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2/12/wKhkGWefHDWAZV_WAAGorXlt88I343.jpg)
![2025年浙教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2/12/wKhkGWefHDWAZV_WAAGorXlt88I3432.jpg)
![2025年浙教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2/12/wKhkGWefHDWAZV_WAAGorXlt88I3433.jpg)
![2025年浙教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2/12/wKhkGWefHDWAZV_WAAGorXlt88I3434.jpg)
![2025年浙教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2/12/wKhkGWefHDWAZV_WAAGorXlt88I34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若某单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且该单糖是一种三糖水解的唯一产物,那么这种三糖的分子式是()A.C18H36O18B.C18H34O17C.C18H32O16D.C18H30O152、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氢气燃烧生成水时的热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与O2(g)反应生成1molH2O(g)时放出热量930kJB.H2O(g)分解为H2(g)与O2(g)时放出热量C.图中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1molH2(g)和molO2(g)的总能量小于1molH2O(g)的能量3、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B.不锈钢C.赤铁矿D.硬铝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Al(OH)3和Na2CO3均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水晶项琏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③⑤5、下列关于硅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硅酸是一种强酸B.用反应↓制取硅酸是利用了可溶性酸制难溶性酸的性质C.因为硅酸难溶于水,所以它不能与溶液反应D.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6、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重金属盐中毒者可以用鸡蛋清进行急救,K2FeO4可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和净水剂B.乙酸、苯甲酸、乙二酸(草酸)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去除污水中Hg2+、Pb2+等重金属离子D.红宝石、玛瑙、水晶、钻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7、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是。
A.a+b>c+dT1>T2△H>0B.a+b>c+dT1<T2△H<0C.a+b<c+dT1>T2△H>0D.a+b<c+dT1<T2△H<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B.M与N是同素异形体,由M=N△H=+119KJ/mol可知,M比N稳定C.lmolH2SO4与1mol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1molH2与0.5mol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氢氧化锂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总反应方程式为2Li+2H2O=2LiOH+H2↑。
(1)该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
(2)正极现象是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
(3)放电时氢氧根离子向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移动。10、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探究产物的有关性质。甲、乙同学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池中正极上的实验现象是____。
(2)b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3)该实验证明了“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直接判断原电池正负极”;这种做法__(填“可靠”或“不可靠”),若不可靠,请提出另一种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方案____(若你认为可靠,此空可不作答)。
(4)一段时间后,乙学生将b池两极取出,然后取少许b池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6mol·L-1H2SO4溶液直至过量,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各阶段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11、氮元素形成的酸有硝酸、亚硝酸(HNO2)等,其中HNO2为一元弱酸。
(1)写出HNO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亚硝酸钠(NaNO2)像食盐一样有咸味,但有很强的毒性,误食NaNO2会使人中毒。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2NaI+I2+2H2O,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
(3)实验室需配制0.1mol•L﹣1的NH4NO3溶液500mL。
①配制时,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H4NO3的质量为_______;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得溶液的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若将12.8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5.6L(标准状况)气体,则所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12、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你利用下列反应“Cu+2Ag+=2Ag+Cu2+”设制一个化学电池;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_.
