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实验操作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实验操作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实验操作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实验操作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实验操作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21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2022-2023学年度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期末复习实验操作专项训练一、实验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避震小常识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地下水位突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一定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设法与外界联系。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暂时不能脱险时,要耐心保护自己,不要大声哭喊,不要勉强行动,以延缓生命。要设法寻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节约使用。1.阅读材料后,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①家住在16层的小明,感觉到房屋在摇晃后马上跳楼逃生。()②被埋在废墟下时,不能一直大声呼救,要保存体力。()③被埋在废墟下时,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④被埋在废墟下时,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小雅将橡皮泥做成片状平放在桌面上,然后分别进行下图中的操作。2.小雅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A.地球的结构 B.地震的成因 C.火山的成因3.小雅做的实验是一个(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测量实验4.实验中的橡皮泥代表的是(

)。A.土壤 B.地幔 C.岩层5.佳佳科学小组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选择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如下,请你也来参与,一起完成这项探究活动!图一

图二图三对照上述图一、图二和图三所示,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或者短句,选择准确的词语或者短句填写在下列横线上。词语或者短句:同一位置

手电筒

唯一

没有打孔

同一条直线

无法看到

直线实验器材:四张矩形卡纸、__________、四个能直立的夹子。实验步骤:(1)在三张矩形卡纸的__________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1厘米;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__________的卡纸作为屏。(2)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__________光源。(3)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简的光能直接穿过这些小孔,观察纸屏。(4)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再观察纸屏。实验现象:如上图所示,三张卡纸的小孔在__________上时,能够在屏上看到光斑。向左或向右移动中间卡纸后,在屏上__________。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光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6.探究题。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那么皮肤里神经的敏感性相同吗?某科学小组做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请你帮他们把实验补充完整。实验材料:两支相同的铅笔。实验步骤:把眼睛闭起来,让同学用两支铅笔的笔尖轻轻触碰你身体的不同部位。体验哪个部位可以感觉到有两个笔尖,哪个部位感觉到只有一个笔尖。实验记录:被触碰的部位指尖肘部膝盖手背感觉到的笔尖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皮肤里有些地方的神经分布________,所以敏感性强;有些地方神经分布________,所以敏感性弱。上述四个部位中,________的神经分布最多。501班某探究小组学习了本节内容后,知道运动后心跳会加快,联想到了曾经学过的“运动后呼吸会加快”。于是对“经常锻炼身体对肺和心脏的影响”进行研究,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7.对小组内三位同学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进行了测量,得到如下数据。项目平静时跳绳1分钟后同学甲同学乙同学丙同学甲同学乙同学丙同学每分钟呼吸次数212422323634每分钟心跳次数72787596106101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__________,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________。三位同学中最爱运动的同学可能是________。8.下列测量心跳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借助听诊器 B.摸脉搏 C.看胸部的起伏9.郝琦心在探究人呼出气体的成分时,收集了一袋普通的空气和两袋人呼出的气体。(1)在普通空气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会看到_______,说明我们吸进的气体里二氧化碳含量____(填写多或者少)。(2)在其中一袋呼出的气体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_______,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里二氧化碳含量______(填写多或者少)。(3)点燃一支火柴,让它先在空气中燃烧,再把它放入另一个呼出气体的袋子里,火柴会________,这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氧气含量__________(填写多或者少)。(4)这个实验说明,人体呼吸时,吸进含有氧气__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_______,肺就是_____和__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下面是小科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模拟“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的实验,请据此回答问题。实验内容模拟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实验材料水槽、塑料管、吸耳球实验步骤把塑料管一端和吸耳球相连,另一端放在水槽里,反复挤压和松开吸耳球,仔细观察现象操作要点实验时水槽中的水要适量10.实验中每挤压、松开吸耳球1次,代表心脏跳动(

)。A.1次 B.2次11.实验中会在水中滴加少量红墨水,原因是(

)。A.红墨水和血液颜色很相似B.模拟血液的同时,让实验效果更明显C.为了颜色好看12.实验中挤压吸耳球的动作是模拟(

)。A.心脏的收缩 B.心脏的舒张 C.心脏的休息小明在学习“我们的水钟”一课前,自己动手用矿泉水瓶制作了一个能计时的简易水钟(如图简易水钟1.0),在②瓶上标出时间刻度。在学习“我们的水钟”一课后,小明对自己的简易水钟进行了改进,在②瓶上方增加了一个与②瓶相同的③瓶(如图简易水钟2.0)。改进后小明在①瓶上重新标出时间刻度。简易水钟1.0

