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2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1908年,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汽车诞生,此后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并推动着道路的建设。其中,高速公路最早出现于A.20世纪初B.两次世界大战之间C.二战期间D.二战以后2、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对外贸易区法案”,提出的非歧视最惠国原则,后来成为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这反映出()A.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B.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C.国家力量的发展变化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随后,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倡导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这反映了二战后()A.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意识增强B.医疗卫生不平衡现象获得缓解C.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普遍推广D.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进步4、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关键词之一是创新,人工智能助力冬奥,在运动员备战训练、安全保障、防疫服务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AI雪地“哨兵”、5G送餐机器人、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等更是增添了北京冬奥会新亮点。以上材料反映了()A.中国人工智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B.科技成就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C.科技创新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D.科技发展促进社会文明整体进步5、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1864年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由微生物引起,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了罐头生产工艺。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1918年美国卡尔维特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家用自动电冰箱,人们保鲜食物更加轻松便利1958年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还发明了杯装方便面

A.食品技术创新便利了人类生活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C.科技进步推动了食品种类创新D.工业革命推动了食物结构改变6、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7、从1771建造乡村纺纱厂开始,一大批工业家在其工厂内进行了一系列物质文化和神文化建设,包括兴建住宅和食堂、建造学校和教堂、修建娱乐和休闲设施等,这些工厂被冠以“模范工厂”的称号,并被争相参观模仿。英国“模范工厂”的出现与推广()A.提高了城市就业水平B.实为“血汗工厂”的继续C.加快了工人运动频率D.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8、如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农具遗存(或模型);其出现时间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9、列符合我国交通工具演进顺序的是A.人力车—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B.人力车—火车、轮船—飞机—电车、汽车C.电车、汽车—人力车—火车、轮船—飞机D.自行车—人力车—火车、轮船—飞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0分)12、交通与社会变迁密切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代政府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水运,发展海外贸易通道,建设海港和码头,建造管理桥梁关津等。政府关注道路安全管理,加强对驿站的管理,在交通要冲设置关隘,由兵丁驻防,检查过往行人。主要交通干线的规划、施工积管理,由朝廷决策;地方交通道路的修缮、管理和养护,则由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使交通建设带有强烈的国家控制色彩。总体来看,中国古代的交通建设、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都体现出较高的水准,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法规。但中国古代交通系统首先服务于政治和军事,带有明显的皇权优先的色彩。如强化交通领域的等级身份和避让制度,形成了“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通行规则,其中“贱避贵”体现了公共交通条件使用权利的差别和古代交通管理的等级制度,对交通城市产生了负面影响,给予民生的便利也相对有限。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悠久的交通文化,如“同舟共济”“路不拾遗”的交通道德。中国历代政府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水运,发展海外贸易通道,建设海港和码头,建造管理桥梁关津等。政府关注道路安全管理,加强对驿站的管理,在交通要冲设置关隘,由兵丁驻防,检查过往行人。主要交通干线的规划、施工积管理,由朝廷决策;地方交通道路的修缮、管理和养护,则由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使交通建设带有强烈的国家控制色彩。总体来看,中国古代的交通建设、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都体现出较高的水准,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法规。但中国古代交通系统首先服务于政治和军事,带有明显的皇权优先的色彩。如强化交通领域的等级身份和避让制度,形成了“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通行规则,其中“贱避贵”体现了公共交通条件使用权利的差别和古代交通管理的等级制度,对交通城市产生了负面影响,给予民生的便利也相对有限。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悠久的交通文化,如“同舟共济”“路不拾遗”的交通道德。——摘编自陆文熙、陆铭宁在《古代中国政府的交通建设与管理》中世纪英国王室非常重视具有商业性质的道路和桥梁建设。12世纪时,英国的《普通法》里,将通往港口和市场的道路列为“王家大道”,道路畅通被置于国王的保护之下。随着普通法的推行和国王司法管辖权的扩大,王家大道不仅包括军事线路,也包括通往港口、城市、集市的所有道路,对它们的破坏和阻塞是反对国王的犯罪行为。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立法,教区负责维护其区域内的道路,住户每年义务工作六天,以满足国内贸易需要。1530年,议会通过了第一部《桥梁法令》,1555年颁布《道路法令》,打破了过往的治理必须遵循惯例的传统,成为此后道路网维护新举措的起点。17世纪以后,国内经济活动活跃,重型马车开始使用。16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收费公路法案,征收通行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道路建设与道路管理密切结合。18世纪以后,道路管理方式逐渐按商业化的方式运作,由信托公司负责道路的经营维护,为英国迅速工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公路网络。材料二中世纪英国王室非常重视具有商业性质的道路和桥梁建设。12世纪时,英国的《普通法》里,将通往港口和市场的道路列为“王家大道”,道路畅通被置于国王的保护之下。随着普通法的推行和国王司法管辖权的扩大,王家大道不仅包括军事线路,也包括通往港口、城市、集市的所有道路,对它们的破坏和阻塞是反对国王的犯罪行为。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立法,教区负责维护其区域内的道路,住户每年义务工作六天,以满足国内贸易需要。1530年,议会通过了第一部《桥梁法令》,1555年颁布《道路法令》,打破了过往的治理必须遵循惯例的传统,成为此后道路网维护新举措的起点。17世纪以后,国内经济活动活跃,重型马车开始使用。16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收费公路法案,征收通行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道路建设与道路管理密切结合。18世纪以后,道路管理方式逐渐按商业化的方式运作,由信托公司负责道路的经营维护,为英国迅速工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公路网络。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交通管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古代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与中国古代交通管理相比,英国交通管理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呈现不同的原因。13、济南,明代成为山东省会,晚清时成为主动开埠城市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0世纪1898年代,洋务派认为通商口岸“利弊各半”,与其被迫开放遭列.强鱼肉,不如自开口岸“隐杜觊觎,保全主权”1900年,岳州、三都澳和秦皇岛获批为通商口岸,自开商埠的呼声渐高。1904年,山东巡抚袁世凯推行新政,创办教养局、工艺局、银元局、商务局和山东大学堂等。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和山东巡抚周馥联名上奏请开济南、潍县和周村为商埠,并最终得到清政府批准。《济南商埠租建章程》规定:“一切事权,皆归中国自理,外人不得干预。1915材料二

