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建人高复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三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卡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蹊跷(qiào)惩罚(chéng)洁癖(pì)强词夺理(qiǎng)B.掂量(diān)框架(kuàng)揩油(kāi)一哄而散(hòng)C.炽热(chì)倔强(juè)字帖(tiē)汗流浃背(jiā)D.泯灭(mǐn)挑剔(tì)徇私(xùn)混水摸鱼(hù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铁道部已经走过了一个花甲之年,作为国务院政府机构中唯一一个实行政企合一、扮演政企双重角色的部委,已被公众视作阻碍市场经济改革的一大璧垒,甚至被形容为“铁老大”、“国中之国”。B.救援突击队在飞机失事海域已连续搜索了三天,可是没有寻找到有关失踪飞行员的任何线索,看来飞行员生还的机率几乎为零。C.中国公务船连续几天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执法,并且首次在执行渔业管辖权时,将附近一艘中国渔船上的3名渔民带上渔政船。日本方面急了,外务省要求中国驻日使馆对有关行为进行说明。D.李娜在澳网的表现仍是强势,这种强势不仅表现在球技上的日臻完善,更表现在其心态上的放松、沉稳和“无所谓”的胜败观,展现了一位成熟球员的风范,经过连续的过关斩将,终于进级决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对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采取以邻为壑的右翼政策,耍弄两面派手法,一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我外交部发言人秦刚称其为“不受欢迎的人”,不准备安排他在APEAC会议上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B.《饥饿游戏》整部电影从画面看,并不像大片,却以剧情主线取胜,从上半年杀出,制造今年第一大冷门,然而故事立意上确实老套庸俗,乏善可陈。C.刚刚宣布订婚了的莎拉波娃和武贾西奇一起漫步在早上的街头,两人十指紧扣,间不容发,无视狗仔追拍。D.面对这次错误,他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故意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甚至三下五除二,拒不认错,好像与己无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C.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已在全国各大动漫频道播出了3年多,活泼可爱的形象,浅显易懂的内容,明显的本土化特点,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D.莫言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他在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也使他当之无愧地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或称之为“贬官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①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②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其名誉。③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④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⑤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A.①③②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⑤③④D.②①③④⑤6.下面是两副打乱了次序的对联,一个是七字联,一个是十一字联。请根据要求将它们重新组合起来。(4分)莽莽红尘盈盈绿水五色艳争江郎梦三篙频送往来人一枝春暖管城花一息各分南北路(1)题毛笔店联:(2)题渡口联:7.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概括出杭州地铁禁食的两条理由。(4分)记者问:《杭州地铁乘客守则》中,为什么明文规定列车内禁食?杭州地铁集团工作人员回答:如果有人在封闭的地铁车厢内吃韭菜包子、葱油饼、糖蒜等带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坐在旁边的你一定很不舒服吧?万一不小心把油蹭到你身上,那更是“悲剧”了。倘若食物残渣、水滴、牛奶、油性食品等洒落在地上,不但容易导致乘客滑倒,还极易引来蚊蝇、蟑螂和老鼠。老鼠咬断电路就会造成通讯、信号中断,甚至引发火灾。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近年来,“大数据”这个概念突然火爆起来,成为业界人士舌尖上滚烫的话题。所谓“大数据”,是指数据规模巨大,大到难以用我们传统信息处理技术合理撷取、管理、处理、整理。“大数据”概念是“信息”概念的3.0版,主要是对新媒体语境下信息爆炸情境的生动描述。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成见:信息是个好东西。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应该多多益善。这种想法是信息稀缺时代的产物。由于我们曾吃尽信息贫困和蒙昧的苦头,于是就拼命追逐信息,占有信息。我们甚至还固执地认为,占有的信息越多,就越好,越有力量。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不再稀缺,这种成见就会受到冲击。信息的失速繁衍造成信息的严重过剩。当超载的信息逼近人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值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我们会不堪重负。