(2)在外电路中,电子方向是从______极到______极.13、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探究各种能量变化是一永恒的主题。
(1)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生石灰溶于水b.浓硫酸稀释c.碳酸氢钠固体溶于盐酸。
d.铜溶于浓硝酸e.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混合搅拌f.过氧化钠溶于水。
(2)H2O2分解时的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H2O2分解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查阅资料得知:将作为催化剂的Fe2(SO4)3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氧化还原反应,且两个反应中H2O2均参加了反应,试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这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2Fe3++H2O2=2Fe2++O2↑+2H+和___________。
(3)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①当电极a为镁,电极b为铝,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时,该电池的负极为___________(填名称)。
②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O2)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现设计一燃料电池,电极a通入氢气燃料,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液,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③质量相同的铜棒和铁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量,二者质量差为12g,则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14、肌肉中的肌红蛋白(Mb)可与O2结合生成MbO2:Mb(aq)+O2(g)MbO2(aq)其中k正和k逆分别表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即v正=k正·c(Mb)·P(O2),v逆=k逆·c(MbO2)。37℃时测得肌红蛋白的结合度(α)与P(O2)的关系如下表[结合度(α)指已与O2结合的肌红蛋白占总肌红蛋白的百分比]回答下列问题:。P(O2)0.501.002.003.004.005.006.00α(MbO2%)50.067.080.085.088.090.391.0
(1)计算37℃、P(O2)为2.00kPa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kPa﹣1。(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分别用分压和物质的量浓度表达)
(2)导出平衡时肌红蛋白与O2的结合度(α)与O2的压强[P(O2)]之间的关系式α=_______(用含有k正;k逆的式子表示)。
(3)37℃时,若空气中氧气分压为20.0kPa,人正常呼吸时α的最大值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一般情况下,高烧患者体内MbO2的浓度会比其健康时_______(填“高”或“低”,下同);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游客在高山山顶时体内MbO2的浓度比其在山下时_______。
(5)37℃时,下图中坐标为(1.00,50.0)的点对应的反应状态为向_______进行(填“左”或“右”),此时v正:v逆=_______(填数值)。
15、生活习惯好,幸福一辈子!为什么吸烟有害于健康?____。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人们喜欢吃红心猕猴桃;猕猴桃中富含___________。
A.油脂B.蛋白质C.维生素。
(2)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_。A.KNO3B.K2SO4C.CO(NH2)2D.Ca(H2PO4)2(3)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毒害最大,其中___________(用化学式填空)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4)同学们剧烈运动时受伤了;应该到医务室处理,医务人员一般进行冰敷处理;揉搓冰敷袋,水袋破裂,盐溶解吸热。这种盐是___________(填“氯化钠”或“硝酸铵”),塑料膜属于___________(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5)成都市有些小区中的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所用的材料是硅。硅属于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___________位,查阅资料可知,它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类似,请写出硅的氧化物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_______)A.正确B.错误18、1molCH4完全生成CCl4,最多消耗2molCl2。(_____)A.正确B.错误19、在1mol·L-1氨水中,NH3·H2O、NH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mol·L-1。(_______)A.正确B.错误20、一般来说,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效率高。(_______)A.正确B.错误21、化学能可以转变成为热能、电能等。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3题,共6分)22、(1)Zn粒和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会减慢,当加热或加入浓盐酸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由此判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和______。
(2)锌与盐酸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进行判断,也可通过实验测定。通过实验测定锌与盐酸反应速率,除测量反应时间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或_____。
(3)为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的速率变化,某同学的实验测定方法是: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氢气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时间/min12345体积/mL50120232290310
①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填“0~1min”或“1~2min”或“2~3min”或“3~4min”或“4~5min”)。
②2~3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为____________。
③试分析1~3min时间段里,反应速率变大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某同学为了探究甲烷;乙烯分别与卤素反应的情况;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Ⅰ.取2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法先后各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分别用铁架台固定好,按如图的A;B装置进行实验,片刻后观察,补充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的内容。
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①在漫射日光条件下,试管内:___________、液面上方有___________形成、内壁上出现了油状液滴③CH4与Cl2在___________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B②迅速剥开黑纸,立即观察:试管内气体颜色为黄绿色
④1mol甲烷与足量Cl2发生取代反应时,得到最多的产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Ⅱ.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因实验室制得的乙烯中通常会含有少量的SO2等杂质气体;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①②装置中可盛放的试剂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填字母)。
