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64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在我国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的年降水量是()

A.200毫米。

B.400毫米。

C.600毫米。

D.800毫米。

2、【题文】有关甲;乙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B.甲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C.乙山与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D.乙山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3、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是()A.甘肃、湖南B.西藏、台湾C.山西、贵州D.四川、云南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B.我国人口已停止增长C.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5、下列建筑能够体现北京城市政治职能的是()

A.B.C.D.6、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完成11~13题.

下列温度带中,由于地势的原因形成的是()A.ⅢB.ⅣC.ⅤD.Ⅵ7、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线⑤南方和北方的界线⑥水田与旱地的界线A.①②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④⑤⑥8、受地势影响,我国外流河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注入()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藏族人民多信仰教,位于拉萨市的是著名的宗教圣地。10、【题文】读我国部分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A是____省,简称是____;B是____省;C是____省,其省会是____;D是____省。

(2)E是____海;F是____海峡;G是____岛。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农产品供销由____到总量____、____的历史性转变。但也面临着____增加、____不断减少以及____、自然灾害、____等问题的严峻挑战。12、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区内农业以____为主。13、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______,提高人口的______,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4、【题文】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成为___________。15、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高原,大致呈“几”字形自西向东注入____海。从黄河的流向可以看出,图示区域内的地势特征是____。

(2)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线是____;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线是____。位于中游的大型水电站____;从图中呈现的地理信息可以看出,黄河下游接纳的支流很少,其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了____河。

(3)太行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既是山西省与____省的分界线,也是黄土高原与____平原的分界。

(4)图中A、B两工业基地的名称分别是____和____,它们能成为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两个即可)。16、我国陆地面积约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位.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建国后,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18、长江沿江地带是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纽带.19、香港与澳门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祖国内地一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20、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差异.2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2题,共8分)22、材料一: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这是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l.16亿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材料二:2008年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材料三: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我国广州市成功举办。材料四:中国政区图和京沪高铁路线图(1)2010年西南地区旱灾发生的省区主要有川、滇、黔、渝、桂等省区。其中____省(填全称)少数民族最多,在图中的字母是____。(2)____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省区(填字母)。(3)在中国政区图上的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2010年举办亚运会城市____(填数字)(4)张敏想去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旅游,最好到ABCD四省中的____省区(填字母)。(5)京沪高速铁路沿途经过的直辖市有____个,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____省。23、材料一: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这是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l.16亿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材料二:2008年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材料三: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我国广州市成功举办。材料四:中国政区图和京沪高铁路线图(1)2010年西南地区旱灾发生的省区主要有川、滇、黔、渝、桂等省区。其中____省(填全称)少数民族最多,在图中的字母是____。(2)____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省区(填字母)。(3)在中国政区图上的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2010年举办亚运会城市____(填数字)(4)张敏想去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旅游,最好到ABCD四省中的____省区(填字母)。(5)京沪高速铁路沿途经过的直辖市有____个,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____省。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6分)24、读“我国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①______高原,②______高原;

③______盆地,④______盆地;

⑤______平原,⑥______平原.

(2)A为______山,此山北侧分布着______盆地,此盆地属______(温度带).

(3)B为______山,C为______山,D为______山.

(4)由图上可以看出,新疆的地形呈“______”的特征.25、(1)根据甲图风向判断,图中季风是影响我国的_________(夏冬)季风,该季风盛行时,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根据乙图判断B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2)季风①来自____________洋,季风②风向为_____________,①、②季风不稳定时,我国易发生______________灾害。(3)A、B两地降水差异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也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所以,在我国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的年降水量是800mm.

故选:D.

【解析】【答案】在我国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的年降水量是800mm.

2、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甲山脉是太行山;乙山脉是秦岭,太行山的东侧是华北平原,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还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湿热地区的分界线,选项AB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解析】【答案】C3、D【分析】【分析】熟记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即可得出答案.选项中有两个简称的省区有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四省.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熟记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即可得出答案.4、B【分析】解:A;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B符合题意;

C;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

D;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要理解记忆.【解析】B5、A【分析】本题考查北京的城市职能。A图是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每天清晨的升国旗和每天日落时分的降国旗是最庄严的仪式;同时天安门广场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所以天安门广场体现北京城市的政治职能,A符合题意;BCD都是北京的风景名胜,不能体现北京城市的政治职能,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6、D【分析】解:Ⅵ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受地势影响,形成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

故选:D.

