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2/01/wKhkGWefGu6AVvdhAAF8-9yKT5c463.jpg)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2/01/wKhkGWefGu6AVvdhAAF8-9yKT5c4632.jpg)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2/01/wKhkGWefGu6AVvdhAAF8-9yKT5c4633.jpg)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2/01/wKhkGWefGu6AVvdhAAF8-9yKT5c4634.jpg)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2/01/wKhkGWefGu6AVvdhAAF8-9yKT5c46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某同学按如下三种步骤对三种金属展开研究:(1)将它们分别编号为X、Y、Z;(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现X、Z的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而Y表面没有;(3)取X、Z大小相同的颗粒,分别加入到足量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发现X表面产生的气泡的速度比Z的快,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为()A.X>Y>ZB.Z>X>YC.Z>Y>XD.X>Z>Y2、只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验证铜、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试剂是()A.硫酸铜溶液B.硝酸银溶液C.硫酸亚铁溶液D.稀硫酸3、下列实验与现象描述不相符的是()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有燃烧B.
烧杯里的水回流到广口瓶中,约占广口瓶水面以上体积的C.
一天之后,中间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了,其他两只试管里的铁钉没有生锈D.
通电一会儿后,两极都收集到气体,与2号试管相连的是正极,试管内生成了氧气4、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哪种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5、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又能作反应容器,还能用来收集少量气体的是()A.烧杯B.量筒C.集气瓶D.试管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黄色火焰B.酚酞会使氨水变红C.把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后得到的蓝色固体加热,又能得到黑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8、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甲溶液仍饱和B.两溶液仍饱和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D.溶液质量:甲=乙9、(2011•聊城)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
B
C
D
体液。
唾液。
血液。
胆汁。
胃液。
pH范围。
6.6-7.1
7.35-7.45
6.8-7.4
0.8-1.5
。A.AB.BC.CD.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电线,修理失灵电器B.电器着火应用水扑灭C.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室内起火时赶紧打开门窗11、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贮存气体.收集气体.除杂等用途,急救病人输氧时也利用了该装置类似的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氧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管C.该装置可以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可以用来观察氧气输出速度12、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白磷和红磷是同素异形体,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金刚石和C60C.冰和干冰D.氧气和臭氧13、将一片维生素C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为碱性。
B.该溶液的pH小于7
C.该溶液能使酚酞试液不变色。
D.该溶液的pH大于7
14、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NaOH、FeCl3、MgSO4;KCl
B.Ba(NO3)2、NaCl、H2SO4;HCl
C.NaCl、KNO3、CuSO4;NaOH
D.AgNO3、HCl、Na2CO3、CaCl2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
(3)夏天,盛有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着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
(4)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16、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非典时期;某校配制8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用作消毒液.
(1)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kg.
(2)如用过氧乙酸固体来配制该溶液则需水____kg.17、在题后横线简要说明不列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别人____
(4)将锌粒直接投入口朝上且直立的试管中____.18、某学生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100g(水的密度为1g/cm3);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烧杯、____;量筒.
(2)图③表示的操作名称____.
(3)请指出图②中错误操作:____.
(4)配制该溶液需称量氯化钠___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____量筒(填序号)
a.10mLb.50mLc.100mL.19、书写化学方程式:
(1)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
(2)电解水:____.
(3)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20、现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C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其中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青少年缺乏D元素会得佝偻病.A元素的单质是____,它是由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B、C、D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是:B____、C____、D____;B、D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21、推理;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有关内容,请判断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内填“√”或“×”,如不正确请举反例填写在横线上.
(1)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____.
(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____.2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最早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____.
(2)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有____、____(任答两点).
(3)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是____.(填序号)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
③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代烷排入大气中.
A.①→使人窒息中毒B.②→产生温室效应C.③→形成酸雨D.④→破坏臭氧层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3、溶液和浊液都是混和物,它们本质的区别在于溶液是无色透明的.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2题,共16分)24、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
rm{垄脵}在盛有rm{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rm{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rm{垄脷}在盛有rm{3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rm{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rm{垄脹}在盛有rm{3mL}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rm{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rm{(1)}将实验rm{垄脹}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_____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2)}实验rm{垄脷}rm{垄脹}共有的现象是______;说明______.
rm{(3)}实验rm{垄脵}的作用是______.
rm{(4)}实验rm{垄脵}rm{垄脷}和rm{垄脹}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______.25、某同学设计了如下rm{2}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rm{(}红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rm{)(}镁条燃烧前后质量变化rm{)}rm{(1)}上述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rm{(}填“实验rm{1}”或“实验rm{2}”rm{)}rm{(2)}实验rm{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科普阅读题(共3题,共15分)26、下表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010203040506070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55.260.2(1)从表中可知:随温度升高氯化铵的溶解度____.
(2)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50g氯化铵,充分搅拌,若此时的温度为20℃,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g;若此时的温度为60℃,则可得到氯化铵的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7、黄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和B的含量比西瓜高出1~5倍.已知高温时维生素会被破坏,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时较稳定.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应如何合理的食用黄瓜?28、如表是行星上“大气”(相当于地球上的空气)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行星名称行星上“大气”主要成分金星二氧化碳、硫酸火星二氧化碳冥王星甲烷(1)它们中可能成为宇宙飞船燃料补给站的行星是:____.
