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人新版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苏人新版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苏人新版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苏人新版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苏人新版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6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根源是()A.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B.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C.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D.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2、【题文】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3、【题文】村民杨明在2000年通过直接选举成为村民委员会主任。他能当选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C《刑事诉讼法》

D《民事诉讼法》4、【题文】三元里民众曾在《申谕英夷告示》中警告英军:“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从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具有自发性。

②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坚决捍卫民族尊严。

③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坚定决心。

④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下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C.淮海战役结束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6、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A.义和团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

②不承担国家赋税

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情景

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8、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可信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侵华日军士兵撰写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图片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彻底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______。(判断对错)10、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三公九卿制。其中,丞相为百官之首,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______(判断对错)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所有制形式,适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______(判断对错)12、(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直至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3、【题文】判断正误;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31【小题1】明清时期由于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以对抗政府;互助自保求生存,如徽商和晋商等。

32【小题2】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3【小题3】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划出海南岛,设置经济特区,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34【小题4】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荷兰或荷兰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荷兰船载运。

35【小题5】1947年,美国和中国等23个国家签订《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货币体系正式建立起来。14、【题文】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15、【题文】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掠夺的必然结果。16、______年-______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17、二战后,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以承认商品贸易和部分生产资料私有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19、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______。(判断对错)2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1、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国孤立的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3、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24、1949年,《共同纲领》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5、“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中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2题,共16分)26、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历史教材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④篇幅在400字左右27、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历史教材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④篇幅在400字左右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2题,共10分)28、31.(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摘⑴材料一中“新的政策”是指什么?(2分)该政策“新”在何处?(2分)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6分)材料二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全球通史》⑵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2分)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曾进行过什么改革?(2分)结果如何?(2分)

材料三。

注: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⑶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⑷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29、宪法(constitution)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在一定年限内服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众议员人数以每3万人选出1人为限,但每州至少应有众议员1人。合众国参议院由每州州议会选出2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任期6年,每名参议员有1票表决权。1820年第19条修正案: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序: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百度·百科:部分学者认为,由于美国各州的人口差异很大,而各州在地位上保持平等,因此美国宪法规定的修正程序导致少数人可以否决大多数人的决定.在极端的情况下,仅仅拥有美国4%人口的州可以否决90%以上的美国人的议案,但反对派认为这种极端情况并不会出现。但是,根据宪法规定,任何对于宪法修正程序的修改都需要通过新的修正案,这将会导致出现与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的情况。曹华、胡风云《浅说1787年美国宪法的诞生》:美国宪法历时200多年而依然鲜活如初、充满活力。要知道,这200多年,美国国内面貌、社会结构、人口构成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如此巨大的转变,又老又旧的美国宪法居然能够基本上在维持原貌的框架内,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从容应对,游刃有余,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政治史上一个奇迹。必须承认,美国的宪法及不断发展完善的宪政实乃美国一切发展的基础,而且,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贡献给现代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创新。(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参众两院的议员的选举办法主要平衡了什么问题?(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论证“1787年美国宪法是原则和妥协的产物,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典范性”的观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试题分析:国家干预经济,减少了私人生产的无政府性和盲目性,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从而更好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故选B。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解析】【答案】B2、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无法担负起建设新国家的重任,是因为太平天国本身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发展停滞,也没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产生,也就不可能有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由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答案】D3、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阐述了中国农村的一个事实;分析各个选项,只有A项和题干所述事实有关系,答案为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现代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概况,考查的是学生的简单分析能力。【解析】【答案】A4、B【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B5、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图中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可以从军队的番号推知是解放战争时期。同时图中出现了大别山;故可以知道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故本题选择A。BCD不符合题意。

【点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6、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所学;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其灭洋反应民族危机是爱国的,扶清是保护落后的封建政府这是落后的,所以材料中最符合的是义和团运动,其他不符合题意。

【点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7、B【分析】依据题干“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可知,反映了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故①④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封建社会下农民是要承担国家赋税的,而且从材料中也不能得出,故②错误.

