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3/27/wKhkGWefIDaAfNWJAAGK0J7EkdY427.jpg)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3/27/wKhkGWefIDaAfNWJAAGK0J7EkdY4272.jpg)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3/27/wKhkGWefIDaAfNWJAAGK0J7EkdY4273.jpg)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3/27/wKhkGWefIDaAfNWJAAGK0J7EkdY4274.jpg)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3/27/wKhkGWefIDaAfNWJAAGK0J7EkdY42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93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中电流方向为a→bB.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的反应是C.硫酸盐还原菌分解生成D.若该电池中有0.2mol参加反应,则有0.2mol通过质子交换膜2、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国科学家设计熔盐电解池捕获二氧化碳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有碳氧键断裂B.过程②中C2O52-在a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C.过程③中的反应可表示为:CO2+O2-==CO32-D.过程总反应:CO2C+O23、Ni可活化C2H6放出CH4;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活化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决速步骤:中间体2→中间体3B.总反应为Ni+C2H6→NiCH2+CH4C.Ni—H键的形成有利于氢原子的迁移D.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4、用代替与燃料反应是一种清洁的新型燃烧技术;发生如下反应:
①
②
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是主反应,反应③是副反应B.反应③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再次平衡时平衡常数增大C.反应②达到平衡后充入适量再次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增大D.的反应热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含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红褐色,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B.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C.25℃时,pH=3的醋酸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001NAD.0.1mol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小于0.2NA6、某水样中含一定浓度的和其它不与酸碱反应的离子。取水样,用盐酸进行滴定,溶液随滴加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混合后浴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水样中B.在整个滴定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等量关系C.滴加盐酸过程中,溶液中明显增大D.滴定分析时,a点可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7、常温下,用20mL0.1mol·L-1Na2SO3溶液吸收SO2气体。吸收液的pH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H2SO3的第二步电离常数为1.0×10-7.2B.b点对应溶液中:c(Na+)>c(HSO)>c(OH-)C.c点对应溶液中:c(Na+)=c(HSO)+c(SO)D.通入SO2气体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8、下列事实不属于盐类水解应用的是A.明矾、氯化铁晶体常用于净水B.实验室通常在HC1气氛中加热制C.用和大量水反应,同时加热制备D.实验室保存溶液时常加入Fe粉9、利用反应NO2+NH3→N2+H2O(未配平)消除NO2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电极反应式是B.消耗标准状况下时,被消除的NO2的物质的量为C.若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摸,装置右室中溶液的碱性增强D.整个装置中NaOH的物质的量不断减少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水系可充电电池因其成本低高离子电导率、高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一种新型无隔膜Zn/MnO2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以锌箔、石墨毡为集流体,ZnSO4和MnSO4的混合液作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当外电路转移1mole-时,两电极质量变化的差值为11gB.过程II为放电过程,石墨毡电极的电极反应为MnO2-2e-+4H+=Mn2++2H2OC.过程I为锌沉积过程,A连电源的正极,锌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锌D.放电时,沉积在石墨毡上的MnO2逐渐溶解,石墨毡电极质量减小,锌箔质量也减小11、天津大学研究团队以KOH溶液为电解质,CoP和Ni2P纳米片为催化电极材料;电催化合成偶氮化合物的装置如图所示(R代表烃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基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B.Ni2P电极反应式为RCH2NH2+4e-+4OH-=RCN+4H2OC.