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口腔内科学57课件讲解_第1页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口腔内科学57课件讲解_第2页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口腔内科学57课件讲解_第3页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口腔内科学57课件讲解_第4页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口腔内科学57课件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天疱疮《口腔内科学》口腔医学系李沛莹(一)天疱疮的病因

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出现不易愈合的大疱性损害,其病因不明。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分类:

寻常型:最常见、最早出现

增殖型

落叶型

红斑型寻常型天疱疮(1)口腔:①起疱前常先有口干、咽干或吞咽时感到刺痛。②水疱疱壁薄而透明→易破→糜烂面;③揭皮试验阳性:若将疱壁撕去或提起时,常连同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一并无痛性地撕去一大片,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面。④在糜烂面的边缘处将探针轻轻置入黏膜下方,可见探针无痛性伸入,这是棘层松解的现象,有诊断意义。

(二)天疱疮的临床表现

⑤寻常型几乎全部有口腔病损,其发生在牙龈往往误诊为剥脱性龈炎或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可出现在软腭、硬腭、咽旁。(二)天疱疮的临床表现

(二)天疱疮的临床表现

(2)皮肤:易出现于前胸、躯干、头皮、颈、腋窝、腹股沟等易受摩擦处。在正常皮肤上往往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不融合,疱壁薄而松弛,疱液清澈或微浊。

尼氏征:手指轻推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或使原有的水疱在皮肤上移动。在口腔内,用舌舔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层脱落或撕去,称Nikolsky征。(3)其他部位黏膜:不易恢复正常。增殖型天疱疮:(1)口腔:与寻常型相同,只是在唇红缘常有显著的增殖。

(2)皮肤:常见于腋窝、脐部和肛门周围等皱褶部位,仍为大疱,尼氏征阳性,疱破后基部发生乳头状增殖。(3)其他部位黏膜:鼻腔、阴唇、龟头等处均可发生同样损害。

(二)天疱疮的临床表现

落叶型天疱疮:(1)口腔:口腔黏膜正常或微有红肿或表浅糜烂。(2)皮肤:水痘破溃后形成剥脱性皮炎。

红斑型天疱疮:(1)口腔:少见。(2)皮肤:主要发生部位。在红斑的基础上鳞屑并结痂,患者一般全身情况良好。(二)天疱疮的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1)口腔黏膜长期表现为起疱、上皮剥脱或不规则糜烂。(2)尼氏征或揭皮试验阳性。(3)细胞学检查见天疱疮细胞或棘层松解变性的棘细胞。(4)组织病理见上皮内疱形成。(5)直接免疫荧光法病理检查。(三)天疱疮的诊断

治疗原则:控制新发病损,促进愈合,防止继发病变。治疗方案:(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根据用药的过程,可动态地分为起始、控制、减量、维持四个阶段。对于病情较轻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相对减少。对于严重天疱疮患者,可以选用冲击疗法,以加快显效时间,降低副作用。(2)支持疗法:大疱和大面积的糜烂可使血清蛋白及其他营养物质大量丢失,故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进食困难者可由静脉补充,全身衰竭者须少量多次输血。要有充足的睡眠和精神情绪的愉快,预防感冒和继发感染。(3)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和泼尼松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以达到减少后者的用量和帮助减量从而降低副作用目的。(4)抗生素: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加用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