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3201-T 1133-2022 旅游景区安全评估规范_第1页
DB 3201-T 1133-2022 旅游景区安全评估规范_第2页
DB 3201-T 1133-2022 旅游景区安全评估规范_第3页
DB 3201-T 1133-2022 旅游景区安全评估规范_第4页
DB 3201-T 1133-2022 旅游景区安全评估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200

CCSA90

3201

南京市地方标准

DB3201/T1133—2022

旅游景区安全评估规范

Safetyassessmentspecificationfortouristattraction

2022-12-15发布2022-12-18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01/T1133—2022

旅游景区安全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旅游景区(简称景区)安全评估的总体要求及安全评估程序、内容、报告存档管理

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已建成运行的旅游景区的安全评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8408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12352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

GB/T1777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18168水上游乐设施通用技术条件

GB19079.1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游泳场所

GB19079.6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6部分:滑雪场所

GB19079.7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7部分:花样滑冰场所

GB19079.11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1部分:漂流场所

GB19079.19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9部分:拓展场所

GB24727非公路旅游观光车安全使用规范

GB/T24728客运索道安全服务质量

GB/T26365游览船服务质量要求

GB/T30220游乐设施安全使用管理

GB3165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

GB/T33170(所有部分)大型活动安全要求

GB/T34272小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T37219充气式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51192公园设计规范

CJ/T115动物园安全标志

CJ/T220动物观赏导向标志用图形符号

CJJ/T263动物园管理规范

1

DB3201/T1133—2022

CJJ267动物园设计规范

LB/T034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LB/T068景区游客高峰时段应对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旅游景区touristattraction

为旅游者提供游览服务、有明确的管理界限的场所和区域。

[来源:GB/T41011-20213.1]

3.2

安全评估safetyassessment

以实现景区安全为目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通过核查资料、现场检查和检验试验等方式,按照

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等对投入运行中的景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判断,对景区的安全状态

做出综合性评价的活动。

4总体原则和要求

4.1评估遵循系统性、时效性、专业性、全面性和动态性原则。

4.2景区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针对相关要素开展补充评估:

a)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或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时;

b)景区经营期满后,在移交或转让给其他经营单位前;

c)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并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娱乐项目或场所的;

d)景区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遭受自然灾害影响后;

e)主要服务项目、流程或主要游乐设施发生变化的;

f)其他有必要进行安全评估的情形。

5工作程序

5.1安全评估工作程序见图1。

2

DB3201/T1133—2022

确定评估范围

期明确评估方式成立评估小组制定评估计划

评估适用的法律法规被评估单位的

收集评估资料

和技术标准制度文件、台账资料

开展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现场检查抽查询问

评估

对照评估细则进行评估打分

分计算得分并建立问题清单

作出评估结论

评提出对策措施

完成评估报告

图1南京市旅游景区安全评估工作程序

5.2前期准备

5.2.1确定安全评估范围,评估范围应覆盖本景区所有的场所、相关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

5.2.2明确评估工作方式。可采取景区自评方式,也可聘请相关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

5.2.3成立安全评估工作小组,并明确相关职责分工。安全评估工作小组应由5名(含)以上人员组

成,评估人员应具有安全管理、消防、特种设备、电气等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并至少有1名具备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或安全评价师资格。安全评估工作小组组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a)熟悉景区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

b)熟悉景区业务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并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

c)熟悉景区安全评估要求和内容;

d)能够客观公正地把握评估过程和评估结论,具有保障安全评估公正实施的组织能力;

e)具有协调不同评估意见的能力。

5.2.4制订评估计划。评估计划应确定评估时间、评估方式、评估内容等具体要求。

5.2.5收集评估相关资料。包括景区安全评估适用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及被评估单位的制度

文件、台账等资料。

5.3开展评估

5.3.1座谈交流:召开座谈会,了解景区安全管理工作总体情况。

3

DB3201/T1133—2022

5.3.2查阅资料:查看景区安全管理机构建设,查阅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设施设备安全档案等。

评估内容应符合附录A规定。

5.3.3现场检查:对景区内不同场所(部位或活动),包括景区环境、设备设施、餐厅、动物园区、

大型活动举办地等区域等进行现场查看。评估内容应符合附录A规定。

5.3.4抽查询问:采取随机抽查的形式对安全管理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询问访谈,内容包括在岗

