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D/06/wKhkGWefIkSAZVOcAAHsnWUCCFI477.jpg)
![2025年北师大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D/06/wKhkGWefIkSAZVOcAAHsnWUCCFI4772.jpg)
![2025年北师大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D/06/wKhkGWefIkSAZVOcAAHsnWUCCFI4773.jpg)
![2025年北师大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D/06/wKhkGWefIkSAZVOcAAHsnWUCCFI4774.jpg)
![2025年北师大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D/06/wKhkGWefIkSAZVOcAAHsnWUCCFI47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50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免疫接种包括两种方法:①注射抗体,②注射抗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的治疗属于方法②B.方法①在接种对象体内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C.方法②一定会使人体患病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预防一些传染病2、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控制合成的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3、生物学家从小鼠脾脏分离纯化出B细胞、T细胞,并探究淋巴细胞经抗原诱导刺激后产生抗体的情况,实验及检测结果见下表。若要证明T细胞有促进B细胞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能力,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培养细胞抗原抗体①B细胞加入极少②T细胞加入不产生③B细胞+T细胞不加入不产生④B细胞+T细胞加入产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将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分成5组,分别放到正常海水、低K+海水、高K+海水、低Na+海水、高Na+海水中,分别测定它们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低Na+海水中的静息电位大于正常海水中静息电位B.在高Na+海水中的动作电位大于正常海水中动作电位C.在低K+海水中的静息电位小于正常海水中静息电位D.在高K+海水中的动作电位小于正常海水中动作电位5、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⑤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⑥抗生素消灭病菌的过程体现了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
⑦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
⑧2、4-D、苯乙酸均为生长素类似物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6、近百年来,随着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措施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B.积极推进植树造林C.大力发展风能发电D.广泛应用节能技术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地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有机物总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砍伐强度/%
生物量相对值。
龄/组。
24.0
25.9
38.6
10
13.24
14.73
15.64
20
72.54
75.09
81.09
30
161.87
166.10
171.12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研究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B.适当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垂直结构,减少了竞争C.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呈现不同变化趋势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8、植物的向性运动是对单向的环境刺激做出的定向运动反应,主要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等类型。下列对向性运动的叙述,合理的是()A.农业生产上采用蹲苗处理可以限制水分的供应,目的是促使根向深处生长B.植物向性运动的方向均与单向刺激相同C.植物的向性运动与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D.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9、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和A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C.D代表的分别是皮肤和肾脏D.垂体分泌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10、由我国自主开发的艾滋病病毒膜融合抑制剂西夫韦肽已顺利完成Ⅱb期临床实验。西夫韦肽是依据艾滋病病毒(HIV)膜融合蛋白Gp41的空间结构,全新设计并合成的新一代膜融合抑制剂,含有36个天然氨基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西夫韦肽为一种口服制剂B.HIV的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C.西夫韦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D.西夫韦肽只有进入细胞内,才能发挥其效应11、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如图1所示;某同学绘制的碳循环模型如图2,其中甲~戊表示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水稻、鸭分别属于图2中的甲、丁B.图1中的有机物碎屑为水稻提供肥料,提高了能量利用率C.田鱼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田鱼与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D.图2中①②③④⑦过程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⑤⑥过程碳以有机物形式存在12、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如图1所示;某同学绘制的碳循环模型如图2,其中甲~戊表示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水稻、鸭分别属于图2中的甲、丁B.图1中的有机物碎屑为水稻提供肥料,提高了能量利用率C.田鱼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田鱼与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D.图2中①②③④⑦过程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⑤⑥过程碳以有机物形式存在13、高原鼢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中CK;A、B、C、D表示土丘密度不同的5个区域(“·”表示土丘)。图2表示演替至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裸露土丘的恢复过程属于种群的次生演替B.草甸中高原鼢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越高C.鼢鼠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从而促进植物生长D.彻底消灭鼢鼠不利于提高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4、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开发和建设责无旁贷。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某一湿地生态系统中所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都相同B.引入外来物种可以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C.湿地生态系统可以调节气候、蓄洪防旱,还可以提高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效率D.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间存在共同进化现象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______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6、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研究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群中选择与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_________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______能够传递下去。
