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后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3E/29/wKhkGWecyS2AJAH2AAJyt0wj1wU59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后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3E/29/wKhkGWecyS2AJAH2AAJyt0wj1wU593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后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3E/29/wKhkGWecyS2AJAH2AAJyt0wj1wU593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后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3E/29/wKhkGWecyS2AJAH2AAJyt0wj1wU593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后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3E/29/wKhkGWecyS2AJAH2AAJyt0wj1wU59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后篇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1.《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夫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B.是中国诗歌成熟的标记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酷爱解析材料反映了农夫的生活现实和青年男女的喜怒哀乐,可知其符合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故C项正确。答案C2.在中国文学史上,“风”“骚”经常并举,其中的“骚”指()A.《诗经》 B.楚辞C.汉赋 D.散曲解析楚辞以奇丽华美、想象奇妙著称,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楚辞被称为“骚体”。故选B项。答案B3.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概恢宏、词藻华美为特征,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的《答客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们反映出的本质内容是()A.社会动乱和经济凋敝B.政治黑暗,官场腐败C.国力的强盛D.宏阔广阔的文人精神解析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这在本质上体现出西汉武帝时代国力的强盛,故选C项。答案C4.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创作风格是()A.语言凝重,沉雄浑厚B.豪迈奔放,想象丰富C.清爽自然,真实感人D.刚劲朴实,爽朗粗犷解析李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B项符合其创作风格。答案B5.有文学家在评论古代某词人时说,从整体创作风格看,他的词是儒家文化中的“杀身成仁”“杀身成仁”等英雄人格意识的现实表达。该词人是()A.柳永 B.李清照C.辛弃疾 D.李白解析李白的主要成就是诗,解除D项;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主要内容侧重于儿女风情,清爽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不符合材料内容,解除A、B两项。辛弃疾属于豪放派,词中充溢了一种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渴望收复中原河山的壮志豪情,故C项正确。答案C6.“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洋溢着剧烈的爱国激情B.擅长描绘雄浑壮丽的景物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反映市民生活,有深厚的生活气息解析柳永的词迎合、满意了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简单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识的人物、所关注的事情。故选D项。答案D7.明清时期,以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体小说蓬勃兴起并得到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已起先流行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渐渐壮大D.思想限制空前严密解析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渐渐壮大,他们须要新的文学形式和题材来满意自己的文化生活须要,章回体小说顺势蓬勃兴起并得到长足发展。答案C8.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形式的改变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渐渐平民化 B.渐渐贵族化C.渐渐神奇化 D.渐渐宗教化解析赋的特点是辞藻华丽、讲究排比;唐代诗篇数目众多,且科举“以诗取士”;宋词的旺盛源于市民队伍的扩大,词比诗更能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明清小说是由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属于世俗文学。由中国古代文学各时期的特点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是渐渐走向平民化。答案A9.文学作品不仅是一个内心世界的展示,也是呈现时代文化特征的窗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离骚》诗句摘录与译文: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莫非我还胆怯 什么灾祸吗?我担忧的是国家遭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声叹息泪流满面,是为百姓的多灾多难而伤悲。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心中总是牵挂着国家的安危,即使多次死亡也不懊悔。材料二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朱敦儒《卜算子》材料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材料一所选诗句主要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情怀?(2)很多人都喜爱用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来激励自己?其表达了屈原怎样的精神?(3)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属于哪一种文学体裁,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历史情感?参考答案(1)酷爱祖国和人民、忠诚于祖国和人民、关注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生活的艰难。(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表达了屈原在逆境中不断探究,对志向执着追求的精神。(3)材料二属于宋词,表达了作者在南渡时流离失所的思乡情感;材料三是元散曲,反映了作者一种天际游子的悲凉、郁闷之情。实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像,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诗经》 B.楚辞C.汉赋 D.唐诗解析从材料中“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可以看出楚辞、唐诗并非山歌类,解除B、D两项;汉赋的特点是词藻华丽、手法夸张,是一种贵族文学,与材料不符,解除C项;《诗经》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中风这一部分深刻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社会生活,故A项正确。答案A2.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这说明()A.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追求B.作者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C.屈原应当投身于文学创作D.作者认为屈原的遭受和结局不值得解析材料表达了司马迁对屈原的志向和人格的尊崇,“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正是司马迁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的体现,故选B项。答案B3.“《子虚》《上林》都是大赋,是司马相如对辞赋的开拓和独创,表现了一代汉赋的新风貌。”这里“汉赋的新风貌”指的是()A.气概恢弘,辞藻华美B.包括了小令和多支曲子C.意境清爽,篇幅较短D.摆脱了文辞铺张的弊病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的赋,A项反映了西汉赋的特点,符合题意。答案A4.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下列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经验时代变迁之后剧烈的忧患意识与显明的人文主义色调的是()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解析A项体现的是诗人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C、D两项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因此均无法体现忧患意识。