履职情况及安全制度落实情况等。

5.4综合评分

5.4.1安全评估工作小组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评估项目,评估项目应最大程度覆盖景区现

有的设备设施和游乐项目。按照附录A中的内容及现场检查结果对景区进行评估打分。

5.4.2对照评估细则进行打分,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푛푁

퐷=1푖×100+푉„„„„„„„„„„„„„„„„„„(1)

1000−푀

式中:

D--最终实际得分(最后得分采取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i--第i个评估项,i=1,2,…,n;

Ni--第i个评估项的得分;

M--未参与评估的各项的标准分值之和;

V--加分项得分。

5.4.3根据打分情况建立问题清单。

5.5编制评估报告

5.5.1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形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评估的依据、评估人员、评

估时间、评估简要过程、各分项指标评估结果、总体结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建议等。评估报告

格式应符合附录B规定。

5.5.2景区安全评估工作小组对景区安全评估的真实性、公正性负责。

6评估内容

6.1综合安全管理

6.1.1经营资质:应取得主管部门的许可,证照齐全、有效。

6.1.2机构设置: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立安全管理部门,配备管理队伍。

6.1.3职责划分: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安全生产目标。景区主要负责人全面负

责景区安全管理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分管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各级

管理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履行其安全管理职责。

6.1.4管理制度: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并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度;建立安全风险管控

制度,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按规定进行隐

患排查与治理;建立应急管理制度,按规定进行应急准备和响应;建立事故管理制度,发生事故后按

规定上报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6.1.5操作规程:基于安全风险辨识结果,编制齐全、适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新设备设

施投入使用前,组织制修订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

4

DB3201/T1133—2022

6.1.6档案管理:建立主要安全运营过程、事件、活动、检查及设备维护保养等记录档案。

6.1.7安全生产投入:编制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按计划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使用台

账。为从业人员缴纳相关保险,推荐投保公众责任险。

6.1.8教育培训应符合以下要求:

a)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岗位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b)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接受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

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能力;

c)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

考核结果等情况;

d)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6.2景区环境

6.2.1游客容量: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应符合LB/T034的要求,游客高峰时段的应对措施应符合

LB/T068的规定。

6.2.2景区道路:景区道路应符合GB51192的规定及以下要求:

a)道路路基应牢固,平坦,无沟坑;盖板齐全,坡度适当;排水管网畅通,路面无积水;

b)有夜间游览功能的景区,其主要通道和公共场地应设有充足的照明设施;

c)标识标牌清晰,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

6.2.3水域和湿地:水域和湿地等危险区域应配置专人负责管理和巡查,易发生淹溺等事故的地段,

应设置安全防护栏和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救生圈等救生设施。

6.2.4山地和林区:规定山地攀登道路的最大人员容量,并设置专人负责对山地攀登道路进行监控和

疏散、救援;山地攀登道路坡度较陡峭的步行路段应设置台阶或安装扶手;不允许攀登的部位应封闭

并张贴禁止攀登的安全警示标志,可以攀登的部位应有安全提示标识。

6.2.5未开发区域:未开发区域应有区域标识或在游客须知中加以标注说明,景区巡逻人员应对未开

发区域进行定期巡查。

6.3一般设备设施

6.3.1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设置供水、供电、供气、停车场、厕所、通信设施、无障碍设施

等旅游配套服务和辅助设施,在明显位置及时设置规范的中外文向导牌,并公示咨询、投诉和救助的

联系方式。

6.3.2应建立设备设施运行台账,制定检修维修计划,并按计划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修维修。

6.3.3景区用电设备设施的安装、使用和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景区应依据国家公布的设备性能标准淘汰落后的电气设备;

b)景区拆装电器设备,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c)重点用电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室外安装的非防护型的电气设备应有防雨、雪侵入的措

施。

d)临时低压电气线路安装前应按GB/T13869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由专人负责管理,限期