合成1mol偶氮化合物转移电子8molD.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12、相同金属在其不同浓度盐溶液中可形成浓差电池。如图所示装置是利用浓差电池电解Na2SO4溶液(a、b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可以制得O2、H2、H2SO4和Na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的电极反应为B.c、d离子交换膜依次为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C.电池放电过程中,Cu(2)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D.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电解池理论上可制得320gNaOH13、把溶液和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为A.c(CH3COO-)>c(Na+)B.c(CH3COO-)+c(CH3COOH)=0.01mol/LC.c(CH3COOH)>c(CH3COO-)D.c(OH-)>c(H+)14、电解Na2CO3溶液制取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阴极产生的物质A是H2B.溶液中Na+通过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迁移C.阳极OH-放电,H+浓度增大,CO转化为HCOD.物质B是NaCl,其作用是增强溶液导电性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钠硫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其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
(1)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钠、熔融硫和多硫化钠(Na2SX)分别作为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固体Al2O3陶瓷(可传导Na+)为电解质;其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上右表数据,请你判断该电池工作的适宜应控制在_________(填字母)范围内。物质NaSAl2O3熔点/℃97.81152050沸点/℃892444.62980
a.100℃以下b.100~300℃c.300~350℃d.350~2050℃
②放电时,电极A为_________极,电极B发生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③充电时,总反应为Na2SX=2Na+xS(3<x<5),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把钠硫电池作为电源,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如图所示,槽内的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则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试分析左侧溶液蓝色逐渐变浅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3)若把钠硫电池作为电源;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电解乙池和丙池:
当钠硫电池中消耗0.05xmol的S时,理论上乙池中B极的质量增加__________g;此时丙装置中___________(填“C”或“D”)电极析出7.20g金属,则丙装置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MgSO4溶液b.CuSO4溶液c.NaCl溶液d.AgNO3溶液16、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70080083010001200平衡常数1.71.11.00.6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H______0(填“<”“>”“=”);
(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L-1•s-1.,则6s时c(A)=______mol•L-1,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
(3)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17、在常温下,下列五种溶液:①0.1mol/LNH4Cl②0.1mol/LCH3COONH4③0.1mol/LNH4HSO4④0.1mol/LNH3·H2O和0.1mol/LNH4Cl混合液⑤0.1mol/LNH3·H2O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上述五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________;c(NH)最小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比较溶液②、③中c(NH)的大小关系是②_______③﹝填“>”;“<”或“=”)
(4)常温下,测得溶液②的pH=7,则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____NH的水解程度(填“>”、“<”或“=”),18、(1)如图1表示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3种一元酸,由图可确定酸性最强的是____(填“①”、“②“或“③”)。如图2表示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标准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含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可确定首先沉淀的离子是_____。
图1图2
(2)25℃时,Ksp(AgCl)=1.8×10-10,若向1L0.1mol·L-1的NaCl溶液中加入1L0.2mol·L-1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l-)=________(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19、A;B、C、D为石墨电极;E、F分别为短周期相邻两种活泼金属中的一种,且E能与NaOH溶液反应。按图示接通线路,反应一段时间。