A.品红B.NaOH溶液C.溴水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除杂后观察到③中现象为__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通过探究;该同学得出结论:甲烷和乙烯在不同条件下均能与卤素反应。
Ⅲ.现有H2、Cl2、乙烷、乙烯这四种原料,请你设计一种制取一氯乙烷的最佳实验方案,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注意:原料不一定要全部选用)___________。24、已知有机化合物A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B、C、D、E有如下关系:
(1)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_______种;物质A的聚合物_______(“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区分B和D用_______(填试剂名称,下同);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B与D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E,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产物E用_______吸收;反应中浓硫酸作为_______和催化剂。
(4)已知:B和浓硫酸在时可制取A。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并验证所得产物:
装置甲烧瓶中应先加入_______再沿烧瓶内壁缓慢加入另一种反应物,为除去A中混有的杂质,装置乙洗气瓶中应加入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4题,共20分)25、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在101kP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物的总能量___生成物的总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氢气的燃烧热为___。
(3)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4)氢能的存储是氢能利用的前提,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储氢合金Mg2Ni;已知:
Mg(s)+H2(g)=MgH2(s)ΔH1=-74.5kJ·mol-1
Mg2Ni(s)+2H2(g)=Mg2NiH4(s)ΔH2
Mg2Ni(s)+2MgH2(s)=2Mg(s)+Mg2NiH4(s)ΔH3=+84.6kJ·mol-1
则ΔH2=___kJ·mol-126、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合成1molNH3(l)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kJ的热量。
(2)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图中的a=________kJ;1molN2(g)完全反应生成NH3(g)产生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_kJ。
(3)推测反应2NH3(l)===2N2(g)+3H2(g)比反应2NH3(g)===2N2(g)+3H2(g)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多”或“少”)。27、粉末状试样A是由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
②另取全部溶于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得溶液C;
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
④用溶液检查时;溶液D不变色。
请填空:
(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产物中的单质B是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则该溶液中为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28、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里进行反应,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且两者都为气体: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达平衡时N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4)反应前与达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三糖可以看三分子的单糖脱去两分子水的产物,所以这种三糖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6×3=18,氢原子数为12×3-4=32,氧原子数为6×3-2=16,故这种三糖的分子式为C18H32O16;故答案为C;
【点睛】
低聚糖、多糖可以看作多个单糖脱水的产物,此糖类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为单糖。2、C【分析】【详解】
A.H2(g)与O2(g)反应生成1molH2O(g)时放出热量930kJ-436kJ-249kJ=245kJ;A不正确;
B.H2(g)与O2(g)反应生成H2O(g)时放出热量,则H2O(g)分解为H2(g)与O2(g)时吸收热量;B不正确;
C.物质具有的键能越大,则其所具有的能量越低,由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键能,可确定三种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C正确;
D.因为H2(g)与O2(g)反应生成1molH2O(g)时放热,所以1molH2(g)和molO2(g)的总能量大于1molH2O(g)的能量;D不正确;
故选C。3、C【分析】【分析】
【详解】
A.生铁是铁合金;A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是铁合金;B不符合题意;
C.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不属于合金,C符合题意;
D.硬铝是铝合金;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4、D【分析】【详解】
①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可以服用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来治疗胃酸过多,同时又不能伤害身体。如氢氧化铝、碳酸氢钠、氢氧化镁、碳酸钙等,Na2CO3的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①错误;
②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②错误;
③水泥的成分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是硅酸盐,故③正确;
④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产品,餐桌上的瓷盘是硅酸盐制品,故④错误;
⑤太阳能电池的成分是硅单质;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故⑤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①,要注意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不能对胃壁产生刺激,碳酸钠的碱性较强,会刺激胃壁,产生不良反应。5、D【分析】【详解】
A.溶于水的硅酸只能发生部分电离;所以硅酸是一种弱酸,A错误;
B.用反应↓制取硅酸;是利用了强酸制弱酸的原理,B错误;
C.硅酸虽然难溶于水,但它显酸性,能与溶液反应;C错误;
D.硅胶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D正确。
故选D。6、A【分析】【分析】
【详解】
A.重金属盐中毒者可以用鸡蛋清进行急救,利用蛋白质进行解毒,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得到的还原产物含有铁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因此K2FeO4可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和净水剂;故A正确;
B.乙二酸(草酸)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褪色;故B正确;
C.纳米铁粉与Hg2+、Pb2+等重金属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故C错误;
D.玛瑙;水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钻石主要成分是碳单质,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7、B【分析】【详解】