(2)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______者和_______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17、特点: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______的,而且是_______的流动,而不是_______。18、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和_______。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与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1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0、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8分)21、肠道中的微生物不仅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关;还能通过“脑肠轴”影响生物的个体行为表现。为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利用大鼠进行了系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科研人员将大鼠分组进行实验;请完成如表的实验方案。
。分组。
实验对象。
饲养条件。
检测。
对照组。
含有正常肠道菌群的大鼠。
②______
60分钟内的运动距离和运动轨迹实验组。
①______
无菌饲料;无菌水、全新开放的盒子。
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图可知______;说明实验组大鼠出现了自发活动增强的现象。
(2)5-羟色胺(5-HT)是“脑肠轴”的关键神经递质,在脑部组织中含量较高,水解后生成无生物活性的代谢终产物5-HIA。A.为探究两组大鼠行为差异的分子机理,科研人员检测了大鼠体内5-HIAA与5-HT的比例,由此反应神经递质5-HT的代谢水平。①5-HT由______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______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______的变化。
②5-HIAA与5-HT比例的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分析结果说明______。
(3)研究人员提出假设:肠道微生物通过促进5-HT分解酶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5-HT的代谢水平。为验证该假设,研究人员提出了“检测实验组大鼠的5-HT分解酶相关基因转录量”的实验方案。请评价此方案,并加以完善和修订。______22、有资料显示;进入生殖发育期后,身高不会明显增加。为研究雄性家兔体内睾酮(ST,一种雄性激素)与生长激素(GH)含量的关系,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手术过程不影响结果),请补充完成方案并回答问题。
研究课题:雄性家兔ST含量对GH含量的影响。
一、根据题中信息,最可能提出的实验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步骤:
(1)将1月龄体重相同的健康雄性家兔分为甲;乙两组;每组6只。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
(2)甲组兔切除性腺,乙组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1个月,测定和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预测结果。测定时间ST浓度(μg/mL)GH浓度(μg/mL)甲组乙组甲组乙组乙组前测m1m1n1n1后测m2>n2n2
四;分析与讨论:
(1)要使实验更严谨,在上述步骤之后,还应给甲组家兔注射_________,乙组家兔注射_________;然后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的GH浓度,并求各组的平均值。
(2)与后测比,进一步实验处理后甲组GH浓度________,乙组GH浓度不变。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10分)2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生物中的大型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它们将生物遗体等有机物彻底分解为___________(写出3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2)图中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蜘蛛处于第____营养级。乔木被大量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稳定性这种演替过程属于_________演替。
(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其中a+c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甲营养级流人乙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①注射抗体属于免疫治疗,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等加强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②注射抗原属于免疫预防,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
【详解】
治愈者的血清中含有特定的抗体,故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可以治疗一些传染病,此方法属于方法①,A错误;方法①注射的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但是不会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方法②注射的是灭活或减毒的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使得人体的免疫力增强,因此该方法一般不会使人患病,C错误;方法②获得的记忆细胞可以存活更长时间,二次免疫时产生抗体快而多,而方法①注射的抗体只能存活较短的时间,因此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预防一些传染病,D正确。2、D【分析】【分析】
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刺激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有垂体后叶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肾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使血量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
【详解】
A;根据试题分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A正确;
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会使尿量减少,B正确;
C;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它能感受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变化,冲动沿下丘脑——垂体束传至神经垂体以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可见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C正确;
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脏周围的血液;使血量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D错误。
故选D。
【点睛】
结合水盐平衡调节的途径分析选项。3、B【分析】【分析】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T细胞有促进B细胞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作用。
【详解】
由题意要探究淋巴细胞经抗原诱导刺激后产生抗体的情况;要证明T细胞有促进B细胞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能力,故应设置三组实验,每组都应加入抗原,加入抗原才能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第一组应只加入B淋巴细胞,不加入T淋巴细胞,观察B淋巴细胞单独产生抗体的量;第二组应只加入T淋巴细胞,不加入B淋巴细胞,观察T淋巴细胞能不能产生抗体;第三组应同时加入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与第一;第二组实验比较,观察T淋巴细胞的促进效应,故实验组合是①②④,A、C、D错误,B正确。
【点睛】
