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后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后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后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后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后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下图为某处地层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①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A.石灰岩 B.大理岩 C.板岩 D.石英岩2.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A.沉积岩 B.岩浆岩C.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读解析第1题,①处为石灰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正确答案为B项。第2题,侵入的岩脉来自地下岩浆冷却凝固而成,故为岩浆岩。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1.B2.B下图中①为石灰岩,③为页岩,②④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据此完成第3~4题。3.形成①③岩石的地质作用为()A.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 D.冷却凝固4.②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①高压②石灰岩分布③岩浆活动④风化侵蚀作用强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第3题,石灰岩和页岩都是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第4题,变质岩是受到地球内部力气形成的新型岩石。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生成大理岩。故B项正确。答案3.B4.B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5.白头山天池是闻名的火山口湖,旁边最常见的岩石是()A.①岩 B.②岩 C.③岩 D.④岩6.①②④三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 B.岩浆侵入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解析第5题,依据图中物质循环关系可知,①是喷出岩,②是沉积岩,③是变质岩,④是侵入岩。白头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旁边最常见的岩石是喷出岩。第6题,③为变质岩,①②④三类岩石变成③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答案5.A6.D读某学生画的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喜马拉雅山某处化石照片,完成第7~8题。7.有关地壳物质循环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变质岩,乙为岩浆岩B.丙表示岩浆,②表示变质作用C.⑦表示熔融作用,⑧表示冷却凝固作用D.④表示外力作用,⑧表示变质作用8.照片中含化石的岩石按成因属于()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花岗岩解析第7题,某学生画的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乙、丙分别是岩浆岩、变质岩和岩浆。这样可以推知④表示外力作用,⑧表示变质作用。第8题,只有沉积岩可能存在化石。答案7.D8.C9.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将图上的数码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上。属于外力作用的有;属地壳运动的有;属岩浆活动的有;属变质作用的有。

(2)发生变质作用必需要有肯定的和(条件)。

(3)形成沉积岩的外力作用是、、、和固结成岩。

解析①是侵蚀、搬运、积累作用;②是固结成岩作用;③⑦⑨是变质作用;④⑤⑧是地壳隆起;⑥是熔融作用;⑩是冷却凝固作用。属外力作用的是①②;属地壳运动的是④⑤⑧;属岩浆活动的有⑩,属变质作用的有③⑦⑨。答案(1)①②④⑤⑧⑩③⑦⑨(2)温度压力(3)风化侵蚀搬运积累实力提升贵州三都县有一处奇妙的地质景观——产蛋崖(下图)。每隔数十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些石蛋,石蛋直径30~60厘米,最重的达300余千克。专家推想这些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贵州还是一片海洋,随着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这些石蛋才暴露于地表。据此完成第1~2题。1.依据专家推想,这些石蛋的岩石类型和形成缘由是()A.玄武岩、火山喷发后冷凝形成火山蛋B.花岗岩、岩浆侵入经抬升后风化成球C.沉积岩、碳酸钙经化学作用形成结核D.沉积岩、恐龙蛋经地质作用形成化石2.石蛋能从悬崖上脱落的主要缘由是()A.岩石间风化差异B.海水的剧烈侵蚀C.风力的搬运作用D.冰川的缓慢积累解析第1题,寒武纪时,地壳升降运动活跃,海陆变迁形成大量沉积岩。贵州多喀斯特地貌,基岩多为沉积岩中的石灰岩,石灰岩主要成分碳酸钙在暖湿气候条件下,经漫长而困难的化学作用形成结核,状似石蛋,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岩浆活动的提示,这里也不是岩浆活跃区,A、B两项错误;依据材料,“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不是中生代,也不会有恐龙,D项错误。第2题,石蛋能从悬崖上脱落的主要缘由是岩石间风化差异,导致石蛋依靠物不稳而滑落,A项正确;目前这里没有海疆,B项错误;贵州的风不大,风力不能搬运这些量大体重的石蛋,C项错误;这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没有冰川,D项错误。故选A项。答案1.C2.A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爱护区”是世界闻名的岩球地质公园,但其岩石并不是大理岩(碳酸盐),而是花岗岩。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4.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图a中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其类型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图b中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为喷出型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故B项正确。第4题,花岗岩形成石球景观是由于风化等外力作用的结果。图b中①表示的是外力作用;②表示的是变质作用;③表示的是固结成岩作用;④表示的是冷却凝聚作用,故A项正确。答案3.B4.A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第5~7题。5.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6.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②——外力作用B.③——固结成岩作用C.④——地壳下沉D.⑤——熔融作用7.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和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在岩浆岩中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而形成,所以乙为花岗岩。第6题,读图可知,①③为冷却凝固作用,②⑦为风化、侵蚀、搬运与积累作用,④为熔融作用,⑤为变质作用,⑥为固结成岩作用。所以②为外力作用。第7题,读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中的喷出岩,由于岩浆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气体,当岩浆喷出地表,温度与压力快速降低,气体快速逸出,形成气孔,所以该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答案5.B6.A7.A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完成第8~9题。8.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依次可能为()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9.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⑤之间的结合部位简单形成()A.花岗岩 B.大理岩 C.页岩 D.砾岩解析第8题,应当先有沉积岩,再有岩浆岩侵入,而岩浆岩比侵入的岩石形成时间还要晚,⑤侵入到①中,故⑤晚于①;⑥侵入到⑤③中,故⑥较⑤晚;沉积岩越往下越老,故岩石形成的先后依次为④③②①⑤⑥,故选C项。第9题,由于⑤为岩浆岩,在其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变质作用,故其旁边岩石会产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而①为石灰岩,其变质会形成大理岩,故选B项。答案8.C9.B10.(探讨性学习)青岛某中学学生利用国庆假期进行岩石考察,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很多关于岩石的图片(如下图)。请你依据所学学问,完成下列各题。(1)①图中的岩石是岩,其主要成分是。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描述的岩石的主要用途是。

(2)纯白而致密的大理石又称汉白玉。泰姬陵就是用汉白玉建立而成的。汉白玉按成因属岩,它是在条件下,由岩变质形成。因其色泽美观,被广泛用作和装饰材料。

(3)去黑龙江五大连池的同学带回了不少五大连池中的岩石,这些岩石大部分都有气孔构造,你能说明其形成的缘由吗?(4)湖南张家界红色地层中的岩石最有可能是岩(成因类型),推断的依据是

。图中的岩石成因与其相像。

(5)青岛崂山“怪石”主要是岩浆岩中的岩,因其质地坚硬,不易被风化,常呈现圆滑而巨大的岩石形态。该岩石中的矿物颗粒大,易分辨,常见的矿物有、、。(列举三种)

解析①图中的岩石为石灰岩,其主要成分为CaCO3,石灰岩的主要用途可用来烧制石灰。②图中汉白玉是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③图中的五大连池是岩浆穿过沉积岩喷出地表形成的火山口,因而其中的岩石为喷出岩;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