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2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开小花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在孩童的哭闹声里,你悄悄溜走;在少年的欢笑声里,你轻轻滑过;在青年远行的脚步声里,你默默流逝。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你无声无息地,藏进了父亲的白发,藏进了母亲的皱纹,藏进了双亲蹒跚的步履。你是个轮回的沙漏。终有一天,你也会让我们重复父母的过往A.选段开头运用对偶句,生动地描绘出老树、枯木迎来新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经过漫长等待后的惊喜之情。B.选段中反复追问“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强调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地思考,抒发了作者的惋惜之情。C.选段中用“藏进”一词把时间人格化,运用排比句,形象地写出随着时间地悄然逝去,父母在渐渐老去的情状。D.选段中把时间比作“轮回的沙漏”,形象地写出随着时光轮转,“我们”也会像父母一样老去的事实,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感慨。2、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相形见绌(chù短缺;不足)近在咫尺(zhǐ古代长度单位,八寸为一咫)B.啮齿动物(niè咬牙切齿)肆意挑衅(xùn争端)C.龙吟凤哕(huì鸣叫)j与之媲美(bì比得上)D.缄默不语(jiān给书信封口)深恶痛疾(wù厌恶)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消遣班斓绿树成阴B.俯瞰竭力气喘于于C.肺腔走廓切夜难眠D.按钮咳嗽胳膊肘4、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这对眼睛不会放过____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B.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____的文字。C.这位所谓的专家在台上絮絮叨叨,声音沉闷,____的宣扬他的学说。D.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____,但却能在灾难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6、下列对课文《我的童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作者童年时期家境异常艰苦,但在作者出生之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B.文中对奶奶的描写比较简约,而重点描写了奶奶给“我”馒头的动作,是为了表现童年时期生活的贫苦。C.“我”六岁那一年离开故乡,和叔父去了济南,虽然备尝思乡思亲之苦,但这也是“我:一生中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D.文中最后写“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表达了离家孩子对父母的深切思念。7、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____。B.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____的孩子们一块儿玩。C.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____的。D.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____。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从2006年开始;在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列为中国国家“文化遗产日”。②首次第一年的主题就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③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浙江自然要大张旗鼓经历系列活动,让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全民运动,让守护精神家园成为一种全民意识。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9、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______通______含义: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通______含义:____________通______含义:______

③其真无马邪______通______含义:______。10、根据《故宫博物馆》内容填空。

本文大体按照由____到____的游览参观路线介绍故宫,突出了故宫建筑群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在行文中,详略得当。如写“前朝”,重点介绍三大殿中的____,写“后廷”,又突出____和____。11、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课文中"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在《自嘲》中有一句诗与它的意思相同,这句诗是____。12、从“抽;用、截、引”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盲目增加耕地____水、盲目修建水库____水、盲目掘堤____水、盲目建泵站____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____干了。13、读《朝花夕拾》,《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让我感到痛苦。14、《讽谏小议》本文作者____,写的一篇____。15、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1)____谷()(2)____润()(3)____月()(4)____娥()

(5)一____灰()(6)____台()(7)____间()评卷人得分三、默写(共9题,共18分)16、在横线上工整地填入正确内容。

(1)______;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______。(王绩《野望》)

(2)《黄鹤楼》中情景交融;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中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7、背诵五首唐诗;按原文填空。

(1)树树皆秋色;山山______。

(2)晴川______汉阳树;芳草______。

(3)______出汉塞;______入胡天。

(4)山______平野尽;江______大荒流。月下______天镜,云生______海楼。

(5)______早莺争暖树,谁家______。18、填空。①《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__,____。②《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名句是:____,____。③《小石潭记》中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古诗文填空(1)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____,____。

(3)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现作者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有一位名人说:“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8)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20、根据要求默写古诗。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登幽州台歌》。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

