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向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例1[2016·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诗意]想当年,已经落职的李广喝完酒夜间归来,可恨醉酒的灞陵尉有眼无珠,对名闻天下的大英雄厉声呵斥,将军也只好解鞍下马,在长亭止宿。回想当年横跨骏马,引弓射向石头间的“猛虎”,只听弓箭嗖的一声响,山石被射裂,箭镞已深深地没入。可叹这样的英雄封侯的事情未能实现,晚年落魄成了田间的农夫。谁要这样落魄乡间种植桑麻,我要穿上短衣骑上马儿,追随当年的李广到南山去射虎。我要风流倜傥,慷慨激昂,在谈笑间享受晚年的幸福。汉代开拓边疆,很多人保卫边疆,建功立业,就是那样一个非常需要人才的时代,像李广这样有胆略才干的也要落职闲居。沉思无语,纱窗外,斜风细雨,送来阵阵轻寒。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答案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解析“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借杜甫之典,呼应词开篇处的序“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表明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再借汉言宋,表达对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的愤慨,讽刺宋朝求和讳战、斥退一切抗战者的弊端,批判奸佞之人的阴险和卑劣。“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隐喻奸邪之辈阴险卑劣,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凉。含义解读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一般指对诗歌作品的主旨分析、背景分析、价值意义分析以及感情基调的把握。设问方式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该句(联)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答题技法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应注意“四个抓手”1.抓住内容抓住题目、注解、作者,体味出省略的、含蓄的内容部分,这样理解诗歌主旨会更容易些。在诗歌中,情感的抒发多是间接的。抓住题目和注释的提示,大致判断诗歌的类型和内容,初步推断诗歌会有几种情感。如当看到一首羁旅思乡诗时,我们就要知道这类诗歌往往是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难、宦游之艰的,作答时要自然联想并能结合诗人相关信息思考。2.抓住意象分析诗人在诗中描绘的意象,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感受诗歌情感基调。如杨柳表达离情别恨,梧桐表达寂寞凄苦,枯藤表达萧瑟荒凉等。3.抓关键词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和主旨。4.抓角度注意分析概括的角度。分析概括时,要明确该诗所写的内容是什么(或是人,或是事,或是景,或是物);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人、事、景、物),要抒发怎样的感情,阐发怎样的观点态度,表现怎样的人生志趣(或是感情,或是道理,或是情趣)。答题模板第一步:整体感知。关注诗歌中的意象,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第二步:分析诗句。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句(联)写了×××”。答题时不要简单罗列意象,也不要以译代析。第三步:概括情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主旨或情感。“抒发了什么”或“揭露了什么”或“寄寓了什么”。注意:这三个步骤不是固定的,答到哪一层,要根据题干要求灵活处理。步骤二、三的先后顺序也不是固定的,但答题时,思路一定要清晰。1.[2018·河南信阳高三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虞美人·寄公度[宋]舒亶①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注]①舒亶:北宋治平二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因触犯当政者而被撤职。②一枝梅: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诗意]荷花落尽天连着水,暮色苍茫烟波随风起。分飞的双燕紧贴着寒云,我独上小楼东边倚栏眺望。短暂浮生只应在醉酒中衰老,转眼间大雪已盖满京城道。远方友人也定会登台凝望,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以表思念。本词蕴藏着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答:答案以苍凉的秋景抒写被废黜后的孤独凄凉的心境;以“浮生只合尊前老”直抒胸臆,表达人生失意和年华老去的悲凉;想象老友登台思念“我”,折梅寄情,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真挚情感。解析本词写于词人被撤职之时,其孤独、凄凉、失意之情不难悟到;联系注释②,词还应抒发对老友的思念之情;还可抓住词中的情感语言来体会,如“独”“浮生”“故人”“寄我”分析被废黜后的孤独凄凉的心境、人生失意和年华老去的悲凉、对朋友的真挚情感。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东北十里处。[诗意]烽火四起,干戈遍地,我已看不到像春秋隐士老莱子那种穿彩衣娱亲的人了;不由感叹人世沧桑、世事多变、战乱不休。流落他乡的我已好久没有和兄弟姐妹联系了,如今更无处可寻他们了;你离家多日,此次去江东探亲,而那一带现在又不大太平,你去何处寻访家人呢?我仿佛听到你途经幽静的黄牛峡时,滩上汹涌的江水发出不绝的回声;而眼前白马江畔寒风吹骨、树影稀疏。朋友啊,此次一别,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以后恐怕我们不能实现同返故里的愿望了。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答:答案①诗歌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②三、四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④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解析这道题考查概括思想情感。分析诗人的情感需结合具体诗句或关键词语,如“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等,具体作答时要有对具体诗句内容的分析。3.[2018·江西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①。[注]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见落日而北望国都临淄,想到难于永享据有国土之乐,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诗意]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答:答案①节日登临的愉悦。江涵秋影,大雁开始南飞,山色一片苍翠,携客带酒登山,欢度佳节,心情愉悦。②暗含人世的忧苦。世间生活难逢可欢笑的事,多是忧苦愁闷。③生命易逝的悲伤。怅望落日,古往今来一样,难免生命易逝的悲伤。④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尘世难逢欢乐事,今逢佳节当尽情欢乐,“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知道古往今来都不免生命短暂之悲,因此也不必哀哀凄凄,落泪伤心。解析从题干中“哪些感情”“概括分析”可知,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多方面的。因此,以联为单位,概括分析是一个基本方向。首联,采用白描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幅美景。可知诗人在节日登临是满心愉悦的。颔联中“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时光流逝,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尾联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表现了这种旷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结合诗句内容概括分析即可。考向二评价观点态度例2[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诗意]一篇《长恨歌》多么有文采风情,十首《秦中吟》则是匡时济世的正声。常常被元稹学去了我诗中的格律,李绅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世间的富贵我大概没有缘分,身后文章应会留下我的声名。别笑我气粗,满口大话,新编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答: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解析解读时要从把握诗歌的大意入手,逐句理解诗意,然后分析诗人借“戏赠”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时应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做到知人论世。