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教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教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教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教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教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1974年,加入欧共体仅一年的英国提出对“入欧条件”重新谈判,至1975年,双方在“减少英国承担的欧共体预算摊款份额问题”、“改革共同农业政策问题”等方面达成协议。随后英国对该协议进行留欧全民公投,参加公投的赞成票占67.2%.据此可知A.欧共体扩大的成果得到了巩固B.重新谈判违背契约破坏欧共体原则C.直接民主推动西方民主制转型D.主权让渡与维护本国利益矛盾加剧2、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前进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B.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C.激发了民族平等意识D.促进了社会移风易俗3、明嘉靖、万历年间,苏州府有44个市镇,至清乾隆、嘉庆年间有90个市镇;明弘治年间,吴江县有3市4镇,至清康熙年间有10市7镇;吴江县的盛泽镇在明弘治年间是一个有五六十家居民的村落,而清乾隆年间成为了一个拥有四五万人口的市镇。这表明了明清时期()A.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色彩B.生产关系出现近代化特色C.社会转型因素在潜滋暗长D.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4、明末清初,提出了与王阳明心学针锋相对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前辈的唯物思想的进步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5、下表是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材料表明本届代表。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

机关。

工人。

文教。

卫生。

私营。

工商业。

少数。

民族。

宗教。

街道。

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百分比。

5.11

3.41

2.29

4.55

30.11

13.64

7.39

7.39

2.27

23.86

A.是由普选产生的B.有制定法律之权C.具有广泛代表性D.选举的依据是1954年宪法6、如表是美国1787年宪法关于“禁止权”的规定。这些规定()。禁止联邦政府行使的权力未经州的同意,不能剥夺任何一州在参议院的平等代表权,不能变更州的边界;间接税必须划一,直接税必须根据各州人口比例分配禁止州政府行使的权力未经国会同意不能与外国签订条约或协定;不能征收进口税;在和平时期不能保有军队和战舰;不能发行货币;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和妨碍执行联邦法律既禁止联邦政府又禁止州政府行使的权力不能征收出口税;不能授予美国公民贵族头衔等

A.践行了自由平等的原则B.推动了美国集权政治的形成C.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D.加剧了地方势力的离心倾向7、汉代察举孝廉起初分为区察举,后来演进到按照户口数比例分配,制为定额,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按照人口比例来选拔。汉代察举制度作出这样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彰显公平公正B.保障人民权利C.缩小经济差距D.政府扩大统治基础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文景之治: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尊奉________的思想,采取“________”政策。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________”9、原始社会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成员成果共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________已经产生,________日益明显。龙山文化时代史称“万邦”时代。有专家认为此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____10、土地革命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________,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___把企业搞活。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体制。12、农业。

①冶铁技术的出现,________开始使用,________得到推广。

②水利灌溉工程纷纷兴建;如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农业生产率提高。

13、时间:公元前230—________。14、中书省负责________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________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________;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15、政治基础。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________”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2)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16、八七会议。

(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________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毛泽东提出了“须知________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迪亚士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路。A.正确B.错误18、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在1871年,它很快就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A.正确B.错误19、古罗马制定了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对后世影响广泛的法律,留下了永恒的法律精神。A.正确B.错误20、连线。

(1)秦始皇A.正确B.错误21、1953年底,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详解】

从材料中的“参加公投的赞成票占67.2%”以及双方达成的协议等信息可以看出,英国公民支持入欧,欧共体扩大的成果得到了巩固,故答案为A项;重新谈判没有破坏欧共体的原则,排除B项;材料不是反映公投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主权让渡与本国利益之间矛盾加剧,排除D项。2、C【分析】【详解】

材料“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前进而准备着”体现的是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激发了民族平等的意识,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排除A项;材料与推动民族救亡运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移风易俗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市镇的大量涌现主要得益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联系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显著发展推动了市镇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条件,C项正确;社会结构包括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材料信息体现不了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色彩,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得不出生产关系出现近代化特色,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市镇经济繁荣,不是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4、D【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提出来气一元论,他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所以提出了与王阳明心学针锋相对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前辈的唯物思想的进步思想家是王夫之,故D正确;李贽信奉王阳明的心学,所以,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中心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他认为“真心”、“童心”是最根本的概念,是万物的本源,故排除A;黄宗羲在哲学上反对宋学中“理在气先”的理论,认为“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是“气”的运动规律,认为“气质人心是浑然流行之体,公共之物也”。具有唯物论的特色。“盈天地皆心也”的观点又有唯心论的倾向,故排除B;顾炎武的哲学思想中带有唯物主义的色彩和倾向,但是不如王夫之的彻底,故排除C。故选择D。5、C【分析】【分析】

【详解】

由材料来看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成分复杂,这说明它有广泛的代表性,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先是地方各级人大召开,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由全国人大制定宪法,排除AD项;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项。6、C【分析】【详解】

美国1787宪法关于禁止权的规定,成为美国联邦体制中分权制衡机制的一种表现。由于它的存在,联邦政府的权力不会无限形胀而发展为集权政治,从而保障了州的利益,体现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制衡,遇制了地方分裂势力的离心倾向,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自由平等的原则,材料体现的是1787年宪法中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限制的有关规定,排除A项;材料是美国1787宪法关于禁止权的规定,由于它的存在,联邦政府的权力不会无限形胀而发展为集权政治,B项表述与题意相反,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1787年宪法下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权力限制的规定,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权力都在进行限制,相比较而言中央政府权力更大,此举实际上体现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制衡,一定层度上保障了地方政府的利益,D项表述与题意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7、D【分析】【详解】

汉代察举制“演进到按照户口数比例分配”,“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从而促进了国家政权的开放,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扩大统治基础来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彰显公平公正是汉代察举制的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的任何制度都不是为了保障人民权利,故B项错误;察举制和缩小经济差距无关,故C项错误。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所以,①处为黄老无为;②处为与民休息;③处为文景之治。【解析】黄老无为与民休息文景之治9、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这三个阶段。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已经产生,同时也产生了等级分化的现象。【解析】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阶级分化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土地革命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所以空格处应填“打土豪”。【解析】打土豪11、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解析】企业活力市场经济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解析】铁制农具牛耕1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正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秦朝,定都咸阳。【解析】前221年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草拟审核执行15、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所以空格处应填“新政”。【解析】(1)新政16、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所以①处应填“右倾机会主义”。

(2)根据所学可知,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所以②处应填“政权”。【解析】右倾机会主义政权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