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生物圈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B.生物多样性是形成困难生态系统养分结构的基础C.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D.生物圈自我维持稳态的实力可以反抗一切干扰解析:生物圈维持自我稳态的实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这限度,生物圈就会遭到破坏。2.地球上的生物圈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D)A.地球上全部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B.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形成的特殊的圈层,是生物的总和解析:地球上全部的生物连同环境一起,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3.下列哪一项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C)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解析: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森林的采伐量应小于生长量,农田施用氮肥应不少于农作物输出的氮素,否则会造成森林资源枯竭或农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土壤贫瘠,影响农田持续发展。选项B所述,由于“人工鱼塘”所依靠的能量来源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因而可不完全依靠生产者供能,而由人补充鱼类饲料的方法可实现鱼塘的高产、稳产。4.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就不能正常运转解析:该人工生态工程是依据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的生态学原理设计的,图中人的因素是特别突出的,在人的管理下,使物质和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木糖醇、食用菌和禽畜等都能增加经济效益,能量流淌是单向的,不能再生。5.生物圈的稳态是因为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整实力,其自我调整实力的基础是(B)A.食物链 B.生物的多样性C.食物网 D.生物的适应性解析:物种的多样性干脆影响生物圈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困难程度。生物圈的养分结构困难,某一生物灭亡后,生物圈中起相同作用的生物会替代它的位置,使整个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仍旧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故选B。6.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珍贵财宝。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现状和爱护的叙述错误的是(B)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爱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C.一些生物具有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干脆价值D.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逼的主要缘由解析:爱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是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7.爱护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个层次中最核心的并关系其他两层次存亡的是(D)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C.群落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其中生态系统是物种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场所,爱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就爱护了基因和物种的多样性。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不提倡(D)A.限制人口 B.节约资源C.爱护环境 D.先污染后治理解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主要措施是坚持安排生育的基本国策、把限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养结合起来。坚持环境爱护的基本国策,不提倡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要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爱护相适应,增加可持续发展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9.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C)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运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解析:淀粉无法生产可再生能源;农药治虫会造成污染;开垦湿地破坏生态环境;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是最合理的。故选C。10.实现可持续发展,须要下列哪些措施(C)A.从现在起,严禁砍伐森林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生产,提高综合国力C.爱护与人类共存的各种生物D.各国独立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解析: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则,酸雨气候已成全球问题,不行能由一个国家单独治理完成,同时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爱护物种的多样性,就是爱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1.人们为提高粮食产量,曾实行下列措施,其中已证明为错误的是(A)A.大规模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B.尽量运用人畜粪便等有机肥C.发展农业科学,培育高等优质粮食品种D.实行农地规划,加强农田经营解析:A项措施的实施已造成洪水泛滥,土壤沙漠化,证明是错误的。1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C)A.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产生B.湿地可以调整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D.就地爱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爱护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重组导致新的基因型的产生,基因突变可以产生多种等位基因,可遗传的变异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产生。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简要回答生物多样性的有关问题:(1)生物性状表现多样性的干脆缘由是蛋白质的多样性,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缘由是基因的多样性。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缘由是生物生存的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2)爱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实行爱护战略和爱护措施。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就地爱护即建立自然爱护区。但对一些珍稀、濒危、繁殖实力很差的动物,如大熊猫,还需另外采纳克隆、细胞培育等先进手段进行挽救。解析:(1)生物性状的详细体现者是蛋白质,所以性状表现多样的干脆缘由就是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而蛋白质的合成是由DNA上的基因限制的,所以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缘由就是DNA上基因的多样性。现存的每种生物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缘由就是生物所生存的多种多样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2)基因、物种、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所以爱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从这三个层次上加以爱护。无论哪个层次的爱护,最有效的手段都是就地爱护即建立自然爱护区。但对那些繁殖实力很差的动物,仅靠爱护也很难使它们的数量增多,只能实行克隆、细胞培育等先进技术手段,使其数量渐渐增多。14.(15分)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在其次次世界大战中1944年,美国在意大利的很多士兵因运用DDT来扑灭传染性斑疹伤寒流行病人身上的虱子而避开丧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说:“单独从疟疾病看,DDT可能挽救了5000万生命。”但进一步的视察和探讨表明,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进入人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运用。(1)在过去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农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觉了DDT。这种现象说明白(B)A.DDT是挥发性物质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C.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D.南极动物也间或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2)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一条食物链上几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回答下列问题:名称海水生物A生物B生物C生物D生物EDDT含量0.000050.50.00520.0475.5①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是B→D→A→C→E,生产者是B,次级消费者A。②该生态系统中,从第一养分级到最高养分级,生物个体数目是如何改变的,生物体内DDT浓度是如何改变的?第一养分级到最高养分级,生物个体数目递减,DDT浓度递增。③南极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缘由是环境污染。解析:难降解的农药易在生物体内富集,食物链养分级越高,富集的量也就越高。15.(15分)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确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环境中也有接着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探讨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爱护环境有主动意义。(1)一项探讨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被测植物平均受害面积(%)气孔气孔密度(个/mm2)每个气孔面积(mm2)甲植物13.5218272乙植物33.4162426丙植物57.7136556①该探讨说明,植物对SO2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和每个气孔的面积呈反相关关系。②在SO2污染严峻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甲植物为行道树种。(2)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缘由之一。有人设计试验探讨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试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除图中特殊说明的外,其他条件甲、乙均相同):试验结果表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比照试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该试验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参照上述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试验材料尝试设计试验,探究两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①探究的问题: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②作出的假设:不同pH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或相同)。③试验步骤(简要叙述):用上述试验装置和试剂,采纳两种pH<5.6的“酸雨”进行试验,设置清水比照;在三个花盆中播种同样数量(例如50粒)的小麦种子;在相同而相宜的环境中培育。一段时间(7d)后,分别统计3个装置中的种子的萌发率。④试验预期结果与分析(试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a.假如三个装置中种子萌发率没有差异,那么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b.假如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低,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抑制作用增大;c.假如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高,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促进作用增大。解析:创设新情境,以SO2对植物的影响为题目,考查同学们分析、综合、推理及试验设计实力。(1)SO2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产生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该表中的数据可知: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正相关,与气孔的大小呈反相关,不同的植物,对SO2的抗性不同,在某些SO2污染严峻的地区,可以种植能够汲取SO2的植物,柳杉等,以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