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B/0D/wKhkGWeeFFaAUOt3AAIqkH2joR4618.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B/0D/wKhkGWeeFFaAUOt3AAIqkH2joR46182.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B/0D/wKhkGWeeFFaAUOt3AAIqkH2joR46183.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B/0D/wKhkGWeeFFaAUOt3AAIqkH2joR46184.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B/0D/wKhkGWeeFFaAUOt3AAIqkH2joR461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0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B.“辇”是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秦以后,唯天子得乘辇。因此,“辇”常为天子、天子车驾的代称。C.“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即“持节”。D.“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赢:担负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人的事情B.蒙故业,因遗策蒙:继承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山东:太行山以东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仇雠:仇人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外连衡而斗诸侯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B.①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②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C.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②因河为池D.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②然后践华为城5、下列对《记念刘和珍君》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课文痛斥了反动政府的屠杀罪行,揭露了所谓学着文人的卑鄙无耻,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崇高敬意。B.复杂记叙文常常要用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线索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感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经过。C.课文将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叙述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憎,议论的观点又极为鲜明。E.《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精辟、深刻、发人深思,并能将抽象事理形象化,如“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E.《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精辟、深刻、发人深思,并能将抽象事理形象化,如“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王怒而疏屈平楚怀王贪而信张仪B.秦,虎狼之国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C.故内惑于郑袖明于治乱D.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8题,共16分)7、《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文中谈了哪几类“极坏的典型”?作者是怎样安排使用这些典型材料的?8、解释“绝”的意思。
楚诚能绝齐动词,__________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__________
佛印绝类弥勒副词,__________9、这首诗的标题为“自己之歌”,诗人是如何紧紧围绕“自己”构思和凸显“自己”的?10、选出填入横线处恰当的词语。
①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______(考察/考查);一天内攀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_________(偶然/偶尔)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五四运动后,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广泛接触国外的新思潮,在进行了反复的分析、比较和________(推敲/推求)后;最终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④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平易近人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__________(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并不用一大通理论说妙在何处,可是我们便感觉此是妙处了。
⑤农历九月中旬应该是钱塘江秋潮的余威了,但昨天在杭州萧山美女坝,钱塘江潮突然冲上江堤,20多名观潮的游客__________(猝不及防/措手不及),被水冲倒。11、《纪念刘和珍君》重点④: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12、难点①:关于刘和珍遇害的情况,如果把概况和细节合在一起写可不可以?为什么?从概况到细节,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13、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梁;吾仇也。
特殊句式:
译文:
(2)其系燕父子以组。
特殊句式:
译文:
(3)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特殊句式:
译文:14、一词多义。
归。
(1)而皆背晋以归梁__________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5、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16、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7、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D项;“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表述错误。周代五等爵位是指“公、侯、伯、子、男”,没有“王”。