图1中T2温度下先达平衡,说明反应速率更快,则T2>T1,T2→T1时,生成物浓度增大,说明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图2中达平衡(v正=v逆)后增大压强,v正>v逆,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则a+b>c+d;B项正确;
答案选B。8、B【分析】【详解】
A.△H>0表示吸热反应,△H<0表示放热反应;A说法不正确;
B.M与N是同素异形体,由M=N△H=+119KJ/mol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M的能量较低,M比N稳定,B说法正确;
C.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酸和碱作用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lmolH2SO4与1mol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2molH2O;该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称为中和热,C说法不正确;
D.。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1molH2与0.5molO2反应后;生成物水的状态没有指明,无法确定其燃烧热,D说法不正确。
答案选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分析】
金属锂比钢板(主要成分为铁)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LiOH溶液中的阳离子有Li+和H+,由于氧化性H+>Li+,正极上是水电离出的H+放电;在原电池的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分析解答。
【详解】
(1)金属锂比钢板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
故答案为:锂(Li);Li-e-=Li+;
(2)LiOH溶液中的阳离子有Li+和H+,由于氧化性H+>Li+,正极上是水电离出的H+放电,故正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正极产生无色气体;
故答案为:有无色气体产生;2H2O+2e-=2OH-+H2↑;
(3)在原电池的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OH-会向负极移动;
故答案为:负极。
【点睛】
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负极流出经过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解析】锂(Li)Li-e-=Li+有无色气体产生2H2O+2e-=2OH-+H2↑负极10、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原电池原理;明确原电池中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
(1)在原电池中;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电极是负极,负极金属的活泼性不一定强于正极;
(2)在酸性介质中镁比铝活泼;所以甲中镁易失电子作负极;Al作正极,负极上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在碱性介质中铝比镁活泼,所以乙池中铝易失电子作负极、镁作正极,负极上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电极反应式确定现象;
(3)不能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可以通过测电流的方向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4)偏铝酸钠可以和少量的强酸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可以溶解于强酸中。
【详解】
(1)甲装置中,镁易失电子作负极、Al作正极,负极上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现象是产生无色气体,冒气泡;
答案为:产生气泡;
(2)在碱性介质中铝比镁活泼,所以乙池中铝易失电子作负极、镁作正极,负极上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总的电极反应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3)上述实验说明;“直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电池中的正负极”并不可靠,最好是接一个电流计,通过观察电流方向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答案为:不可靠;将两种金属电极通过导线连上电流表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利用电流表检测电流的方向,从而判断电子流动方向,由此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
(4)乙装置构成原电池装置,负极上是金属铝失电子的过程,金属镁是正极,工作一段时间后,得到的电解质是偏铝酸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硫酸应先中和掉NaOH,再与NaAlO2反应,开始会出现白色沉淀,涉及反应为:H++OH-=H2O;AlO2-+H++H2O=Al(OH)3↓;Al(OH)3溶解于强酸,然后是沉淀逐渐消失发生的反应为:Al(OH)3+3H+=Al3++3H2O。
答案为: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段时间产生白色沉淀,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消失;H++OH-=H2O、AlO2-+H++H2O=Al(OH)3、Al(OH)3+OH-=Al3++3H2O。【解析】产生气泡2Al+2OH-+2H2O=2AlO2-+3H2↑不可靠将两种金属电极通过导线连上电流表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利用电流表检测电流的方向,从而判断电子流动方向,由此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段时间产生白色沉淀,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消失H++OH-=H2O、AlO2-+H++H2O=Al(OH)3、Al(OH)3+OH-=Al3++3H2O11、略
【分析】【分析】
(1)根据酸和碱中和生成盐和水书写离子方程式;
(2)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来分析;
(3)①根据n=cv计算NH4NO3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所需NH4NO3的质量;
②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分析判断;
(4)根据氮原子守恒分析计算。
【详解】
(1)HNO2为一元弱酸,HNO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NO2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NO2+OH-=H2O+NO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HNO2+OH-=H2O+NO2-;
(2)由2NaNO2+4HI=2NO+I2+2NaI+2H2O可知;HI中I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不变,N元素的化合价由+3降低为+2,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是I;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I;
(3)①配制0.1mol•L﹣1的NH4NO3溶液500mL,所需NH4NO3的质量为0.5L×0.1mol•L-1×80g/mol=4.0g;
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读数偏大,从而使所得溶液浓度偏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I;4.0g;偏高;
(4)n(NOx)==0.25mol,故消耗n(HNO3)=2n(Cu)+n(NOx)=2×+0.25mol=0.65mo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0.65mol。【解析】HNO2+OH-=H2O+NO2-I4.0g偏高0.65mol12、略
【分析】【分析】
在Cu+2Ag+=2Ag+Cu2+反应中,Cu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电解反应为:Cu-2e-=Cu2+,Ag+得电子被还原生成单质Ag,正极上有银白色物质生成,电极反应为Ag++e-=Ag,应为原电池正极反应,正极材料为活泼性比Cu弱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电解质溶液为含Ag+离子的溶液,如AgNO3;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形成闭合回路.