信息的超速繁殖源自于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打开了信息所罗门的瓶子,数字化的信息失速狂奔,使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远远落在后面。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两年翻一番,目前世界上的90%以上数据是近几年才产生的。2000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量的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的信息都存储在报纸、胶片、黑胶唱片和盒式磁带这类媒介上。2007年,只有7%是存储在报纸、书籍、图片等媒介上的模拟数据,其余都是数字数据。到2013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中,数字数据超过98%。面对数字数据的大量扩容,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料。哈佛大学定量社会学研究所主任盖瑞·金则以“一场革命”来形容大数据技术给学术、商业和政府管理等带来的变化,认为“大数据”时代会引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生产力,更是信息生产关系;不仅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内容,更是其生产与传播方式。我们此前的知识生产是印刷时代的产物。它是15世纪古登堡时代的延续。印刷革命引爆了人类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哥白尼式革命”,它使得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突破了精英、贵族的垄断,开启了知识传播的大众时代,同时,也确立了“机械复制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与印刷时代相比,互联网新媒体开启的“大数据”时代,则是一场更为深广的革命。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往往是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技术颠覆了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新媒体遍地开花,打破了传统知识主体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垄断。新媒体技术改写了静态、单向、线性的知识生产格局,改变了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抛入空前的不确定之中。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知识生产若再固守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理念,沿袭此前的知识生产方式,就会被远远地甩在时代后面。
(节选自2013.2.22《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8.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数据规模巨大,信息严重过剩,总量已超过了人们的承受极限值而成为社会的负担。B.信息生产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信息传播方式不再是自上而下,而是相反。C.精英与贵族的知识垄断被冲破,传统知识主体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D.“机械复制时代”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被颠覆,呈动态、多向和空前的不确定性。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在信息稀缺时代形成的占有信息越多越好、越有力量的认识,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改变。B.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远远落后于信息的产生,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带来的数字化信息的失速狂奔。C.从2000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量的四分之一,到2013年超过98%,说明了传统媒体被新媒体取代。D.印刷革命开启了知识传播的大众时代,与印刷时代相比,互联网新媒体开启的“大数据”时代,则是一场更为深广的革命。10.请根据文意,写出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两点建议。(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杨公堤随想张抗抗
⑴刚听说“杨公堤”这个名字,不由心生疑窦——苏堤、白堤已占尽西湖风光,天上何以掉下一条杨堤?烟波浩淼的外湖里湖,哪里还有杨堤的位置?
⑵车至杨堤入口处,不由哑然——这不是我们小时候熟知的西山路么?很多年来,它都是一条路,一条与苏堤平行,一侧临水、两侧的法国梧桐树森然夹道的林荫路。它何时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条湖堤呢?
⑶然而脚下踩的果真是一条长堤。⑷路既成堤,桥也有了——盈盈湖水在桥洞下穿过来流过去,与里西湖汇合交融。①这亦新亦旧的杨公堤,在岁月掩埋了几百年之后,终于被粼粼水波托举着,似那条从雷峰塔下逃逸后归来的青蛇,从此定心驻守西湖的碧水蓝天之下。
⑸下车从金沙堤(也叫赵公堤)步行进入湖西景区,隔水遥望赏菊听曲的清雅之地小隐园,顺着“乡间小路”前行,路边一座新修缮的江南民居很是醒目,粉墙黛瓦,质朴幽静。此屋名“燕南寄庐”,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故居。
⑹忽而想起“文革”中,几个中学同学在山里闲逛,偶然撞到这里。当时黑色的大门紧闭,一片萧瑟阴森之气,几人绕着围墙转了几圈不得进入,悻悻离去。想不到几十年后,这位耿直执着的戏曲艺术大师的故居修复并对外开放,成为湖西一景,算是个小型戏曲艺术博物馆了。
