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05/wKhkGWefHl2ASbEQAAFsvMygLeg811.jpg)
![2025年沪科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05/wKhkGWefHl2ASbEQAAFsvMygLeg8112.jpg)
![2025年沪科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05/wKhkGWefHl2ASbEQAAFsvMygLeg8113.jpg)
![2025年沪科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05/wKhkGWefHl2ASbEQAAFsvMygLeg8114.jpg)
![2025年沪科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05/wKhkGWefHl2ASbEQAAFsvMygLeg81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0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如图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它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象尊D.牛尊2、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A.河套地区B.河西走廊地区C.漠北地区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3、下列是一组反映唐朝女性日常生活的图片。你能说出唐朝的社会风气特点吗?()
A.开放进取B.重文轻武C.男女平等D.理性淳朴4、《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从该材料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A.周王室抵御外侵的实力不如从前B.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不断减弱C.诸侯国间为了利益展开激烈争斗D.秦最终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5、【题文】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一批商品到泉州市场上销售,他需要到哪个机构办理相关手续()A.市舶司B.蕃市C.巡检司D.海关6、下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它是唐朝末期的()
A.《佛经》B.《千金要方》C.《金刚经》D.《步辇图》7、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B.大闹天宫——《西游记》C.逼上梁山——《牡丹亭》D.黛玉葬花——《红楼梦》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A.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C.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9、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A.颜真卿B.欧阳询C.王羲之D.吴道子10、下列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小麦B.水稻C.玉米D.粟1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宋代的有。
A.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术12、为了保证王室、贵族统治权力的顺序继承,西周实行了()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禅让制13、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A.颜真卿B.欧阳询C.王羲之D.吴道子14、下列农业生产工具属于唐朝的是()A.耧车B.水排C.曲辕犁D.筒车15、新航路开辟后,充当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急先锋的国家是()A.英国B.葡萄牙C.西班牙D.法国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历史成语折射时代故事;彰显古人智慧。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故事与成语配对,并将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
①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嬴政。荆轲见秦王时,假称要向秦王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嬴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②秦楚两大国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厉害所重;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条件下,各集团的态度动摇多次,反复无常的成语。
③禹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中,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派遣使者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④春秋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不忘战败之耻,发奋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以激励自己。勾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吴国,称霸一时。
⑤秦赵对战;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效果卓著。秦军散布廉颇要投降秦国的谣言,赵王上当。任用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带兵,赵国大败。
⑥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直捣魏都大梁。魏军回救,中齐军埋伏,大败而归。
⑦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曾受楚国恩典;承诺晋楚交战将退让90里报恩。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相遇于城濮。晋军避退,楚军紧追不放。晋军诱敌深入,迂回包抄,大败楚军。
⑧公元前356年;秦国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张贴告示:“将此木扛至北门,赏十金。”无人响应。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后来,一名壮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扛木杆至北门,果然得到了赏赐。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
(1)卧薪尝胆____(2)纸上谈兵____(3)图穷匕现____(4)朝秦暮楚____
(5)退避三舍____(6)城门立信____(7)问鼎中原____(8)围魏救赵____17、(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著名的____,鼓舞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在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击毙了洋枪队统领____。18、北宋最流行的居室用品是______。19、《》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20、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_____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____等。位于成都平原的______文化,青铜文明也有很高的水平,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21、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____写成《____》,代表了当时地学著作的最高水平。22、铜钟是周朝贵族在____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演奏时以小槌或木棒敲打而鸣。23、商朝的建立者是______。西周的建立者是______,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______。24、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其中鉴真东渡去的是______;玄奘西行前往______取经。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5、都江堰是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的。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3题,共9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材料二: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人民网。
材料三:郑和;云南人..成祖.永乐三月六日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凡三十余国。所取宝物不可胜计。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初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1)材料一中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图片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3)材料三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4)材料四表明清朝实行什么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5)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启示?27、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
②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
③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1)“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鼎。据题干“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并观察图片可知;这是司母戊鼎。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2、D【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反击匈奴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故选D。【解析】【答案】D3、A【分析】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一组反映唐朝女性日常生活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解析】A4、D【分析】“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意思是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王虽然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相互争斗,不再听从王命。秦最终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在公元前221年,因此D与材料无关。
故选:D。
本题以《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为切入点,考查春秋争霸。
本题以春秋争霸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能力。【解析】D5、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海外贸易状况。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所以外国商人要到中国做生意需要到市舶司办理相关手续,故选A。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解析】【答案】A6、C【分析】【分析】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雕版印刷《金刚经》的历史地位。7、C【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结合教材可知,A《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三顾茅庐是这部著作中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情节。搭配正确,排除;B《西游记》通过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歌颂人民勇于反抗的精神,大闹天宫是其中著名章节。搭配正确,排除;D《红楼梦》通过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鞭笞封建制度,黛玉葬花出自于《红楼梦》。搭配正确,排除;C逼上梁山是《水浒传》中的情节,搭配错误。故选C。【解析】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ABCD【分析】唐朝出现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前期的康乾盛世都是历史上的治世局面,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国内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选A;B、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注意理解各个时期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注意理解和把握各个历史时期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解析】【答案】ABCD9、BC【分析】略【解析】BC10、BD【分析】略。
【解析】BD11、ABD【分析】略【解析】ABD12、BC【分析】为了巩固奴隶主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故选B.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
知道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解析】【答案】BC13、BC【分析】略【解析】BC14、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那时人们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所以AB不对,故选CD。【解析】CD15、BC【分析】新航路开辟后;充当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急先锋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道路,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亚非拉等地长期的贫穷和落后.
故选BC.