(1)判断装置的名称:甲池为_____(填“电解池”或“原电池”,下同),乙池为____。
(2)B极为____(填“正极”或“负极”或“阳极”或“阴极”,下同),电极反应式为______;F极为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烧杯中溶液会变蓝的是_____(填“a”或“b”),U形管中溶液先变红的是_____(填“C”或“D”)极,U形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当烧杯中有38.1gI2(KI足量)生成时,甲池中溶液的质量会减少_____g。20、如图,甲是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a为正极;乙是惰性电极电解足量CuSO4溶液的示意图;电解时c电极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从A口通入的气体是___,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2)图乙中,c电极通过导线与电源的___极相连;理论上当c电极析出3.20g红色固体时,则d电极表面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mL。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1、1mol碘蒸气和1mol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碘化氢分子数小于2NA(____)A.正确B.错误22、某盐溶液呈酸性,该盐一定发生了水解反应。(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工业流程题(共2题,共16分)23、兰尼镍(Raney-Ni)是一种带有多孔结构的细小晶粒组成的镍铝合金,常用作烯烃、炔烃等氢化反应催化剂,其高催化活性源自于镍本身的催化性质和其多孔结构对氢气的强吸附性。由镍矿渣[主要含还含铁;铜、钙、镁化合物及其他不溶性杂质]制备兰尼镍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已知:
(1)“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除杂”过程中加入除去发生的反应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
(3)“沉镍”所得沉淀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为测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称取干燥沉淀样品隔绝空气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条件下加热,收集到的气体产物只有一种,以上残留固体为)。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4)“浸出”是制备兰尼镍的关键步骤,溶液在“浸出”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
(5)使用新制兰尼镍进行催化加氢反应,有时不需通入氢气也能发生氢化反应,原因是_______。24、全国第十届环境化学大会于2019年8月15日在天津召开,其中一项会议的议题为“矿山环境与污染控制“。纳米铜线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力学和热学性质而成为制备透明柔性导电电极的优良材料。某精铜矿渣(主要成分为Cu、Cu2Se和Cu2Te)中除含有铜;硒(Se)、碲(Te)外;还含有少量贵金属,部分元素质量分数如表:
纳米铜线的制备与硒;碲的主要回收流程如图:
(1)16S、34Se、52Te为同主族元素,其中52T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
(2)经过硫酸化焙烧,Cu、Cu2Se和Cu2Te转化为CuSO4,SeO2和TeO2.其中Cu2Te硫酸化培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吸收塔内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水浸固体”过程中补充少量氯化钠固体,可减少固体中的硫酸银进入滤液1中,从平衡移动原理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
(5)“70℃水浴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水浴加热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线状悬浮物,先过滤,后水洗,再用______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纳米铜线。
(6)目前碲化镉薄膜太阳能行业发展迅速,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太阳能技术之一。研究发现在低电流密度碱性的条件下。增加TeO32-的浓度,可以促进Te的沉积。Te沉积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其中Na+向______(填“石墨”或“不锈钢铁板“)电极移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由图可知硫酸盐还原菌可以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而硫氧化菌可以将硫氢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所以两种细菌存在,就会循环把有机物氧化成CO2放出电子,负极上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HS-+4H2O-8e-=SO+9H+;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4H++O2+4e-=2H2O;根据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知识来回答。
【详解】
A.b是电池的正极,a是负极,所以外电路中电流方向为b→a;故A错误;
B.负极上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HS−+4H2O−8e−=SO+9H+;故B正确;
C.CO2是有机物被氧化生成的;故C错误;
