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2/33/wKhkGWeeEeuAAzy5AAEEUW9n8gk325.jpg)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2/33/wKhkGWeeEeuAAzy5AAEEUW9n8gk3252.jpg)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2/33/wKhkGWeeEeuAAzy5AAEEUW9n8gk3253.jpg)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2/33/wKhkGWeeEeuAAzy5AAEEUW9n8gk3254.jpg)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2/33/wKhkGWeeEeuAAzy5AAEEUW9n8gk3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只需要加入①Fe2(SO4)3②Na2CO3③AgNO3④石蕊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就能将BaCl2;HCl、NaOH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rm{(}rm{)}A.
石油分馏B.
灯泡通电发光C.
湿衣服晾干D.3、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rm{(C_{4}H_{4}O_{4}).}马来酸是无色晶体,能溶于水rm{.}下列关于马来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A.马来酸属于氧化物B.马来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马来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rm{1}rm{1}rm{1}D.rm{5%}的马来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2.76%}4、毒品有害人类健康,危害社会稳定rm{.}“摇头丸”是国家严令禁止的毒品之一,其化学式为rm{C_{9}H_{13}N.}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m{(}rm{)}A.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为rm{9}rm{13}rm{1}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135}C.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D.该物质是属于有机物5、商店出售的黑底橡胶运动鞋,其鞋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rm{.}这是因为在橡胶中加入了一种耐磨的填料,这种填料是rm{(}rm{)}A.石墨粉B.活性炭C.木炭粉D.炭黑6、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r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m{(}rm{)}
rm{垄脵}当人出汗较多时rm{.}喝一杯淡食盐水对身体有益。
rm{垄脷}氟;锌、铁、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rm{垄脹}胃酸过多的人rm{.}不宜空腹食用橘子。
rm{垄脺}亚硝酸钠有咸味rm{.}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品A.rm{垄脵垄脹}B.rm{垄脷垄脺}C.rm{垄脵垄脷}D.rm{垄脹垄脺}7、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rm{(}rm{)}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冰花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变质D.玻璃杯被打碎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25mLH2和O2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为10mL,则原混合气体中H2可能是()
A.20mL
B.15mL
C.10mL
D.5mL
9、下列关于气体的收集方法说法正确的是rm{(}rm{)}A.因为rm{CO_{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用排水法可以直接收集到纯净且干燥的氢气C.因为常温时rm{NO}和rm{O_{2}}反应生成rm{NO_{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rm{NO}D.因为rm{CO}有毒,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10、实验中,一种仪器与另一种仪器之间通常情况下不应该接触的是rm{(}rm{)}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11、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的是rm{(}rm{)}A.B.C.D.12、已知:rm{Cu+2H_{2}SO_{4}(}浓rm{)篓TCuSO_{4}+SO_{2}隆眉+2H_{2}O.}有关rm{CuSO_{4}}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rm{)}A.途径rm{垄脵}比途径rm{垄脷}更好地体现绿色化学思想B.反应rm{垄脹}分解所得混合气体rm{X}是rm{SO_{2}}和rm{SO_{3}}C.反应rm{垄脹}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rm{Cu_{2}O}中rm{Cu}的化合价为rm{+1}价13、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和a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B.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N的不饱和溶液。
C.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2℃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我国某些地区曾出现过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进行隔离,并对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禽舍;工具等进行消毒.资料显示:禽流感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如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次氯酸钠(NaClO)属于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
(2)用加热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禽舍,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以下对受污染工具的消毒方法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a.用NaClO溶液浸泡b.用NaOH溶液浸泡c.用水冲洗即可。
(4)配制消毒用的500g2%的NaOH溶液,需用固体氢氧化钠____g、水____g.若在实验室中配制此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胶头滴管、____、____、____和____.15、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第二层是有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____电子,生成____离子.16、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rm{(1)}温度计里的金属______;
rm{(2)}碘酒中溶剂______;
rm{(3)}金刚石______;
rm{(4)}雪碧饮料中的酸______.17、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rm{(}如图rm{)}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rm{Na}”和“rm{10%}”字样rm{.}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rm{.}小欣和小芳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rm{(1)}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rm{(2)}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__rm{(}填字母代号rm{)}.