依据题干“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可知,反映的是农民艰苦的生活,故③错误,故B项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需要掌握小农经济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的分析理解.

本题以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唱词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小农经济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解析】【答案】B8、D【分析】根据史实研究要求;史料中分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留下的遗物遗迹是第一手史料,其中,实物如遗迹遗物等,由于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局限,是最可靠;可信度最高的证据,从选项中D项可信度超过具有个人主观因素影响的ABC项,因此本题选D。

故选:D。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中日本侵华罪行;主要都要对史学材料的对历史研究的作用。

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的含义: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直接记载,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其中,实物如遗迹遗物等,由于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局限,是最可靠、可信度最高的)

第二手史料含义: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学术价值: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解析】D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B【分析】汉初采用郡国并行制;导致了“七国之乱”。结合所学可知,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时期,采用了“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但没从根本上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本题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B。

本题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考查推恩令的意义。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偏低。【解析】B10、B【分析】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有左、右二丞相。秦始皇时,王绾、李斯等先后任丞相。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故推断是秦始皇自掌军权。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后世习称“三公”。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秦朝三公九卿制;学生应掌握①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②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本题考查了秦朝三公九卿制,考查学生知识再现和运用能力。【解析】B11、B【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改变所有制形式;仍然是公有制,材料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内容。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解析】B12、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等附属岛屿给日本,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斗争,以劣势装备与日军血战,由于劣势的装备而失败,此后台湾被日本统治50年,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台湾光复。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反割台斗争。【解析】【答案】A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31;说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是正确的;但是下面的说商人对抗政府求互保就错了,西方古代出现过这种情况。32、随着外国商品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织分离,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33、时间不对,1988年把海南岛开放为经济特区,94年做出了开发浦东的决定。34、说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是对的,但是颁布《航海条例》的是英国,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目的在于打击荷兰的海外贸易。35、说1947年,美国和中国等23个国家签订《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是正确的,但是后面的应该是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正式建立起来,而不是货币体系。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鸦片战争后我国经济领域里的变动;我国对外开放;西欧早期殖民扩张;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点评:判断题在高考中一般不会出现,但是这确实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对于该类问题需要对教材的基本知识进行有效地掌握,并且做题时要仔细,反复琢磨。【解析】【答案】BABBB14、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律,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其境内统治的民族众多,其原来的公民法已经不适应当时的发展需要,所以改成为“万民法”,以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所以该题目正确。【解析】【答案】正确15、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背景,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满足本阶级的利益要求,资产阶级极力拓展自己的海外市场和生产的原料,所以发动了对外的侵略扩张,依次填写题目即可。【解析】【答案】海外市场、生产原料16、18561860【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从1856年到1860年。

故答案为;

1850年到1860年。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解析】1856186017、A【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西方“福利国家”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解析】A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分析】【解析】【答案】对19、A【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具体考查一国两制提出的目的和时间。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提出的目的和时间,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解析】A20、×【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共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会议,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考点:遵义会议【解析】【答案】错21、√【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即由地中海向大西洋沿岸转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所以本题说法正确。考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答案】对22、×【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本题说法错误。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答案】错23、×【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一五计划的完成是在1957年,而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是在1956年考点:中共八大【解析】【答案】错24、×【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答案】错25、B【分析】【分析】1953-1957年,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题干中“使中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表述不准确。四、材料题(共2题,共16分)2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写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2)“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含义是在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主导思想,秦皇汉武奠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统治基础,此一观点说法正确,结合史实找出具体史实论据加以论证即可。考点:儒家思想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答案】略27、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写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2)“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含义是在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主导思想,秦皇汉武奠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统治基础,此一观点说法正确,结合史实找出具体史实论据加以论证即可。考点:儒家思想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答案】略五、连线题(共2题,共10分)28、略

【分析】(1)本题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并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时间判断”新的政策“是指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新”在国家干预经济,改变了以往的自由放任政策。新政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促使美国经济复苏,社会经济日益稳定,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推动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2)本题考查苏联的改革和挫折。根据材料可知,反映了二战后苏联虽然经济发达,但是人民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