【详解】
(1)在Cu+2Ag+=2Ag+Cu2+反应中,Cu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电解反应为:Cu-2e-=Cu2+,正极为C,电解质溶液为含Ag+离子的溶液,如AgNO3,故答案为:Cu;AgNO3溶液;
(2)在外电路中,电子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故答案为:负;正。【解析】CuAgNO3溶液负正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a.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反应产生Ca(OH)2;该反应发生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a符合题意;
b.浓硫酸稀释会放出热量,但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碳酸氢钠固体溶于盐酸;反应发生吸收热量,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
d.铜溶于浓硝酸;发生反应放出热量,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符合题意;
e.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混合搅拌;发生反应吸收热量,因此该反应是吸热反应,e不符合题意;
f.过氧化钠溶于水,发生反应产生NaOH和O2;发生反应放出热量,因此该反应为放热反应,f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df;
(2)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发生反应放出热量,因此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将作为催化剂的Fe2(SO4)3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第一个是2Fe3++H2O2=2Fe2++O2↑+2H+,第二个是H2O2将Fe2+氧化为Fe3+,H2O2被还原产生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3)①当电极a为镁,电极b为铝;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时,由于Al能够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Mg不能发生反应,故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铝,正极材料为镁;
②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O2)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要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电极a通入氢气燃料,通入燃料H2的电极为负极,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液,通入O2的b电极为正极,O2得到电子变为O2-,然后与H2O结合生成OH-,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③铜棒和铁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CuSO4溶液,形成原电池,Fe作负极,失去电子变为Fe2+进入溶液,所以负极质量减小;Cu作正极,Cu2+在正极得电子生成Cu单质,正极质量增大,总反应为:Fe+Cu2+=Cu+Fe2+,反应过程转移2mol电子,两极质量相差(56+64)g=120g,当两极相差12g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n(e-)==0.2mol,则转移的电子数目N(e-)=0.2mol×6.02×1023/mol=1.204×1023。【解析】adf放热2Fe2++H2O2+2H+=2Fe3++2H2O铝O2+4e-+2H2O=4OH-1.204×102314、略
【分析】【详解】
(1)由表中数据分析,37℃、P(O2)为2.00kPa时,α(MbO2%)为80.0%,根据结合度的定义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kPa﹣1。
(2)由于v正=k正·c(Mb)·P(O2),v逆=k逆·c(MbO2),平衡时v正=v逆,k正·c(Mb)·P(O2)=k逆·c(MbO2),由于K=所以K==则结合结合度(α)定义导出平衡时肌红蛋白与O2的结合度(α)与O2的压强[P(O2)]之间的关系式为:
(3)37℃时,若空气中氧气分压为20.0kPa,人正常呼吸时α的最大值为=97.56%;
(4)一般情况下,高烧患者血液温度交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体内MbO2的浓度会比其健康时低,高山山顶的气压较低,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游客在高山山顶时体内MbO2的浓度比其在山下时低。
(5)37℃时,下图中坐标为(1.00,50.0)的点在曲线下方,反应未到平衡,故对应的反应状态为向正向进行,若反应到平衡,则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v正=v逆,k正·c(Mb)·P(O2)=k逆·c(MbO2),则=K,所以该对应的【解析】2.0097.56低低右2:115、略
【分析】【详解】
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含苯并芘、二噁英等致癌物的焦油,吸烟,是一种能导致多种慢性、致死性疾病的不良行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在几年和几十年里缓慢破坏肌体组织,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脑血管病和肺癌等疾病,致千百万人丧生.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而且还秧及其周围的人。【解析】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含苯并芘、二噁英等致癌物的焦油,吸烟,是一种能导致多种慢性、致死性疾病的不良行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在几年和几十年里缓慢破坏肌体组织,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脑血管病和肺癌等疾病,致千百万人丧生.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而且还秧及其周围的人.16、略