A.酸rm{B.}碱rm{C.}盐。
rm{(3)}Ⅰrm{.}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rm{NaCl}rm{NaOH}rm{Na_{2}CO_{3}}rm{NaHCO_{3}}.
Ⅱrm{.}测定室温rm{(20隆忙)}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rm{NaCl}rm{NaOH}rm{Na_{2}CO_{3}}rm{NaHCO_{3}}溶解度rm{g}rm{36}rm{109}rm{215}rm{9.6}得出结论:小欣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rm{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__rm{(}填写物质名称rm{)}.
rm{(4)垄脵}可能是rm{NaOH}溶液;rm{垄脷}可能是rm{Na_{2}CO_{3}}溶液;rm{垄脹}可能是rm{NaCl}溶液.
设计并实验:
rm{a.}小芳用胶头滴管吸取该溶液滴在rm{pH}试纸上,测得rm{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__.
rm{b.}小欣为了检验该溶液是rm{NaOH}溶液还是rm{Na_{2}CO_{3}}溶液;她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18、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反应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到______作用,因为它改变了反应的速率,但是本身的______和______都没有改变.19、A、rm{B}rm{C}rm{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rm{.}已知:rm{垄脵A+BSO_{4}=ASO_{4}+B}rm{垄脷C+H_{2}SO_{4}=CSO_{4}+H_{2}隆眉}rm{垄脹B+2DNO_{3}=B(NO_{3})_{2}+2D}请完成以下填空:
rm{(1)}金属rm{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______rm{(}填“前面”或“后面”rm{)}.
rm{(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rm{(}用字母填写rm{)}.
rm{(3)}若rm{A}rm{B}rm{C}rm{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rm{C}与rm{H_{2}SO_{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rm{A}为______,反应rm{垄脹}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0、四氟乙烯rm{(}化学式为rm{C_{2}F_{4})}是常见的一种物质,可用于制家用不粘锅的保护膜,它还可能成为未来的人造血液,作为血液的替代品rm{.}根据四氟乙烯的化学式,你能得到哪些信息?rm{(}请写出两条rm{)}
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21、判断下列符号中数字“rm{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rm{垄脵Ca^{2+}垄脷SO_{2}垄脹2OH^{-}垄脺overset{+2}{MgO}垄脻2CH_{4}垄脼2H}
rm{垄脵Ca^{2+}垄脷SO_{2}垄脹2OH^{-}垄脺overset{+2}{MgO}
垄脻2CH_{4}垄脼2H}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
rm{(1)}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______
rm{(2)}表示rm{(3)}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
rm{1}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______
rm{(4)}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rm{(5)}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4题,共24分)22、根据下列仪器及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请指出仪器C的名称______.
(2)利用上述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
实验室用该组合制取此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2H2O+O2↑23、控制变量唯一的对照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与铁一样,铜露置于空气中也会“生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将大小形状相同的四块小铜片分别按如下列表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到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1)实验a说明没有水铜不会生锈;实验b说明没有CO2铜也不会生锈;实验c说明没有______铜也不会生锈.
(2)据此写出铜生锈的化学方程式:
24、小李同学用热水配制了半烧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让一个较大的木块飘浮在烧杯的液面上,当时的温度约为65℃,过了一会儿,小李发现了两个现象,请你说出小李看到的两个现象并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
(1)______.
(2)______.
