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9/21/wKhkGWeeEHGAHYZ1AAHYMr9kviE114.jpg)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9/21/wKhkGWeeEHGAHYZ1AAHYMr9kviE1142.jpg)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9/21/wKhkGWeeEHGAHYZ1AAHYMr9kviE1143.jpg)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9/21/wKhkGWeeEHGAHYZ1AAHYMr9kviE1144.jpg)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9/21/wKhkGWeeEHGAHYZ1AAHYMr9kviE11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科学家为追寻科学问题的答案锲而不舍,为探究未知世界奠定了基础.关于他们的研究成果说法正确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促进发电机的发明B.伽利略首先发现白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C.牛顿研究热和功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D.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了地理两级和地磁两级并不重合2、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3、小明乘坐公交汽车时,站在离车门较近的位置而且双手没有扶任何物体,为了避免汽车启动时摔倒,他应将身体()A.保持直立B.向汽车运动方向倾斜C.向汽车运动的反方向倾斜D.任何站姿都可以4、夜晚走在路灯下,就会形成影子,这说明(
)
A.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曲线传播的B.光在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C.光在空气中很难传播D.人能够透过比较少的光5、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A.受精卵B.婴儿的出生C.卵子和精子D.胚胎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如图所示,一只上口小、下底大的平底容器装满纯净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质量为m,水的质量为M.用F1表示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P1表示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F2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P2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则()
A.F1=Mg
B.F2=(M+m)g
C.P1有可能等于P2
D.P1不可能等于P2
7、将“220V15W
”的灯泡L1
和“220V60W
”的灯泡L2
串联在220V
的电压上,组成闭合的电路(
设灯丝电阻不变)
则(
)
A.灯泡L1
比灯泡L2
亮B.灯泡L2
的实际功率为15W
C.两灯的总功率小于15W
D.两灯的实际功率都变为额定功率的一半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B.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
C.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
D.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小9、王飞同学加热某固体物质使其熔化,下表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温度/隆忙
72
74
76
77
79
80
80
80
80
80
81
82
83
84
A.该物质是一种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隆忙
C.该物质加热到第4
分钟时是固态D.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4min
10、甲、乙、丙三人各驾一架直升飞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匀速上升,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B.甲、丙匀速下降,乙静止C.甲、乙、丙均匀速下降D.甲、乙、丙均匀速上升11、下列措施中,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C.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D.在纺织车间工人带上耳罩12、雅安的蒙山茶自古为贡茶之一,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的升华现象B.泡茶时,部分茶叶浮起来--是由于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主要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13、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北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选择正确的选项()
A.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水冷却的时间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D.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
小时的室温20隆忙
14、在家庭电路中,如果带有漏电保护器的总开关出现“跳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有人触电B.电路中出现短路C.电路中出现断路D.正在工作的电器总功率过大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2014•泸州)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的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与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16、(2015•铁岭四模)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____遇冷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雪糕冒“白气”符合实际的是____图.(选填“甲”或“乙”)17、如图所示,A、B两点间电压恒定为10V,当把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读数为5V,当把电压表接在R2两端时读数为3V,已知R1=3000Ω,则R2=____Ω.
18、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要完成数百个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说明力可以______;北京测控中心通过______与宇航员联络,当神舟十号绕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其动能______(选填“增大”“缩小”或“不变”)19、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密度较小的是______,甲物质的密度是______g/cm3
20、在照明电路中,白炽灯突然熄灭,用试电笔分别检测连接灯座的两根电源线,发现氖管均发光,则故障的原因是______.
使用测电笔时,手一定要______(
选填“接触”或“不接触”)
笔尾的金属体.21、中国号称“小眼镜王国”,很多孩子都患有近视眼,已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
填“前”或“后”).
这种成像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幅由______(
填“凸”或“凹”)
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22、质量是27g
的铝块,体积是10cm3
则铝的密度是______g/cm3.