诗歌一、二句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创作用心。三、四句称元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又故曰“偷”“伏”,这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言,由此可见元、李、白三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五、六句说世间的富贵是人人都羡慕的,但“我”却命中无分,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这里虽有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诗人更以故作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和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充满不平、辛酸和自嘲,当然也不乏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得。含义解读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设问方式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2.诗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答题技法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应注意的几点1.体悟要深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2.分析要细致(1)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2)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3)注意把对观点态度的评价和对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3.归纳要全面概括分析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词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要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4.评价要准确评价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要注意避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知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观点的评价都是有失公允的。答题模板第一步:注意读懂并理解诗词句子的表层意思和弦外之音,明确作者可能要表达什么观点态度。第二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三步:结合诗(词)句进行分析,在原诗(词)中找到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或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第四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分析,拟写答案。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南涧①中题柳宗元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②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③。[注]①南涧:地处永州之南,作者谪居时作。②亭午:正午,中午。③期(qī):约会。[诗意]深秋的寒气聚集在南涧,中午时分我独自游览。秋风阵阵,林影稀疏,仍给人萧瑟之感。初来这里就像别有感触,稍入深涧觉似忘了疲劳。幽深的山谷响起离群的鸟儿的叫声,涧中的寒藻在涟漪中回荡。梦里总是魂游那已离开了的京城,怀念故人而流泪,徒有悲伤。孤独的生活容易伤感,迷失道路才感到少有适合归宿的地方。究竟为什么我会如此消沉,内心的苦闷彷徨只有自己知道原因(作者因为支持新政,被贬于此,回朝无望)。将来有谁迁谪到永州,也会和我心有同感。苏东坡曾云:“柳仪曹(柳宗元)诗,忧中有乐,乐中存忧,盖绝妙古今矣。”说说你对《南涧中题》中“乐忧”的理解。答:答案被贬后,游南涧,寄情山水,本是解人烦闷的乐事,诗人也似乎找到了所得,忘记了疲劳。然而羁鸟鸣叫,寒藻漂浮,却又偏偏勾引起他的苦闷和烦恼。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去国怀人,那种孤寂与悲愤无法摆脱,忧从中来。解析本题要求分析诗歌中的“乐忧”,可以根据具体诗句来看哪些体现了诗人的“乐”,哪些体现了诗人的“忧”,最后归纳总结即可。诗中“独游亭午时”是写游玩之乐;“去国魂已远”是写被贬之忧。其他写景的诗句也要从触景生情等角度分析。5.[2017·黄冈中学质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岁暮归南山①孟浩然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①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已40岁的孟浩然在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于好友王维住处所作。②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为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之处,后亦用作朝廷的别称。③青阳:指春天。[诗意]《岁暮归南山》:无缘在朝廷宫门前陈述己见,返归终南山我那破旧的茅屋。没有才能才使君主弃我不用,又因多染病痛朋友与我离疏。白发渐渐增多催人慢慢老去,岁暮已至新春已经快要临近。心怀愁绪万千使人夜不能寐,只有松影月光映照窗户一片空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乎与岸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钓鱼成功。诗人在两首诗中都含蓄地表达了对待出仕的态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态度是否相同。答:答案不相同。《岁暮归南山》是万念俱灰而又无可奈何。“休上书”“归敝庐”表明自己对求仕的心灰意冷;“明主弃”“故人疏”“白发”“年老”表明仕途阻断,报国无门,最后抒发自己求仕而不得之后的无可奈何的情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的是诗人不甘寂寞,渴望被举荐。“端居耻圣明”表明他不甘寂寞;“欲济”“观垂钓”“羡鱼情”表明他积极求仕,渴望被举荐任用。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两首诗虽然都与出仕相关,但态度却不相同。根据注释①可知,《岁暮归南山》是40岁的孟浩然落第时所作,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首联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0405.5-2025失禁者用尿液吸收剂聚丙烯酸酯高吸水性粉末第5部分:在盐溶液中用称重法测定吸水率
- 度畜牧养殖基地承包合同书
- 四川成都典型离婚合同范例
- 兼职导师劳动合同
- 6 将相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Module 2 Unit 6 E-friends Period 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 英语六年级上册
- 全新融资租赁合同法律文本
- 派遣厨师劳动合同
- Module 10 Unit 2 Go straight on!(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度礼品销售合同书
- Project项目管理(从菜鸟到实战高手)
-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操作技能测试考核试卷
- SNT 1961.11-2013 出口食品过敏原成分检测 第11部分: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麸质成分
- 第六章 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 中考字音字形练习题(含答案)-字音字形专项训练
- 音响设备出租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DB63-T 2313-2024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监测指标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C语言程序设计(山东联盟-青岛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青岛科技大学
- 2024-2029年中国限幅器芯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医疗器械市场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