D.若该电池中有0.2mol参加反应,则该电池电路中有0.4mol电子发生转移,根据电子守恒,有0.4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故D错误;
故选B。2、B【分析】【分析】
a极上,电极反应有:4CO2+2O2-=2C2O52-,2C2O52--4e-=4CO2↑+O2↑,总的电极反应为:2O2--4e-=O2↑;b极上,电极反应有:CO2+O2-=CO32-,CO32-+4e-=C+3O2-,总的电极反应为:CO2+4e-=C+2O2-;熔盐电池的总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详解】
A、过程①的离子反应为:2CO2+O2-=C2O52-,其中CO2的结构式为O=C=O,对比CO2和C2O52-的结构式可知;该过程有碳氧键断裂,A正确;
B、过程②中,a极的电极反应为:2C2O52--4e-=4CO2↑+O2↑;该电极反应为氧化反应,B错误;
C、根据题中信息,可以推出过程③中的反应可表示为:CO2+O2-=CO32-;C正确;
D、经分析,熔盐电池的总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D正确;
故选B。3、D【分析】【分析】
【详解】
A.反应慢的步骤决定整体反应速率;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据图可知中间体2→中间体3的过程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大,A正确;
B.据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Ni+C2H6,最终产物为NiCH2+CH4,所以总反应为Ni+C2H6→NiCH2+CH4;B正确;
C.据图可知-CH3中H原子迁移到另一个-CH3上的过程中先形成了Ni-H;所以Ni—H键的形成有利于氢原子的迁移,C正确;
D.该过程只有非极性键(C-C键)的断裂;没有非极性键的生成,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4、D【分析】【分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该技术为清洁的新型燃烧技术;则反应①应为主反应,反应②中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生成,故A错误;
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K不变,因此改变体积K不变,故B错误;
C.硫酸钙为固体;增加固体物质的量,对平衡无影响,故C错误;
D.由盖斯定律可知:可由4×①-②得到,故D正确;
故选:D。5、B【分析】【详解】
A.Fe(OH)3胶体粒子由许许多多个Fe(OH)3分子构成,所以含0.1mol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NA;A不正确;
B.甲烷和乙烯分子中都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B正确;
C.醋酸为弱酸,在水溶液中只发生部分电离,水的电离微弱,几乎不影响N(H+),所以25℃时,pH=3的醋酸溶液中含H+的数目小于0.001NA;C不正确;
D.0.1mol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所得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其分子总数等于0.2NA;D不正确;
故选B。6、B【分析】【分析】
向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先后发生如下反应则滴定时溶液会发生两次突跃,第一次突跃时与盐酸恰好反应生成第二次突跃时与盐酸恰好反应生成由图可知,滴定过程中溶液第一次发生突跃时,盐酸溶液的体积为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水样中的浓度为溶液第二次发生突跃时,盐酸溶液的体积为则水样中的浓度为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水样中的浓度为选项A错误;
B.a点发生的反应为可溶性碳酸氢盐溶液中质子守恒关系为即选项B正确;
C.水样中的浓度为当盐酸溶液体积时,只发生反应滴定时溶液中浓度为则滴定时溶液中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选项C错误;
D.点突跃,点在8-10之间,应用酚酞做指示剂,b点突跃;点在4左右,可用甲基橙做指示剂,选项D错误;
答案选B。7、C【分析】【详解】
A.b点溶液pH=7.2,lg=0,即c(H+)=1.0×10-7.2,c(HSO)=c(SO),A项正确;
B.Na2SO3溶液吸收SO2气体,发生反应:SO2+Na2SO3+H2O=2NaHSO3,b点对应的溶液pH=7.2,此时溶质为Na2SO3和NaHSO3混合物,即溶液中c(Na+)>c(HSO)>c(OH-);B项正确;
C.常温下pH=7.0,溶液呈中性,c(OH-)=c(H+),依据电荷守恒:c(Na+)+c(H+)=c(HSO)+2c(SO)+c(OH-),c(Na+)=c(HSO)+2c(SO);C项错误;
D.由图可知,在通入SO2气体的过程中;溶液的酸性不断增强,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逐渐增大,故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D项正确;
答案选C。8、D【分析】【详解】
A.明矾净水的原理是;其中的铝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杂质,故A不符合题意;
B.在空气中加热时,会发生水解平衡:易挥发而脱离体系,这样加热晶体所得物质为或而非若在气氛中加热则可以抑制水解,从而得到该事实属于盐类水解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溶于大量水发生反应加入大量水并加热,挥发;促使水解正向进行,故C不符合题意;
D.铁粉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与其水解原理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9、D【分析】【分析】
从所给的化学反应可以看出,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对应原电池的负极,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对应原电池的正极。写出两个电极反应进行分析。
【详解】
A.a电极通入的是NH3,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2NH3-6e-+6OH-=N2+6H2O;A项正确;