(4)《与朱元思书》中;侧面写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赤壁》中“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二句抒发了作者空有才情而难遇良机的感慨。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表示坚信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7)《五柳先生传》中借他人之言;以示自己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8)《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忠贞不屈气节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21、古诗文默写(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3)鸢飞戾天者,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4)子曰:“____,称其德也。”(《论语》)(5)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____。”(《论语》)(6)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7)朋友远行,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送别,略显感伤,不如用王勃的诗句“____,____”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22、《过零丁洋》中用比喻的手法揭示国家山河破碎,个人命运动荡的句子是____。23、写出几句与雨有关的古诗词名句。24、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

(2)《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______。

(3)《渔家傲秋思》:四面边声连角起。______;______。

(4)《浣溪沙》:______;______。萧萧暮雨子规啼。

(5)《小石潭记》中描写树枝藤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______。评卷人得分四、问答题(共1题,共3分)2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说说它的意思。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4题,共28分)26、请以“他(她;它)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注意描写,有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27、小作文。(10分)自习课,教室里人声鼎沸,门轻轻地开了,班主任走了进来要求:①补充后面内容;②内容符合情境,并运用恰当描写;③150字左右。28、写作(30分)“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毕淑敏我们可以对世界宣布:“我很重要!”我的自信与坚持,我的存在与生命,很重要!我们也感恩身边的亲人好友:“你很重要!”你的微笑与呵护,你的提醒与批评,很重要!我们的世界有太多令人向往却缺失的东西:公平、正气、诚信、民主、法制亲爱的同学们,什么是你最重要的呢?23.请以“,很重要!”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9、【题文】生活是美好的;重逢的喜悦;友情的珍贵、用心的品读都荡漾着难忘和回味。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精彩无处不在。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请以“精彩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如“精彩一幕”、“精彩瞬间”、“精彩人生”等)再下笔作文。

2;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3、卷面整洁,书写认真,书写分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题型。因为提到修辞手法,就要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反复、顶真等。对偶句是指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成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方法。“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开小花”是一个对偶句。但在这里作用不是“生动地描绘出老树、枯木迎来新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经过漫长等待后的惊喜之情。”,而是通过描绘老树、枯木迎来新生的景象,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无奈。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A2、A【分析】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根据词义判断加点字的意思。用反选排除法,B“衅”拼音错误,C“哕”拼音错误,D“缄”本义为书信,故选A。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A3、D【分析】【分析】A项;“班斓”应为“斑斓”;B项,“于于”应为“吁吁”;C项,“廓”应为“廊”,“切”应为“彻”。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汉字的字形。4、C【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根据平时的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词语的含义、对象、程度、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A.“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此句指鲁迅先生对反动文人的态度,使用正确;C.“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D.“化险为夷”形容使危险的情况变成平安。​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解析】C5、C【分析】A.使用正确;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B.使用正确;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C.使用有误;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后面接“谈论着”不恰当,可改为“兴致勃勃”。

D.使用正确;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故选:C。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

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结意思相近的成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言环境的异同。【解析】C6、A【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根据理解概括文章思想感情。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A理解错误;应是“在我诞生前似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

【解答】

A正确。

【解答】

A正确。

A正确。

B

B【解析】A7、B【分析】野蛮在这里是“贬词褒用”。【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①缺少主语;删去“在”;

②语意重复;删去“首次”或“第一年的”;

③动宾搭配不当;把“经历”改为“进行”.