故选D。2、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A项;“人事:人的事情”解释错误,应改为“人的作为”;
C项;“山东:太行山以东”解释错误,应改为“崤山以东”;
D项;“爱:喜爱”解释错误,应改为“吝惜”。
故选B。3、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斗;使动用法,使斗。
B.弱;使动用法,使弱。
C.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
D.愚;使动用法,使愚笨。
故选C。4、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虚词意义与用法的辨析能力。
A项;①连词,表目的;②连词,表顺承;
B项;①代词,这些;②结构助词,的;
C项;①介词,趁着;②介词,凭借,依仗。
D项;都是动词,作为,当作。
故选D。5、B: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经过”错误,本文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以作者悲愤交织的感情为线索。
D项;“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性格特点”错误,文中描写刘和珍外貌的语句有“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反复描写刘和珍的外貌是为了突出她的和蔼善良。
故选BD。6、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均为连词,表顺承。
B项;“虎狼之国”,助词,的;“覆之”,代词,代指楚国。
C项;“内惑于郑袖”,介词,表被动;“明于治乱”,介词,对于。
D项;“以其”,介词,让,把;“以劝”,介词,因为,由于。
故选A。二、其他(共8题,共16分)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段的论证方法和作者在素材的安排使用方面的思路结构的分析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平时积累一些常见的论证方法,弄懂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读第二部分,不难发现毛泽东同志在这段文字中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文章列举了三种类型:“想当然”发号施令型;生吞活剥地谈外国的媚外型;理论脱离实际型。作者为了陈述主观主义的危害,先指出主观主义态度的三种表现,这是从现象入手;接着深度分析指出这些类型的危害,进而充分地论证了本部分的中心论点:要重视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风气。【解析】主要运用了例证法。在这部分中,作者谈了三类典型:一类是对现状不作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一类是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只能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一类是学习马列主义时理论和实际相分离。作者在列举主观主义态度的三方面表现之后,又举出这三类“极坏的典型”进一步说明其危害,充分证实了党内确实存在着主观主义的学风,“不可等闲视之”。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绝”的义项:断绝;极点,非常,横渡。
“楚诚能绝齐”意思是“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绝”,绝交,断绝。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意思是“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绝”,横断。
“佛印绝类弥勒”意思是“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绝”,非常,极。【解析】①.断绝②.横渡③.非常,极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构思特点的能力。
诗中的“我”包括作者自己;但又不仅仅指作者自己。比如诗歌首节中“我相信”中的“我”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即惠特曼本人,而“相信”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惠特曼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理解和礼赞。但是诗中的“我”又不仅仅指作者自己。诗歌表面上好像在凸显诗人自己,实际上诗人在借用自己,表现一个大“我”,即改造大自然、开发新大陆、建设新大陆的美国广大劳动群众,歌颂的是19世纪美国的民主代表,张扬的是自由、开放的个性。那么,诗人是如何紧紧围绕“自己”构思和凸显“自己”的呢?
首先从行文构思的角度分析诗歌是围绕“自己”来构思。
诗人让“自己”成为抒情的主体;成为诗歌构思的核心。结构上成为抒情线索,让“自己”贯穿三个诗节。开篇即以“我相信”统领整节内容,让“自己”联系所有意象,接着在第二个诗节里围绕“自己”与自然的联系过渡,最后写各种意象及其各不相同的“逃跑”或“畏怯”,“反对我接近”。所以,这首诗仅仅围绕“自己”来构思。
然后从诗中意象是烘托“自己”的角度分析这首诗又是凸显“自己”的。
“我手掌上一个极小的关节可以使所有的机器都显得描写可怜”中的“我手掌上一个极小的关节”与工业时代轰鸣的“机器”对比,以“机器”的“渺小”衬托出“自己”的强大;以“自己”拥有了“远离”的自由,同时又具有“可以将任何东西召来”的力量,显现出“自己”无比的自信、无拘无束的自由和;“逃跑或畏怯是徒然的,火成岩喷出了千年的烈火来反对我接近是徒然的,爬虫退缩到它的灰质的硬壳下面去是徒然的,事物远离开我并显出各种不同的形状是徒然的,海洋停留在岩洞中,大的怪物偃卧在低处是徒然的,鹰雕背负着青天啊翔是徒然的,蝮蛇在藤蔓和木材中间溜过是徒然的,糜鹿居住在树林的深处是徒然的,尖嘴的海燕向北飘浮到拉布多是徒然的”,这九个“徒然的”,衬托出“自己”的无所不能与无比强大;以“快速地跟随着”和“升到了绝岩上的罅隙中的巢穴”,使诗歌对“自己”的凸显和强调“自己”澎湃的激情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解析】①“自己”(诗歌中的“我”;下同)是诗歌抒情的主体,也是贯穿三个诗节的抒情线索。诗歌开篇即以“我相信”领起,统领整节内容,让所有意象与“自己”紧紧联系在一起;第二节在首行和尾行分别运用了“我”,围绕“自己”与自然的联系完成内容上的过渡;第三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各种意象及其各不相同的“逃跑”或“畏怯”,看似与“自己”脱离了关系,而实际上它们“逃跑”或“畏怯”的目的都是“反对我接近”,因而,诗歌的构思仍然是紧紧围绕“自己”展开的。“自己”,是作者构思诗歌的核心。
②这首诗以大量的意象烘托“自己”,充分显现出“自己”无比的自信、无拘无束的自由、强大的力量和澎湃的激情。在首节第五行,诗人以“我手掌上一个极小的关节”与工业时代轰鸣的“机器”对比,以“机器”的“渺小”衬托出“自己”的强大。第二节,诗人再一次以“自己”拥有了“远离”的自由,同时又具有“可以将任何东西召来”的力量,显示出“自己”的自信,使“自己”进一步得到凸显。第三节,诗人更是用了九个“徒然的”,衬托出“自己”的无所不能与无比强大,尾行又以“快速地跟随着”和“升到了绝岩上的罅隙中的巢穴”,使诗歌对“自己”的凸显和强调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