将这个铝块削去一半,其质量是______g
密度为______kg/m3
.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2题,共12分)23、如下图所示;光线与镜面成45°入射,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24、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来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座平直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并利用秒表记录了听到回声的时间,他发现在经过了1s
后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5s
再次听到了回声,已知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
求: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12分)2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雨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
究.经过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这些猜想;他们找来了一些琴弦,其规格分别如表。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B铜600.9C铜800.7D铜700.8E尼龙80____(1)为验证猜想一,可选编号为____的两根琴弦进行研究.
(2)为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为____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请你在表中填上该琴弦的横截面积.26、有人用锅煮鸡蛋,当水烧开之后,为了使鸡蛋快点烧熟,他加大火力,让水沸腾得更加剧烈些,试用科学原理分析他的做法是否合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情况,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熟悉的法拉第、伽利略、牛顿、沈括等,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知道这些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解析】【解答】解: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故A错误;
B;伽利略创造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他的发现;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故B错误;
C;牛顿建立了三大力学定律和发现了万有引力;故C错误;
D;沈括是我国宋代的学者;它首次发现了磁偏角,地理两级和地磁两级并不重合,故D正确.
故选D.2、A【分析】【分析】(1)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2)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解析】【解答】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故A正确;
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C错误;
D;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故选:A.3、B【分析】【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根据惯性现象可对本题中的运动情况做出判断.【解析】【解答】解:当公交车启动时;人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容易摔倒.为了避免开车时摔倒,他应将身体向公交车运动方向倾斜.这样当车启动时,人向后倾,正好回到直立的位置.
故选B.4、B【分析】解:灯光下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
故选:B
.
要掌握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解析】B
5、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
考点:新生命的起点。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较易,熟知人的生殖过程是有性生殖,即可解题。【解析】A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BC【分析】
只有当容器为圆柱形的容器时;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与水的重力大小相等.题中容器是上口小;下底大的平底容器,所以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故A错误.
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
P2=S为容器底面积.P1=因为F1大于Mg,所以F1有可能等于(M+m)g,所以P1有可能等于P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解析】【答案】只有当容器为圆柱形的容器时;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与水的重力大小相等.
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要判断压强大小,可根据公式p=分析.
7、AC【分析】解:A
由P=U2R
得:
L1
的电阻R1=U2P1=(220V)215W隆脰3226.7娄赂
L2
的电阻R2=U2P2=(220V)260W=24203娄赂隆脰806.7娄赂
则两灯串联时;电流相等,由P=I2R
可得,灯泡L1
的功率大于L2
的功率,故灯泡L1
要比L2
亮,故A正确.
B、两灯串联时,实际电流为I1=P1U1=15W220V=344A
灯泡L2
的实际功率,P2=I2R2=(344A)2隆脕24203娄赂=3.75W
故B错误;
C、两灯实际消耗的功率P=U2R1+R2=(220V)23226.7娄赂+806.7娄赂隆脰12W<15W
故C正确;
D、总功率为12W
若两灯功率均变为原来的一半,功率应为15W2+60W2=37.5W
而实际功率只有12W
故D错误.
故选AC.
由灯泡的额定功率及额定电压可求得灯泡的电阻;则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流,由功率公式求得实际功率即可分析各项.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中的功率关系,应先得出各自的电阻再由串联电路的规律求解电流和功率关系,由分析可得,电阻越大的灯泡串联后亮度越大.【解析】AC
8、AB【分析】略【解析】AB
9、ABC【分析】略【解析】ABC
10、BC【分析】【分析】以丙看到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的速度上升为突破口,分析出丙飞机的状态,再依次分析甲、乙的状态。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一定难度,关键是能找准突破口,依次分析。【解答】丙看到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的速度上升;可以判断丙飞机是匀速下降的;
丙飞机是匀速下降的;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可以判断甲飞机也在匀速下降,比丙下降的速度大;
甲飞机匀速下降,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所以乙是静止的或是匀速下降且比甲下降的速度小。故选BC。【解析】BC
11、ABD【分析】解:A
给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符合题意;
B;在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符合题意;
C;利用声纳探测海水的深度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即回声的利用,不是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在纺织车间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符合题意;
故选ABD.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解析】ABD
12、AB【分析】解:A
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分子扩散的结果,不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
B;泡茶时;部分茶叶浮起来--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故B错误;
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因为吹一吹可以加快茶水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茶水蒸发,使茶凉的快一些,故C正确;
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D正确.