【分析】【分析】
(1)
猕猴桃是一种水果;其中富含维生素,故选C;
(2)
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A符合题意;
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B不符合题意;
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不符合题意;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毒害最大,其中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4)
硝酸铵溶解吸热;故冰敷时使用硝酸铵;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故塑料膜属于合成材料;
(5)
硅是第14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为O、Si、Al、Fe,Si排在第2位;Si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与CO2相似,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解析】(1)C
(2)A
(3)CO
(4)硝酸铵合成。
(5)非金属2SiO2+2NaOH=Na2SiO3+H2O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A【分析】【详解】
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确。18、B【分析】【详解】
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1molCH4完全生成CCl4,最多消耗4molCl2,同时生成4mol氯化氢,说法错误。19、A【分析】【详解】
在1mol·L-1氨水中,根据原子守恒,NH3·H2O、NH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mol·L-1,正确。20、A【分析】【详解】
一般来说,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效率高,正确。21、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化学能可以转变成为热能(氢气燃烧)、电能(原电池)等,该说法正确。四、实验题(共3题,共6分)22、略
【分析】【详解】
(1)当加热或加入浓盐酸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说明温度升高、浓度增大,可增大反应速率,则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和浓度;
(2)锌与盐酸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气体冒出的气泡速率分析,观察反应放出氢气的快慢观察反应速率;通过实验测定锌与盐酸反应速率,除测量反应时间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单位时间内物质质量变化,或其他体积变化,测定锌的质量变化,氢气的生成体积;
(3)①2~3min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其它时间段体积增大的大,则说明该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
②2~3min时间段生成氢气体积为232ml-120mL=112mL,n(H2)==0.005mol,则消耗n(HCl)=0.01mol,v====0.1mol·L-1·min-1;
③开始反应时浓度逐渐变小,温度逐渐升高,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放热成为影响速率的主要因素。【解析】①.温度②.浓度③.反应放出H2的快慢④.锌的质量变化⑤.生成氢气体积(合理答案均可)⑥.2~3min反应速率最大⑦.0.1mol.L-1.min-1⑧.反应放热成为影响速率的主要因素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Ⅰ.在试管A中,①在漫射光照射下CH4与Cl2会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3Cl、HCl,反应产生的CH3Cl会进一步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2Cl2、CHCl3、CCl4,每一步取代反应都会产生HCl,反应消耗Cl2,使试管中Cl2浓度降低,混合气体颜色变浅,产生的有机物中只有CH3Cl是气体;其余都是难溶于水的液体物质,HCl极容易在水中溶解,因此看到的现象是黄绿色逐渐变浅,且液面上升形成;试管内壁上出现了油状液滴;
在试管B中,由于盛有CH4与Cl2混合气体的试管用黑色纸套包裹,不能见到光,迅速剥开黑纸,观察到试管内气体颜色为黄绿色,说明在没有光照射时,CH4与Cl2不能发生反应;
③通过试管A;B实验现象对比;说明了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④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取代反应逐步进行,产生有机化合物CH3Cl、CH2Cl2、CHCl3、CCl4;每一步取代反应都会产生HCl,故得到最多的产物是HCl;
Ⅱ.乙烯、SO2都可以与溴水、酸性KMnO4溶液作用而使溶液褪色,要证明乙烯的产生,可根据SO2是酸性氧化物,用NaOH溶液除去;然后利用SO2的漂白性,用品红溶液进行检验,若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SO2已经完全被除去;最后将气体通入溴水中,若溴水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乙烯,故装置①盛有NaOH溶液,合理选项是B;装置②盛有试剂是品红溶液,合理选项是A;
(2)除杂后的气体通入溴水中,看到溴水褪色,说明其中含有乙烯,发生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