25、小林同学对rm{A}rm{B}rm{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探究,他分别将rm{A}rm{B}rm{C}三种金属放入三支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记录的实验现象为:rm{A}rm{C}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rm{B}放入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rm{.}根据小林同学的记录,你对rm{A}rm{B}rm{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能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_____rm{.}不能作出的判断的是______rm{.}要对rm{A}rm{B}rm{C}的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作出准确判断还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9分)26、rm{KNO_{3}}和rm{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rm{/隆忙}rm{10}rm{20}rm{30}rm{40}rm{50}rm{60}rm{70}rm{70}溶解度rm{/g}rm{KNO_{3}}rm{13.3}rm{20.9}rm{31.6}rm{45.8}rm{63.9}rm{85.5}rm{110}rm{138}rm{NaCl}rm{35.7}rm{35.8}rm{36.0}rm{36.3}rm{36.6}rm{37.0}rm{37.3}rm{37.8}rm{37.8}rm{(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rm{KNO_{3}}和rm{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rm{KNO_{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rm{(}填“rm{A}”或“rm{B}”;
rm{(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rm{KNO_{3}}和rm{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温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rm{a}rm{20-30}rm{b}rm{30-40}rm{c}rm{40-50}rm{d}rm{50-60}
rm{(3)}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rm{垄脵}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此过程轴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垄脷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
①Fe2(SO4)3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HCl溶液不反应无现象,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所以①能将这三种溶液鉴别开;
②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HCl溶液反应产生气体,和NaOH溶液不反应无现象.所以②能将这三种溶液鉴别开;
③AgNO3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HCl溶液反应也产生白色沉淀,和NaOH溶液不反应.所以③不能将这三种溶液鉴别开;
④石蕊溶液遇BaCl2溶液不变色;遇HCl溶液变红色,遇NaOH溶液变蓝色.所以④能将这三种溶液鉴别开.
故选C
【解析】【答案】用一种试剂鉴别三种溶液;那么所选择的试剂遇到这三种溶液时出现的现象各不相同,这样才能鉴别开.
2、D【分析】【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
A;石油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灯泡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湿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淀粉转化成葡萄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解析】rm{D}3、B【分析】解:rm{A}马来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马来酸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rm{12隆脕4=48}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rm{1隆脕4=4}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rm{16隆脕4=64}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马来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rm{(12隆脕4)}rm{(1隆脕4)}rm{(16隆脕4)neq1}rm{1}rm{1}故选项说法错误.
D、rm{5%}的马来酸溶液中含有rm{90%}的水,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6}{18}隆脕100%隆脰88.9%}马来酸溶液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
{16}{18}隆脕100%隆脰88.9%}马来酸中还含有氧元素,故rm{90%隆脕88.9%=80%}的马来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rm{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rm{80%}.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rm{=dfrac{{脧脿露脭脭颅脳脫脰脢脕驴}隆脕{脭颅脳脫赂枚脢媒}}{{脧脿露脭路脰脳脫脰脢脕驴}}隆脕100%}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rm{B}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rm{=dfrac
{{脧脿露脭脭颅脳脫脰脢脕驴}隆脕{脭颅脳脫赂枚脢媒}}{{脧脿露脭路脰脳脫脰脢脕驴}}隆脕100%}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rm{=}的马来酸溶液中含有rm{隆脕}的水,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6}{18}隆脕100%隆脰88.9%}则马来酸溶液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5%}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氧化物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m{90%}【解析】rm{B}4、A【分析】解:rm{A}“摇头丸”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rm{(12隆脕9)}rm{(1隆脕13)}rm{(14隆脕1)=108}:rm{13}rm{14.}故错误;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12隆脕9+1隆脕13+14隆脕1=135.}正确;
C、该物质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rm{.}正确;
D、“摇头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rm{.}正确.
故选A.【解析】rm{A}5、D【分析】解:橡胶中加入炭黑能够增强其耐磨性.
故选D.
在橡胶中加入炭黑可以增强橡胶的耐磨性能.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解析】rm{D}6、A【分析】解:rm{垄脵}当人出汗时;会有一些无机盐随汗液排出,喝一杯淡食盐水可补充排出的盐分,对身体有益,所以正确.
rm{垄脷}钠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所以错误.
rm{垄脹}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橘子中含有酸类物质,所以胃酸过多的人不宜空腹食用橘子,故正确.
rm{垄脺}亚硝酸钠有咸味;但它有毒,不能代替食盐作调味品,故错误.
故选A.【解析】rm{A}7、C【分析】解:rm{A}玻璃窗上出现冰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rm{.}故选项错误;
B、轮胎爆裂是气体受热膨胀所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rm{.}故选项错误;
C、牛奶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rm{.}故选项正确;
D、玻璃杯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rm{.}故选项错误;
故选:rm{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解析】rm{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AC【分析】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为x;则有:
2H2+O22H2O
21(体积比)
2xx
2x+x=25mL-10mL=15mL;
x=5mL
如氧气过量;则剩余10mL无色气体为氧气,此时氢气的体积是10mL,如果氢气过量则此时氢气的体积是10mL+10mL=20mL;
故选AC.