⑺然后穿过杭州花圃北侧的花丛树林,眼前又是一大片悠悠水域。②湖荡中长桥连廊桥,长亭接短亭,水回路转,总是百步可歇;只见远处青山逶迤,雾霭沉浮,视野慢慢伸展开去,水色缥缈,一时深远了许多。再沿着水边从容前行,欣赏过岩芳水秀、五峰草堂、醉白楼、天泽楼等一座座有着曲折来历和文化内涵的楼台亭阁、雅屋精舍,可达新近落成的于谦墓。整座祠堂建筑群体气势宏大,肃穆庄严,可见杭州人民对清廉正直的才子好官于谦真切的怀念之情。
⑻那些故居旧屋,原本就是西湖历史不可缺少的组成,只是被岁月的泥沙年复一年地遮没了,静默地蛰伏于湖山深处难得一见。只因这条杨堤的恢复,而终于被拂去尘埃,重见天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公堤仍是一条路,一条融贯文史的通衢大道,以杨堤为轴线放射开去,即是一条湖西的黄金漫行线。
⑼走过厚重的木桥,眼前便是开阔荡逸的茅家埠水面。这就是几百年前香客由湖东乘船过湖,经由杨堤孔道去灵隐上香的水上必经之路。③湖水坦坦荡荡地延伸至远山,薄云遮日,波平如镜,湖中近岸处,随意地生长着一丛丛茂密的芦苇,几只白色的水鸟贴着水面掠过,又翩然飞去;几条小船正从堤上的桥洞里悄然探头,朝着湖湾里缠绕的水巷向另一座石拱桥划过去,欢声笑语就像水珠子一样一滴滴洒落在湖上。那单孔石桥古朴而精巧,残破的石缝里浓密的青苔,记录着风雨的道道斑痕。⑽远眺湖面,隐隐可见对岸一幢幢素墙青瓦的农舍民居,参差毗接,错落有致,黑白色的剪影沉落在湖水里。一阵微风吹过,房屋都模糊了,只一歇功夫,又从水里清晰地显现出来,湖面水色清澈。再一阵风过,天上闲云游弋,湖中芦苇飘摇,远处的草堂茅屋,都浸在朦胧的水雾里了。⑾恍惚间觉西湖变得陌生、变得遥远了。西湖在很久以前,就应该是眼前这个样子吧。这不是“新西湖”,而是一个具有乡村风情、比老西湖更老的西湖。这些星星点点的湖塘港潭,原本就在那里散落着,只是被日月存积的腐叶淤泥覆盖了。终于有这样一日,深受西湖恩惠的杭州人,要把西湖的原貌还给西湖了。果然,挖着挖着清水就涌出来了;水漫湖西之时,杨公堤就在湖中游动起来了。如今因着这一条杨公堤的修复,竟把湖西的自然风光、人文风貌都一一激活。西湖是天下人共享的西湖,无论是乡民市民草民,可随时随意漫步杨公堤。⑿杨公堤是由明代杭州知府杨孟瑛力排众议重新疏浚西湖后凌波倚山自北而南贯穿整个湖西水域而修筑的长堤,杨孟瑛当年在《开湖告谕》中说:“性知执法,心在利民。”如今,我幼时所知的西山旱路,已变为湖中长堤。西湖的几百年兴衰,都在这长堤间了。如此说来,杨公堤已不仅仅是一条路。(有删改)11.开头⑴⑵两节的四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3分)12.文中为什么要写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故居“燕南寄庐”?(3分)13.作者为什么说“杨公堤仍是一条路”?最后为什么又说“不仅仅是一条路”?(5分)14.请从文中划线句子中任选一句,欣赏其妙处。(4分)15.请探究作者在杨公堤上“随想”了哪些内容。(5分)三.古代诗文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20分)钱唐湖石记(唐)白居易钱唐湖①事,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钱唐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公勤军吏二人,一人立于田次,一人立于湖次,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压帖所由,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自钱唐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②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俗云决放湖水,不利钱唐县官,县官多假他辞以惑刺史。或云鱼龙无所托,或云茭菱失其利。且鱼龙与生民之命孰急?茭菱与稻粮之利孰多?断可知矣。又云放湖即郭内六井无水,亦妄也。且湖底高,井管低,湖中又有泉数十眼,湖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而泉用有余。况前后放湖,终不至竭,而云井无水,谬矣!其郭内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与湖相通,中有阴窦,往往堙塞,亦宜数察而通理之,则虽大旱而井水常足。湖中有无税田约十数顷,湖浅则田出,湖深则田没。田户多与所由计会,盗泄湖水,以利私田。其石函南笕,并诸小笕闼,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小有漏泄,罪责所由,即无盗泄之弊矣。又若霖雨三日以上,即往往堤决,须所由巡守,预为之防。其笕之南,旧有缺岸,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若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余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之于石。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注释】①钱唐湖:西湖。②官河:运河。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
具:详细B.符下县,县帖乡
帖:文告C.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
典:掌管D.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
文:修饰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节限而放之
B.县官多假他辞以惑刺史吾尝跂而望矣
不赂者以赂者丧C.且湖底高,井管低
D.则虽大旱而井水常足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所写关于西湖水利问题的文章,涉及灌溉农田、控制水位、疏通水井、防止溃堤等事项,可谓详尽。B.白居易为官能切实为民着想,遇到旱年,令百姓直接前往州衙递交状纸“请水”,这样做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旱苗得以及时浇灌。C.本文除立灌溉制度以告民众及继任者外,还对官府的自私、吏治的黑暗有所揭露,也肯定了李泌在杭州开凿六井造福一方的做法。D.白居易反对利用湖水耕种湖中无税田,下令采取措施将石函及大小笕口堵塞,并派员巡查,有一点泄漏,就追究主管官员的责任。