简易水钟2.013.他发现自己制作的水钟刻度是(

)的。A.上疏下密 B.上密下疏 C.均匀14.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容器的大小 B.漏水孔的大小 C.水位的高低15.小明制作的简易水钟1.0是(

)水钟。A.受水型 B.泄水型 C.滴水型16.改进后的水钟的水流速度更均匀了,这是因为(

)更稳定了。A.①瓶中的水位 B.②瓶中的水位 C.③瓶中的水位17.小明改进后的简易水钟2.0是(

)水钟。A.受水型 B.泄水型 C.滴水型18.改进后,小明发现在①瓶上标出的刻度有些太密集了,下列改进方法正确的是(

)。A.将①瓶换成更粗的容器 B.将①瓶换成更细的容器 C.降低③瓶中的水位小江自制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水钟,水钟的刻度条贴在下面的容器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如果漏出前10mL的水花了10秒,则漏出50mL水,可能花去(

)秒。A.50 B.40 C.7020.小江还没有把水钟的刻度条贴上去,它可能是(

)。A. B. C.21.造成这个水钟的刻度条不均匀的原因是(

)。A.水流逐渐变慢 B.漏水孔太大 C.容器口径太大在学习《时间的测量》单元时,丁丁设计了“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并展开了研究,下表是她的研究记录:

15秒钟摆动次数记录摆摆绳长度摆幅大小摆锤重量三次实验数据(单位:次)1号摆40厘米40°30克1415142号摆40厘米70°30克1414(

)3号摆40厘米40°60克1414134号摆20厘米7030克20262022.1号摆和2号摆研究的是摆的摆动快慢与________的关系,在这个实验中,应该保持不变的条件是________。23.1号摆和3号摆研究的是________对摆动快慢的影响。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4.2号摆和4号摆研究的是摆绳长度与摆动速度的关系,根据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________。25.如果要让4号摆每分钟摆动60次,摆绳长度应该在_______。A.20厘米以下 B.20-30厘米之间 C.30-40厘米之间26.由于记录员的粗心,2号摆第三次的数据漏写了,这个数据有可能是________。同时,记录员还写错了一个数据,你觉得可能性最大的是________。A.25

B.15C.3号摆第三次

D.4号摆第二次《做一个钟摆》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为了做一个一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有三组同学设计“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的实验,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27.第一组同学准备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的粗细相同的木条,用同样长短的摆绳把它们竖直悬挂着(如图1)。哪个摆摆动得快,哪个摆摆动得慢?(