故选AB.
(1)
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质分子通过扩散现象可以使分子充满整个空间;
(2)
上浮的茶叶受到浮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所以茶叶上浮;
(3)
液体汽化时要吸收热量;液体温度降低;蒸发与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
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通速度可以加快蒸发速度;
(4)
从一侧看;玻璃杯中间后,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一个放大镜.
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物体上浮的条件、加快蒸发的因素、透明的应用,是一道学科综合题,但难度不大,只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解析】AB
13、ABD【分析】【分析】(1)
此实验是为了比较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所以其自变量是水冷却的时间;(2)
根据图象,在相同时间内,温度降低的多少来判断;(3)
结合图象分析降温规律,当温度不再改变时,即水温降到了室温。本题考查的是能正确根据图象,判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而得出相应的规律,并判断出室温的高低,考查了我们读取图象的能力。【解答】A.由题意可知,此实验是为了比较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而保温效果是通过水冷却的时间体现出来的,所以其自变量是水冷却的时间,故A正确;BC.
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的水温下降较慢,甲的水温下降较快,所以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故B正确,故C不正确;D.由图象可知,当温度降到20隆忙
时,温度不再变化,所以室温为20隆忙
第5
小时室温当然也是20隆忙
故D正确。故选ABD。【解析】ABD
14、ABD【分析】解:带有漏电保护器的总开关集成了断路器(
空气开关)
和漏电保护器的功能;对电路起到短路;过载(
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和漏电保护的作用.
所以当有人触电、电路中出现短路、家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时都会造成总开关出现“跳闸”现象.
故选ABD.
当电路中发生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导致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会自动断开,切断电路;
漏电保护器是在有人触电和漏电时;能自动断开电路,对人身起保护作用的保护装置.
一说到“跳闸”,学生可能首先会想到是由于电路出现短路或家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电流过大而出现的“跳闸”,忽视了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是当有漏电或人触电时,它也能自动断开电路.【解析】ABD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略
【分析】【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要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析】【解答】解: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53°;所以入射角为90°-53°=37°.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7°;所以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53°.
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100°-53°=47°;
因此折射角为90°-47°=43°.
故答案为:37°;43°.16、略
【分析】【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白气”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知道水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根据物质前后的物态判断物态变化.【解析】【解答】解: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液态小液滴,即白气;
因为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许多小水珠;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小水珠会下沉;故图中的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水蒸气;液化;乙.17、略
【分析】
设电压表的电阻为R;
当把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
由题知,U2=U-5V=10V-5V=5V;
电路中的电流:
I=+
∴U2=IR2;
即:(+)×R2=5V;①
当把电压表接在R2两端时;
由题知,U1′=U-3V=10V-3V=7V;
电路中的电流:
I′=+
∴U1′=I′R1;
即:(+)×R1=7V;②
由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
R2=1800Ω.
故答案为:1800.
【解析】【答案】由题知两电阻串联,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得出当把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关于电压表内阻R和R2的方程U2=IR2=(+)×R2;
同理得出当把电压表接在R2两端时关于电压表内阻R和R2的方程U1=IR1=(+)×R1;联立方程组求解.
18、略
【分析】解:
①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要完成数百个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北京测控中心通过电磁波与宇航员联络;
③当神舟十号绕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增大.
故答案为: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电磁波;增大.
①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②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③飞船在绕地飞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不断转化.