B.标准状况下时4.48L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4NH3~3NO2,列式得解得NO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B项正确;
C.右室中发生电极反应式为2NO2+8e-+2H2O=N2+4OH-,钠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右极室,因反应生成OH-;使右室溶液的碱性增强,C项正确;
D.因电池总反应为6NO2+8NH3=7N2+12H2O;从整体来看并没有NaOH参加反应或生成,所以整个装置中NaOH的物质的量不变,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择D项。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AD【分析】【详解】
A.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为Zn-2e-=Zn2+,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MnO2+2e-+4H+=Mn2++2H2O;当外电路转移1mole-时;负极质量减小32.5g,正极质量减小43.5g,两电极质量变化的差值为11g,A正确;
B.过程II为生成锌离子的反应,为放电过程,石墨毡电极的电极反应还原反应,反应为MnO2+2e-+4H+=Mn2++2H2O;B错误;
C.过程I为锌沉积过程;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连电源的负极,锌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锌,C错误;
D.由A分析可知,放电时沉积在石墨毡上的MnO2逐渐溶解;石墨毡电极质量减小,锌箔质量也减小,D正确;
故选AD。11、AC【分析】【分析】
2处失去O转化为发生还原反应,则CoP为阴极,所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8e-+4H2O=+8OH-,为阳极,接电源正极,反应式为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
A.根据结构式可知-NO2中的N原子是sp2杂化,说明-NO2中的三个原子在一个平面上;苯环上的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当苯环上的C原子与硝基上的N原子所形成的键旋转到合适的角度时,硝基苯所有原子可以在同一平面上,故A正确;
B.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故B错误;
C.CoP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8e-+4H2O=+8OH-,合成偶氮化合物转移电子故C正确;
D.左侧消耗氢氧根;右侧生成OH-,离子交换膜是阴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
故选AC。12、AC【分析】【分析】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H2O中的H+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电极反应式为A选项正确;
B.电解过程中,两个离子交换膜之间的硫酸钠溶液中,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c进入阴极区,通过阴离子交换膜d进入阳极区;c;d离子交换膜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B选项错误;
C.电池放电过程中,Cu(2)电极上发生反应产生Cu2+电极方程式为:C选项正确;
D.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正极区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同时由2.5mol·L-1降低到1.5mol·L-1,负极区硫酸铜溶液同时由0.5mol·L-1升到1.5mol·L-1,正极反应中还原Cu2+的物质的量为电路中转移4mol电子,电解池的阴极生成4molOH-;即阴极区可得到4mol氢氧化钠,其质量为160g,D选项错误;
答案选AC。13、AB【分析】【分析】
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得到的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液。CH3COOH的电离大于CH3COONa的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
【详解】
A.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溶液显酸性,c(OH-)<c(H+),所以c(CH3COO-)>c(Na+);选项A正确;
B.由于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物料守恒,c(CH3COOH)+c(CH3COO-)=0.01mol/L;选项B正确;
C.CH3COOH的电离大于CH3COONa的水解,所以c(CH3COOH)<c(CH3COO-);选项C错误;
D.溶液显酸性,所以c(OH-)<c(H+);选项D错误;
答案选AB。14、BD【分析】【分析】
装置图分析阳极电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阴极电极附近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水电离平衡被破坏,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生成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含少量氢氧化钠增强溶液导电性,阳离子交换膜使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不能通过,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分析,阴极反应是2H++2e−=H2↑,阴极产生的物质A是H2;故A正确;
B.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阳离子交换膜使允许阳离子通过,电极过程中溶液中Na+由阳极室向阴极室迁移;故B错误;
C.阳极OH-放电,水电离平衡正向进行溶液中H+浓度增大,H+和CO转化为HCO故C正确;
D.水为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弱,随着反应不断进行,阴极溶液中离子浓度不断减少,为了增强溶液导电性,考虑得到产品浓氢氧化钠溶液且不引入杂质,应及时补充稀氢氧化钠,故D错误;