)A.A摆快,B摆慢B.A摆慢,B摆快C.两个摆一样快28.图2:第2组准备两根30厘米长的木条,并在其中一根木条下端固定一块金属圆片,然后用同样长短的摆绳将它们竖直悬挂在支架上。该组测得两个摆在一分钟内的摆动次数分别为86次、80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金属圆片的每分钟摆动80次B.没有金属圆片的每分钟摆动80次C.有金属圆片的每分钟摆动86次D.没有金属圆片的每分钟摆动86次29.图3:第3组分别将金属圆片固定在3根30厘米长的木条的不同位置上,用同样长短的摆绳将它们竖直悬挂在支架上。(1)三个摆从快到慢的摆动顺序应该是:()(2)金属圆片在木条上的位置不同,对摆的摆动快慢有什么影响?()(3)这组学生做了一个一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但是检测时发现一分钟摆了25次,他们应该怎么调节金属圆片?()A.ABCB.CBAC.位置的不同,会导致摆长不同,从而引起摆动速度不同。D.几乎没有影响E.将金属圆片往木条上端移动F.将金属圆片往木条下端移动G.将金属圆片固定在木条中间为了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某科学小组选择了3个相同的球做摆锤,可是在摆绳长度的选择上出现了争论,你觉得应该怎么选择?不同长度的棉绳:10厘米、11厘米、12厘米、15厘米、20厘米。(每种棉线都有3根)15秒内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表我选择的棉绳长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①9888②13131324③1818191830.请根据材料中提供的棉绳,选择正确的长度填写在横线上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31.上表数据中,属于实验操作失误产生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在“摆的研究”中,我们要采集很多数据,有时会出现错误或者有差异的数据,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选择老师的实验数据 B.多次测量 C.随意填写一个数据3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摆的快慢和__________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34.该组同学想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实验中发现一分钟摆动了65次,这时他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摆的研究(1)有A、B、C、D四种摆,同时在______条件下开始摆动,其中摆长最长的是______,摆动最慢的是______。有两个摆的摆长是相等的,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观察发现这两个摆的摆动速度是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说明摆的摆动速度和摆锤的重量是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的。(2)小明以摆C进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摆C一分钟内摆动次数第一次测86第二次测84第三次测97第四次测85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第______次的数据误差过大,应该____________,经______计算得到最终摆C一分钟摆动的次数是______次。(3)如果摆长是可调节的,想要使得摆C一分钟内摆动60次,可以使得摆C的摆长变得______(填“长”或“短”)一些。(4)如果摆长是固定的,上述四种摆中,有可能满足“一分钟内摆动60次”这一要求的摆是摆______(填“A”“B”“C”或“D”)。36.小丁做了一个水钟,并进行计时实验,以下是他前7分钟的数据记录:时间/分钟12345678910水量/毫升6121722273135(1)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小丁发现滴水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2)到10分钟时,小丁的水钟能流完50毫升的水吗?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改进水钟,使其以固定的速度滴水,方法是控制________不变。(4)下图是一个古代的水钟,水钟又叫刻漏、漏壶,和日晷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请你根据下面这个实验装置图回答以下问题。(1)这套器材是研究________与摆摆动快慢关系的实验装置。

(2)小明在进行这个实验时,需要控制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小明在测一分钟A、B两个摆摆动次数时,一个摆一分钟摆动30次,另一个摆一分钟摆动45次,请你帮助小明把数据填到表格中。摆AB一分钟摆动的次数()次()次(4)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题。38.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小科找来三支形状不同的蜡烛准备研究这个问题,帮他选择一支合适的蜡烛并在该蜡烛下方的括号内打“√”。(

)39.利用尺子在选择的蜡烛上做标记,将蜡烛平均分为五份。40.下面是小科记录的蜡烛燃烧时间记录表。表中有一个数据被弄脏看不清了,这个数据最可能是________分钟。蜡烛燃烧的长度五分之一五分之二五分之三五分之四一整支测量的时间18分钟27分钟36分钟45分钟41.实验结论:蜡烛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来计时。小明学习了水钟的知识后,用一个矿泉水瓶做成了简易水钟,请回答下列问题。甲

丙42.如图甲,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水位从。开始线位置下降到1厘米位置比水位从1厘米位置下降到2厘米位置,所花的时间要________(填“长”或“短”)。43.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对水流速度的影响。A.滴水孔大小 B.水位高度 C.瓶身粗细44.如果给这个水钟标上刻度,刻度标注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乙”或“丙”)。此简易水钟属于________型水钟。时间的测量。下面两张表格是小明在研究摆的运动规律时做的观察记录,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表一:使用同一摆经过的时间第1个10秒第2个10秒第3个10秒第4个10秒摆动次数12121212表二:使用3个不同的摆,各摆动10秒摆绳的长度20厘米40厘米60厘米摆动次数845.分析表一的数据,我们发现摆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推测这个摆25秒内能摆________次。46.根据表二的实验,小明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_________之间的关系。该实验保持不变的条件__________。47.小明做实验时把摆动次数“6”“11”两个数据弄混了,请帮他把数据填在表二中。48.分析两表的数据信息,请推测表一所使用的摆的摆绳长度在(