在我国;从北到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青藏高原则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

考查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形成原因,要理解记忆.【解析】D7、A【分析】【分析】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故选:A.

【点评】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8、A【分析】解: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

故选:A.

依据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来解答此题.

考查了我国大部分河流注入的海洋,常见的基础题.【解析】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试题分析: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地区,信仰的宗教是喇嘛教,属于佛教的一个分支;布达拉宫是著名的宗教圣地.考点:本题考查独特的民族风情.【解析】【答案】喇嘛布达拉宫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熟记我国各省区地理位置及轮廓是解题关键。根据位置可知A是福建省;简称闽;B是广东省,简称粤;C是浙江省,省会是杭州,D是江西省,E是东海,F是台湾海峡,G是台湾岛.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中国的主要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分布。【解析】【答案】

(1)福建;闽;广东;浙江;杭州;江西;

(2)东;台湾;台湾11、长期短缺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人口耕地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分析】【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在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峻考验。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以填空形式,认识我国农业经历的重要过程,从过程中理解农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新的挑战。12、略

【分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以水田为主。故填“旱作”。【解析】旱作13、数量质量【分析】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就是人口基数大;这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口的总量还会增长,度过高峰期后,人口的总数才会下降,但人口素质不高的情况在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故答案为:数量;质量。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国情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的原则,学生应结合国情进行多方面考虑分析,仔细研究我国的人口政策。【解析】数量质量1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

考点:本题考查黄河的知识。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地势低平,流速变缓导致泥沙淤积。本题还可以考查黄河的水能资源、泥沙来源及治理办法、凌汛等知识。【解析】【答案】地上河15、青藏高原渤渤河口孟津小浪底水电站地上河北华北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水陆交通便利靠近资源(能源基地等)【分析】【分析】(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大致呈“几”字形自西向东注入渤海。从黄河的流向可以看出,图示区域内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2)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线是孟津。位于中游的大型水电站小浪底水电站;从图中呈现的地理信息可以看出,黄河下游接纳的支流很少,其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了地上河。(3)太行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既是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也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4)图中A;B两工业基地的名称分别是京津唐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它们能成为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靠近资源、能源基地等。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上的雅拉达泽峰,穿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形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500千米,流域面积75万km2,我国第二长河第三大河。干流像个巨大的“几”字形。源头至河口是上游,旧孟津至入海口是下游,中间中游。主要支流有汾河、渭河、洮河、湟水等。黄河塑造了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上河”;凌汛;黄河—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最难治理的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保持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具体途径是①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使土不下坡,以减少入河的泥沙;②修建水库,治沙防洪并举。16、960万三【分析】【分析】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故答案为:960万;三.

【点评】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分析】【分析】建国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点评】正确认识目前我国的人口国情,树立正确的人口观。18、√【分析】【分析】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是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长江沿江地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构成“H”型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故答案为:√.

【点评】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构成了“H”格局19、×【分析】【分析】香港与澳门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故答案为:×.

【点评】香港与澳门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20、√【分析】【分析】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即气候因素.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1、×【分析】【分析】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样的民族分布格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四、材料题(共2题,共8分)22、略

【分析】(1)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最多,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5个,云南省在图中为D;(2)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主要分布于广西位图中的A;(3)2010年亚运会在广东省广州,由图可知为④;(4)我国日出最早的地区在我国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在我国的黑龙江省位图中的B;(5)从图中可知京沪高铁经过的直辖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共三个;山东省既临渤海又临黄海。【解析】【答案】(1)云南D(2)壮A(3)④(4)B(5)3山东23、略

【分析】(1)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最多,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5个,云南省在图中为D;(2)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主要分布于广西位图中的A;(3)2010年亚运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