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75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面对着世界最大的人口压力.中国人民经过努力,在2000年以前,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以内,妇女总的生育率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口总数控制在()A.12亿B.10亿C.16亿D.13亿2、随着“4G时代”的到来,人们使用智能手机进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智能手机靠电磁波传递信息B.在真空中,智能手机发出的电磁波无法传播C.智能手机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智能手机可以把声音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流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向盛有铁锈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反应后得到浅绿色的溶液4、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D.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植食动物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哪项能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A.蚁穴溃堤B.青蛙冬眠C.蚯蚓松土D.大树底下好乘凉6、2014年,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完成了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在恒河猴体内的临床前试验研究,这种黏膜疫苗可以提高针对艾滋病病毒的T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给健康的恒河猴注射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属于保护易感者B.人和恒河猴属于灵长目,虎属于食肉目,人与恒河猴的共同特征较多C.艾滋病病毒属于单细胞生物,要在人体细胞中过寄生生活D.接种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可以提高人体针对艾滋病病毒的抗感染能力7、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把2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为1WB.人步行速度为5m/s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是37℃D.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8、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时()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将重为400N的物体lOs内匀速提升2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拉力的功率为____W.

10、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写出两条即可).

(2)过氧乙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填离子符号).1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图1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

(2)我们通过各种食物获取营养,图2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

(3)青少年缺铁常会引起____,图3是一种补铁的口服液,其中“铁”指的是____(填“分子”;“单质”或“元素”).

(4)图4是中国首款概念氢动力汽车;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和氧气输入到汽车内部的电池中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发生反应,生成水,产生电能.

①工作原理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②硼氢化锂(LiBH4)是一种储氢材料.请将它脱氢原理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LiBH4+2LiNH2Li3BN2+____↑.12、在做“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的容器中密闭了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变化反映了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此实验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的关系;将此装置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后,电流在____容器中产生的热量较多,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再接入原电路,还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的关系.该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____.

13、电冰箱是间断式工作的(即工作一段时间停止一段时间,再工作再停止,如此循环),某电冰箱铭牌有关参数如图甲所示.在家庭电路中只有电冰箱在标定耗电量下工作时,一天实际工作____h;若电冰箱每次从启动到停止工作的时间都为12min,则该电冰箱每天启动____次,如果将它单独接在图乙电能表上,则每工作一次电能表转盘转____转.

14、在碳循环中绿色植物通过____作用,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导“____”,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氮、磷、硫和碳等在生态系统中能____循环.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15分)16、用下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请在图上画出绕绳的方法.

17、图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出拔钉子时所用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和它的动力臂l1.

18、如图;O为支点,请画出路灯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6分)19、(2015•绍兴)为了探究“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

(1)在本实验中电阻R0的作用是____;

(2)小明检查电路后认为电路设计存在问题,实验过程中没有保持铅笔芯两端的电压相同,无法判断其电阻变化。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_;

(3)闭合开关后用酒精灯对铅笔芯进行加热,每隔10秒记录一次电流值,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1234电流/A0.160.190.210.22由此可以得出: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面对着世界最大的人口压力.中国人民经过努力,在2000年以前,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以内,妇女总的生育率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口总数控制在13亿,2033年将达到峰值15亿左右.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口发展目标.

【解答】解: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施行计划生育等措施,中国人民经过努力,在2000年以前,把人口总数控制在13亿.

故选:D.2、B【分析】【解答】A;智能手机靠电磁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在真空中和空气中能够传播,故B错误;

C;智能手机电池充电时;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化学能,因此此过程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正确;

D;智能手机的实质是一部电话机;它既可以把变化的电流还原成声音信号,也可以把声音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流,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①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②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③给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可将声音和图象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天线向空中发射电磁波.3、D【分析】【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向盛有铁锈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反应后得到黄色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进行分析判断.4、B【分析】【解答】A;由分析知该食物网存在三条食物链;A错误;

B;戊和丁存在捕食关系;都以己为食物,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

C;戊不是食物链的起点;所以能量不是最多,C错误;

D;根据食物链可以看出;植食动物有乙和己,肉食动物有丙、丁和戊,D错误.

故选:B

【分析】如图可知存在的食物链:甲→乙→丙→丁→戊;甲→己→丁→戊;甲→己→戊.5、B【分析】【解答】A;蚂蚁是群居动物;蚂蚁善于打洞,洞多了造成堤坝的土质松动,堤坝就崩溃了,体现了生物蚂蚁对环境堤坝的影响,A正确;

B;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变温动物青蛙有冬眠的特性,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体现了生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B正确;

C;蚯蚓在土壤中穴居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C错误;

D;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据此解答.6、C【分析】【分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按其英文字音(AIDS)译为“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此病毒能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损伤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危害极大.