)之间。A.0~20厘米 B.20~40厘米 C.40~60厘米49.今天科学老师带着同学们去实验室做“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的实验,其他同学都很兴奋,唯独小军一脸无奈,因为上节科学课他没有认真听讲,现在不知道从何下手,同学们你能帮他完成这个实验吗?马上动手来做做看。(1)实验名称: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2)实验材料:三根长度不等的摆绳(长度分别是10厘米、20厘米、30厘米)、摆锤一个、记录表一份、铁架一个、秒表一只、刻度尺一把。(3)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_________。(4)实验中不需要改变的条件:___________。(5)实验步骤:第一步,记录各根摆绳在30秒内摆动的________,重复做3次。第二步,分析整理记录表内的___,作出结论。(6)实验结论: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______,摆长越短,摆动越______。摆的研究。李红同学在实验室探索“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她用两个铁架台、棉线、铁球组成了一个简易的摆,请和她一起完成下列问题。50.请在图甲的括号内写出摆对应结构的名称。51.图甲和图乙是研究摆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关系的一组实验装置,此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2.李红通过图中的实验装置得到如下数据。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甲摆17172517乙摆15151415①分析数据前,我们都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上表数据中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实验操作错误产生的数据是________。②我们常常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53.李红在家研究机械摆钟,她拿来秒表对着机械摆钟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发现机械摆钟走慢了,正确的调整方法是(

)。A.向上调节螺母 B.向下调节螺母 C.增大摆锤质量54.探索:制作潜望镜画镜片位置在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在纸盒的对立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装镜片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像图中那样,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________(填“同向”或“相对”)的。开窗口在镜面前各开一个窗口。在上图中用带箭头的线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________探究题。A小组和B小组制作了不同的摆,用秒表计时,10秒记录一次摆的摆动次数。55.请将你推测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时间第1个10秒第2个10秒第3个10秒第4个10秒A小组13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小组17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6.你推测的依据是,同一个摆,在每个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57.他们完成实验后发现:不同的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摆的研究。小明设计了“摆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并展开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表。15秒钟摆动的次数记录摆摆绳长度摆动幅度摆锤重量三次实验数据(单位: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号摆10厘米40°30克2020212号摆30厘米40°30克1320143号摆30厘米40°60克1413134号摆30厘米60°60克13131358.3号摆和4号摆研究的是摆动快慢与______的关系,在这个实验中,应该保持不变的是_____和_____。59.2号摆和3号摆研究表明摆的快慢与______无关。由于记录员粗心,上表中2号摆填错了一个数据,你认为第______次的数据是错误的,请你填一个可能的数据:______。60.______号摆和______号摆研究的是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题。用一个长方体牙膏盒,在侧面的上端,剪开一个方形的口。在它对面的下端,也剪开一个相同的口。然后在左右两面,和对角成45°,沿直线切开口子,并插入小镜片。最后,用胶带将镜片从外边固定住。如右图所示,一个简易的潜望镜就做成了。自制潜望镜61.图中用带箭头的线画出光的传播路线示意图。62.潜望镜时,用到了(

)镜。63.潜望镜利用了(

)原理。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沙漏曾经是很流行的计时工具(如图)。64.小科想知道这个沙漏一次漏完全部沙子需要多少时间,他做了四次实验,但忘了第三次的数据,请你补充完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时间30秒29秒____29秒65.能用这个沙漏测10秒的时间吗?你会用什么方法?66.下列现象中,能较为准确测量时间的是(

)。A.运动后的心跳声 B.下雨时的雨滴声 C.匀速前进的火车车轮声 参考答案:1.

×

×

√2.B3.B4.C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1.①家住在16层的小明,感觉到房屋在摇晃后马上不能跳楼逃生,否则会影响自己的生命安全,观点错误。②被埋在废墟下时,一定要沉着,不能一直大声呼救,要保存体力,要设法寻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节约使用,观点正确。③被埋在废墟下时,一定要沉着,不要勉强行动,以延缓生命,观点错误。④被埋在废墟下时,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观点正确。2.本题考查了模拟实验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如图一所示:用手握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发生的实验现象是橡皮泥隆起,如图二所示:用手在两端向外拉伸,发生的实验现象是橡皮泥断裂。3.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这是一组研究地震形成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4.橡皮泥代表地壳的岩层,用来自手的挤压力模拟地球的内部运动。5.