本题以新航路开辟后;充当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急先锋的国家为依托,考查葡萄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解析】B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④⑤①②⑦⑧③⑥【分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卧薪尝胆。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春秋末年,出现了吴越争霸的局面。在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夫差强迫勾践赴吴国为其驾车养马,打扫宫室。勾践遭耻辱后,三年后回国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睡觉睡在柴薪上,以此明志,最后灭吴雪耻,并问鼎中原,称霸一时。
(2)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成语纸上谈兵就出自该战役。从此之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
(3)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图穷匕见。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转局势。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为了使荆轲能接近秦王,特地为他准备了两样秦王急于想获得的东西:一是从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二是燕国督亢地区(今河北涿县东)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这两样东西分别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此外,还为荆轲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阳。临行时,太子丹等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秦王得知燕国派人来献两样他最需要的东西,非常高兴。在都城咸阳宫内隆重接见。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走在前面,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跟在后面。秦舞阳在上台阶时,紧张得双手颤抖,脸色变白。荆轲赶紧作了解释,并按秦王的要求,接过秦舞阳手里装有地图的匣子,当场打开,取出地图,双手捧给秦王。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细细观看。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荆轲见匕首露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但是,荆轲并未刺中秦王。秦王急忙拔剑自卫,却又一时拔不出来。于是两人绕着柱子转。卫兵因没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将医袋抽打荆轲,并提醒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拔出。秦王顿时醒悟过来,迅速拔出剑来,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地后,将匕首投向秦王。结果未中,被拥上来的卫兵杀死。
(4)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亦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从地域上来说,以韩;赵、魏为主,从燕到楚,南北合成一条纵线,东抗齐或西抗秦是为合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连成一条横线,进攻其他弱国是为“连横”。秦国在战国后期通过变法逐渐强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而东方六国为抗击秦的攻势,曾一度“合纵”攻秦,使秦国受挫,放弃了一些占领地。但“合纵”却不能善始善终,最终被秦的“连横”政策各个击破。“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时而追随秦,时而又追随楚,反复无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朝秦暮楚”故事的由来。
(5)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退避三舍。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他曾长年在外流亡;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国君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那时南方的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打败楚军,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业。
(6)本小题考查的是城门立信。城门立信也叫徒木立信。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开展变法,新法公布以后,为了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都城南门立了木头,张榜公布说谁要是搬到北门就赏十金。很多人看到后都议论纷纷,不敢相信。商鞅就增加赏金到五十金。这时候,有一个年轻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木头搬了过去。结果可想而知,那位年轻人轻而易举就获得了五十金。于是商鞅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人民的心中树立下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威信,最终使得变法措施很好地得到落实。
(7)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问鼎中原。问鼎中原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8)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围魏救赵。战国初年;晋国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稍后齐国大夫田氏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各国间的战争更为频繁,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历史上有名的战役。而围魏救赵就出自桂陵之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田忌准备与魏军主力交锋,孙膑却说:现在魏国的主力部队在攻打邯郸,魏国都城大梁内一定空虚。如果我们直接攻打大梁的话,魏国一定会撤兵回大梁的,这样既可解救赵国,又可给魏国很大打击。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庞涓果然中计,撤军回救大梁,途中在桂陵遭到齐军的伏击。这个成语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
【点评】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17、虎门销烟华尔【分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就是虎门销烟;1862年9月,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了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第二次鸦片战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略
【分析】宋朝时期的起居已完全采用垂足而坐的方式;靠背椅和高桌子是北宋最流行的居室用品。
故答案为:靠背椅和高桌子。
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生活。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解析】靠背椅和高桌子1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小说的相关内容。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解析】【答案】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2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湛。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位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青铜文明也有很高的水平,其代表作是青铜立人像。据题意: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位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青铜文明也有很高的水平,其代表作是青铜立人像。考点:青铜文明。【解析】【答案】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立人像。21、郦道元水经注【分析】【分析】主要考查郦道元及其著作。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22、祭祀、宴会【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铜钟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23、略
【分析】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此后,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盘庚以后,商朝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故答案为:
商汤;周武王;殷.
本题考查商朝;西周的建立和盘庚迁都的史实.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商汤;周武王;殷24、略
【分析】依据所学;唐玄宗时期,鉴真为弘扬佛法,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贞观年间,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并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
故答案为:
日本;天竺。
本题以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为切入点;考查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本题以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日本;天竺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5、√【分析】本题考查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本题是正确的,故选T。【解析】T五、材料题(共3题,共9分)26、略
【分析】
本题以四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宋代手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等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宋代手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等知识.【解析】(1)由材料“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可知,这赞扬是的是鉴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和弟子创建的.
(2)结合如图与相关内容可知;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物品是瓷器.浙江的哥窑和江西的景德镇,制瓷业发达.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设置市舶司.
(3)由材料三“郑和;云南人..成祖.永乐三月六日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凡三十余国.所取宝物不可胜计”可知,这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4)由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这表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项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开放宽容使国家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国家衰落;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别国长处.
故答案为:
(1)鉴真;东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总经理蔡仲斌在集团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2025年碳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保洁工人安全合同范本
- 出售照明工厂合同范本
- 公寓房装修合同范例
- 2025年度金融产品广告投放代理合同
- 代理股合同范本
- 2025年电路开关装置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业主小区物业合同范例
- 中介所跟顾客合同范本
- 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三方买卖协议标准版本(2篇)
- 2025年度文化演艺代理合作协议书4篇
- 【数学】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 输变电工程监督检查标准化清单-质监站检查
- 2024-2025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 中国银行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小脑梗死护理查房》课件
- 领导学 课件全套 孙健 第1-9章 领导要素- 领导力开发
- 《PC级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
- 数字电子技术(武汉科技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武汉科技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