1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若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⑴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4分)⑵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4分)(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6分)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听雨(唐)李商隐(宋)方岳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21.李诗末句历来被认为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赏析其妙处。(3分)22.同是听雨,方诗又表现出怎样的意境和韵味?(3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4题。(6分)(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旦唱)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旦唱)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选自《西厢记·长亭送别》)23.从这段文字简析崔莺莺是怎样一个人物。(2分)24.请从以上【脱布衫】等曲词中任选一首,写一段文字进行赏析。(4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2)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3)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4)耳得之而为声,,,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5)春江潮水连海平,。滟滟随波千万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酒吧里,年轻的小伙子用心地弹奏钢琴。很多客人慕名而来,倾听他的弹奏。一位中年顾客对小伙子说:“我每天听你弹奏,太熟悉了,不如唱首歌给我们听吧。”这个提议不少人赞同。面对大家的请求小伙子变得腼腆起来,他说:“非常对不起,我从小就学习弹奏乐器,没有学过唱歌,唱得会很难听。”中年顾客鼓励说:“正因为你从来没有唱过歌,或许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个歌唱天才呢!”酒吧经理也鼓励他。小伙子认为大家想看他出丑,坚持说只会弹琴,不会唱歌。酒吧经理说:“你要么选择唱歌,要么另谋出路。”小伙子被逼无奈,只好红着脸唱了一曲《蒙娜丽莎》。结果一唱惊人,大家都被他流畅自然、磁性十足的歌声迷住了。从此,小伙子开始向流行歌坛进军,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爵士歌王。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立意自定,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B(A.蹊跷qiāo洁癖pǐC.倔强jué字帖tièD.挑剔tī混水摸鱼hún)2.C(A.璧垒——壁垒;B.机率——几率;D.进级——晋级)
3.B(B.乏善可陈: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称道的。A.“对于”改为“鉴于”或“由于”。C.间不容发:比喻形势危急到了极点。D.“三下五除二”改为“一推六二五”)4.A(B.“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前后分句互换位置。C.“激发”与“共鸣”不搭配。D.搭配不当,重复累赘,“充满”前加“他的作品”;后部分改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或“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5.A(解析:本段文字主要陈述“贬官文化”,①句承“贬官”,应放在开头,③句承①句中“只好与山水亲热”,说“文品”,②句说“人品”,⑤句“人品和文品双全”是对③、②句的总结,④句与“地因人传”相呼应,应放在最后。)6.(1)毛笔店联:五色艳争江郎梦一枝春暖管城花(2)渡口联:莽莽红尘,一息各分南北路;盈盈绿水,三篙频送往来人。(4分,各2分)7.①地铁饮食影响车厢卫生和其他乘客。
②地铁饮食容易留下事故隐患。(4分,各2分)8.D(A.原文“信息的失速繁衍造成信息的严重过剩。当超载的信息逼近人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值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我们会不堪重负”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但还没有到“当超载的信息逼近人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值时”,时间范围混淆。B.原文“新媒体技术改写了静态、单向、线性的知识生产格局,改变了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抛入空前的不确定之中”选项“信息传播方式不再是自上而下,而是相反”,偷换了文中的概念“抛入空前的不确定之中”为“自下而上”。C.对应的原文“印刷革命引爆了人类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哥白尼式革命’,它使得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突破了精英、贵族的垄断”让“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突破了精英、贵族的垄断”是“印刷革命”,选项是“大数据时代”,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9.C(“说明了传统媒体正被新媒体取代”文中没有依据,无中生有。)10.①改变旧有的知识生产观念及方式。②变革传统信息处理技术,提升信息主宰能力。(3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意思符合即可)【试题分析:此题抓住文中的句子“所谓‘大数据’,是指数据规模巨大,大到难以用我们传统信息处理技术合理撷取、管理、处理、整理”“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知识生产若再固守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理念,沿袭此前的知识生产方式,就会被远远地甩在时代后面”可以得出答案。】