答案:①删去“在”;

②删去“首次”或“第一年的”;

③把“经历”改为“进行”.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解析】删去“在”;删去“首次”或“第一年的”;把“经历”改为“进行”9、略

【分析】首先明确句意;然后比较各句中字词的本义与语境义,找到意义的不同,根据形;音的相似或相同点来判断。

①句意: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部显现不来。“见”本义为看见;而在句中应该是“显露”的意思,两字读间相近,故“见”是“现”的通假字。

②句意: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食本义是食物;在句子中是饲养,故“食”通“饲”,喂养;“材”在句子中是“才能”,故“材”通“才”才能。

③句意: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邪”通“耶”;吗,表疑问。

答案:

①见;现、显露(或表现);

②食;饲、喂;材、才、才能;

③邪;耶、吗;表疑问。

本题是对通假字的考查。

古文中的通假字,指或形或音相同相近的字通用,所以判断通假字可从“形”或“音”两方面来辨析判断,课文注释中注明的通假字学习时要加强记忆。【解析】见;现;显露(或表现);食;饲;材;喂;才;才能;邪;耶;吗,表疑问10、南北规模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太和殿养心殿御花园【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的相关常识;有必要要求学生识记相关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细细品味,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11、俯首甘为孺子牛【分析】【分析】理解诗句内容;不难回答此题。

【点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12、用截引抽抽【分析】【分析】根据语意选择动词:耕地用水;水库截水,掘堤引水,水泵抽水,水被抽干。

【点评】本题考查动词的应用。一要搭配恰当,二要符合语意。13、鉴略【分析】【分析】依据作品内容不难填出;《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情况。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14、萧春雷随笔【分析】【分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15、略

【分析】注意注音的准确性。【解析】yángjìnhàohéngcuōlùshùn三、默写(共9题,共18分)16、略

【分析】(1)东皋薄暮望山山唯落晖(重点字:皋落晖)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重点字:怜)

(5)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重点字:渐)

本题为名篇名句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

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解析】东皋薄暮望;山山唯落晖;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17、略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首先需要对考纲范围内的古诗文熟读成诵;能根据上下句填空;准确无误的书写.本题要求背诵五首唐诗,按原文填空,根据要求作答即可,注意“晖”“鹦鹉”“蓬”等字的写法.

答案。

(1)唯落晖(2)历历萋萋鹦鹉洲(3)征蓬归雁(4)随入飞结(5)几处新燕啄春泥。

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解析】唯落晖;历历;萋萋鹦鹉洲;征蓬;归雁;随;入;飞;结;几处;新燕啄春泥18、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篇名句的理解和默写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名篇名句,不断增加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其次要对名篇名句的内容、在诗文中的表达作用、所体现的情感等准确理解把握。同时,还要能正确书写,做到不丢字、不多字、不错字。本题为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选择要填写的句子。本题注意“篱、孤、幽邃、筋”的书写。【解析】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④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9、略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名篇名句的背诵、识记、默写能力。有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形式,直接性默写要求不出错字,理解性默写要分析语境,抓住关键词理解应该选择的正确诗句来回答。默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畔、涯、婵娟、郎、畔、涯、怆。【解析】(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世有伯乐然后又千里马(7)独怆然而涕下(8)欲上青天览明月20、略

【分析】(1)独怆然而涕下(易错字:怆;涕)

(2)月有阴晴圆缺(易错字:圆)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易错字:欲;常)

(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易错字:碍)

(5)东风不与周郎便(易错字:郎;便)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易错字:畔)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易错字:戚;汲)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易错字:丹;汗)

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连续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答题时要注意题目提供的上下句和题干要求;做到字迹清楚,书写正确.

古诗文背诵是中考考点之一,平时要背过所学的古诗文,还要做到能正确书写,理解意蕴.【解析】独怆然而涕下;月有阴晴圆缺;且与与常马等不可得;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东风不与周郎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1、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及基本内容,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本题中,要注意“纶”“罹”“骥”的书写。【解析】(1)独怆然而涕下(2)岂不罹凝寒(3)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4)骥不称其力(5)劳而不怨(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2、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名句的掌握。属于理解性默写,这类题目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书写时注意“絮”“世”的写法。【解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3、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属于理解性默写题。只要平时既注意记忆;积累;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本题并不难。名句默写题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这里只要是与雨有关的古诗词名句即可。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解析】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24、略

【分析】答案:

(1)布衾多年冷似铁(重点字:衾)