①“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查看评定”。“考察”是“实地观察了解”的意思。语境指到实地调查;研究;故选“考察”。
②“偶然”是一般过去时即形容过去某一时刻不经意的突然发生的一件事。“偶尔”是一般现在时即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同一件事经常会发生。语境指雪花有时候落下来;强调次数少,故选“偶尔”。
③“推求”指以知道的条件为据,推究;探索未知。“推敲”是斟酌字句的意思。语境中反复思考的是思想(道理);故选“推求”。
④“咬文嚼字”强调死抠字眼儿,一字一板说得很清楚。“字斟句酌”指慎重;仔细地斟酌、推敲字句;形容写作或说话的态度慎重。语境中有“语言上”,故选“字斟句酌”。
⑤“猝不及防”事情出现得突然,来不及防备。着重于太突然,来不及防范。“措手不及”动手处理已经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对付。着重情况出乎意料,来不及处理。这里强调遭到突然袭击,故选“猝不及防”。【解析】①.考察②.偶尔③.推求④.字斟句酌⑤.猝不及防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可知,刘和珍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由“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可知,记叙她成为学生自治会职员。由“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可知,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由“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可知,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由“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可知,她“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由“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可知,她中弹牺牲。
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为人温和,追求进步,渴望真理,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残命。【解析】写刘和珍的事;按文章顺序有:
①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
②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③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④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⑤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⑥“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⑦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残命。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
本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将来的意义。文章第四节“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先写刘和珍遇难概况;“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再写段祺瑞执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死伤至数百人”的事实与流言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作者的愤怒和对段祺瑞政府的讽刺批判。第五节“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描写请愿时的细节,这些细节又与前文段祺瑞政府的流言形成对比,这些反差强烈的事实就成为痛斥反动派的铁证。
如果将两者合到一起就起不到这样的效果了。因此,不可以。【解析】不可以。写刘和珍遇害的情况,是为了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把遇害情况与细节分开来写,把段祺瑞执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摆在中间,可以充分显示其荒谬性,并使遇难细节成为痛斥反动派的事实根据。第四节先写概况,即伤亡情况,再写段祺瑞执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荒谬性不言而喻,愤怒的控诉就如火山爆发。接着思路深入到细节,针对所谓“暴徒”“受人利用”,写刘和珍参加请愿是“欣然前往”的,又写段祺瑞执政府怎样用枪弹和棍棒虐杀刘和珍等人,这些反差强烈的事实就成为痛斥反动派的铁证。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1)判断句;是“,也”句式。翻译时要要按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翻译成“是”。
(2)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以组系燕父子”。“系”,捆绑。“组”,绳索。
(3)被动句,“为”表被动,相当于“被”。【解析】(1)特殊句式:判断句;“也”为标志。
译文: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以组系燕父子”
译文:他用绳索捆绑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
(3)特殊句式: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他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
(1)而皆背晋以归梁;意思是“然而他们都背叛了晋国而归附了梁国”。归:归附。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意思是“君臣互相看着,不知道回到哪里”。归:到。【解析】①.归附②.到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5、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外设备买卖合同模板
- 上海金融服务外包合作合同模板汇集
- 临时教学楼改建工程合同
- 个人住房贷款合同样本
- 临时合作关系合同书
- 二手房购入合同范文:完整版
- 三人合伙投资合同范本
- 个人商业贷款抵押合同(1997年)版
- 个人债务履行担保合同示例
- 个人定向捐赠合同模板修订版
- 跨学科主题学习2-探索太空逐梦航天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电力储能用集装箱技术规范
- 小学生雪豹课件
- 基础护理常规制度
- 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
- 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培训
- 设备日常维护及保养培训
- 2024年建房四邻协议范本
- FTTR-H 全光组网解决方案装维理论考试复习试题
- 2024年安全生产月主题2024年学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