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建人高复高三12月份月考试卷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并填涂卡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湖州的地理条件十分出色,位于沪宁杭都市圈的正中心,环境宜人,又有很多发展不错的卫星城镇,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是完全有发展成为大都市的潜(qiǎn)质的。B.嘉兴市规划开发建设东部新城,整合现有嘉兴科技城、湘家荡区域、南湖新区三大平台优质资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功能迭加而成三位一体的产业新城、宜居新城、科创(chuàng)新城。C.丽水市以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将完成规划区内楔(qì)形绿地、城市公园及沿河、沿路的带状绿地建设;修复被破坏的城市自然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抓好各类附属绿地的建设。D.宁波和温州是浙江省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两大城市,经济实力都非常强。温州与东莞(guǎn)、珠海、泉州等城市一起组成了中国明星地级市的豪华阵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甲】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上,播放了杭州亚运城市宣传片《2022相约杭州》。5000年前良渚文化时期的杭州,远古的气息和璀璨的文明交相辉映,搭弓射击的女孩跨越时空隧道,出现在2018年大运河的拱宸桥上。【乙】这位“良渚”女孩看到了一幅幅更为美好盛大的图景。G20峰会成功举办,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竞技体育蓬勃发展,公众参与充满活力。在万人马拉松的冲刺画面中,领跑的女孩奔赴奥体中心主体育馆。生动回眸之时,历史和现实不期而遇。【丙】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闪亮呈现,惊艳定格。2022,相约杭州!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交相辉映B.跨越C.回眸D.不期而遇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需满足的条件是:年龄在7周岁及以上、在办理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时已成功留存指纹信息或在边检机关成功申请自助通关信息备案的持证人。B.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C.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原则有利于鼓励青年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公平竞争的好风气。D.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意义重大。这不仅需要全体市民的广泛认同和参与,还需要政府和设计机构的努力。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请写出衔接最恰当的排序。(3分)清晨,湖上弥漫着薄薄的白雾。小船在雾中行,如在梦中游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几组台榭楼阁倚在湖畔,幢幢的影子,隐隐的轮廓,全都显得无限的醉意。②纷披的柳条中,不时转出一两点灯光,淡淡的,晕晕的。③一带山峦树木横在远处,朦朦胧胧,如一围灰色的梦的城墙。④沿岸伞一样撑着的一株株茂密的柳树,望去参差差、毛绒绒的。6.这是一场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请你根据反方的理由,替正方补充理由。(6分)正方观点:朋友圈要屏蔽父母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观点:朋友圈不屏蔽父母理由:①我一直把父母看作是推心置腹的朋友,我们是平等的。我要循序渐进地释放我成长的信息,这样他们才会不担心,才会理解自己的小孩是怎样的小孩。②“屏蔽”一词不是个好词,给人负面的评价,凡是被屏蔽的人都会受到伤害,心里感到不舒服,我不愿拉大自己与父母的距离,我坚决不会屏蔽自己的父母。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①我们在研究群体的基本特点时曾说,它几乎完全受着无意识动机的支配。它的行为主要不是受大脑,而是受脊椎神经的影响。就这点而言,群体异乎寻常地类似原始人。他们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完美,但不经过大脑,而是受刺激因素的影响。群体受各种外在刺激因素的支配,反映着它们无穷的变化,服从自己所受到的冲动。作用于群体的这些刺激因素同样作用于群体中的个体,这些个体也会随之产生反应。而单独个体的大脑则会向他指示,接受冲动的摆布是不可取的。所以,单独个体具有主宰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则缺乏该项能力。②群体兴奋的来源不同,他们表现出的冲动行为也不同:有时显得极为血腥残暴,有时又极为慷慨和壮烈。由于这些冲动来势汹汹,因此,不管是个人利益还是性命攸关的利益,都不足以控制他们,鉴于群体接受的剌激因素多种多样,其表现形式也较为多变,遵循这些刺激因素的个体也会很不稳定。这就解释了群体为何可以从最血腥的狂热痴迷状态转瞬间转变为极具英雄气概。正因为如此,群体既可以成为遭人唾弃的刽子手,也可以成为慷慨赴义的勇士。也只有群体,才能义无反顾地为了心中的信念而不惜血洒战场。群体的这种易变性使他们难以统治,当公共权力落到他们手里时尤其如此。此外,群体虽然狂热渴望某种东西,但不会渴望得太久。