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10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一个物体的体积是0.5dm3,质量是0.4kg,将它浸没在水中将()A.上浮B.漂浮C.悬浮D.下沉2、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面向东正对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像平面镜走去,像逐渐变大B.人远离平面镜时,像逐渐变小C.人用手摸北侧的耳朵,像用手摸南侧的耳朵D.人转向面向北,像也转向面向北3、【题文】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正常速度骑自行车的功率为1KwB.普通日光灯正常工作电流约150mAC.把2个鸡蛋匀速举高1米做功20JD.假如没有摩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100%4、以氢原子为例,如图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结构的是()A.B.C.D.5、用汽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

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左边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一个能装1kg水的瓶子能装下1kg的()A.煤油B.酒精C.酱油D.硫酸7、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的汽化的现象C.衣柜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是樟脑汽化的结果D.只有达到100℃,水才能沸腾8、如图所示;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气泡受到水的(

)

A.压强先变小后变大B.压强变小C.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9、下列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月球绕着地球转B.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C.空气的流动D.公路上行驶的汽车10、“土电话”是用细棉线连接的两个纸杯,对该实验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B.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C.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D.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就大些,是因为金属振动的快11、利用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质量为1Kg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它受到一个水平方向大小为5N的拉力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N,如果拉力增大到6N时,这时的摩擦力是____N.13、在雷雨天气,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是由于____;看到要下雨,小曦赶紧跑步回家,她家距离学校0.6km,她跑步的平均速度是5m/s,那么她跑回家需要____min;如果一个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赤道运行7.5圈,由此你能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为____km.14、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电.

将该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小球将会被____(

选填“吸引”或“排斥”)

.来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

摩擦的.15、古诗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月亮相对于正“愁眠”的渔人来说它是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鸟啼是通过____传到人耳的;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而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1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m/s。17、【题文】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路程时间图像可知,两物体的速度比v甲∶v乙=____。18、(2015•黑河)两个质量相等质地均匀的实心球甲和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1: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现将甲、乙两球放入装有足够深的水的容器中,当它们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2:3,则乙球的密度为ρ乙=____kg/m3.19、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

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隆忙

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

乙同学的体温是36.4隆忙)

测量的结果是______;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

丙同学的体温是37隆忙)

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______.20、2016

年10

月17

日,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0

月19

日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成功对接,对接后飞船与“天宫二号”携手遨游太空,如图所示,以“天空二号”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的,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16分)21、白颜色的物体对太阳能的吸收本领最强.____.(判断对错)22、一只手表的直径是10厘米.____.(判断对错)23、屋顶上落下一物体,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原因是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______(判断对错)24、液体对容器的压强,一个位置各方向相等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5、(1)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其科学道理.(2)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意思是“将刀磨得锋利,砍柴变得容易,”这是为什么?26、24

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工具却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图所示的夹钳就是其中一例。图中垄脵

齿状钳口;垄脷

刀口;垄脹

转轴;垄脺

长手柄;垄脻

带齿纹的橡胶柄套。利用夹钳的长手柄和刀口可以很轻松地钳断较硬的铁丝,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简单解释其中的原理。27、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也是泉城重要风景名胜和开放窗口.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____形成的.28、【题文】“一滴水珠可能引发一场火灾”,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知灼见?请从光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见解。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2题,共16分)29、一个质量为45kg的同学所受的重力是多大?(g=10N/kg)30、屋顶的面积是45m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塌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由重力的计算公式可求得物体的重力;由浮力公式可求得当物体全部浸没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比较二力的大小可知物体在水中的运动状态.【解析】【解答】解:物体的重力G=mg=0.4kg×10N/kg=4N;

物体全部浸没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F浮=ρgV=1.0×103kg/m3×10N/kg×0.5×10-3m3=5N;

因浮力大于重力;故物体在水中将上浮.

故选A2、D【分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关于镜面对称.【解析】【解答】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与镜面的距离无关,A错误;

B;由A分析知;B错误;

C;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用手摸北侧的耳朵,像也会用手摸同一侧的耳朵,C错误;

D;与C类似;若人转向面向北,则像也会面向北,D正确.