答案选B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略
【分析】【分析】
(1)原电池工作时,控制的温度应为满足Na、S为熔融状态,Na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充电时,阳极反应为原电池正极反应的逆反应,应生成S,以此解答;
(2)左侧溶液变蓝色,生成I2,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I--2e-=I2,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右侧放出氢气,右侧I-、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发生反应3I2+6OH-=IO3-+5I-+3H2O,一段时间后,蓝色变浅,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左侧的IO3-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右侧移动;由此分析解答。
(3)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子转移数相等;结合电化学的工作原理分析作答。
【详解】
(1)①原电池工作时;控制的温度应为满足Na;S为熔融状态,则温度应高于115℃而低于444.6℃,只有C符合;
故答案为C;
②放电时;Na被氧化,则A应为原电池负极,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答案为负;还原;
③充电时,是电解池反应,阳极反应为:SX2--2e-=xS;
(2)根据以上分析,左侧溶液变蓝色,生成I2,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I−−2e−=I2,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2H++2e-=H2↑),右侧I−、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发生反应3I2+6OH−=IO3−+5I−+3H2O,一段时间后,蓝色变浅,故答案为2H2O+2e—=H2↑+2OH-(2H++2e-=H2↑);右侧溶液中生成的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左侧溶液,并与左侧溶液中I2反应等;
(3)根据反应式SX2--2e-=xS可知,当钠硫电池中消耗0.05xmol的S时,电子转移数为0.1mol,则乙池是电解池,B极上银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析出银,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乙池中B极的质量增加0.1mol108g/mol=10.8g;丙池是电解池,阴极上金属离子放电析出金属单质,D连接电源的负极,则D是阴极,电极质量会增加;根据转移电子相等知,当析出金属时,则该金属元素在氢元素之后,ac项错误,bd正确,故答案为bd。【解析】①.C②.负③.还原④.SX2--2e-=xS⑤.2H2O+2e—=H2↑+2OH—(2H++2e—=H2↑)⑥.右侧溶液中生成的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左侧溶液,并与左侧溶液中I2反应等⑦.10.8⑧.D⑨.bd16、略
【分析】【分析】
按平衡常数的定义列式;有效提取表格种的数据、结合已知条件用三段式计算。
【详解】
(1)按定义,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从表格数据分析,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变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0;
(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L-1•s-1,6s时c(A)=0.022mol•L-1;C的物质的量为0.090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则根据平衡常数得x=0.032mol/L,故平衡时A的转化率
(3)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与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则平衡常数的值为=2.5。【解析】<0.0220.09080%2.517、略
【分析】【分析】
各个溶液发生主要过程如下:①NH4Cl=+Cl-,溶液显酸性;②CH3OONH4=CH3COO-+CH3COO-与均水解,但两者水解程度相当(第4小问信息),故溶液显中性;③NH4HSO4=+H++溶液显酸性;④NH3·H2O与NH4Cl1:1混合,氨水电离大于铵根水解,溶液显碱性;⑤溶液显碱性。
【详解】
(1)NH4Cl溶液中结合水电离出的OH-,促进水电离,导致溶液中c(H+)>c(OH-),溶液显酸性,即水解,
(2)显酸性的溶液有:①③,③NH4HSO4完全电离产生大量H+,远多于①中微弱水解生成的H+,故酸性最强的是③,即pH最小;①②③④中都存在铵盐完全电离的情况,而⑤中是氨水微弱电离产生的,故最小的是⑤;
(3)②中CH3COO-与双水解,相互促进,导致减小,③中存在大量的H+,抑制水解,故②<③;
(4)CH3CO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水解使溶液显酸性,但此时溶液显中性,说明两者水解程度相当。【解析】①.NH+H2O⇌NH3∙H2O+H+②.③③.⑤④.<⑤.=18、略
【分析】【分析】
(1)同浓度一元酸酸性越强;pH值越小;横坐标相同时,纵坐标数值越大,卤离子浓度越小,其溶度积常数越小,越先生成沉淀。
(2)硝酸银过量,先计算反应后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再根据Ksp计算氯离子浓度。
【详解】
(1)根据图可知未加碱时相同浓度的三种一元酸pH值最小的是③,即酸性最强的是③;横坐标相同时,纵坐标数值越大,卤离子浓度越小,其溶度积常数越小,越先生成沉淀,根据图知,最先生成沉淀的是I-;
(2)硝酸银过量,混合后溶液中c(Ag+)=c(Cl-)=mol/L。
【点睛】
明确图2中纵横坐标含义及曲线变化趋势是解本题关键。【解析】③I-mol/L19、略
【分析】【分析】
E;F分别为短周期相邻两种活泼金属中的一种;且E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E是金属铝,所以F是金属镁,乙是原电池,其中金属E是Al电极是负极,甲是电解池,所以D是阴极,C是阳极,B是阴极,A是阳极,F是正极。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甲池为电解池,乙池为原电池;