11.(1)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思考杨公堤的变化;(2)层层设问,引出下文对杨公堤的描写,为下文作铺垫;(3)通过类比,说明杨公堤是和苏堤、白堤一样“占尽西湖风光”,丰富文章内容。(3分,每点1分)12.(1)是西湖历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照应下文,说明现在杭州人“心在利民”;(3)拓展丰富了文章内容。(3分,每点1分)13.(1)“杨公堤仍是一条路”是因为杨公堤具有交通使用功能,比如连接故居旧屋,方便游览。(或:杨公堤是一条融贯文史的通衢大道,以杨堤为轴线放射开去,即是一条湖西的黄金漫行线。)【物质层面】(2分)(2)“不仅仅是一条路”是因为杨公堤激活了湖西的自然风光、人文风貌(1分),贯通了文史,连接了不同时期的文化(1分);折射了现在杭州人平等的精神、开阔的胸襟,丰富了西湖的人文内涵(1分)。【精神层面】14.(1)由眼前的杨公堤联想到雷峰塔下逃逸归来的青蛇,联想想象丰富,自然地把眼前现实和历史传说连接在一起,拓展和丰富了文章内容;同时,比喻手法运用富有杭州地方特色。(2)移步换景,由近到远细腻描写。“长桥连廊桥,长亭接短亭”“青山逶迤,雾霭沉浮”句子整齐,骈散结合,呈现西湖美景。(3)移步换景,由远及近细腻描写。用“水鸟”“小船”衬托波平如镜,动静结合,绿白相间。用“欢声笑语”以闹衬静。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之美。(根据参考答案的要点从手法技巧和内容情感方面酌情判分)15.(1)幼时所知的西山旱路;(2)“文革”时盖叫天故居旧屋等被遗弃;(3)对清廉正直好官于谦的怀念;(4)更老西湖乡村风情的原貌;(5)明代杭州知府杨孟瑛疏浚西湖修筑杨公堤,“心在利民”;(6)杭州人平等的精神、开阔的胸襟。(每点1分,5分给满为止)16.B(名词作动词,下发文告)17.A(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地。B.以:上句,连词,表目的,用来;下句,连词,因为。C.且:上句,递进关系,况且;下句,让步关系,尚且。D.则:上句,承接关系,那么;下句,转折关系,却)18.D(白居易反对的是偷偷排干湖水来使无税私田得利)19.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若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3分,错一处扣1分)20.⑴如果堤防修筑得合乎规格(或:如果按照规定修筑堤防),(雨季)及时蓄水,(旱季)及时放水(浇田),那么临近钱唐湖的一千多顷农田,就不会有荒年了。(4分)⑵连年遇到旱灾,湖水(带来)的益处和害处,我都弄清了其中的缘由。(3分)21.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1分),诗人夜宿听雨,彻夜不眠。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以有声衬无声,更突显环境的寂寥和对友人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2分)。22.方诗营造了在山中竹斋听雨清幽脱俗的意境(1分)。诗人超脱凡俗,与万化冥合,写出一种诗意栖居的禅趣和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2分)。23.答案要点:①多情、追求爱情;②通过崔夫人和崔莺莺对比,可以看出崔莺莺和鄙视功名利禄。崔夫人想要张生“挣揣一个状元回来”,崔莺莺则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2分,答出“多情、追求爱情”和“鄙视功名利禄”各1分,意思对即可)24.(4分,酌情判分,要求分析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效果。)答案示例:【脱布衫】通过“西风”“纷飞的黄叶”“寒烟”“衰草”等意象,营造了萋迷的意境和氛围,借景抒情。刻画了一个愁眉紧锁、愁肠百结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崔莺莺长亭送别,与丈夫新婚即别离的断肠之痛。25.(1)举匏尊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今年福建省高三省质检语文作文
- 住院患者护理健康宣教
- 氧气吸入疗法操作指南
-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口算1000题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法口算训练300题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生物信息学(含操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奎屯市2025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兴安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第一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遂宁城区五校联考2025届初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数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合作社用地租赁合同样本
- 2024-2030年中国街舞培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颅内感染的护理查房
- 农业生物防治技术规范
- 幼小衔接 每日一练
- 电缆敷设施工质量控制案例分享
- 健身减肥训练营计划方案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教师数字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基于欧盟七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比较分析
- 江苏省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试卷(苏教版)
- 2023版《管理学》考试复习题库5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