【解答】解:A;给健康的恒河猴注射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属于保护易感者;A正确;

B;人和恒河猴属于灵长目;虎属于食肉目,人与恒河猴的共同特征较多,B正确;

C;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因此,病毒过寄生生活,对寄主有害,但人没有细胞壁,C错误;

D;接种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可以提高人体针对艾滋病病毒的抗感染能力;D正确.

故选:C.7、D【分析】【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两个鸡蛋的重力在1N左右;将2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约为W=Gh=1N×1m=1J,W是功率的单位.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全新2B铅笔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D.8、D【分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熔点和凝固点,首先需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根据题意得:这种“神奇物质”是一种晶体,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温度保持不变,这种晶体能使水温在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这种晶体的熔点为55℃,所以55℃的这种物质可能是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态(刚刚熔化结束),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熔化过程中),所以A、B、C是错误的,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80%100【分析】【解答】由图可知;n=2;

∵h=2m;

∴s=2h=2×2m=4m;

当提升G=400N的重物时;

W有用=Gh=400N×2m=800J;

W总=Fs=250N×4m=1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拉力的功率:.

故答案为:80%;100.

【分析】(1)由图中滑轮组的结构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重物上升h,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知道物重G和升高的高度h,利用W有用=Gh求有用功;知道拉力大小和拉力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总=Fs求总功,再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根据求出拉力的功率.10、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易挥发H+【分析】【解答】(1)根据题给的信息可以知道过氧乙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等属于物理性质;

故填: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易挥发;

(2)酸中都含有的阳离子是氢离子,故填:H+.

【分析】(1)物理性质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或简单测量即可得到的;而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色;态、味、溶解性等是物理性质;

(2)过氧乙酸是一种酸,都能电离出氢离子.11、AC贫血元素2H2+O22H2O4H2【分析】【解答】(1)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纯棉属于天然材料,青花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黄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A;

(2)苹果;白菜富含维生素;牛肉富含蛋白质,故填:C;

(3)青少年缺铁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补铁的口服液中的“铁”指的是铁元素,故填:贫血,元素;

(4)①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故填:2H2+O22H2O;

②反应前含有3个Li原子,1个B原子,2个N原子,8个H原子,反应后含有3个Li原子,1个B原子,2个N原子,故空铬中含有8个氢原子,应该是4个氢分子,故填:4H2.

【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食物中的营养素以及元素对人体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12、电阻B电流大小转换法【分析】【解答】解:

(1)由图示实验可知;两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串联,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相等而电阻阻值不同,此装置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2)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改变滑片位置可以改变电路电流,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3)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要研究热量与某个因素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只改变这一个因素,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通过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显示;采用的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电阻;B;电流大小;转换法.

【分析】(1)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在通电时间和电流不变时,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关系;

(2)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阻不变,因此需要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电流;

(3)对于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采取转换法的思想,探究多因素问题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13、63075【分析】【解答】解:由图表知;W=0.9kW•h,P=0.15kW;

由P=可得,工作时间:t===6h;

电冰箱每次从启动到停止工作的时间:t′=12min=h;

电冰箱每天启动次数:n===30;

电冰箱每次从启动到停止工作耗电量为:W′==0.03kW•h;

电表箱每工作一次电能表转盘转的圈数:0.03kW•h×=75转.

故答案为:6;30;75.

【分析】本题是一道图表情景题;在解题时首先应从图表中找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如一天的耗电量为0.9kW•h,电表箱的电功率是150W=0.15kW,通过耗电量和电功率的大小可计算出一天的工作时间.

根据工作时间和启动间歇时间可计算每天的启动次数,然后依据电能表的转动参数可求出电能表每工作一次转盘转过的圈数.14、光合作用低碳生活反复【分析】【分析】生物的呼吸等生理活动要消耗能量;因此能量的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的基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实现物质从无机环境到有机环境的循环,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因此植物必须不断的从外界获得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有机环境中伴随着食物链、分解链物质从有机环境又回到无机环境.

【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因此,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两个方面着手考虑,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氮、磷、硫和碳等在生态系统中能反复循环.

故答案为:光合作用;低碳生活;反复.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3题,共15分)16、【分析】【解答】根据题目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可以知道吊着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为2股,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此题中的绳子股数为偶数,因此绳子的自由端要从定滑轮开始绕起。

如图:

【分析】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2倍,所以n=2。17、【分析】【解答】解: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即可.如图所示:

【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