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3/1F/wKhkGWeeFlqAUIqVAAGEJP1yx3M588.jpg)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3/1F/wKhkGWeeFlqAUIqVAAGEJP1yx3M5882.jpg)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3/1F/wKhkGWeeFlqAUIqVAAGEJP1yx3M5883.jpg)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3/1F/wKhkGWeeFlqAUIqVAAGEJP1yx3M5884.jpg)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3/1F/wKhkGWeeFlqAUIqVAAGEJP1yx3M58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A.运动方式不同B.细胞结构不同C.营养方式不同D.对外界剌激的反应不同2、【题文】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菊花的黄色与白色B.人的身高与体重C.人头发的直发与黑发D.月季的红花与玫瑰的黄花3、下列生理活动中,可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的是()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4、豚鼠的黑毛由显性基因B控制,白毛由隐性基因b控制.表是两组豚鼠交配后产生后代的性状表现情况的数据统计.据此可推断出()
A.第①组亲代的基因组成是Bb×BBB.第①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有2种C.第②组子代黑毛的基因组成是BbE.理论上第②组每窝生出白毛豚鼠的可能性是25%E.理论上第②组每窝生出白毛豚鼠的可能性是25%5、下列成语或诗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现象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6、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时采取绕避、设置安全通道等措施,这样做的意义是A.能减少铁路的建设投资B.有利于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C.有利于观赏风景D.体现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的无能为力7、利用发芽的马铃薯块茎繁殖新植物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A.植物组织培养。
B.营养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有()
A.用气管呼吸。
B.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C.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D.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9、下列物质是抗生素的是(多选)()
A.红霉素。
B.青霉素。
C.胰岛素。
E.肾上腺激素。
E.肾上腺激素。
10、如图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B.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慢C.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D.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11、“健康饮食,健康生活”。下列叙述或作法正确的是()A.有人吃海鲜会出现皮肤奇痒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体B.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带“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农药含量少,可放心购买D.当大腿动脉血管破裂出血时,要按住破裂血管的近心端止血12、用免疫学原理分析,以下可以被称为抗原的是()A.食物中的蛔虫卵B.注射到人体内的葡萄糖。
C.注入人体内的卡介苗D.侵入人体的水痘病毒13、下列能作为相对性状的是()A.卷舌B.卷发C.直发D.有耳垂14、下列关于生物生殖与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的卵细胞中富含营养物质,能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嫁接和扦插都能很好地保留植物的性状C.所有生物的生命都始于受精卵D.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受体内遗传物质控制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叶芽包括生长点、______、幼叶、芽原基和______五部分,叶芽将来发育成______。16、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是____和____,第三道防线是____和____.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属于____,第三道防线属于____.17、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____杀死或抑制它们的____.18、(2分)人体是通过___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____调节来协调体内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以完成生命活动的。19、下面是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正确顺序是(填序号)____。①观察②对光③取镜和安放④整理实验台⑤放置玻片标本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0、病毒对人体都是有害的.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6分)2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入水体,造成水域污染,现在人们想到了一种好办法:用混凝土、高分子材料等做成“人工浮床”,把植物放在浮床上,通过水的浮力,使植物漂浮在河流、生态湿地等水体上面(如图所示),植物利用根系吸收了氮、磷等污染成分,净化了水体。请回答问题:(1)植物根系吸收污染成分是通过根尖实现的,根尖吸收氮、磷等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2)植物根系上吸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3)请据图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4)人工浮床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5)人工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抵制藻类的________,减少浮游植物的生长量,能有效防止“水华”(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现象)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6)白天,植物的叶片进行蒸腾作用,叶片上的________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2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______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2)图中②③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②代表的是______作用;③代表的是______作用。
(3)图中的④⑤主要通过微生物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根据其作用该微生物常被称为______。
(4)目前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所以我们要倡导低碳生活,应该积极实践低碳减排,请你献计献策,说说低碳减排的一些具体措施?(至少写出两条)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3题,共24分)23、【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①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②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④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⑤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4、【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5、【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试题分析: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体的能自养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体的异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所以此题答案选C。考点:生物进化的原因。【解析】【答案】C2、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A;菊花的黄色与白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A正确;
B;人的身高与体重;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不正确;
C;人头发的直发与黑发;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C不正确;
D;月季的红花与玫瑰的黄花;是两种不同生物,不是相对性状,D不正确.故选:A.
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解析】【答案】A3、B【分析】略【解析】B4、C【分析】解:如图所示:
A、第①组亲代的后代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基因组成是Bb×Bb;A错误;
B、第①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有BB、Bb、bb3种;B错误;
C、第②组子代黑毛的基因组成是Bb;C正确;
D;理论上第②组每窝生出白毛豚鼠的可能性是50%;D错误.
故选:C.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该题考查了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析】C5、C【分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的性状能够保持在一定程度,并能传给后代,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解析】C6、B【分析】试题分析: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可可西里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但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楚玛尔河,横卧江源地区北部,汇集昆仑山南坡来水汇入通天河,流域面积20800平方公里.楚玛尔河源头地区的北部与西金乌兰湖、可可西里湖等内陆湖区相邻.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就是为了保护里面的珍稀动植物,从而有利于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解析】【答案】B7、B【分析】
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像草莓、马铃薯、落叶生根进行繁殖时;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
故选:B.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
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ABC【分析】
蝗虫是通过气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气体进出的一个门户,适于陆地生活;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有一对复眼,对昆虫的取食、生长、繁殖等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复杂的生活环境,其视觉还不能算是发达,因此选项A、B、C符合题意;
故选:A;B、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发育特点;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以便适应陆地环境,据此答题。
9、AB【分析】
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此外,红霉素;链霉素等都是常见的抗生素的例子.胰岛素和肾上腺素都属于激素.可见AB符合题意.
