疫器官.它和免疫细胞一起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2)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脾脏细胞是体细胞,因此女性脾细胞中有2条性染色体。.

(3)移植到人体内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的成活.因此“对做了肾脏移植手术的人而言”,其体内的免疫系统会把移植进来的肾脏作为抗原而进行攻击.攻击的方式是通过脾中储藏的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来对抗移植来的肾脏。

(4)“假如你正在患腮腺炎或流感;就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你属于传染源,“为了防止进一步传染给别人”,正确的做法是积极治疗;在患病期间不和健康人密切接触(或远离健康人)。

(5)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这是因为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故答案为:(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

(2)2

(3)抗原;抗体。

(4)传染源;积极治疗、在患病期间不和健康人密切接触(或远离健康人)

(5)非特异性;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分析】(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组成功能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男性的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女性的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

(5)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18、A【分析】【解答】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神经组织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如骨、血液、肌腱等,皮肤不慎被划破,会感到疼说明有神经组织,流血说明有结缔组织,因此皮肤中可能含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另外皮肤具有保护的功能,所以有保护组织,皮肤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所以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分析】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五、连线题(共4题,共12分)19、【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部分器官的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人体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中各器官的功能。【解答】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其中睾丸能产生雄性激素;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肠腺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例如肝脏能分泌胆汁;唾液腺能分泌唾液。故答案为:【解析】20、略

【分析】试题分析: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和功能如下: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小;镜臂,支撑镜筒,上端连镜筒,下端固定在镜柱上;镜柱,支撑镜臂成三角形;目镜,在镜筒的上端观察时靠近眼睛;镜筒,固定在镜臂上端,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安装物镜;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圆形可以安装物镜;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载物台,固定在镜臂的下端,是放置玻片标本的;通光孔,在载物台的中央,是光线通过的通道;遮光器,在载物台下紧靠载物台,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压片夹,两个在载物台上一端固定,用来固定玻片标本;反光镜,在镜臂的最下端,可以左右前后转动,是反射光线用的;镜座,在最下面,成U形是固定显微镜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结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操作显微镜。【解析】【答案】21、略

【分析】【解析】本题种子的结构与萌发及不同生物细胞的特点.这些知识结合相关的图示进行记忆较为轻松易懂.

解:我们知道种子主要包括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和胚、及胚乳(只有部分植物的种子含有),其中胚又包含①胚根将来发育成根②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分③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④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解析】【答案】(A-2)(B-3)(C-4)(D-1)2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藻类植物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如海带、衣藻、水绵等;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如苔藓、墙藓;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其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如肾蕨;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如落叶松、柏树;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如小麦、大豆、玉米.

考点:几种类群的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常见的例子【解析】【答案】

六、解答题(共4题,共12分)23、君子兰;栽培植物之前要了解其特点,你付出越多,管理越好,君子兰就长得越好.【分析】【解答】1;栽种的植物首先要了解其特点;如我栽过君子兰,君子兰原产于非洲南部,生树下面,所以它既怕炎热又不耐寒,喜欢半阴而湿润的环境,畏强烈的直射阳光,生长的最佳温度在18﹣22℃之间,5℃以下,30℃以上,生长受抑制.君子兰喜欢通风的环境,喜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适宜室内培养.

2;管理方面的经验:君子兰叶片宽阔呈带形;质地硬而厚实,并有光泽及脉纹.叶片从根部短缩的茎上呈二列叠出,如管理得当,叶片排列整齐,则更为美观.花葶自叶腋中抽出,一般具有20﹣﹣25片叶时才开花,盛花期自元旦至春节.花后能结少量籽,需人工辅助授粉,“怀胎十月”种子才能成熟.当它长出新根叶时,新叶也会随着发出,根部消除,只要叶片没有萎蔫,保持土壤的湿度,君子兰就会茁壮的成长,她的根部牢牢抓住土壤,叶片挺立犹如一个刚毅的战士,又像一个坚强的老人.

故答案为:君子兰;栽培植物之前要了解其特点;你付出越多,管理越好,君子兰就长得越好.

【分析】栽植植物应该执行技术规程,但有些植物还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选择的树木最好在当地或稍往北一点,最好不往南选择,以免有冻害和萌动时间提前引起的成活率低.24、(1)[1]鼻[2]咽[3]喉[4]气管[5]支气管[6]肺(2)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至少写出两点)【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的结构特点等相关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的特点等相关知识。【解答】(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图中的1是鼻腔,2是咽,3是喉,4是气管,5是支气管,6是肺。(2)肺泡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它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泡数目众多;大大增加气体交换的表面积;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气体只需要通过两层细胞就可以进行交换。

【解析】(1)[1]鼻[2]咽[3]喉[4]气管[5]支气管[6]肺(2)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至少写出两点)25、略

【分析】

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