Ⅲ.H2、Cl2在点燃时反应产生HCl,然后使HCl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氯乙烷CH3CH2Cl,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CH2=CH2+HClCH3CH2Cl。【解析】黄绿色逐渐变浅,且液面上升白雾光照HClBA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H2+Cl22HCl、CH2=CH2+HClCH3CH2Cl24、略
【分析】【分析】
A只有C和H两种元素组成,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乙烯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A为C2H4,B能连续被氧化成D,且B和D能发生反应,则B为CH3CH2OH、C为CH3CHO、D为CH3COOH;则B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据此分析;
(1)
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中一般含有-OH和-COOH,根据以上分析,能与金属钠反应的物质有CH3CH2OH和CH3COOH,有2种;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中不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聚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2;不能;
(2)
CH3CH2OH属于醇,CH3COOH属于酸,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定,石蕊变红的是CH3COOH,因为碳酸的酸性弱于CH3COOH,可以用NaHCO3溶液鉴定,两个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有气泡冒出的是CH3COOH;B→C发生乙醇的催化氧化,其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紫色石蕊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等;
(3)
根据上述分析,B与D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能吸收水,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浓硫酸的作用之一为吸水剂,硫酸的另一个作用是催化剂;故答案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水剂;
(4)
本实验目的是制备乙烯且验证乙烯的性质,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乙醇大,因此将浓硫酸慢慢加入乙醇中;SO2也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除去SO2,可以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乙装置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解析】(1)2不能。
(2)紫色石蕊溶液
(3)酯化(或取代)反应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水剂。
(4)乙醇氢氧化钠溶液五、计算题(共4题,共20分)25、略
【分析】【分析】
(2)由①Mg(s)+H2(g)═MgH2(s)△H1=-74.5kJ•mol-1,②Mg2Ni(s)+2MgH2(s)=2Mg(s)+Mg2NiH4(s)△H3=+84.6kJ•mol-1,结合盖斯定律可知,②+①×2得到Mg2Ni(s)+2H2(g)═Mg2NiH4(s);以此来解答。
【详解】
(1)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则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则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9kJ×2=285.8kJ,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3)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结合焓变及状态可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1;
(4)由①Mg(s)+H2(g)═MgH2(s)△H1=-74.5kJ•mol-1,②Mg2Ni(s)+2MgH2(s)=2Mg(s)+Mg2NiH4(s)△H3=+84.6kJ•mol-1,结合盖斯定律可知,②+①×2得到Mg2Ni(s)+2H2(g)═Mg2NiH4(s),△H2=(-74.5kJ•mol-1)×2+(+84.6kJ•mol-1)=-64.4kJ•mol-1。
【点睛】
考查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熟悉已知反应与目标反应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解析】大于285.8kJ•mol-12H2(g)+O2(g)=2H2O(l)△H=-571.6kJ•mol-1-64.426、略
【分析】【分析】
结合盖斯定律以及反应热=反应物的活化能-生成物的活化能=反应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农行业培训教程与作业指导书
- 2025年中国立体车库减速电机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农村网店转让合同范本
- 公司经纪合同范本
- 农村电力合同范例
- 出版教辅材料合同范本
- sm公司合同范例
- 养猎养殖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建筑工程项目环保验收合同
- 医疗管理聘用合同范例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 教体局校车安全管理培训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行车起重作业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
- 健康体检中心患者身份登记制度
- 国产氟塑料流体控制件生产企业
- 空气能安装合同
- 2025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 三一电气产品外观通用检验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