【解析】【答案】依据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并结合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对混合气体的体积进行讨论;分析时要讨论剩余气体是氧气或氢气两种可能进行;
9、ACD【分析】解:rm{A}因为rm{CO_{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法正确;
B;用排水法可以直接收集到纯净但不干燥的氢气;说法错误;
C、常温时rm{NO}和rm{O_{2}}反应生成rm{NO_{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说法正确;
D、rm{C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因为它是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说法正确;
故选:rm{ACD}
气体的收集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或者用排空气法收集rm{.}若气体不溶于水;则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若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若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小,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气体的收集方法,需要根据其水溶性、密度的大小以及是否与水或者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来选择。【解析】rm{ACD}10、AB【分析】解:rm{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不应该接触,否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如果接触,影响气体排出,故B错误;
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该接触;故C正确;
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应该接触,故D正确.
故选:rm{A}rm{B}【解析】rm{AB}11、AD【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即可rm{.}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rm{(}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rm{)}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A;因为分液漏斗液面上的气体与烧瓶内气体相通;故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上下压强相等,所以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液体都会顺利滴下,所以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B;用手掌紧握烧瓶;若气密性良好,玻璃管中上升一段水柱,松手后水柱不下降,若气密性不好,则不会出现此现象,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C;向外拉活塞;若气密性良好,则导管口会有气泡产生,若气密性不好则不会有气泡产生,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D、要证明左右两瓶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方法是:用注射器向左瓶充气,若左瓶气密性良好,则右瓶出现气泡,若左瓶气密性不好,则右瓶不会出现气泡;用注射器向右瓶充气,若右瓶气密性良好,则右瓶中伸入液面下的导管口会上升一段水柱,若右瓶气密性不好,则导管口不会上升水柱rm{.}可见要验证rm{D}装置是否漏气还需要注射器;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故选A、rm{D}.【解析】rm{AD}12、CD【分析】解:rm{A.}铜和浓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故A错误;
B.硫酸铜高温分解生成rm{Cu_{2}O}rm{O_{2}}rm{SO_{3}}rm{SO_{2}}混合气体rm{X}是rm{O_{2}}rm{SO_{2}}rm{SO_{3}}故B错误;
C.根据rm{2CuSO_{4}dfrac{overset{;{赂脽脦脗};}{.}}{;}Cu_{2}O+SO_{2}隆眉+SO_{3}隆眉+O_{2}隆眉}知,rm{2CuSO_{4}dfrac{
overset{;{赂脽脦脗};}{
.}}{;}Cu_{2}O+SO_{2}隆眉+SO_{3}隆眉+O_{2}隆眉}rm{Cu}rm{S}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故C正确;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rm{O}可知,rm{0}中rm{Cu_{2}O}的化合价为rm{Cu}价;故D正确.
故选CD.
A.根据反应后的生成物判断;
B.硫酸铜分解生成rm{+1}与氧气、rm{Cu_{2}O}
C.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rm{SO_{2}}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依据题干提供信息,结合相关知识细心分析解答.rm{0}【解析】rm{CD}13、CD【分析】
A、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都大于ag,所以此时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2℃时;M的溶解度大于ag,N的溶解度等于ag,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agM,得到M的不饱和溶液,加入agN,得到N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
C、t1℃时;在100g水中加入agM和agN,得到的都是不饱和溶液,溶质;溶液质量都相等,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C正确;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agM,得到M的不饱和溶液,加入agN,得到N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溶液质量都相等,故M、N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CD
【解析】【答案】A;根据交点的意义及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略
【分析】
(1)次氯酸钠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类物质.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0,解得x=+1,故填:盐,+1;
(2)高锰酸钾分解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2KMnO4K2MnO4+MnO2+O2↑;
(3)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具有消毒的作用,用水冲洗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故填:ab;
(4)500g2%的NaOH溶液;需用固体氢氧化钠:500g×2%=10g,水的质量为500g-10g=490g,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烧杯和天平等,故填:10,490,量筒,玻璃棒,托盘天平,烧杯.