拆除;

e)配电箱(柜)应张贴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编号、标识。

6.3.4小型游乐设施应符合GB/T34272和GB/T30220的规定。

5

DB3201/T1133—2022

6.3.5充气式游乐设施应符合GB/T37219的规定。

6.3.6水上活动设备设施应符合GB/T18168的规定,游泳池应符合GB19079.1的规定。

6.3.7漂流设备设施应符合GB/T18168和GB19079.11的规定。

6.3.8滑雪设备设施应符合GB19079.6的规定。

6.3.9冰上活动设备设施应符合GB19079.7的规定。

6.3.10拓展场所设备设施应符合GB19079.19的规定。

6.4特种设备

6.4.1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电梯等特种设备应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证和检验检测合格证后方可投

入运行。特种设备使用标志及相关牌照和证书应固定在设备现场显著位置。

6.4.2各类特种设备应定期检验和维护,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保存相关记录。

6.4.3客运索道应符合GB12352和GB/T24728的规定及以下要求:

a)设备应有专人管理,确保完好,在安全使用期内,绳索缠绕整齐;

b)在进站口醒目位置设置乘客须知,站台设有上下车线、上下车禁止线等安全警示标志;吊篮、

吊厢内应有安全说明。

6.4.4大型游乐设施应符合GB8408和GB/T30220的规定,大型水上游乐设施应符合GB/T18168

和GB/T30220的规定。

6.4.5观光车辆应符合GB24727的规定。

6.5消防安全

6.5.1建立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台账或清单,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张贴重点部位标志。消防安全重点部

位包括景区的人员密集场所、文物馆、经常使用燃气或汽柴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部位、变配电室、锅

炉房及其他火灾危险较大的场所。

6.5.2应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有计划地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6.5.3应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消防培训和应急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演习。消防重点

单位应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演习。

6.5.4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13495.1的有关要求。

6.5.5安全出口、消防车道和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

6.5.6篝火、烧烤等涉及明火的游乐项目,应在划定的场地开展,指定专人负责消防安全。

6.5.7景区内的消防设施和器材按规定进行管理,各类场所配置灭火器的数量及类型等应符合GB

50140的有关要求。

6.5.8消防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及各类场所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6.5.9加强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不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堆存易燃、易爆物品;动火、用电应依据

《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6.5.10有森林资源覆盖的景区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相关规定进

行专项消防管理。

6.6交通安全

6.6.1应设置与景区游客承载量相适应的停车场,分设出入口,设置车辆走向图及清晰、明确的标志,

有专人负责管理、疏导。

6.6.2应设置禁行、禁停、限速警示等交通标志;在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应设置警

6

DB3201/T1133—2022

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6.6.3应制定节假日和游客高峰期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保留演练记录。

6.6.4游览船使用和管理应符合GB/T26365和GB/T18168的要求。

6.7建筑施工

6.7.1与施工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合同应在

有效期内。

6.7.2施工作业危险区域或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调试工程的施工现场有电气线路或设备运动部件裸露

时,应设置围栏或屏护装置,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6.7.3建筑工程现场用地范围的周边应当进行硬质围挡,围挡设置高度不低于1.8m。

6.7.4对施工单位的资格预审、选择、作业人员培训、作业过程检查监督、绩效评估、续用或退出等

进行管理。

6.8大型活动

6.8.1应制订大型活动组织方案,按规定报相关部门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举办。

6.8.2大型活动的临建设施、场地布局和安全导向标识、人员管控、安全评估、安保资源配置都应按

照GB/T33170的相关要求执行。

6.9自然灾害防治

6.9.1应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设置警示标志。

6.9.2建筑物、较高的游乐设施和景区制高点应按规定安装防雷设施,在每年雷雨季节前对防雷设施

进行检测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6.9.3应配备专(兼)职巡查人员,对隐患进行日常巡查,加强雨季事故隐患排查和汛期巡查,并保

留记录。

6.9.4应建立暴雨、台风、雷暴、大雾、冰雹等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和相关应急预案。

6.9.5自然灾害可能影响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性能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告知游客。

6.10高风险旅游项目

6.10.1经营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经

营许可。

6.10.2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安全管理与救护制度、设备设施维护和风险评估等制度。

6.10.3高风险旅游项目技术指导人员应持有相关国家执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6.10.4应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6.10.5应投保高风险旅游项目责任险。