(2)科学家发现在宇宙飞船飞过冥王星“大气”时,甲烷并没有被点燃,请分析其原因:____.
(3)2005年10月12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如图是我国“神舟六号”火箭发射升空的情景.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置越靠前,反应的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将X、Y、Z三种金属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说明X、Z在铜前,Y在铜后;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说明X在Z的前面.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所以D正确.
故选D.2、A【分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要验证铜、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以从金属与酸的反应或与盐溶液的反应着手分析.【解析】【解答】解:A;因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则金属的活泼性铁>铜,而银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则金属的活泼性铜>银,则可一次验证,故A正确;
B;铁和铜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无法验证铁和铜的活泼性强弱,故B错误;
C;三种金属都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无法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C错误;
D;铜和银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无法验证金属铜与银的活泼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A.3、D【分析】【分析】A;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C;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D、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解析】【解答】解: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是因为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该选项实验与现象描述相符;
B;红磷燃烧消耗尽了广口瓶中的氧气;烧杯里的水回流到广口瓶中,约占广口瓶水面以上体积的五分之一,该选项实验与现象描述相符;
C;中间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了;是因为铁钉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左边试管里的铁钉没有生锈,是因为铁钉没有与氧气接触;右边试管里的铁钉没有生锈,是因为铁钉没有与水接触,该选项实验与现象描述相符;
D;通电一会儿后;两极都收集到气体,与2号试管相连的应该是负极,试管内生成了氢气,该选项实验与现象描述不相符.
故选:D.4、A【分析】
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故选A.
【解析】【答案】根据空气污染途径来考虑本题;在平时生活中要做到不污染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5、D【分析】【分析】试管可以直接加热,又可以做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烧杯不可直接加热;量筒和集气瓶不能加热.【解析】【解答】解:A;烧杯可以作反应容器;但不能直接加热,故A错误;
B;量筒不能加热;故错误;
C;集气瓶不能加热;故错误;
D;试管可以直接加热;又可以做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故D正确;.
故选D.6、C【分析】【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铜加热生成氧化铜和水,会观察到又能得到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7、A【分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A8、A【分析】【分析】由溶解度曲线: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降温时甲析出晶体,乙无晶体析出.【解析】【解答】解:A、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2℃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甲溶液仍饱和;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t2℃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解度增大,乙变为不饱和溶液;
C、由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时无晶体析出,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t2℃降到t1℃,甲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是t1℃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由题意无法比较降温甲乙两溶液的质量溶液;
故选A.9、D【分析】
A;唾液的PH是6.6-7.1;呈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故选项错误;
B;血液的PH是7.35-7.45;呈弱碱性.故选项错误;
C;胆汁的PH是6.8-7.4;呈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故选项错误;
D;胃液的PH是0.8-1.5;酸性很强.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解析】【答案】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BD【分析】【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根据日常经验和燃烧的物质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解析】【解答】解:A;如不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电线;修理失灵电器,电能转化成热能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引起火灾,故正确;
B;电器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水扑灭,故错误;
C;油锅中的油着火时;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D;室内起火时不能打开门窗;否则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错误.
故选BD.11、ACD【分析】【分析】如图装置既可以收集气体,又可以进行干燥和除杂质等.急救病人输氧时也利用了该装置,氧气应该从B进入,氧气通过蒸馏水中,可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也可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度.【解析】【解答】解:A;氧气应该从B进入;正确;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管;会导致病人吸水,错误;
C;该装置可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正确;
D;该装置可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度;正确;
故选ACD12、BD【分析】【分析】由题意,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而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BD.13、BC【分析】
因为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呈红色;而它遇维生素C水溶液呈红色,说明维生素C水溶液呈酸性,所以其PH小于7,因此AD错误,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
故选BC
【解析】【答案】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呈红色;说明维生素C水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PH小于7.
14、AD【分析】
A;氯化铁溶液为黄色;首先鉴别出氯化铁;然后向氯化铁中滴加其他三种物质,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为NaOH;然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剩余两种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镁,无现象的是氯化钾溶液.故A能鉴别出来.
B;四种溶液两两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两种溶液是硝酸钡和稀硫酸,另两种没现象,不能鉴别出来.
C;硫酸铜溶液显蓝色;首选鉴别出硫酸铜,然后将硫酸铜分别加入其化三种物质中,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硝酸钾都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鉴别出来.
D;四种溶液两两混合;产生三个沉淀的是硝酸银,产生一个没淀一个气体的是HCl,产生两个沉淀一个气体的是碳酸钠,产生两个沉淀的是氯化钙,可以鉴别出来.
故选AD.
【解析】【答案】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首先需考虑物质的颜色,然后将鉴别出来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混合,根据现象的不同加以鉴别,若物质都是没有颜色,则让溶液之间两两混合,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加以鉴别.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略
【分析】【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夏天,盛有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着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解答】解:(1)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答案为:氧气;
(2)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答案为:氮气;
(3)夏天;盛有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着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答案为:水蒸气;
(4)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二氧化碳;16、略
【分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2)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水的质量.【解析】【解答】解: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
(1)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x×16%=8kg×0.5%x=0.25kg.