T淋巴细胞的作用是:参与体液免疫过程,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参与细胞免疫过程,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释放抗原。4、B【分析】【分析】
神经纤维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详解】
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会影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细胞外液中Na+浓度决定动作电位的高低,因此,静息电位的高低是低K+海水>正常海水>高K+海水,动作电位的高低是高Na+海水>正常海水>低Na+海水。静息电位主要与K+浓度有关,A错误;在高Na+海水中的动作电位大于正常海水中动作电位,B正确;在低K+海水中的静息电位应该大于正常海水中静息电位,C错误;动作电位主要与Na+浓度有关;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内外离子K+浓度差越大,静息电位越大;细胞内外Na+浓度差越大,动作电位越大。5、B【分析】【分析】
1;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一部分无机盐;通常采用喝水和补充无机盐的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严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以及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一样物质;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
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苯乙酸、吲哚丁酸等。
【详解】
①严重腹泻后;机体会丢失盐分,若只补充水分,不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①错误;
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非条件反射,②错误;
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体内会缺乏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得代谢减弱,故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③正确;
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不一定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这由神经递质的种类决定,④错误;
⑤兴奋在体内沿着反射弧单向传递;故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⑤错误;
⑥抗生素不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产物;故抗生素消灭病菌的过程不能体现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⑥错误;
⑦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故细胞周期变短,⑦正确;
⑧2;4-D属于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苯乙酸是植物合成的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⑧错误。
故选B。6、A【分析】【分析】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O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详解】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不利于实现碳中和,A符合题意;
BCD;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和广泛应用节能技术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利于实现碳中和,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A:D【分析】【分析】
表格分析:随砍伐强度的增加;生物量不断增加;在同一砍伐量情况下,随着年限的增加,生物量也逐年增多。
【详解】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A正确;
B;落叶松种群有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无垂直结构,B错误;
C;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上升,C错误;
D;由表格数据可知;适度砍伐保持持续的更新能力,可长期维持稳定的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D正确。
故选AD。
【点睛】
本题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和种群的特征,要求考生掌握估算种群密度的样方法,明确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能理解种群的特征及含义。8、A:C:D【分析】【分析】
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分为感温;感光、感触、感震性运动等;
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触性、向化性和向水性等。向性运动大多是生长性运动,是不可逆的运动过程。
【详解】
A;蹲苗是作物栽培中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的技术措施。在限制水分的供应时;利用根的向水性,促进根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生长,A正确;
B;植物向性运动的方向不一定与单向刺激相同;如茎的背地性,B错误;
C;植物的向性运动与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如向光性、向地性等都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的,C正确;
D;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如向光性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ACD。9、B:C:D【分析】【分析】
A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B为消化系统、C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排出尿液,D为皮肤,排出汗液。
【详解】
A;A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内环境的血浆中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排出体外,外界的氧气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运输到组织细胞,A正确;
B;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
C;C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排出尿液,D为皮肤,排出汗液,C错误;
D;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错误。
故选BCD。10、B:C【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艾滋病病毒的膜可以与宿主细胞的膜相融合,而有利于艾滋病毒的侵染过程;西夫韦肽含有36个天然氨基酸,所以属于蛋白质类。
【详解】
A;西夫韦肽的化学本质属于蛋白质类;是大分子,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A错误;
B;HIV外层有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内掺有病毒蛋白质,所以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B错误;
C;西夫韦肽的化学本质属于蛋白质类;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C正确;
D;西夫韦肽是全新设计并合成的新一代膜融合抑制剂;在HIV的宿主细胞表面发挥其效应,D错误。
【考点定位】
检测蛋白质的实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1、A:B:C【分析】【分析】
图2为碳循环模型图,其中甲~戊表示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相关过程,故甲为生产者,戊为大气中的CO2;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①为光合作用,②③④⑦均为呼吸作用,⑤⑥为捕食。
【详解】
A;图1中的水稻为生产者;鸭为消费者,2为碳循环模型图,其中甲~戊表示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相关过程,故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故图1中的水稻、鸭分别属于图2中的甲、乙(丙),A错误;
B;图1中的有机物碎屑可以被土壤中的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故图1中的有机物碎屑为水稻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实现了物质循环,但不能提高能量利用率,B错误;