故选:A;B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据此作答.
10、BC【分析】解:A;①是嫁接;②是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因此①②是无性生殖;③种子繁殖,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是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A正确.
B;②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可以加快植物的繁殖速度,B错误.
C;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根;C错误.
D;①是嫁接;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方式的一种,D正确.
故选:BC.
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①是嫁接;②是组织培养,③种子繁殖.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区分植物的生殖方式.【解析】BC11、B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食品安全、出血与急救等知识。解题可以从抗原、抗体的概念;人体的三道防线,农药残留、出血与急救方面来切入。
【解答】A.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过强形成的,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原,而不是抗体,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因此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故B符合题意;
C.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有可能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有的人可能提前喷药预防,并经常喷药,因此蔬菜和水果没有虫害,也没有虫眼,有的人可能没有预防,后来发现,有了虫害,为了保证质量,提高产量,可能要喷药灭虫,尤其是在后期喷药,农药残留更多,因此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叶可能有农药的残留,甚至更多,故C不符合题意;
D.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静脉出血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因此当大腿动脉血管破裂出血时,要按住破裂血管的近心端止血,故D符合题意。故选BD。
【解析】BD12、C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抗原的概念。【解答】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选项中食物中的蛔虫卵主要进入消化道,不会引起免疫反应,因此不是抗原;注射到人体内的葡萄糖,主要是提供能量,也不会引起免疫反应,因此不是抗原;而注入人体内的卡介苗、侵入人体的水痘病毒,属于外来物质会会引起免疫反应,因此是抗原。故CD符合题意。故选CD。【解析】CD13、BC【分析】解:A;卷舌和非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
BC;卷发和直发为一对相对性状.
D;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
故选:BC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相对性状的概念.【解析】BC14、AC【分析】解:A;胚胎早期发育是在输卵管里进行的;提供营养物质的是卵黄,错误;
B;嫁接和扦插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能很好地保留植物的性状,正确;
C;高等生物的生命都始于受精卵;而低等的生物如细菌是分裂生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其生命活动不是从受精卵开始的,错误;
D;昆虫的变态发育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D正确。
故选:AC。
(1)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2)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没有明显差别,属于不完全变态。
熟知各类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A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叶原基芽轴枝条【分析】解:叶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和芽原基五部分;芽轴发育成茎,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侧芽再发育成枝条,所以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
故答案为:叶原基;芽轴;枝条(茎和叶)
叶芽的结构及发育;如图所示:
掌握叶芽的结构和发育特点。【解析】叶原基芽轴枝条16、略
【分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故答案为:杀菌物质;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免疫细胞;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解析】【答案】此题可以从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以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方面来分析解答.
17、略
【分析】
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故答案为: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食品的腐败原因.本知识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
18、略
【分析】试题分析: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协调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点:此题考查人体的调节。人体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此外还受激素的调节,激素调节属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解析】【答案】神经激素19、略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学生都很熟悉,因为在实验课上经常使用显微镜。【解析】【答案】③②⑤①④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0、×【分析】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非典型性肺炎和禽流感,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因此有的病毒是有害的,有的病毒是有益的.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细菌;真菌和病毒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据此回答.
解答的关键点是知道有的病毒是有害的,有的病毒是有益的.【解析】×五、简答题(共2题,共6分)21、(1)成熟区(根毛)
(2)分解者
(3)植物→食草鱼→野鸭
(4)自动调节
(5)光合作用
(6)气孔【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根尖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根尖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概念。【解答】(1)成熟区也称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此根尖吸收氮、磷等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2)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它们能够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在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植物根系上吸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3)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的起点是植物(生产者),图中食物链有:植物(水草或藻类)→食草鱼→野鸭等。(4)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人工浮床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丰富了营养结构,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5)近年来,在江河湖泊中发生的“水华”是由于某些淡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所致。浮游植物密度迅速升高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夏季的密度处于低谷,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春季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后,水体中营养物质急剧减少。因此人工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抵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少浮游植物生长量,能有效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6)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因此,白天,植物的叶片进行蒸腾作用,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解析】(1)成熟区(根毛)(2)分解者(3)植物→食草鱼→野鸭(4)自动调节(5)光合作用(6)气孔22、二氧化碳光合呼吸分解者骑自行车上学节约用纸【分析】解:(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来消耗二氧化碳;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2)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所以②是光合作用;③表示生物体进行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3)图中的④⑤主要通过微生物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根据其作用该微生物常被称为分解者。
(4)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所以我们要倡导低碳生活,骑自行车上学;节约用纸、少开空调等都是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
(2)光合;呼吸。
(3)分解者。
(4)骑自行车上学;节约用纸、少开空调等(合理即可)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来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达到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
2;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给人类及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3;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可知:②是光合作用;①③是呼吸作用,⑥分解作用,④是二氧化碳、⑤是水和无机盐。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循环的作用。【解析】二氧化碳光合呼吸分解者骑自行车上学节约用纸六、其他(共3题,共24分)23、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后链轮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公墓安全设施改造与施工承包合同
- 2025年高速电锯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劳务分包招标文件范本
- 2025年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与引进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临时设施租赁合同
- 2025年中国行星减速机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度新型工程自卸车运输安全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座挂钟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建筑保温材料购销合同具体规定
- DL∕T 5810-2020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设计规范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及答案
-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7、8章 行政人格、行政组织伦理
- 2024年江苏苏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3年4月自考00504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美丽的大自然(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 2024年低压电工考试题库(试题含答案)
- 成都特色民俗课件
- 地质勘探行业分析
-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四课-认知音乐节奏(教案)
- 宠物医院员工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