(2)配制8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用作消毒液;需要溶质的质量为8kg×0.5%=0.04k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8kg-0.04kg=7.96kg.
故答案为:6:1;(1)0.25;(2)7.96.17、略
【分析】【分析】(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试剂会流入滴管内腐蚀橡胶乳头;
(2)根据液体流到标签上腐蚀标签;
(3)试管口朝着有人的地方容易溅出伤人;
(4)根据固体的取用方法考虑.【解析】【解答】解:(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试剂会流入滴管内腐蚀橡胶乳头;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残留液会腐蚀标签;
(3)试管口朝着有人的地方;加热时液体容易溅出伤人;
(4)将锌粒放入试管内时;要将试管横放,将锌粒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直接投入口朝上且直立的试管中易损坏试管.
故答案为:(1)腐蚀橡胶乳头;(2)残留液会腐蚀标签;(3)液体容易溅出伤人;(4)易损坏试管.18、略
【分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配制溶液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玻璃棒等,称量物质质量时要将称量物放在左盘,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即可求得所需溶质的质量.【解析】【解答】解:(1)配制溶液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玻璃棒等;所以本题答案为:玻璃棒;
(2)图③为溶解操作;所以本题答案为:溶解;
(3)在称量时将食盐和砝码放颠倒位置了;所以本题答案为:称量物与砝码放颠倒了;
(4)100g12%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为100g×12%=12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2g=88g,其体积为88mL,食盐中含有杂质,则会使食盐的质量减少,从而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以本题答案为:12,偏小,c.19、略
【分析】
(1)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2)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故答案为:(1)2KMnO4K2MnO4+MnO2+O2↑;(2)2H2O2H2↑+O2↑;(3)2Mg+O22MgO.
【解析】【答案】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20、略
【分析】
由A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可判断该单质为氢气,氢气由氢分子构成;
故答案为:H2;分子;
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则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B元素为质子数等于8的O元素;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为金刚石,金刚石是由C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则C元素为碳元素;患佝偻病是由于钙元素的摄入不足,则D元素为钙Ca元素;
故答案为:O;C;Ca;
B元素为氧元素;在与其它元素化合时常表现为-2价;D元素为钙元素,与其它元素化合时常表现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B;D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aO;
故答案为:CaO.
【解析】【答案】最轻的气体为氢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则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为金刚石,金刚石是由C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青少年缺乏钙元素会得佝偻病;根据以上分析,完成元素的推断及题中所要求的问题.
21、×中子也不带电×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分析】【分析】(1)中子也不带电,不显电性;(2)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析】【解答】解:(1)中子也不带电;不显电性,所以说法错误;
(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1)×;中子也不带电;(2)×;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22、略
【分析】【分析】(1)记住这种化学常识知识;(2)从空气污染源来考虑;(3)根据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考虑.【解析】【解答】解:(1)最早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法国的拉瓦锡;虽然结论错误,但对于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作用;
(2)工业产生的废气;汽车放出的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都能产生污染物;
(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会形成酸雨,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使人窒息中毒,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代烷排入大气中会破坏臭氧层.
故答案为:(1)法国拉瓦锡;(2)工业产生的废气,汽车的尾气;(3)D.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3、×【分析】【分析】根据已有的溶液和浊液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溶液和浊液的区别在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浊液不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故说法错误,故填:×.五、探究题(共2题,共16分)24、略
【分析】解:rm{(1)}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rm{.}然后再加热;碳酸又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rm{(2)}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rm{垄脷}中稀盐酸显酸性,实验rm{垄脹}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都可以使使紫色石蕊变红;
rm{(3)}实验rm{垄脵}紫色石蕊不变红;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同时作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
rm{(4)}加入相同滴数紫色石蕊试液是为了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
故答案为:
rm{(1)}紫;rm{H_{2}CO_{3}dfrac{overset{;;triangle;;}{.}}{;}H_{2}O+CO_{2}隆眉.}
rm{H_{2}CO_{3}dfrac{
overset{;;triangle;;}{.}}{;}H_{2}O+CO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DIC-NN-生命科学试剂-MCE-4874
- ent-Corey-PG-lactone-diol-生命科学试剂-MCE-9112
- 10-Chloroestra-1-4-diene-3-17-dione-10-CIEsra-生命科学试剂-MCE-1585
- 2025年度级建造师资格证书注册与建筑产业互联网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花店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化小区物业保洁人员劳动合同
- 科技教育与学生实践基地的未来发展
- 提高电动工具使用效率保障员工操作安全
- 提高商业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 三人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协议书2025
- 商业银行的风险审计与内部控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佣金返点合同范本6篇
- 2025-2030年中国配电变压器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GB/T 45120-2024道路车辆48 V供电电压电气要求及试验
- 2025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英语一模试卷
- 润滑油、润滑脂培训课件
- 2025年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 FIDIC国际合同条款中英文对照.doc
- 建筑工程资料归档立卷分类表(全)
- 个人劳动仲裁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