C;结合图1中的食物关系;构建部分与鱼有关的食物链,水生杂草→田鱼,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田鱼,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生动物→田鱼,田鱼分别处于第二、三、四营养级,C错误;
D、图2中,①为光合作用,②③④⑦均为呼吸作用,故图2中①②③④⑦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⑤⑥为捕食;在生物之间的摄食过程中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D正确。
故选ABC。12、A:B:C【分析】【分析】
图2为碳循环模型图,其中甲~戊表示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相关过程,故甲为生产者,戊为大气中的CO2;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①为光合作用,②③④⑦均为呼吸作用,⑤⑥为捕食。
【详解】
A;图1中的水稻为生产者;鸭为消费者,2为碳循环模型图,其中甲~戊表示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相关过程,故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故图1中的水稻、鸭分别属于图2中的甲、乙(丙),A错误;
B;图1中的有机物碎屑可以被土壤中的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故图1中的有机物碎屑为水稻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实现了物质循环,但不能提高能量利用率,B错误;
C;结合图1中的食物关系;构建部分与鱼有关的食物链,水生杂草→田鱼,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田鱼,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生动物→田鱼,田鱼分别处于第二、三、四营养级,C错误;
D、图2中,①为光合作用,②③④⑦均为呼吸作用,故图2中①②③④⑦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⑤⑥为捕食;在生物之间的摄食过程中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D正确。
故选ABC。13、C: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种类:(1)抵抗力稳定性:①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②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③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2)恢复力稳定性:①概念: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②规律:一般环境条件越好,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反之,越低。题图分析,图1;图2数据显示,随着土丘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这表明高原鼢鼠对群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详解】
A;裸露土丘的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因为该条件下有土壤条件,种群没有演替的特点,A错误;
B;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草甸中高原鼢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越高,但超过C密度值后,植物的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增加趋势,B错误;
C;鼢鼠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从而促进植物生长,C正确;
D;调查结果显示;高原鼢鼠对群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彻底消灭鼢鼠会使植物丰富度下降,进而使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不利于提高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CD。14、A:B:C【分析】【分析】
1;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
A;同一环境中不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同;A错误;
B;引进外来物种也可能会引起物种人侵;对原有的物种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B错误;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错误;
D;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是相互影响的;存在共同进化现象,D正确。
故选AB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分析】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点睛】【解析】内环境稳态16、略
【分析】【详解】
(1)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因此只能通过与遗传性状相近的其他地理隔离群中6只雌鸟杂交来繁殖后代。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基因能够传递下去。
(2)建立的“人工A种群”属于弱小种群,应采用人工方法控制对A种群的竞争者和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使用标志重捕法。【解析】①.杂交②.基因③.竞争④.捕食⑤.标志重捕法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反复利用逐级递减单方向循环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载体动力无机环境生物群落19、略
【解析】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0、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五、实验题(共2题,共8分)21、略
【分析】【分析】
分析表格可知;实验自变量是肠道微生物是否存在情况下的小鼠,因变量是检测60分钟内的运动距离和运动轨迹;由实验结果图1和图2分析可以得出,含有正常肠道菌群的大鼠运动距离比对照组的长,且运动轨迹比对照组更复杂。分析柱形图3可知,实验组大鼠5-HIAA与5-HT比例高于对照组,说明肠道微生物可以降低5-HT的代谢水平。
【详解】
(1)由题意分析可知;实验自变量是肠道微生物是否存在情况下的小鼠,故实验组①应为肠道无菌大鼠。其它影响实验结果的为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所以②为无菌饲料;无菌水、全新开放的盒子。由实验结果图1和图2可知,实验组的运动距离比对照组的长,且运动轨迹比对照组更复杂。
(2)①5-HT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
②5-HIAA与5-HT比例的检测结果图3说明;肠道微生物可以降低5-HT的代谢水平。
(3)研究人员提出假设:肠道微生物通过促进5-HT分解酶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5-HT的代谢水平。为验证该假设;研究人员提出了“检测实验组大鼠的5-HT分解酶相关基因转录量”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方案不完善,应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5-HT分解酶的转录量或表达量。
【点睛】
本题通过分析图形曲线,归纳推测相应结论,主要考查学生对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训练科学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解析】肠道无菌大鼠无菌饲料、无菌水、全新开放的盒子实验组的运动距离比对照组的长,且运动轨迹比对照组更复杂突触前膜受体电位肠道微生物可以降低5-HT的代谢水平不完善,应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拆搬合同范本
- 亚马逊采购合同范例
- 书画挂牌合同范例
- 医疗技术入股合同范本
- 供应化粪池销售合同范本
- 资金入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测合同范本
- 商业房屋全装修短期租赁合同范本
- 会务承包服务合同范本
- 农村股追加合同范本
- 2025年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农产品贮运与加工考试题(附答案)
- 幼儿园开学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 学校财务年终工作总结4
- 生态安全课件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读书笔记
- 2025年汽车加气站作业人员安全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安全仪表管理课件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全篇
- 2024年监控安装合同范文6篇
- 2024年山东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