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63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如表为杭州市2018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12月2日;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风力。

天气状况。

11月28日。

22

11

微风。

秋高气爽。

11月30日。

7

2

北风3级。

小到中雨。

12月2日。

9

2

北风2级。

晴。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B.中午,迷雾重重,仍未散尽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2、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可能有A.陆地冰川面积不断扩大B.针叶林向苔原带延伸C.高纬度地区农业减产D.北美洲植物冬季后延迟发芽3、以下天体与我们的视觉感受对应正确的是()A.星云一闪即逝B.行星圆缺多变C.彗星拖着长尾D.月球轮廓模糊4、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单位:hPa)与风向关系的图是()。A.B.C.D.5、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部,从东到西自然环境特征也有明显变化,体现了自然地差异性的()规律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6、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读图,回答下题。

上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7、地球位于近日点的时间是每年的A.1月初B.4月初C.7月初D.10月初8、读某区域某时水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题。

甲地的风向为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

(1)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随________增加而递减,但________米以下水温差别不大。

(2)海水温度的水平变化: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时间:季节来看:________季高,________季低。

其它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类型。

形成过程。

举例。

________处。

海水扰动强烈;沉积于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繁盛,形成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英国北海渔场。

________流。

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

秘鲁渔场。

1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行星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_星与____星轨道之间。

(3)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行星A属于_______行星,行星B属于_______行星,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1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____,对应____(图甲或图乙);若该河流注入海洋,则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____,对应____(图甲或图乙)。以上两种地貌都属于河流____地貌。

(2)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14、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与地球距离最近一颗恒星是________(填名称)。

(2)地球轨道内、外两侧轨道上分别运行着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

(3)2008年6月2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将中山大学学生“苏梅克近地天体奖”获得者叶泉志发现的161715号小行星命名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汶川星”在图中________星和________星(填名称)轨道之间。

(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将对应的关系填写在括号内。

①地球磁场(_____)A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_____)B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_____)C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15、读某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的气压值为________hPa。

(2)图中A锋面为________锋,①④两地中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____地。

(3)②地风向为________。②③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16、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

(2)图a中C所在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_;在其影响下,大陆西岸气候比较_________(湿润/干燥)。

(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_____(甲/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形成此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图b中乙所示季节南亚地区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_____)A.正确B.错误18、石油、煤炭、风能、水能等能源均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_____)A.正确B.错误19、太阳活动强烈时,可能会影响地球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_____)A.正确B.错误20、太阳外部结构可分为三层,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日冕、色球。(_____)A.正确B.错误21、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台特玛湖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腹地,历史上有水道与罗布泊相连(如下图)。国家测绘总局1959年的数据显示,当年台特玛湖面积达到183km2。随着中上游社会经济用水需求的剧增,1972年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干涸并露出坚硬的钾盐壳,台特玛湖成为塔里木河的尾闾湖。10年后,台特玛湖消失,随之消失的有湿地和湿地生物,居民也相继搬离。1991年,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或立,经过多次生态输水,2017年台特玛湖湿地总面积达到511km2,形成一个大淡水湖,湖泊生态迅速恢复。但台特玛湖已不能再为罗布泊生态给水。(1)分析20世纪后期台特玛湖消失时间晚于罗布泊的自然原因。(2)推测罗布泊地区钾盐壳的形成过程。(3)简述台特玛湖恢复的意义。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具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保存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___上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__。

(3)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环境向___环境的演变。

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24、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甲河流年内最大径流量出现在8月份,而1月份出现断流;试分析主要原因。

(2)乙河流一年内出现A、B两个汛期,试分析两个汛期的形成原因。25、甲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乙图为该河流某处干流河谷横剖面形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示剖面最可能位于甲图中A;C处的哪一处?请说明判断依据。

(2)指出甲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3)古代人在M附近河段河岸建设聚落,最可能选择南岸还是北岸?并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

该题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详解】

由表格中三天的天气变化可以判断受到一次冷锋影响;到12月2日天气转晴,气温降低,风力减小,故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可能结薄薄的一层白霜,A正确;经过冷锋影响,天气已经转晴,中午不会有迷雾现象,B错误;气压升高,C错误;此时受冷气团控制,由于天气转晴,最高气温有所上升,D错误。故选A。

【点睛】

冷锋对天气的影响: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2、B【分析】【详解】

全球变暖陆地冰川面积不断缩小,A错;由于热量的增加,原来苔原带的部分地区将适宜针叶林的生存,针叶林向苔原带延伸,B正确;高纬度地区因热量的增加农业增产,C错;北美洲植物冬季后提前发芽,D错。故选B。3、C【分析】【详解】

一闪即逝描述的是流星;圆缺多变描述的是月球;轮廓模糊描述的是星云,ABD错误。彗星是拖着长尾的,C正确。故选C。4、A【分析】【详解】

风向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受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有一夹角,高空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据此判断,A图的风向符合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斜穿等压线;而BCD都不符合规律。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B【分析】【分析】

本题以西北地区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西北地区内部的自然环境特征差异;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部,从东到西,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渐少,降水渐少,导致植被从东向西出现由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的变化,这种地理环境的变化是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以水分条件影响为主,因此体现了自然地差异性的经度地带性规律,选项B符合题意。由于这种地理环境的东西更替规律与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体现的变化规律不同,排除A、C、D。6、C【分析】【详解】

雅丹地貌;沙丘地貌主要与外力作用中的风力作用有关;吐鲁番盆地是地壳陷落形成的、天山山脉是地壳抬升作用形成的;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据此选C。