6.11餐饮安全

6.11.1景区内的餐饮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

a)餐厅内外保持清洁整齐、通风良好、没有异味,设置防虫、防蝇、防鼠、防蟑螂等措施;

b)营业区域内落地式的玻璃门、玻璃窗、玻璃墙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6.11.2餐饮场所的食品安全管理应符合GB31654的要求。

6.11.3餐饮场所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燃气设施应每月检查保养1次。灶

7

DB3201/T1133—2022

台附近应配备灭火毯、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6.12动物园安全

6.12.1动物园的安全运营和管理应符合CJJ/T263的规定。

6.12.2动物展区内设置的说明标牌和警示牌应符合CJ/T115和CJ/T220的规定。

6.12.3动物安全防护设施配置应符合CJJ267的规定。

6.12.4宜为各类动物笼舍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应为危险I级的动物笼舍安装监控设施。安装监控设

施应符合GB50348的有关要求。

6.12.5游客自驾观览的场所,应设置游客车辆观览专用通道,通道应采取隔离网、架空、强化玻璃

幕墙等措施确保车辆不与猛兽有任何接触可能。

6.13安全防范

6.13.1应设立防恐防暴组织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定期组织演练。

6.13.2应配备具有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专职安保人员,开展有效值守、巡护。

6.13.3应配备橡胶棍、催泪喷雾剂、防暴钢叉等防暴设备。

6.13.4应配备完善的视频监控设备设施,监控室有专人值守,有值守记录;视频监控资料应保存完

好。

6.14应急管理

6.14.1应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景区规模相适应的专(兼)

职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其职责。

6.14.2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特点,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应急物资和装备,由专人管理,进行

定期维护、保养和性能检测。

6.14.3应针对不同事故灾害类型,明确应急响应步骤及内容;事故灾害处理及时、妥当,完成险情

或事故应急处置后,景区应主动开展或配合有关组织开展事故调查。

6.14.4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并根据实际情

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6.14.5景区内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器材和药品的配备应符合GB/T17775的有关要求。

7评估报告存档管理

应对评估报告和评估相关资料进行存档管理,至少保存3年。

A

8

B

A

附录A

(资料性)

旅游景区安全评估细则

表A.1给出了旅游景区安全评估细则。

表A.1旅游景区安全评估细则

一级项二级项评估内容评估方法标准分值评分标准实际得分

经营资质

应取得主管部门的许可,证照齐全、有效查阅资料30证照不齐全的,不得分

(30分)

机构设置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立安全管理部门,配备管现场检查

15未设置管理机构或未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扣5分

(15分)理队伍座谈交流

(1)总体安全生产目标未经正式发布生效的,不得分

(2)目标中仅有事故等结果性指标,无安全生产工作的具

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

查阅资料10体过程性指标的,扣2分

安全生产目标

职责划分(3)景区总体生产经营目标中未涉及安全生产目标的,不

(20分)得分

(1)未制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或主要负

各级管理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相关查阅资料

10责人未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的,不得分

要求,履行其安全管理职责抽查询问

1.综合安全管理(2)各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发现一人扣5分

(180分)建立并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度;建立安全风(1)安全管理制度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或与实际不符

险管控制度,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的,发现一项扣5分

价,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建立隐患排查治理(2)岗位人员不熟知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发现一项扣5

管理制度查阅资料

制度,按规定进行隐患排查与治理;建立应20分

(20分)座谈交流

急管理制度,按规定进行应急准备和响应;(3)制度未落实的,发现一处扣5分DB3201/T1133

建立事故管理制度,发生事故后按规定上报(4)制度内容缺失的,发现一项扣5分

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1)无安全操作规程的,不得分

(2)安全操作规程不齐全、不适用的,发现一处扣2分

操作规程基于安全风险辨识结果,编制齐全、适用的查阅资料

10(3)操作规程内容未基于特定风险分析的,发现一处扣2

(10分)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员工抽查询问—

2022

(4)作业人员不熟练掌握操作规程的,发现一人扣2分

9

DB3201/T1133

10

表A.1(续)

