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88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88页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灰尘四起B.花香满园C.雪花飘飘D.黄沙扑面2.质量是1.5×106mg的物体可能是()A.一张邮票 B.一头牛C.一只鸡 D.一桶水3.2020年12月22日,我市瓷刻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刻刀能在坚硬的瓷器上雕刻,是因为它的()A.硬度大 B.导电性强C.密度大 D.导热性好4.早上醒来,小明同学感觉自己有点发烧,于是他用体温计正确测量自己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体温计里的水银()A.质量变大 B.体积不变C.温度不变 D.密度变小5.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几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就越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分子间有斥力D.质子发生了转移6.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B.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受惯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7.小华同学去超市购物,采购后,拎的塑料袋中装满了食物。小华同学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力的作用,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 B.食物 C.塑料袋 D.塑料袋和食物8.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A.物件一定带负电 B.物件一定不带电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9.如图所示,用2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弹簧对手的拉力也是2NC.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10.如图所示,一个重10N的物体在10N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红说: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仅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小明说:因为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两人的说法()

A.都正确 B.只有小明正确C.只有小红正确 D.都不正确11.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时,先在水平方向对弹簧测力计校正“0”点B.在木块上加放钩码。可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C.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D.实验中难以做到匀速拉动木块,这会导致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发生变化12.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和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右二、填空题13.1897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14.随着校园环境的改造升级,塑胶跑道逐步铺进了校园,塑胶跑道表面比较粗糙可以(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新铺设的塑胶跑道由于现象会散发出较浓的气味,气温越高时,分子运动越,气味更浓。15.“足球进校园”推进了校园足球的发展。运动员将静止的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踢飞足球的同时,脚感到疼是因为,足球落地后会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16.一只体重为0.5N的壁虎在竖直的玻璃外窗上匀速向上爬,它的质量为g,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下雨了,一些雨水落在玻璃上,壁虎沿玻璃匀速滑下,这时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17.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电,用这根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电。18.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选填“较大”或“较小”),所以气体很容易被压缩。一氧气瓶里的氧气质量为1kg,氧气瓶容积是10dm3,此瓶内氧气的密度是kg/m3,若瓶内氧气用去了五分之二,则余下氧气的密度是kg/m3。19.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已知空烧杯的质量是55g,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是60cm3,则盐水的密度是g/cm3。采用这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0.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t=1s时物体处于状态。t=5s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为N。物体在3s时受到(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三、作图题21.按照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木块A沿着静止的斜面向上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作用点画在木块A的中心黑点处);(2)如图所示,雨燕沿虚线方向匀速自由飞翔,请在图中画出雨燕所受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3)左右摆动的小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请在图中画出在图示位置时的受力示意图。四、计算题22.物体A的质量为5kg,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拉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为物重的0.2倍。(g=10N/kg)求:(1)物体的重力;(2)拉力F的大小;(3)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大小。23.一空瓶质量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现向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质量共为1100g,然后再向瓶内灌满水,用天平测得此时的总质量为1510g。求:(1)瓶子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体积;(3)瓶内金属的密度。五、实验题24.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天平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将石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g。(3)用细线吊着石块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两次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cm3。(4)石块的密度为kg/m3。(5)小铮进行了下列操作也测出了石块的密度: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②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一个标记;④取出石块,向烧杯中加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水的密度为ρ水)2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和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2)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对实验的影响;(3)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左端向上、右端向下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两条细线(填“必须”或“不用”)保持平行;(4)小明利用图丁装置(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如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2)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3)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4)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这样的实验方法叫做;(5)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运输机参加某次抗震救灾时,在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先后从飞机上静止释放三个相同的物资。