B项体现的是诗人遭受安史之乱的凄凉心境,符合题意。答案B5.说到人生追求与感慨,我们或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A.楚辞、汉赋、唐诗、元曲B.宋词、唐诗、楚辞、元曲C.元曲、楚辞、唐诗、宋词D.唐诗、宋词、楚辞、汉赋解析“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出自北宋词人晏殊的《蝶恋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出自马致远闻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故B项正确。答案B6.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芳香绚丽的园圃。她以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风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代表了一代文学之盛。“她”是()A.北方民歌 B.骚体C.宋词 D.明清小说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歌词”“唐诗”“元曲”“一代文学之盛”,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7.据史料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外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苏东坡为之绝倒主要是因为()A.苏轼被人恭维 B.该幕士精确理解了两人的词风C.该幕士扬苏贬柳 D.其词广为流传解析苏轼属于豪放派,其词意气昂扬,柳永属于婉约派,其词清爽委婉。故苏轼认为该幕士精确理解了两人的词风。答案B8.明代王骥德《曲律》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相识最精确的是()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D.都市旺盛促进文学发展解析依据材料“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可知元曲等剧种渐渐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文学素养较低者也可进行文学创作,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元曲的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城市经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9.关羽的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宋代正一派通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的财神。明代时《三国演义》不断传播,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得到人们追捧。关羽故事的流传()A.还原了历史的细微环节,增加历史的真实B.传播了道教的观念,反映思想的进步C.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历史的内涵D.折射了市民价值观,影响百姓的行为解析关羽的故事在传播过程中脱离了历史,故A、C两项不正确;道教的观念只反映了关羽故事的一个侧面,故B项不正确;关羽的故事始终在民间传播,“财神”和忠义勇武的形象符合市民阶层的须要,故D项正确。答案D10.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如来佛问孙悟空:“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孙悟空干脆回答说:“常言道,皇帝轮番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这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特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意气节,自我节制,奋勉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解析明清时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士人阶层的渐渐壮大,反对传统礼教的小说渐渐增多,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事实上就是一个反礼教的形象。“夺玉皇上帝尊位”、提出“皇帝轮番做,明年到我家”,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明代出现追求特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答案A11.《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些反映了《红楼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原应叹息”是对贾府四位小姐凄惨命运的写照;“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都是对现实的反映。再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红楼梦》为现实主义代表作。故选C项。答案C12.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特性解放的名作,如《西厢记》《牡丹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异》《二刻拍案惊异》《西游记》《红楼梦》等。对此现象的解读,最为精确的是()A.社会普遍开展特性解放运动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倾向C.专制下思想解放的志向诉求 D.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相同解析明清时期理学仍占主导地位,严峻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追求特性解放的名作涌现,反映了人们冲破束缚的愿望,故A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当时中国还没有形成资产阶级,B、D两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硕鼠》材料二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离骚》材料三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材料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1)请把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诗歌按不同的风格归类,并说明各自的风格特点。(2)材料二、材料四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3)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材料四反映的时期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有何意义?参考答案(1)材料一、材料四: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以现实社会为题材,深厚、悲壮、凝重。材料二、材料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夸张、想象丰富、特性张扬等。(2)相同之处:忧国忧民的情怀。缘由:屈原、杜甫都处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作者都对社会有一种剧烈的责任感。(3)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奠基时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旺盛时期。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明代小说旺盛,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亲密,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运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白酒总代理合同年
- 小学口算练习题小数300道
- 2025年呼和浩特货运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吉林市a2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题大全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听课评课记录
- 社区残疾人工作计划
- 酒店主管年度个人总结
- 车间生产主管年终总结
- 电子技术实习生工作总结
-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 法院拍卖议价协议书
-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完美版)
- TB 10009-2016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 2024年东南亚鸡蛋分级包装设备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2MW-5MWh微网储能项目整体技术方案设计
- 围手术期中医护理
- 客车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人教版一年数学下册全册分层作业设计
- 人类学田野调查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