它们的思想不能持久,他们的愿望也同样。③群体也像野蛮人一样,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容不下什么障碍,由于人多势众,他们觉得自己力大无比,所以就更是这样。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完全不认为会“不可能”或“做不到”:若是孤身一人时,他很清楚自己的言行,绝不可能去焚烧宫殿或是洗劫商店。即便有了这样的想法,也会立刻遏制住这种蛊惑。因为,他是有思想的,内心会有负罪感。但是,群体则不然。当个体加入群体的瞬间,个体感受到了来自群体的强大力量,他变得不可一世,甚至有了杀人掠货的想法,恨不得马上付诸行动,任何艰难险阻都不在话下。④种族的基本特点是我们产生一切情感的不变来源,它也总是对群体的特点产生影响。比如:拉丁族群体和英国群体就有十分显著的差别。25年前,仅仅是一份据说某位大使受到侮辱的电报被公之于众,就足以触犯众怒,结果是立刻引起了一场可怕的战争(1980年的普法战争)。几年后,关于谅山战役(一次无足轻重的战争)兵败的电文再次引起人们的怒火,由此导致政府立刻垮台。就在同时,英国在远征喀土穆时遭受的一次非常严重的失败,却只在英国引起了轻微的情绪,甚至连国防大臣都未被解职。(选自勒庞《乌合之众》,有改动)7.下列对文中“群体中的个体”和“单独个体”之间的区别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群体中的个体”是伟大的,“单独的个体”是渺小的。B.“群体中的个体”是无意识的,“单独的个体”是有意识的。C.“群体中的个体”是感性的,“单独的个体”是理性的。D.“群体中的个体”是主动的,“单独的个体”是被动的。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群体行为主要不是受大脑,而是受脊椎神经的影响,原始人也是一样,他们按照所受到的刺激因素决定自己的行为。B.刺激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群体行为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群体可由最血腥狂热痴迷瞬间转为具有英雄气概,所以群体难以统治。C.群体的强大力量,使得身在其中的个体变得没有思想、没有负罪感,极有可能做出杀人掠货等罪大恶极的举动。D.同样面对战败,拉丁群体易怒,英国群体则较为冷淡,可见群体行为有可能表现得残酷,也有可能表现得怯懦。9.概括选文提及的群体的四个基本特点。(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坊间绣娘蒲苇①市井里有一种民俗的诱惑,叫绣娘。她们似乎是跌落在凡间的天使,一颦一笑,尽显女人的古典与柔美。②我在大江南北的很多地方见过她们,在秀美的凤凰古城,在日暮的姑苏,在杭州的小镇,在上海的田子坊,她们就是你行走的目光与灵魂里的那一朵莲花,不沾染尘埃地活着。③或者是在夕阳西下的余晖里,或者是在雨后青苔的盎然里,或者坐在苔痕上阶绿的巷子里,或者坐在临街而开的绣房中,她们手端花绷子,借着煦暖的阳光,或者细细的微风,或者淡淡的花香,纤细葱嫩的手指轻巧地捻丝走线,如蝴蝶一般忽上忽下,一股古典的气息便随着翻飞的绣针氤氲到巷子里,弥漫在空气中。身旁,地上的箩筐里彩色的绣线、绒线随意散落,一只老猫懒洋洋地卧在箩筐旁。熙熙攘攘的游人走过,一双双好奇的、欣赏的目光定格,也打扰不了她们的世界。④此后,我一直被这些坊间的绣娘迷倒。某一年,在江南,杏花烟雨后。我一个人在黄昏的夕阳中漫步在一个小镇,竟然就那么无意地闯入了一条绣巷。那幽深的青石巷子里,两边全是古老的绣房,一间挨着一间,一家挨着一家,挂满了,全是绣品——小女孩的兜肚,女人的罗裙与绣鞋,情人互赠的丝帕,做梦的枕套,美得如同游园惊梦,美得惊心动魄。⑤木质的老房子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朱红的木漆已经斑驳,那是流光将一场场的繁华都抛在了遥远。而终究有些东西固执地留了下来,在尘世里独活,那便是那些古老的绣庄。每家的绣庄都起着别致的名字,抬头一看,只短短的两三个字,御绣,沈庄,青园?不用细想,扑面的感觉就让你知道,这些字,这些屋子已经默默地走过了多少个朝代。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刻,屋前檐下的绣娘是眼前人,她们有着现代人的时髦,即便是服饰,也有着现代工艺的精致。她们那么随意地坐在古朴的巷子里,飞针走线,除了抬头时的轻笑,便是低头时的安静,像是在绣一个梦,绣一个心事,那是一种桃花源式的美丽。当我走过,我能感受到她们内心对古典的那一种虔诚。⑦在大多的坊间,绣娘们是为了生计而绣,她们家有老少,要供养。于是,她们便借着旅游的兴起绣出各种各样的绣品,一方方精美的丝帕,一个个可爱的小包,一条条曼妙的长裙,一方方头巾丝巾。她们不是唯利是图的小商贩子,当你欣赏陶醉时,或者就在讨价的瞬间,她们就会依着你的意,以低低的价格将那一幅幅用心绣出的绣品卖给你。⑧要说是为了生计吧,这些东西价格也不贵,可是绣出来,却是要费一番工夫的。要说不是为了生计吧,她们确实是在那游人熙攘的坊间换一口温饱。但当你看到她们一脸的幸福快乐和自足,你就知道她们追求更多的是一种心里的欢乐和那手艺被肯定的喜悦。因而钱,倒不是主要的。⑨也有时候,你在某一个幽静的地方,还会遇到这样一群闲情优雅的女子,在某一个安静小镇深处的某一个院子里,院中的桃枝伸出墙头,院门轻掩,她们就散落在院中,专心地飞针走线。她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服饰个性时尚,年轻的脸庞精致妩媚,然而她们此刻却逃离了嘈杂的城市,每日在软缎或者洁白的丝上飞针走线,绣下流动的山水、花木,或者,心里的那个人。⑩我很想过去感觉一下她们的世界,看一眼她们的绣品,在她们清静的小院中站一刻,然而,我最终只是轻轻走过。⑾绣娘是一种市井间的诱惑,使没有去的人向往去,去的人一定要看看。你去时,她们会对远道而来的你轻盈微笑,不俗不媚;你不去时,她们依旧在古巷中安静地绣着,一针一线亦不觉孤单,无扰无嚷,绣的是花,用的是心,是情。⑿我也终于明白:坊间绣娘的诱惑其实更是一种灵魂的诱惑。(有删改)10.赏析第③段中的画波浪线语句。(4分)11.试分析第⑥段开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12.同是写绣娘,第④段与第⑨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13.作者在文末说“坊间绣娘的诱惑其实更是一种灵魂的诱惑”,试联系全文简要探究“灵魂”的意蕴。(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娴:擅长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夺:改变C.平伐其功