故选D.3、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量的估测有的是直接估测,有的是间接估测,需要利用已知的物理量进行计算得出。本题中骑自行车功率可以利用P=Fv来估测,骑行时受到的阻力约几十牛,速度约5m/s,所以功率约几百瓦;普通日光灯的功率约40W,电流为与150mA接近;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N,举高1m做功约1J;在利用机械做功中,除了克服摩擦做功可能为额外功,机械自身还有重力等其它因素,所以机械效率不一定是100%。

考点:物理量的估测【解析】【答案】B4、C【分析】【解答】氢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且原子核相比原子的体积很小,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5、C【分析】解:人眼看到物体的原因是物体本身或者反射的光线进入了人眼;人才看到了物体,同时,人眼感觉到物体是在最后进入人眼光线的方向上,因此,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线从水中传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水中的入射角,而人眼感觉到物体是在最后进入人眼光线的方向上,因此人看到的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要高,所以,在射击时应瞄准看到的鱼的下部.

故选C.

在观察折射现象的物体时;首先要明确物体和观察者所处的不同介质,然后明确光的传播路径,最后根据光的折射规律(

密度小的介质中角大)

判断物体像的变化情况.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点,不论是从岸上看水的景物还是在水里看岸上的景物,看到的都是被折射的虚像.【解析】C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CD【分析】【分析】瓶子容积一定,最多能装1kg水,要能装下其它液体,该液体的密度必须大于水的密度.【解析】【解答】解:瓶子容积V相同;装满水m=1kg,若要装下1kg的其它液体;

根据ρ=得,ρ液>ρ水;

题中酱油和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能装下1kg的酱油和硫酸.

故选:CD.7、BCD【分析】【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由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我们看到的各种“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解析】【解答】解: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口腔中呼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衣柜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因为沸点随气压而变化;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不一定是10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CD.8、BD【分析】解:由图可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所处的深度变小;

由p=娄脩gh

可知;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在不断减小;

已知气泡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由F赂隆=娄脩gV脜脜

可知,气泡受到的浮力在不断变大.

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即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处的深度变小;根据公式p=娄脩gh

可知气泡所受压强的变化,根据公式F赂隆=娄脩gV脜脜

可知气泡所受浮力的大小变化.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所处的深度无关,液体压强与所处的深度有关、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无关是关键.【解析】BD

9、ACD【分析】【分析】运动是大家所熟悉的现象之一,我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与运动有关的感性认识.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解析】【解答】解:A;C、D中都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CD正确;

B选项中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是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但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错误.

故选ACD.10、ABC【分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的物体音色不同.【解析】【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当然也可以通过绳子振动传播声音,选项说法正确;

B;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选项说法正确;

C;如果线没有拉直;那么由于线是松软的,振动会被棉线上的空隙吸收,从而无法传递振动,另一方就听不到声音,选项说法正确;

D;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唯一的原因肯定就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C.11、ACD【分析】解:

A;B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

故A正确,B错误;

C;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固态的小冰晶.

故C正确;

D;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吸收热量;由固态熔化成液态,落到地面形成降雨,熔化吸热.

故D正确.

故选:ACD

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放热过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需要吸热.

我们不仅要掌握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还要清楚每个物态变化过程的吸放热情况.【解析】ACD

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略

【分析】【分析】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平衡状态;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析】【解答】解: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平衡条件,则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5N;

拉力增大到6N时;此时摩擦力大小不变,因为只有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影响摩擦力的大小,而此时两条件没有改变,所以摩擦力仍为5N.

故答案为:5;5.13、略

【分析】【分析】(1)光在空气的速度大约3×108m/s;而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为340m/s,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从它们速度大小上进行分析;

(2)根据v=求出她跑回家的时间;

(3)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地球赤道的长度由光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除以7.5计算.【解析】【解答】解:(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而声音再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

(2)∵v=

∴她跑回家的时间t===120s=2min;

(3)∵v=

∴光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s′=v′t′=3×108m/s×1s=3×108m;

则地球赤道的长度=4000000m=4×104km.

故答案为: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2;4×104.14、负排斥【分析】【分析】(1)

人们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本题考查正负电荷的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记住正电荷和负电荷的规定,掌握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带负电,将该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小球将会被排斥。故答案为:负排斥。【解析】负排斥15、略

【分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霜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解析】【解答】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在这两句诗中,蕴含着很多物理道理,比如:

月落是把“愁眠”的渔人当做参照物;发生了运动.

乌啼;是由于乌鸦的发声器官振动发声的,发出声音由空气传播;

“霜满天”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固态;说明发生了凝华现象.