手电筒

同一位置

没有打孔

唯一

同一条直线

无法看到

直线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手影游戏、皮影戏等。本实验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器材:四张矩形卡纸、手电筒、四个能直立的夹子。实验步骤:(1)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1厘米;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2)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光源:本身发光的物体。(3)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简的光能直接穿过这些小孔,观察纸屏。(4)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再观察纸屏。实验现象:如上图所示,三张卡纸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能够在屏上看到光斑。向左或向右移动中间卡纸后,在屏上无法看到。实验结论: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人类最早记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6.

2

1

1

1

指尖如果大脑是身体的“总指挥”,那么神经就像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把眼睛闭起来,让同学用两支铅笔的笔尖轻轻触碰你身体的不同部位。被触碰的指尖,感觉到的笔尖数量是2个。被触碰的肘部,感觉到的笔尖数量是1个。被触碰的膝盖,感觉到的笔尖数量是1个。被触碰的手背,感觉到的笔尖数量是1个。实验结论:皮肤里有些地方的神经分布多,所以敏感性强;有些地方神经分布少,所以敏感性弱。上述四个部位中,指尖的神经分布最多。7.

更多的氧气

更多的血液

甲8.C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所以人在运动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三位同学中最爱运动的同学可能是甲,因为心跳次数较少;8.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借助听诊器、摸脉搏来测量心跳。9.

澄清石灰水基本没有变化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10.A11.B12.A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心脏每次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称心跳一次。心脏每跳动一次,心房、心室的舒张期比收缩期要长一些,结果使心肌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并使血液充分地流回到心脏。10.心脏每次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称心跳一次。所以实验中每挤压、松开吸耳球1次,代表心脏跳动1次;11.实验中会在水中滴加少量红墨水,原因是模拟血液的同时,让实验效果更明显。12.模拟实验中用吸耳球模拟心脏;实验中挤压吸耳球的动作是模拟心脏的收缩;松开吸耳球的动作是模拟心脏的舒张。13.A14.C15.B16.B17.A18.B根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13.由于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所以水钟刻度是上疏下密的。14.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所以会造成水钟刻度是上疏下密的。15.“泄水型”水钟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所以简易水钟1.0是泄水型水钟。16.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之所以改进后的水钟的水流速度更均匀了,这是因为②瓶中的水位更稳定了。17.“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所以简易水钟2.0是受水型水钟。18.①瓶上标出的刻度有些太密集了,这样不容易计时,所以可以将①瓶换成更细的容器,这样会刻度会更加清晰。19.C20.B21.A【解析】1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滴漏中水位高低有关的,刚开始会漏的快,最后会漏的慢一点,如果漏出前10mL的水花了10秒,则漏出50mL水,可能花去70秒,所以C符合题意。20.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滴漏中水位高低有关的,刚开始会漏的快,最后会漏的慢一点。刻度条数字由小变大,水钟的刻度条刚开始宽后面窄一些,所以B符合题意。21.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1.盛水容器的形状;2.滴水的快慢;3.水位的高低;4.刻度要匀称等。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滴漏中水位高低有关的。造成这个水钟的刻度条不均匀的原因是水流逐渐变慢,所以A符合题意。22.

摆幅大小

摆绳长度,摆锤重量23.

摆锤重量

摆摆动的速度与摆锤重量无关24.摆绳越短,摆摆动速度越快25.C26.

C

D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22.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1号摆和2号摆唯一的变量是摆幅大小,所以研究的就是摆的摆动快慢与摆幅大小的关系,其他条件比如摆绳长度,摆锤重量都要保持不变;23.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1号摆和3号摆唯一的变量是摆锤重量,所以研究的就是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锤的重量无关。24.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25.根据题干可知,4号摆15秒钟摆动次数是20次,1分钟摆动次数是80次,想要4号摆每分钟摆动60次,所以应该缩短摆长在30-40厘米之间。26.根据题干可知,这个数据有可能是3号摆第三次,4号摆第二次的26次这个数据是错误的,因为与其他数据相差太大。27.A28.

A

D29.