伐:夸耀D.明道德之广崇
明:光明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②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B.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①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D.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差不多,但上官大夫因想争得楚王的宠幸而嫉妒屈原的才能。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C.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自己的诚信被怀疑、忠实被诽谤而生出怨恨。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表现在《离骚》中;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4分)译文: (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4分)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8分)永遇乐(宋)苏轼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注】①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在宅邸所筑小楼。②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造。19.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 和 两种表现手法。(2分)20.全词表达的思想情感比较复杂,请简要赏析。(6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①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也,无所苟而已矣。(《论语》)②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韩非子》)③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公孙龙子》21.①③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名”分别是指 和 。(2分)22.分析①②两则材料中孔子、韩非子对于言行问题的不同见解。(4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1)其为人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2)故国神游,▲,早生华发。人间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4)臣欲奉诏奔驰,▲;▲,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自信。——林肯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卢梭对于上述看法,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发表评说。【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1.D 解析:A.潜qián质;B.功能叠加;C.楔xiē形2.B 解析:跨越:从上部越过地区或时期的界限;穿越:从中通过。3.B 解析:前一个句号应改为冒号(前总后分)4.A 解析:B“采用”缺少宾语中心词C句式杂糅,删去“的好风气”D“这”指代不当,按句式是指代“……意义重大”,实应指代“城市形象标志设计”;先“政府和设计机构的努力”后“全体市民的广泛认同和参与”;应先“参与”后“认同”5.③①④②【解析】按照由远及近,由面到点,由高到低的描写顺序考虑,从“远处”的“山峦”③,写到“湖畔”的“台榭楼阁”①,再写到“沿岸”的“柳树”④以及“纷披”的“柳条”②6.①我的朋友圈只屏蔽了妈妈,因为我了解我妈妈的性格,容易紧张,为了让她不替我担心,我必须屏蔽她。②“屏蔽”是个中性词,它的另外一层意思是保护。因为屏蔽是隔离,是保持距离,这个保持距离里面有爱,可以让我们彼此留下空间,以避免我们各自因价值观不同而容易产生的冲突。【解析】本题属于语言表达题,设置情境“辩论赛”,明确要求且关注提示“根据反方的理由,替正方补充理由”,反方为观点“朋友圈不屏蔽父母”给出了两点理由,正方观点是“朋友圈要屏蔽父母”,要针对反方的两点理由进行针对性反驳。反方第一点理由“我要循序渐进地释放我成长的信息,这样他们才会不担心,才会理解自己的小孩是怎样的小孩。”正方便可从父母会为我们担心这一角度进行反驳。反方第二点“‘屏蔽’一词不是个好词,给人负面的评价,……”正方便可从“屏蔽”这个词的另一层意思进行反驳。7.B 解析:从“我们在研究群体的基本特点时曾说,它几乎完全受着无意识动机的支配”“它的行为主要不是受大脑,而是受脊椎神经的影响”“单独个体具有主宰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则缺乏该项能力”等中可知。其他无依据)8.D 解析:“同样面对战败,拉丁群体易怒,英国群体则较为冷淡”体现的是群体的种族特征。9.①群体极易冲动。②群体表现多变(易变,不稳定)。③群体狂傲野蛮(不可一世)。④群体特点受种族特点影响。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0.