一级项二级项评估内容评估方法标准分值评分标准实际得分

建立主要安全运营过程、事件、活动、检查—

及设备维护保养等记录档案。包括安全工作2022

会议记录、安全费用提取使用记录、安全教

育培训记录、危险源管理台账、安全生产检

档案管理(1)档案缺失的,发现一项扣2分

查记录、事故隐患整改记录、安全工作奖惩查阅资料10

(10分)(2)档案记录不规范的,发现一项扣2分

记录、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记录、特种设备管

理记录、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记录、安全

设备设施管理台账、有关检测检验报告或记

录、应急演练记录等

编制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查阅资料10未编制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的,不得分

(1)未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不得分

各景区应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投入查阅资料10(2)无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的,不得分

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

(25分)(3)台账不完整齐全的,发现一处扣2分

为从业人员缴纳相关保险,推荐投保公众责查阅资料(1)未为从业人员缴纳相应保险费用的,不得分

5

任险抽查询问(2)未投保公众责任险的,不得分

1.综合安全管理

(1)未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扣5分

(180分)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

(2)无培训计划的,扣5分

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规章制查阅资料

10(3)培训计划缺项的,缺少一项扣2分

度、操作规程、岗位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抽查询问

(4)从业人员不熟悉本岗位应掌握的安全知识、技能的,

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发现一人扣2分

(1)景区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无相应的安全培训记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安全录的,不得分

查阅资料

教育培训培训并通过考核,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15(2)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

抽查询问

(50分)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能力责任制、主要规章制度、重大危险源、风险辨识情况、职

业卫生情况等内容不熟悉的,发现一处扣5分

应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1)培训记录缺失或时间达不到规定的,发现一处扣5分

查阅资料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15(2)被抽查人员对教育培训内容不清楚的,发现一人扣5

抽查询问

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分,发现两人不得分

(1)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上岗的,不得分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查阅资料

10(2)证书过期的,发现一人扣5分

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抽查询问

(3)特种作业人员档案资料不全的,发现一人扣2分

表A.1(续)

一级项二级项评估内容评估方法标准分值评分标准实际得分

应配备最大承载量公示牌,公布日最大承载

(1)未公布景区日最大承载量、瞬时承载量的,扣3分

量、瞬时承载量等信息;宜通过大数据等技

现场检查6(2)未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流量进行实时监测的,扣

术手段对游客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实行分级

3分

游客容量管理

(16分)在游客高峰时段,主要游览点、游客密集地

查阅资料在高峰时段,主要游览点、游客密集现场无专门人员开展

段应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秩序维护、游客疏导5

现场检查秩序维护、游客疏导等工作的,发现一处扣1分

和安全应急等事宜

制定游客高峰时段分级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查阅资料5未制定分级应急预案及未定期演练的,不得分

道路路基牢固,平坦,无沟坑;盖板齐全,

现场检查4道路有坑沟、路面有积水、盖板不齐全的,发现一处扣1分

坡度适当;排水管网畅通,路面无积水

(1)标识标牌不清晰的,发现一处扣2分

景区道路标识标牌清晰;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

现场检查6(2)险要地段未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或警示标志的,发现一

(16分)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

处扣2分

2.景区环境

有夜间游览功能的景区,其主要通道和公共主要通道和公共场地照明设施配备不充足或故障的,发现

(50分)现场检查6

场地应设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一处扣2分

水域和湿地等危险区域应配置专人负责管理查阅资料(1)水域和湿地等区域无专人巡查的,不得分

4

和巡查现场检查(2)巡查记录缺失的,扣2分

水域和湿地

(1)易发事故区域未设置防护栏和警示标志的,发现一处

(8分)易发生淹溺等事故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栏

现场检查4扣2分

和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救生圈等救生设施

(2)未配备救生设施的,发现一处扣2分

规定山地攀登道路的最大人员容量,并设置

(1)未规定最大人员容量的,扣2分

专人负责对山地攀登道路进行监控、疏散和

山地和林区(2)无专人监控、疏散、救援的,扣2分

救援;坡度较陡峭的路段应设置台阶或安装现场检查6

(6分)(3)未按规定设置台阶或扶手、无警示标志的,发现一处

扶手;不允许攀登的部位应封闭并张贴安全

扣2分

警示标志,可攀登的部位应有安全提示标识DB3201/T1133

未开发区域应有区域标识或在游客须知中加

未开发区域现场检查(1)未设置区域标识的,扣2分

以标注说明,景区巡逻人员应对未开发区域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