A

C

E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角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摆长指重心到摆顶端的距离。27.摆摆动快慢与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A的摆长最短,所以摆动最快;B的摆长最长,所以摆动最慢;28.摆长指重心到摆顶端的距离。有金属圆片的每分钟摆动80次,没有金属圆片的每分钟摆动86次,这是因为摆长比没有金属圆片的摆摆长要短,所以摆动次数就比较快。29.(1)摆长指重心到摆顶端的距离,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三个摆的摆长顺序从短到长依次是ABC,所以三个摆的从快到慢的摆动顺序应该是ABC;(2)金属圆片在木条上的位置不同,会导致摆长不同,从而引起摆动速度不同。(3)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摆摆动次数慢了,想要快一些,就必须减短摆长,将金属圆片往木条上端移动即可。30.

20厘米

15厘米

10厘米31.2432.B33.

摆绳长度

摆绳越长,摆动速度越慢34.增加摆长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30.由于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所以根据实验数据可知,①、②、③依次是20厘米、15厘米、10厘米的摆长;31.根据题干可知,属于实验操作失误产生的数据是24,因为与前边数据相差太大;32.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通常会多次测量,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增加数据的可信度;33.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34.由于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所以想要增加摆速,应该减短摆长。35.

相同

D

D

A

C

相同

无关

重新再进行实验

重新

85

B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1)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唯一的变量是摆长,所以A、B、C、D四种摆同时在相同条件下开始摆动,其中摆长最长的是D,所以摆动最慢的也是D;有两个摆的摆长是相等的,分别是A和C,摆长相等,摆速是一样的;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2)根据题干可知,第三次的数据误差过大,应该重新进行实验,经过重新计算的话,最终摆C一分钟摆动的次数是85次。想要使得摆C一分钟内摆动60次,那么就需要加快摆速,即缩短摆长,有可能满足“一分钟内摆动60次”这一要求的摆是摆B。36.

先快后慢

不能,因为滴水速度会逐渐减慢,平均每分钟的滴水量小于5毫升

水位

不受天气影响

不够准确、体积大不方便、需要经常加水等根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1)根据题干可知,水钟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2)由于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所以到10分钟时,不能流完50毫升的水;(3)根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所以要改进水钟,使其以固定的速度滴水,方法是控制水位不变。(4)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但是日晷受到天气影响,所以水钟的优点就是不受天气影响;不足之处是不够准确、体积大不方便、需要经常加水等。37.

摆长

摆锤重量

摆幅

45

30

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摆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1)因为这是一个对比试验,所以变量只有一个。根据题干可知,变量就是摆长,所以这套器材是研究摆长与摆摆动快慢关系的实验装置,(2)所以其他条件比如摆锤的重量、摆幅大小都要保持不变。(3)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所以摆长短的摆动快,所以A摆动45次,B摆动30次;(4)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38.39.40.941.可以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古时计时工具有许多中,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除了“日晷”、“漏”外,蜡烛也可以用来计时。38.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蜡烛也是可以计时的,但是蜡烛必须是均匀燃烧的,即形状必须是规则的圆柱体;39.按照蜡烛的高度将其平均分为五份即可;40.根据题干可知,蜡烛每燃烧五分之一的时间是9分钟,所以这个数据最可能是9分钟。41.古时计时工具有许多中,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除了“日晷”、“漏”外,蜡烛也可以用来计时。42.短43.B44.

泄水根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孔的大小、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42.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所以水位从开始线位置下降到1厘米位置比水位从1厘米位置下降到2厘米位置,所花的时间要短;43.由于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44.“泄水型”水钟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刻度是上疏下密。45.

等时性

3046.

摆绳的长度

摆锤质量、摆动幅度47.6;1148.C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45.根据题干可知,摆具有等时性,即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所以这个摆25秒内能摆30次;46.根据题干可知,唯一的变量是摆绳的长度,所以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的关系,所以其他条件比如摆锤质量、摆动幅度保持不变;47.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所以摆绳的长度是20厘米的时候,摆速是6次,摆绳的长度是60厘米的时候,摆速是11次;48.根据题干可知,摆绳的长度是20厘米的时候,摆速是11次,而表一中的摆速是12次,所以应该比60厘米长,所以是40~60厘米。49.

摆绳的长度

摆锤、摆幅

次数

实验数据(或者数字)

快50.51.

摆绳长度

摆绳长度

摆锤质量

摆动幅度52.

25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排除偶然事件,使实验更准确53.A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