此题考查的是力的作用效果、电磁波的特点和动能的影响因素,属于基本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解析】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电磁波;增大19、乙;2【分析】解:
(1)
由图象知;在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
如都取V=2m3)
甲的质量较大;
由娄脩=mV
可知;甲物质密度较大;乙的密度较小;
(2)
由图象知;m录脳=4隆脕103kg
时,V录脳=2m3
则甲物质的密度娄脩录脳=m录脳V录脳=4隆脕103kg2m3=2隆脕103kg/m3=2g/cm3
故答案为:乙;2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的质量关系,根据娄脩=mV
比较两者的密度关系,读出一组甲的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根据娄脩=mV
求出甲物质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大小比较和密度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相关的信息。【解析】乙;2
20、进户零线断路;接触【分析】解:(1)
电灯突然全部熄灭;用测电笔测试各处电路时,氖管都发光,说明该电路进户火线不可能断路.
由此可以判断是进户零线断路,使得几盏灯所在电路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使电路中没有电流而出现几盏灯全部熄灭.
同理,若测试时,测电笔都不亮,就是进户的火线断路.
(2)
测电笔是用来辨别零线和火线的工具;使用测电笔时,应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
故答案为:进户零线断路;接触.
(1)
用电器均不正常而保险丝未熔断;说明电路中干路上有断路,测电笔测试各处电路,氖管都发光,说明各点与火线是连通的,故只可能是零线断了.
同理若测试时,测电笔都不亮,就是进户的火线断路.
(2)
测电笔中的氖管发光与否是判断火线和零线的主要依据;发光则为火线,不发光则为零线.
但手一定要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才能和大地连成通路,使电流通过,氖管才有可能发光.
本题考查了用测电笔检测电路的故障和测电笔的使用.
在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测火线应氖管发光,测零线应不发光.【解析】进户零线断路;接触21、前;凹;高(或大)【分析】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过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要带凹透镜来矫正,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佩戴眼镜的“度数”越高(
或大)
.
故答案为:前;凹;高(
或大)
.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过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要戴一个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像离视网膜越远,矫正时眼镜的“度数”应该越大.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
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解析】前;凹;高(
或大)
22、2.7;13.5;2.7×103【分析】解:铝块的密度:
娄脩=mV=27g10cm3=2.7g/cm3
隆脽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隆脿
将这个铝块削去一半时;其质量减半,即为13.5g
隆脽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种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隆脿
此时铝的密度不变;仍为2.7g/cm3=2.7隆脕103kg/m3
.
故答案为:2.713.52.7隆脕103
.
(1)
已知铝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铝的密度;
(2)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种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简单的计算和学生对密度特性、质量的理解与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目.【解析】2.713.52.7隆脕103
四、解答题(共2题,共12分)23、略
【分析】
首先做出法线(法线与镜面垂直;虚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5°,所以入射角为90°-45°=45°,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45°,如下图:
【解析】【答案】(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4、解:
(1)∵枪响后经1s听到一边峭壁的回声;
∴这边峭壁到测量员所经历的时间为:
t1=×1s=0.5s;
s1=vt1=340m/s×0.5s=170m;
(2)同理;再经0.5s听到另一边峭壁的回声;
则人到另一边峭壁的单程所用的时间为:
t2=(1s+0.5s)=0.75s;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互联网营销顾问服务合同劳务协议书
- 2025年度环保节能产品推广与应用合同-@-1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节能改造租赁合同协议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施工转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环卫清扫保洁与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承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协议标准书3篇
- 智研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绿色铸造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浅析电动车在快速配送中的重要性
- 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竞争态势研究
- 生物医药产业中的绿色生产与环保理念
- 子宫瘢痕处妊娠-课件
- 烟花爆竹合作协议书模板(5篇)
- 老年社会工作课件
- 最新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 DB23T 2714-2020 农村生活垃圾非焚烧低温处理设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人教版】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1
- 建标 198-2022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 船舶轮机英语_专业用语
- 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登记表
- 第四代建筑悬挑阳台脚手架施工
- 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错误接线向量图研究分析及更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