故答案为:电解池;原电池;
(2)根据分析,甲是电解池,所以B是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F是正极,电极材料金属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故答案为:阴极;Cu2++2e-=Cu;正极;2H2O+2e-=H2↑+2OH-;
(3)D是阴极,该电极上会产生氢气,所以中冒气泡,则D电极周围有大量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红;a中是氯离子失电子产生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所以烧杯中溶液会变蓝的是a,故U形管内发生的反应为:2H2O+2KCl2KOH+H2↑+Cl2↑;
故答案为:a;D;2H2O+2KCl2KOH+H2↑+Cl2↑;
(4)D是阴极,根据2I-+2e-=I2,则38.1gI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5mol×2=0.3mol,甲是电解池,B是碳且为阴极,发生反应为Cu2++2e-=Cu,A是阳极,发生反应为:2H2O-4e-=4H++O2↑,则甲池中溶液减少质量即为铜单质和氧气的质量,转移0.3mol电子时,生成0.15mol的铜,其质量为0.15mol×64g/mol=9.6g,同时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0.3mol,则氧气的质量=×0.3mol×32g/mol=2.4g;则甲池中溶液的质量会减少9.6g+2.4g=12g;
故答案为:12。
【点睛】
该题的突破口在于E、F两种金属的判断,从而确定三个池的类型,根据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确定电极反应和电极反应现象。【解析】电解池原电池阴极Cu2++2e-=Cu正极2H2O+2e-=H2↑+2OH-aD2H2O+2KCl2KOH+H2↑+Cl2↑1220、略
【分析】【分析】
甲是氢氧燃料电池,a为正极,则b为负极;乙装置是电解池,为惰性电极电解足量CuSO4溶液;电解时c电极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则c极为阴极,d极为阳极。
【详解】
(1)a为正极,b为负极,则从A口通入的气体是O2,B口通入的气体是氢气,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2)c极为阴极,则c电极通过导线与电源的负极相连;c电极发生反应理论上当c电极析出3.20g红色固体时,即生成铜d电极发生反应由2Cu~O2,可得生成氧气物质的量0.025mol,则d电极表面产生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25mol×22.4L/mol=0.56L=560mL。【解析】O2H2-2e-+2OH-=2H2O负560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1、A【分析】【详解】
碘蒸气和氢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碘蒸气和1mol氢气反应,生成的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生成的碘化氢分子数小于2NA,故说法正确。22、B【分析】【详解】
盐溶液有可能因溶质直接电离而呈酸性,如硫酸氢钠溶液;盐溶液也可能因水解而呈酸性,如氯化氨溶液;盐溶液可能因水解大于电离和呈酸性,如亚硫酸氢钠溶液。故答案是:错误。五、工业流程题(共2题,共16分)23、略
【分析】【分析】
镍矿渣加入稀硫酸、NaClO3把S元素氧化为S单质;除杂后加入碳酸钠沉镍,经一系列反应得金属镍,镍和铝熔合为镍铝合金,用氢氧化钠浸出铝元素,形成多孔结构的镍铝合金。
【详解】
(1)“酸溶”过程中,酸性条件下,被NaClO3氧化为S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除杂”过程中加入除去发生的反应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3)以上残留固体为可知n(NiO)=0.03mol,条件下加热,收集到的气体产物只有一种,说明发生反应固体质量减少(2.69-2.25)=0.44g,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44g,则n(NiCO3)=n(CO2)=0.01mol;根据镍元素守恒,则n(H2O)=该样品的化学式为
(4)溶液在“浸出”过程中的作用溶解部分铝;形成多孔结构的镍铝合金。
(5)镍的多孔结构对氢气具有强吸附性,在制取过程中“浸出”时产生的氢气被镍吸附,故在氢化时不需要加入氢气也能完成。【解析】(1)
(2)
(3)
(4)溶解部分铝;形成多孔结构的镍铝合金。
(5)镍的多孔结构对氢气具有强吸附性,在制取过程中“浸出”时产生的氢气被镍吸附24、略
【分析】【分析】
(1)52Te与16S、34Se同主族;则电子层数为5,最外层电子数为6,由此可确定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铜材热挤压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金威啤酒公司的成本管理绝技
- 中国汽车HUD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共享工作人员社会保险缴纳合同
- 代理配股合同范例
- 劳动合同范本养殖
- 伐木砍伐工程合同范例
- 农村旧房拆迁合同范本
- 代养鹅合同范本
- 公司转让协议合同范本
- 医院感染及其危害
- 2025年三人合伙投资合作开店合同模板(三篇)
- 安徽省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 2024全国各省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解析
- 高考日语阅读理解练习2篇-高考日语复习
- 印刷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 NB/T 11536-2024煤矿带压开采底板井下注浆加固改造技术规范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上)英语寒假作业(一)
- 【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义务教育教材内容解读课件
- GA/T 761-2024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2025届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