(1)多用排比与对偶的修辞方法,造成整齐匀称的句式,使文章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1分)(2)多方环境渲染,为绣娘的工作营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背景,也烘托出了绣娘的娴雅与美丽;(1分)(3)动作描写又结合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地突出了绣娘们手艺之高超。(2分)11.(1)(对内容表达方面的作用)含蓄而又形象地揭示了刺绣作为一种古老而又高雅的艺术,不但被传承下来,而且普及到了民间;(2)(对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承上文写古老的绣庄,启下文写现代绣娘;(3)(在表达效果方面的作用)引用古诗,增加了文章的诗意美、古典美。(每点各1分,全对加1分)12.(1)叙述(或观察)的视角(或人称)不同:第④段采用第一人称,第⑨段采用第二人称。(3分)(2)描写的手法不同:第④段侧重于绣品的丰富多彩,从侧面表现绣娘们的心灵手巧;第⑨段则侧重于动作描写,直接从正面表现绣娘们的心灵手巧。(3分)13.(1)绣娘心怀着对古典(或传统刺绣)的虔诚,(2)物欲世界中绣娘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淡然宁静,(3)在无扰无嚷的自我世界里绣娘用心用情创造美。(每点各2分)14.D【解析】明:阐明,形作动15.C【解析】来,连词;A取独/动词,往,到;B顺承连词/并列连词;D制订,动词/替,给,介词16.B【解析】在《离骚》这首诗中颂扬帝喾、齐桓公、商汤、周武王,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政事17.(3分)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解析】文段中有六处必须断开(划“/”处),另有一处可断可不断(划“//”处),评分时无论断与不断都不作考虑。断对四处不给分,断对五处给1分,断对六处给2分,断对八处给3分;断错一处扣1分,断错三处扣2分,断错四处以上扣3分。18.(1)那些文字描写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极大(关系到国家治乱),举的是近事,但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4分)(2)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4分)19.比喻反衬(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每空1分)20.①下阙首三句写天涯漂泊感到厌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归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园一直到望断,极言思乡之切。②“古今”三句,由古时联系到现今,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③最后两句,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今日又思及未来,将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至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政治波折而带来的巨大烦恼,精神获得了解放。④这种对人生深刻的思考,显示了词人内心对于整个人类历史的怀疑和迷惘,表现了他对宇宙、人生以及整个社会进程的忧患情绪。(写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21.名分名称(共2分,一空1分)22.(4分)孔子:强调言(1分),要可行,不苟言(1分)。韩非子:强调行(1分),言行统一则赏,不统一则罚(1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3.(6分,选3小题,每一空格1分)(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2)多情应笑我一尊还酹江月(3)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4)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新人力资源的劳务合同下载
- 工厂生产承包合同范本
- 全新房地产经纪人劳动合同
- 正规中介购房合同范本
- 家用电器洗衣机买卖合同
- 售后服务续费合同
- 二手房买卖合同能不能代签年
- 房地产包销协议
- 地产战略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雇用育婴师服务合同
- 三查四定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 品质部经理KRA KPI考核表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动家校共育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授课教案
- 一个28岁的漂亮小媳妇在某公司打工-被老板看上之后
- 马工程教育哲学课件第十章 教育哲学与教师发展
- GB/T 11376-2020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金属的磷化膜
- 成功源于自律 主题班会课件(共34张ppt)
- 新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
- (完整word版)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完整版)
- 高级工程师电子版职称证书在网上打印步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