图年济南商埠图1915年济南商埠图商埠区专门成立商埠总局,负责商埠之管理,旧城仍由历城县管理,形成“一城两制”的管理模式。商埠区的道路建设形成了经纬纵横的棋盘式格局,修建了排水设施,市内汽车交通、供水、消防、环卫、公园、体育场、茶园、电影院等社会事业与公共设施得到了逐步完善。随着市政建设大规模铺开,制度日趋健全,投资环境显著改善,大批资本涌入。2030材料三商埠区专门成立商埠总局,负责商埠之管理,旧城仍由历城县管理,形成“一城两制”的管理模式。商埠区的道路建设形成了经纬纵横的棋盘式格局,修建了排水设施,市内汽车交通、供水、消防、环卫、公园、体育场、茶园、电影院等社会事业与公共设施得到了逐步完善。随着市政建设大规模铺开,制度日趋健全,投资环境显著改善,大批资本涌入。137世纪

(1)依据材料一;概括济南商埠设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20世纪初济南商埠区建设的特点及意义。年代,济南有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3题,共12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外历史事件简表。。时间。

中国。

外国。

19世纪40—60年代。

签订《南京条约》;林到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洋务远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英国;法国、美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签订《辛丑冬约》;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辛亥革命爆发。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航天;电子计算机等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为“新四大发明”。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至今依然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中期英国人喝茶仿效中国人的做法,冲的很淡;人们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那些贵妇们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午后茶成为一种隆重而固定的礼仪,应该归功于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夫人安妮(1788-1861)。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使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按照他们的饮茶习惯增加了牛奶和糖。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普及起来,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摘编自施茜《从中国功夫茶到英式下午茶》材料二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进入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19世纪末印度已实现揉茶、切茶、焙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逐步超过了中国茶。——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茶叶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向游客介绍近代世界茶文化发展。请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一个解说提纲。(先明确提纲主题,主题要围绕世界近代的重大事件观点明确,逻辑清晰)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所著《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本书译者之一邵旭东说,在弗兰科潘的“世界新史”架构中,那些“路”都是些值得大书特书的,他选择了从多线程的“路”来观察世界历史,将世界史重新组合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完整体系。下表为该书的部分目录: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所著《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本书译者之一邵旭东说,在弗兰科潘的“世界新史”架构中,那些“路”都是些值得大书特书的,他选择了从多线程的“路”来观察世界历史,将世界史重新组合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完整体系。下表为该书的部分目录:。第一章:丝绸之路的诞生第十一章:黄金之路第二章:信仰之路第十二章:白银之路第三章:基督之路第十三章:西欧之路第四章:变革之路第十四章:帝国之路第五章:和睦之路第十五章:危机之路第六章:皮毛之路第十六章:战争之路第七章:奴隶之路第十七章:黑金之路第八章:天堂之路第十八章:妥协之路第九章:铁蹄之路第十九章:小麦之路第十章:重生之路第二十章:纳粹之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对目录中学者提出的“路”谈谈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4分)17、算一算,1911、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18、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出自德国,于1931年建成,位于科隆与波恩之间,长约30公里,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2、C【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提出的非歧视最惠国原则,后来成为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可以看出美国实力的增强,逐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一国所提出的基本原则成为国际组织的基本原则,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贸易,不是金融,排除A项;“实现”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3、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二战后,北欧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欧洲的医院和专业卫生机构、基础医疗单位大量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倡导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一些重大传染病。