若不计空气阻力,且地面水平。那么,在地面上看,能正确表示物资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和着地位置的图示(戊)组合是。A.①⑥B.②⑤C.③④D.①④六、科普阅读题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的最后9分钟2021年5月15日清晨4时许,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如图1甲)进入火星大气层,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和缓冲,成功着落于火星表面,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A.B.C.D.着陆器刚进入大气层时,会迅速调整自己的姿势,使自身的运动方向、质心和压心处于一条直线上,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姿态下降,此时运动方向与轴线方向并不在同一直线上。下降一段时间后,当着陆器速度减小90%左右时,着陆器伸出“小翅膀”,通过向下压火星大气产生的反作用力,将其运动方向与轴线方向的夹角调整到0°,为安全打开降落伞摆正姿势。如图1乙所示,降落伞打开后减速到一定程度,先抛弃隔热大底,后抛弃背罩,让火星车和着陆平台(如图1丙)露出真容。随后,着陆平台打开发动机,通过向下喷燃气实现进一步减速,在距离火星地面100m高度处速度减为零,进入悬停状态。此时着陆平台开启雷达和光学相机等进行探测,寻找着陆点,在找准着陆点后继续下降,其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经过高度20m后,维持恒定速度下降,平稳着陆。(1)着陆器在抛弃隔热大底和背罩后,进一步减速时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体是;(2)从悬停到成功降落火星地面前,火星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A.增大→不变→减小B.增大→减小→不变C.不变→增大→减小D.减小→增大→不变(3)请在图1丙中画出火星车和着陆器平台处于悬停状态时,受到的“重力”G和气体对它的升力F升的示意图;(4)如图2四幅图中,能反映着陆器刚进入大气层时维持相对稳定姿态下降的是;(5)已知降落伞下降过程所受气体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在火星和地球上分别为k1和k2。降落伞达到最小速度时,其所受的气体阻力与着陆器重力大小相等。若同一个降落伞在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下降能达到的最小速度分别为v1和v2,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与地球上的重力之比为2∶5,则k1∶k2为。A.B.C.D.答案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答案第=page99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ADABCDAA题号1112答案DC1.B【分析】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详解】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灰尘、雪花、黄沙这些都是物体,它们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花香满园,是气体分子的扩散,说明了分子的运动,故选B.【点睛】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以及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C【详解】1.5×106mg=1.5×103g=1.5kgA.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mg,故A不符合题意;B.一头牛的质量约为200kg,故B不符合题意;C.一只鸡的质量约为3斤,即1.5kg,故C符合题意;D.一桶水的质量约为15kg,故D不符合题意。3.A【详解】刻刀能在坚硬的瓷器上雕刻,是因为它的硬度大,能在坚硬的瓷器上画出痕迹,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详解】在测量过程中,体温计里的水银受热膨胀,温度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密度变小,故D正确,符合题意,ABC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5.A【详解】AB.因为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因摩擦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塑料绳向四周散开;捋的次数越多,塑料绳带的电荷量越多,排斥力越大,故散开得越大,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下端散开是因为同种电荷之间互相排斥,故C不符合题意;D.摩擦起电时,转移的是电子,质子不发生转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详解】A.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惯性造成的危害,不能减小惯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故B正确;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C错误;D.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速度等因素无关,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D错误。故选B。7.C【详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小华与塑料袋相互接触挤压产生弹力,所以,小华同学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力的作用,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塑料袋。故选C。8.D【详解】A.由于涂料的电荷种类不知,故无法判断物件带何种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B.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件可能带电,带与涂料相反的电荷,也可以不带电,故B不符合题意;C.由于小液体相互排斥,故小液体肯定带电,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小液体相互排斥,故小液体肯定带同种电荷,故D符合题意。故选D。9.A【详解】A.是手对弹簧的拉力使弹簧发生了形变,因果关系不正确,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B.手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要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产生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产生的形变越大,也就是伸长就越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0.A【详解】试题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到的合力为0,物体仅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所以重力和拉力满足平衡力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小红的说法正确;平衡力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小明的说法也是正确的;故应选A.【考点定位】平衡力的辨别11.D【详解】A.因实验中要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在水平方向上读数,故实验前要把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调零,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在木块上加放钩码,来增大压力,此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无关,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12.C【详解】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保持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可知,A受到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与F1相等,为2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B受到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2N,B还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2,由于B保持静止,则由受力平衡可知,B还受到地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为fB地=F2-fAB=4N-2N=2N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汤姆生核式结构原子核【详解】[1]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是由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的。