【点睛】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7、A【分析】试题分析:地球公转到近日点的时间是1月初;A正确。

【考点定位】地球公转特点。

【方法总结】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最快。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8、B【分析】根据风向判断方法;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北指向南,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成东北风,选B。

【名师点睛】

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①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

②判断风向。

③分析天气变化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深度1000赤道两极夏冬太阳辐射洋流海陆分布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寒、暖流交汇上升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涉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解析】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2、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的A为土星;B为金星。

(2)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4)图中行星A是土星,属于巨行星,行星B是金星,属于类地行星。图中表示的是太阳系,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太阳系。【解析】土星金星木星火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巨类地太阳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河流堆积地貌的理解;体现了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

(1)

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扇形堆积体,被称为山麓冲积扇;河流流入海洋时,在入海口处因地势低平,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在海水顶托作用下形成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的河口三角洲。故冲积扇和三角洲都属于河流沉积地貌。图甲地形位于山口,呈扇形,为冲积扇;图乙位于河流入海口,呈三角形,为河口三角洲。

(2)

砾石、粉砂、黏土颗粒按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砾石>粉砂>黏土。甲图中沿A→B方向流水速度逐渐变缓,结合题干“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可判定,物质组成可能是砾石、粉砂、黏土。故选C。【解析】(1)冲积扇图甲三角洲图乙沉积。

(2)C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在太阳系模式图中;A为水星,B为金星,C为地球,D为火星,E为木星,F为土星,G为天王星,H为海王星。与地球距离最近一颗恒星是太阳。

(2)地球轨道内;外两侧轨道上分别运行着金星和火星。

(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4)要掌握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点睛】【解析】C太阳金星火星火星木星BAC15、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等压线的判断。根据图示等压线数值变化可知;每两个等压线气压差为5hPa,①位于1000hPa等压线上,所以①气压值为1000hPa。

(2)本题考查冷暖锋的判断。根据锋面符合可知;A为冷锋,B为暖锋,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①位于冷锋前,④位于暖锋前,所以可能出现降水的是④。

(3)本题考查风向及风力判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可推知,②地风向为西北风,③地风向为偏东风,且②处等压线密集,风力强。【解析】1000冷④西北②16、略

【分析】【详解】

(1)图a中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2)图a中C所在风带是盛行西风带;北半球的风向是西南风,在其影响下,大陆西岸气候比较湿润。

(3)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即为北半球的冬季,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甲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形成此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图b中乙所示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南亚地区的盛行风向为西南风。【解析】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西南湿润甲西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南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红色岩层一般是在气候炎热的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所以该说法正确。

【点睛】18、√【分析】【分析】

【详解】

石油、煤炭是历史时期生物体固定太阳能;风能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水能是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动能,来自于太阳能。太阳辐射是维持大气和水体运动的动力,题目说法正确。19、×【分析】【分析】

【详解】

磁暴现象是因为太阳风扰乱地球磁场形成的;而不是扰乱电离层。太阳风被地球磁场吸附到两极,与大气产生摩擦,发生了极光现象。

【点睛】

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导致磁暴,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20、×【分析】【分析】

【详解】

太阳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点睛】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21、√【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红色岩层一般是在气候炎热的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所以该说法正确。

【点睛】四、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2、略

【分析】【详解】

(1)20世纪后期台特玛湖消失时间晚于罗布泊的自然原因主要与台特玛湖的位置有关。台特玛湖位于罗布泊上游;补给水源相对充足;台特玛湖的入湖河流流程比罗布泊短,蒸发和下渗也相对较少;台特玛湖水位低至不能外流时,罗布泊失去水源补给而干涸,台特玛湖变成塔里木河的尾闾湖,干涸的时间晚于罗布泊。

(2)罗布泊地区的钾盐壳是伴随着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干涸露出的。由于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的上游河流流域的含钾岩石受外力破碎分解,钾盐溶于水中随径流汇集到罗布泊;钾盐随地表水下渗,使地下水中钾盐不断积累,含量升高。

(3)台特玛湖为湿地;其湖泊恢复有利于湖泊及其周围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缓解土地荒漠化;水域面积较大,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水域具有调节功能,有利于改善湖泊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环境与水环境。

【点睛】

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

(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解析】(1)台特玛湖位于罗布泊上游;补给水源相对充足;台特玛湖的入湖河流流程比罗布泊短,蒸发和下渗也相对较少;台特玛湖水位低至不能外流时,罗布泊失去水源补给而干涸,台特玛湖变成塔里木河的尾闾湖,干涸的时间晚于罗布泊。

(2)上游河流流域的含钾岩石破碎分解;钾盐溶于水中随径流汇集到罗布泊;钾盐随地表水下渗,使地下水中钾盐不断积累,含量升高。

(3)利于湖泊及其周围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缓解土地荒漠化;利于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利于改善湖泊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环境与水环境。23、略

【分析】【分析】

试题考查地球早期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

【详解】

(1)由材料“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可知,考察名称为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①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为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按地质年代,古生代是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年代。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陆地环境,裸子植物极度兴盛,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为恐龙的生存提供了条件。

(3)据以上分析可知,①地理环境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由海洋变陆地,则地壳发生过抬升运动。【解析】生物化石古生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海洋陆地抬升24、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不同地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原因。

【详解】

(1)据甲图可知;新疆河流的径流量与气温有关,可判断为该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7;8月份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的补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