这些成就表明二战后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D项正确;A项只涉及材料中的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全面反映材料的意思,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医疗卫生不平衡,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欧洲的医疗保障制度,不能得出普遍推广,排除C项。故选D项。4、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人工智能是现代科技创新的代表,人工智能的运用使冬奥会的许多活动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C项正确;材料中仅提到了我国冬奥会使用人工智能的情况,并没有提及世界其他国家,得不出“世界领先”的这一对比性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原因,“政府的政策支持”属于主观臆断,排除B项;现代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劳作与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文明是一把双刃剑,“社会文明整体进步”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5、A【分析】【详解】

根据“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美国卡尔维特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家用自动电冰箱,人们保鲜食物更加轻松便利”等信息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食物的保鲜与储藏,随着技术的进步,食物的储藏变得更方便,更有效,这便利了人们的生活,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西餐饮交流,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食物的储藏,而不是各类创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食物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6、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可知,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C项正确;灌钢法是南北朝出现,排除A项;公元前15世纪小亚细亚赫梯人最早掌握冶铁技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牛耕,排除D项。故选C项。7、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开展,资本家建立的大量血汗工厂激化了阶级矛盾,工人运动此起彼伏,阿克菜特等工业家探索“模范工厂”是具有前瞻性的工作,为工业革命后期英国法律的制定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树立了榜样,为其社会治理提供了一定借鉴,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项;英国“模范工厂”有利于降低工人运动的频率,排除C项。故选D项。8、D【分析】【详解】

依据四幅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图①是适应机械化耕作的近现代农具;图②的铜铲出现于夏商时期,不早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图③的铁犁铧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图④的石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因此先后顺序排是④②③①,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9、A【分析】【详解】

中国最早是人力车,进入近现代社会后,交通工具发生变化,1865年中国建成第一艘轮船,19世纪70年代出现铁路,1906年中国建成第一个有轨电车,1907年开始出现汽车客运,20世纪20年代出现民航业,故符合交通工具的演进顺序为人力车—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生产者。故填空生产。【解析】生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题说法错误,一战改为二战。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0分)12、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历代政府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知;统治者的重视;根据材料“开发利用水运,发展海外贸易通道,建设海港和码头,建造管理桥梁关津等”可知,管理范围相对广泛;交通管理措施水准较高;从材料中的中央和地方关系来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结合;根据材料“但中国古代交通系统首先服务于政治和军事,带有明显的皇权优先的色彩”可知,国家权力干预(或交通建设带有浓厚的国家控制色彩)和维护皇权专制(或服务于政治和军事为先);根据材料“形成了‘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通行规则”可知,形成全国性的交通法规。影响:积极方面,根据材料“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悠久的交通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规范出行和提高交通效率、促进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交流、形成了悠久的交通道德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消极方面,根据材料“带有明显的皇权优先的色彩”“对交通城市产生了负面影响,给予民生的便利也相对有限”可知,体现维护君主专制和等级体制及对民生便利有限。