(2)把酒话桑麻。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重点字:嶂)

(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重点字:浸溪)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重点字:蔓)

(6)湖中人鸟声俱绝(重点字:俱)

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

回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书写,避免出现错别字,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理解辨析识记,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同时还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解析】布衾多年冷似铁;把酒话桑麻;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湖中人鸟声俱绝四、问答题(共1题,共3分)25、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分析】【分析】首先要了解诗句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根据字词的含义来说明诗可的内容。

【点评】本题要注意答点,“意思”只是要求解释诗句本身文字内容,而非作者隐含的思想。五、写作题(共4题,共28分)26、略

【分析】

该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尽管前面没有提示性的语言和语段,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该题目关键是对“改变”的理解;“改变”必然有一个过程,应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让我从反面走向了正面(当然,也可以让我从正面走向了反面).“改变”前后的内容都要交代,因此用到对比手法.

【思路点拨】结合题干要求;可以考虑:或人名(平凡或伟大的人);或一句话(平常的或深刻的话)、或一件事(普通的或重大的事)等等.补题直接决定了写作的方向,规定了选材甚至中心.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表达方式】因为题目的关键是“改变”;所以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但要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夹叙夹议,或者先叙后议.

【例文点评】这是一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作文,记叙文字为主体,议论文字很好的升华主题和主旨,相得益彰.本习作紧扣题目“改变”这一主题来写,用生动和充满正能量的文字写出改变,十分符合写作要求.【解析】【例文】

她改变了我。

她总是那么自然;她那含情凝视的双眸总是那么有神.面对着大家也是那种模仿不到的微笑.我是一个害羞的女孩,好事坏事与我沾不到边.在大家面前我总是默默无闻,总是把事藏在心底.其实我总是羡慕她那种由内而外的自然.

记得那次;是一个无比情朗的天,我与以往一样独自在那个熟悉的角落.是她的课我的心偷偷地暗自高兴.太好了.我喜欢那个老师,她的自然让我羡慕,她的美丽让我欣赏,她的不偏爱更加让我对她无比的尊敬.叮叮上课了.她大步走进来又很自然地向我们打招呼.

“今天;我们来上节有趣的自我介绍课.”老师温和地说.我是第一号,所以从我开始.我慌张地站起来,低着头沉默着.老师对我说“自然点同学,这是你的舞台,想说什么就说出来,老师鼓励你.”我我我是一个内向的人,请,请同学们,多多包容我,希望你们与我成为好朋友.我喜欢的这位老师,在以后的下课十分钟,总与我闲聊,是她告诉了我要锐变,是她然我与同学的关系变得自然.我更加的敬佩她,喜爱她.

我真的变了;变的外向,在课堂上我的思维活跃,老师同学们都喜欢我,喜欢与我交谈.我敢在讲台上大声说话,连主持节目时也总是推荐我.

我从内而外的改变.我永不忘记她的鼓励,她的微笑,她是永远的在我心中,在我心中生根发芽.27、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情境作文的能力。情境作文就是针对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不知写什么,不知怎样写的问题,创设了以生活为基础的作文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到假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写熟悉的人、事、景、物,感悟、思考、表现生活。本题属于想象续写小作文,根据情境合理想象,最好能出现一波三折的情节,才能扣人心弦,吸引读者。【解析】略。28、略

【分析】试题分析:“,很重要”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从审题角度看,“补题”部分可是人,也可是物,更可是一种精神,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较为新颖的写作角度,体现更为深刻的思想价值;选择较为熟悉真实的写作材料,力求写出真情实感;学会精巧的写作构思,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波澜,以期获得理想的分数。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参考例文你,很重要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重要的东西,或人、或物、或一句话、一个字、一次跌倒、有一件事。妈妈是我重要的人,他在我丧气时鼓励我,让我加油加油再加油,不能被失败打倒,要坚强,做一个坚强的女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