故本题的答案为:运动;空气;凝华.16、略

【分析】试题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的2/3.考点:光速【解析】【答案】3×1081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由s﹣t图象可知;物体的速度。

v甲=v乙=

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

考点:路程时间的计算。

点评:由图象找出所需的物理量,是学习物理常用的一种技能。【解析】【答案】20:918、3:10.5×103【分析】【解答】(1)因为m甲:m乙=1:1,V甲:V乙=1:3;

所以===3:1;

(2)若两球在水中都漂浮,则F甲:F乙=G甲:G乙=m甲:m乙=1:1,而水对两球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2:3;与实际不符;

若两球在水中都是全部浸没,就有F甲:F乙=ρ水gV甲:ρ水gV乙=V甲:V乙=1:3;与实际不符;

这样就只有是一个漂浮;一个浸没;

因为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3:1,所以甲球下沉,乙球漂浮,有F甲:F乙=ρ水V甲g:ρ乙V乙g=ρ水V甲:ρ乙V乙=2:3;

所以ρ乙===0.5×103kg/m3.

故答案为:3:1;0.5×103.

【分析】(1)知道甲乙两个实心球的质量关系和体积关系,利用求密度关系;

(2)因为两球质量相等,体积之比是V甲:V乙=1:3,由上题知道密度关系:ρ甲:ρ乙=3:1,若两球在水中都漂浮,就有F甲:F乙=G甲:G乙=m甲:m乙=1:1,与实际不符,显然不是都漂浮;若两球在水中都是全部浸没,就有F甲:F乙=ρ水gV甲:ρ水gV乙=V甲:V乙=1:3,与实际不符,显然不可能是全部浸没;这样就只有是一个漂浮、一个浸没,即甲球下沉,乙球漂浮,有F甲:F乙=ρ水V甲g:ρ乙V乙g=2:3,解得乙的密度.19、35~42℃;0.1℃;36.8℃;37℃【分析】解:(1)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隆芦42隆忙

分度值是0.1隆忙

(2)

体温计有缩口;水银只能在温度高的时候升高,在温度降低时不能下降.

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隆忙

没有甩再给体温是36.4隆忙

的乙同学测量,体温计的示数不变,所以体温计的示数是36.8隆忙

没有甩再给体温是37隆忙

丙同学测量,体温计示数会升高,体温计示数是37隆忙

故答案为:35隆芦42隆忙0.1隆忙36.8隆忙37隆忙

(1)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隆芦42隆忙

分度值是0.1隆忙

(2)

体温计有缩口;水银只能在温度高的时候升高,在温度降低时不能下降,要想使水银柱下降,只能甩一下.

掌握体温计的正确使用和正确读数,并且掌握体温计的缩口的作用、玻璃泡比较大的原因、三棱状的原因等等.【解析】35隆芦42隆忙0.1隆忙36.8隆忙37隆忙

20、略

【分析】解: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十一号飞船”相对于“天宫二号”飞行器来说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与地面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则“神舟飞船”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看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的变化;若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若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析】静止;运动四、判断题(共4题,共16分)21、×【分析】【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解析】【解答】解:白颜色的物体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因此白颜色的物体对太阳光的吸收本领最弱,该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作出正确的判断.【解析】【解答】解:

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cm左右;手表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cm左右,不可能为10cm.此判断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23、×【分析】解:

因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而从屋顶上落下的物体,整个过程中,物体的质量不变,即重力也不变,故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物体只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的缘故.【解析】×24、×【分析】【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解析】【解答】解: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是指液体对容器的压强.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五、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5、答:

(1)前排司机和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和前排乘客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使用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2)磨刀是为了在压力大小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使砍柴更容易。【分析】(1)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汽车刹车时,如果没有安全带的保护,驾驶员会因为自身惯性向前运动而发生事故.

所以要让安全带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2)

压强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容易把柴砍开。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生活中的惯性现象,需要学生认真体会身边的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解析】答:(1)

前排司机和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和前排乘客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使用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2)

磨刀是为了在压力大小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使砍柴更容易。26、答:根据p=FS

当压力F

一定时,刀口的受力面积小,使夹钳对铁丝的压强增大,从而容易剪断铁丝;

根据F1l1=F2l2

得,当l1

和F2

一定时,刀口更靠近转轴,可以减小l2

使动力F1

更小;

根据F1l1=F2l2

得,当F2l2

一定时,长手柄可以使动力臂l1

增大,使动力F1

减小。【分析】【分析】(1)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2)

杠杆平衡条件是:F1l1=F2l2

本题考查了增大压强的方法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