【解析】【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物质,根据化合价规则即可求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高锰酸钾分解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具有消毒的作用;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即可求得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烧杯和天平等.
15、略
【分析】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其中+31表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是31,共有4个电子层,第二层是有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故答案为:31;4;8;3;3;阳.
【解析】【答案】本题要明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根据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6、Hg;C2H5OH;C;H2CO3【分析】解:rm{(1)}温度计里的金属是汞;
rm{(2)}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的溶剂是酒精;
rm{(3)}金刚石是碳的单质;
rm{(4)}雪碧中含有碳酸.
故填:rm{(1)Hg}rm{(2)C_{2}H_{5}OH}rm{(3)C}rm{(4)H_{2}CO_{3}}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解析】rm{Hg}rm{C_{2}H_{5}OH}rm{C}rm{H_{2}CO_{3}}17、A;碳酸氢钠;③;产生白色的沉淀;Na2CO3+Ca(OH)2═2NaOH+CaCO3↓;盐酸【分析】解:rm{(2)}破损标签可见部分为钠元素,可判断该物质由金属元素与根组成,而酸类物质由氢元素与酸根所组成,可判断该物质不可能为酸;故答案为:rm{A}
rm{(3)}根据常温下碳酸氢钠的溶液为rm{9.6g}可判断常温下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rm{=dfrac{9.6g}{100g+9.6g}隆脕100%=8.8%}因此可判断该溶液不可能为碳酸氢钠溶液;故答案为:碳酸氢钠;
rm{=dfrac
{9.6g}{100g+9.6g}隆脕100%=8.8%}由于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都为碱性,溶液rm{(4)a}都大于rm{pH}只有氯化钙溶液的rm{7}所以该瓶rm{pH=7}大于rm{pH}的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故答案为:rm{7}
rm{垄脹}利用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而与氢氧化钠不能反应而无明显现象,可使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rm{b}溶液和rm{NaOH}溶液;故答案为:产生白色的沉淀;rm{Na_{2}CO_{3}}
rm{Na_{2}CO_{3}+Ca(OH)_{2}篓T2NaOH+CaCO_{3}隆媒}根据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可推断鉴别两物质时所加入的试剂为稀盐酸,故答案为:盐酸.
rm{(5)}【解析】rm{A;}碳酸氢钠rm{;垄脹;}产生白色的沉淀rm{;Na_{2}CO_{3}+Ca(OH)_{2}篓T2NaOH+CaCO_{3}隆媒;}盐酸18、催化;质量;化学性质【分析】解: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因为它改变了反应的速率,但是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催化;质量;化学性质.
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据此结合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催化剂的概念、特征rm{(}“一变二不变”rm{)}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催化;质量;化学性质19、前面;A>B>D;锌或Zn;Cu+2AgNO3=Cu(NO3)2+2Ag【分析】解:rm{(1)C+H_{2}SO_{4}=CSO_{4}+H_{2}隆眉}说明金属rm{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
rm{(2)}由rm{垄脵A+BSO_{4}=ASO_{4}+B}可知活动性rm{A>B}由rm{垄脷C+H_{2}SO_{4}=CSO_{4}+H_{2}隆眉}可知rm{C}在氢前面;由rm{垄脹B+2DNO_{3}=B(NO_{3})_{2}+2D}可知rm{B>D}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rm{AB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关系是rm{A>B>D}
rm{(3)}若rm{A}rm{B}rm{C}rm{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rm{C}与rm{H_{2}SO_{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rm{C}为铁,据rm{A>B>D}而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锌rm{>}铜rm{>}银,可知则金属rm{A}为锌,rm{B}是铜,rm{D}是银,反应rm{垄脹}的化学方程式为rm{Cu+2AgNO_{3}=Cu(NO_{3})_{2}+2Ag}
故答案为:
rm{(1)}前面;rm{(2)A>B>D}rm{(3)}锌或rm{Zn}rm{Cu+2AgNO_{3}=Cu(NO_{3})_{2}+2Ag}.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解答,rm{垄脵}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rm{垄脷}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rm{C}与rm{H_{2}SO_{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说明rm{C}是铁,同理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推出rm{A}并书写相关的方程式.