(2)不同:根据材料“12世纪时,英国的《普通法》里,将通往港口和市场的道路列为‘王家大道’”可知,重视通过立法进行管理;根据材料“以满足国内贸易需要”可知,道路管理注重为经济发展服务;根据材料“18世纪以后,道路管理方式逐渐按商业化的方式运作”可知,管理方式适应经济需要不断变化(逐渐以商业化方式运作);根据材料“议会通过了第一个收费公路法案,征收通行税”可知,征收通行税。原因:根据材料“中世纪英国王室非常重视具有商业性质的道路和桥梁建设”可知,立法的历史传统;根据材料“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立法”“16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收费公路法案,征收通行税”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遵循惯例的传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政权性质的变化等角度进行补充。【解析】(1)特点:统治者的重视;管理范围相对广泛、交通管理措施水准较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结合、国家权力干预(或交通建设带有浓厚的国家控制色彩)和维护皇权专制(或服务于政治和军事为先)、形成全国性的交通法规。(四点)

影响:积极方面;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规范出行和提高交通效率、促进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交流、形成了悠久的交通道德文化;消极方面,体现维护君主专制和等级体制、对民生便利有限。(积极方面两点,消极方面两点)

(2)不同:重视通过立法进行管理;道路管理注重为经济发展服务、管理方式适应经济需要不断变化(逐渐以商业化方式运作)、征收通行税。(三点)

原因:立法的历史传统、遵循惯例的传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政权性质的变化。(两点)13、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济南商埠的设立,这一时期从大的历史背景分析,首先民族危机加深,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从1898年,岳州;三都澳和秦皇岛获批为通商口岸,城市开埠观念的转变,自开商埠、保全主权的呼声高涨,为山东开埠奠定基础,再加上山东巡抚袁世凯推行新政,地方官员的推动,其他自开商埠的引领,由此推动了济南商埠设立。

(2)根据1915年济南商埠图可以看出,济南商埠布局上经纬纵横、方正有序,功能多元,另外有专门的机构商埠总局,负责商埠之管理,社会事业与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商埠区建设一方面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为现代城市转型提供了借鉴,同时投资环境显著改善,大批资本涌入,20世纪30年代,济南有137家工厂,已初步形成现代工业体系,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一城两制”的管理模式,创新了管理模式,维护了国家主权。【解析】(1)原因:民族危机下维护国家主权需要;山东地区工商业发展;为开埠奠定基础;地方官员的推动,其他自开商埠的引领;城市开埠观念的转变,自开商埠;保全主权的呼声高涨。

(2)特点:布局上经纬纵横;方正有序;功能多元(以经济功能为主、兼具文化娱乐等功能);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市政建设不断完善。

意义: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经济功能;改变了城市面貌和格局,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创新了城市管理模式,为现代化转型提供借鉴;维护了国家主权。五、论述题(共3题,共12分)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以世界成为一个整体这一论题为例,通过材料可知,中国和世界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考生可以从图表中总结归纳相关历史信息。然后利用这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从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分析即可。【解析】示例:

科技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阐述:前两次工业革命中,西方列强迫切需要开拓海外市场,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依仗其先进的科技,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开始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不断向西方学习,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在经济方面,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相继产生;在政治方面,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相继进行民主政治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政府抓住机遇,积极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航天、电子计算机、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由此可以看出,科技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15、略

【分析】【详解】

(l)变化:根据材料“人们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人们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普及起来,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午后茶成为一种隆重而固定的礼仪,应该归功于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夫人安妮”等信息,从由药用到饮用;由上流社会向下层普及、形成英国独特的饮茶习惯等方面进行概括。

(2)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综合材料和所学,围绕近代世界茶文化的发展在材料提取一个主题,例如根据材料“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进入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普及起来,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可知,近代茶文化的传播与世界市场密切相关,进而将解说主题确定为:世界市场与近代茶文化。其次,结合材料和所学,从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等角度阐明这些事件对茶叶种植和茶文化的影响即可。最后,强调茶文化的传播对世界人民生活的影响。【解析】(l)变化:由药用到饮用;由上流社会向下层普及;形成英国独特的饮茶习惯。

(2)示例:世界市场与近代茶文化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开始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中国茶传人西方并为西方人所喜爱。随着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印度茶崛起。进入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茶叶的生产也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促进了世界茶文化的繁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饮茶习惯在英国的普及,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下午茶”。茶叶的交流传播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16、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的目录共涉及二十章线程的“路”,结合目录和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架起世界文明交流的桥梁。关于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丝绸之路的概念、发展历程、影响等方面展开阐述,即见解:丝绸之路架起世界文明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古代东西方的重要商路。从古至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