[2]卢瑟福和波尔等人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3]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14.增大扩散剧烈【详解】[1]塑胶跑道表面比较粗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3]闻到塑胶跑道的气味,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新铺设的塑胶跑道由于扩散现象会散发出较浓的气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就越快,所以气温越高时,分子运动越剧烈,气味更浓。15.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详解】[1]运动员将静止的足球踢飞,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踢飞足球的同时,脚对足球有力的作用,足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所以脚感觉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落地后的足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在地面上滚动。16.50竖直向上不变【详解】[1]体重是0.5N,则壁虎的质量[2]一只体重为0.5N的壁虎在竖直的玻璃外窗上匀速向上爬,在竖直方向上壁虎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竖直向上,大小为0.5N。[3]下雨了,一些雨水落在玻璃上,壁虎沿玻璃匀速滑下,在竖直方向上壁虎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壁虎的重力是0.5N,则壁虎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也是0.5N,所以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变。17.失去正正【详解】(1)[1][2]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3]用这根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时,气球被推开(即被排斥),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气球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即气球带正电。18.较大10060【详解】[1]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没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气体很容易被压缩。[2]瓶内氧气的密度是[3]若瓶内氧气用去了五分之二,则剩余氧气的质量为则余下氧气的体积依然等于氧气瓶的容积,故体积不变,密度是19.1211.1偏大【详解】[1]由图知,天平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00g+20g+1g=121g[2]则盐水的质量m=121g-55g=66g盐水的密度[3]由实验步骤可以看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烧杯壁不可避免地会有残留的盐水,使得测量的盐水的体积变小,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测量的密度值偏大。20.静止2非平衡力【详解】[1]由v-t图像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3]由v-t图像可知,4s~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4s~6s内物体受到的推力为2N,则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物体在3s时做加速运动,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21.【详解】(1)[1]木块A沿着斜面向上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下,如图所示:(2)[2]雨燕沿虚线方向匀速自由飞翔,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故雨燕所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过雨燕重心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即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如图所示:(3)[3]小球摆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如图所示:22.(1)50N;(2)10N;(3)50N【详解】解:(1)物体的重力为(2)用水平拉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为物重的0.2倍,因此拉力F的大小为(3)物体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因此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答:(1)物体的重力为50N;(2)拉力F的大小为10N;(3)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50N。23.(1)500cm3;(2)90cm3;(3)8.89g/cm3【详解】解:(1)空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800g-300g=500g由可得,空瓶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m金=m总-m瓶=1100g-300g=800g瓶中装了金属粒后再装满水,此时水的体积金属颗粒的体积V金=V-V水′=500cm3-410cm3=90cm3(3)金属颗粒的密度答:(1)空瓶的容积是500cm3;(2)金属颗粒的体积是90cm3;(3)该金属的密度是8.89g/cm3。24.右27.4102.74×103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详解】(1)[1]图甲中天平指针左偏,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2]图乙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图乙中石块的质量为m=20g+5g+2.4g=27.4g(3)[3]图丙中水的体积5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60mL,则石块的体积V=60mL−50mL=10mL=10cm3(4)[4]石块的密度(5)[5][6]原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取出石块后,不考虑带出的少量水,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仍然为m2;取出小石块,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比较可知,后来加入水的质量为后来加入水的体积即为小石块的体积因小石块的质量m1,则该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25.重力拉力拉力BAC摩擦力必须能【详解】(1)[1][2]利用小明的方案,由图得,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因此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拉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3]小明的方案中,利用弹簧测力沿竖直方向拉着物体,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看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因此可以得到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的大小。(2)[4][5]实验B中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实验A小车受到的是滚动摩擦力,实验C中,只有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改进的先后顺序为BAC。(3)[6]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左端向上、右端向下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小卡片受到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但必须控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因此两条细线必须保持平行。(4)[7]图丁中,由于小卡片很轻,实验中忽略卡片的重力,两边的滑轮虽然不等高,但是卡片两边受到的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