明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并能结合题意分析解答,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解析】前面;rm{A>B>D}锌或rm{Zn}rm{Cu+2AgNO_{3}=Cu(NO_{3})_{2}+2Ag}20、四氟乙烯是由碳、氟两种元素组成;一个四氟乙烯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氟原子构成【分析】解:由四氟乙烯的化学式可知:四氟乙烯由碳、氟两种元素组成,四氟乙烯分子由碳、氟原子构成,一个四氟乙烯分子由rm{2}个碳原子和rm{4}个氟原子构成;还表示四氟乙烯这种物质,一个四氟乙烯分子.
故答案为:四氟乙烯是由碳;氟两种元素组成;一个四氟乙烯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氟原子构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等.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解答时要注意化学式所表示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区别.【解析】四氟乙烯是由碳、氟两种元素组成;一个四氟乙烯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氟原子构成21、rm{(1)垄脻(2)垄脺(3)垄脷(4)垄脵(5)垄脹}【分析】解:rm{垄脵}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rm{垄脷}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所含原子个数,rm{垄脹}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rm{垄脺}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rm{垄脻}分子式前面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rm{垄脼}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故rm{(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rm{垄脻(2)}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rm{垄脺}
rm{(3)}表示rm{1}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rm{垄脷}
rm{(4)}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rm{垄脵}
rm{(5)}表示离子个数的是rm{垄脹}
故答案为:rm{(1)垄脻(2)垄脺(3)垄脷(4)垄脵(5)垄脹}【解析】rm{(1)垄脻(2)垄脺(3)垄脷(4)垄脵(5)垄脹}四、计算题(共4题,共24分)22、略
【分析】
(1)C是试管;(2)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气体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且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3)长时间收集不满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或药品不够;
(4)B装置比A装置多了一块有孔塑料板;其优点在于可随时反应随时停止.
(5)E实验是通过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答案为:
(1)试管。
(2)O2(或H2)2H2O22H2O+O2↑(Zn+H2SO4═ZnSO4+H2↑)
(3)装置漏气或药品不够。
(4)可随时反应随时停止高温。
(5)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解析】【答案】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进行选择制取的气体;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分析误差原因,根据装置的不同点分析装置的优缺点.
23、略
【分析】
(1)“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实验a试管中没有水,所以不生锈;实验b试管中没有二氧化碳,所以不生锈;实验c试管中没有氧气,所以不生锈.所以实验a说明没有水铜不会生锈;实验b说明没有CO2铜也不会生锈;实验c说明没有氧气铜也不会生锈.
故答案为:氧气.
(2)铜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反应方程式是:2Cu+O2+H2O+CO2═Cu2(OH)2CO3.
故答案为:2Cu+O2+H2O+CO2═Cu2(OH)2CO3.
【解析】【答案】(1)根据“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实验现象分析解答.
(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24、略
【分析】
(1)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由65℃降低到室温20℃,溶解度减小,因为硝酸钾开始是饱和溶液,降温后,溶解度减小就会有硝酸钾固体析出;
(2)因为浮力=ρ液gv排;析出溶质后,密度减小,所以排开水的体积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umeose-K-生命科学试剂-MCE-2774
- 5-Fluoro-THJ-生命科学试剂-MCE-6389
- 2025年度环保型空调拆卸作业安全协议书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居间代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父母出资购房子女房产份额分配协议
- 2025年度无房产证房屋买卖风险评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砍树承包合同及林业资源管理实施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食堂档口租赁合同与员工餐饮补贴协议
- 高标准实验环境下的安全防护措施探讨
- 临时用电安全合同协议
-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 2024版《供电营业规则》学习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福建省医院大全
- GB/T 16659-2024煤中汞的测定方法
- 闪蒸罐计算完整版本
- (高清版)DZT 0073-2016 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
- 完整2024年开工第一课课件
- 货运车辆驾驶员安全培训内容资料完整
- 高一学期述职报告
- 风神汽车4S店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ICU患者的体位转换与床旁运动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