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忠而被谤B.故内惑于郑袖C.是以见放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镇定)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意旨)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着)皭然泥而不淬者也(泥:沾污)C.新沐者必弹冠(新沐:刚洗完澡)乃令张仪详去秦(详:同“佯”,假装)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治国:治理国家)靡不毕见(见:看见)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外连衡而斗诸侯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②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③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④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⑤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⑥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④⑥D.①⑥/②/⑤/③④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忧劳可以兴国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一夫夜呼⑧函梁君臣之首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8题,共16分)6、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意象过密会________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使诗歌显得板滞。(妨害·妨碍)

(2)某游戏在风靡全国的同时,也暴露出影响学生的学业、________历史等多种问题。(曲解误解)

(3)他们一味“向卖座看齐”“向流量看齐”,以鼓吹“去价值观”“去思想化”来哗众取宠,无底线媚俗,在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生生揉进原本已剔除的糟粕。______

(4)我家这个孩子啊,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提高呢?______

(5)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______

(6)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设身处地的感觉。______

(7)我们班的李明同学学习总是很用心,大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他却充耳不闻,继续在草纸上演算着。______7、霍布斯的“人天生是恶人”观点错在何处?卢梭认为正确的结论是什么?请填写下面表格。《怜悯是人的天性》。观点错因结论人天生是恶人;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8、重点4文中的“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各指什么样的人?(《记念刘和珍君》)9、《玩偶之家》重点②怎样理解娜拉、海尔茂这两个人物形象?请联系全剧,谈谈你的理解。10、省略句。

⑭募士斥候百余人俱“俱”后省略“___________”

⑮单于子弟发兵与战“与”后省略“___________”

⑯使决人死生“使”后省略“___________”

⑰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武”后省略“___________”11、会。

会武等至匈奴副词,______________

会论虞常动词,______________

单于召会武官属动词,______________1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剑斩虞常已。

(2)宜皆降之。

(3)空以身膏草野。

(4)反欲斗两主13、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

而告以成功_______

泣下沾襟_______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8分)15、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7分)16、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3题,共9分)17、请根据下列新闻报道内容;拟定新闻标题与导语。标题在15字内,导语在65字内。

标题:_____

导语:_____

美国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当天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说:“祝贺中国嫦娥四号团队实现在月球背面的成功着陆,这是人类的第一次,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祝贺!”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相关新闻下,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第一时间对嫦娥四号成功落月表示祝贺。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对新华社记者说,嫦娥四号成功落月是中国取得的一项重大航天探索成就,确保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技术非常复杂,此前任何国家都未能使其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这一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轰动效应”。(背景链接: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18、下面是小明假期给班主任李老师发的一则短信;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李老师:您约我光临您寒舍讨论我们学习小组假期互助学习的情况,我因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学生:小明)19、下面是某市福利基金会草拟的“招标启事”中的内容,其中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市福利基金会春苗成长专项基金计划为农村留守儿童收集图书,捐建农村法治书屋。有意主办此活动的企业、组织和个人请与我单位联系。活动招标截止日期:2019年12月3日—2019年12月23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判断文言句式的能力。

A项;被动句,“被”表被动;

B项;被动句,“于”表被动;

C项;被动句,“见”表被动;

D项;定语后置句,应为“察察之身”。

故选D。2、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A项;从容:委婉得体。

C项;新沐:刚洗完头。

D项;治国:安定太平的国家。见:同“现”,表现。

故选B。3、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斗;使动用法,使斗。

B.弱;使动用法,使弱。

C.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

D.愚;使动用法,使愚笨。

故选C。4、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具体分析;①⑥句中“以”介词,凭借;②句“以”连词,来;③④句中“以”介词,把;⑤句“以”介词,用。

故选D。5、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①云;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云一样。

②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斗争。

③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④履;名词活用作动词,登上。

⑤小;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小。

⑥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⑦夜;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夜晚。

⑧函;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综上;①⑦名词作状语,②③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⑧名词用作动词,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选D。二、其他(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现代汉字正确使用的能力。

(1)“妨害”:有害于;“妨碍”:指干扰;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语境要表达的是意象过密会干扰诗歌意脉的流动,所以应为“妨碍”。

(2)“曲解”:错误的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思;多指故意的。“误解”:是理解的不正确,或不正确的理解。语境中与“历史”搭配,应为“曲解”。

(3)“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语境中是鼓吹“去价值观”“去思想化”去迎合取悦人们,所以“哗众取宠”使用正确。

(4)“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语境中想要表达孩子对学习不放在心上,应用“心不在焉”,所以“无动于衷”错误。

(5)“感同身受”:现在多指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语境中是我身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所以应是“热血沸腾”,不应是“感同身受”。

(6)“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意思是替别人着想。语境的意思是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好像亲自到了那个环境。所以应是“身临其境”,不应是“设身处地”。

(7)“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语境的意思是李明很用心,下课铃声响起他还继续在草纸上演算着。所以应是“全神贯注”,不应是“充耳不闻”。【解析】①.妨碍②.曲解③.√④.×⑤.×⑥.×⑦.×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

原文第二段,开头“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唯一的主人”树立批驳的靶子,接着列举了霍布斯的错误认识,进而指出其错误认识的实质,“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然后进行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然后,在这些批评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欲望是社会造成的,也才使得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解析】。观点错因结论人天生是恶人;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这是根据霍布斯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把为了满足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人的欲望是社会造成的,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说自然状态中人是强壮的,和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相互矛盾。,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①“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句中的“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既包括反动军警;进步人士,也包括老百姓。

②“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句中“庸人”,即平庸之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特别容易“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的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

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句中“苟活着”是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却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他们“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他们有可能走向斗争。“苟活者”中包括“苟活到现在”的“我”,这是作者的谦辞,意在突出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光荣。

④“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句中“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这种人尽管在政治上同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冷漠,冷眼旁观,甚至把烈士的鲜血当作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几乎不抱希望。【解析】①“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②“庸人”即平庸之人。③“苟活者”是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却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④“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娜拉的性格起初表现为无忧无虑;单纯任性。从剧作开始她瞒着丈夫偷吃杏仁饼干的细节中;就体现出她十足的孩子气。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娜拉的形象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位性格坚定、意志坚强、吃苦耐劳的女性。在借债为丈夫治病,伪造保人签字、靠自己的努力按期偿还债务,在债权人的要挟和丈夫的管制夹缝中周旋的过程中,她表现得镇定、有主见,在还债过程中,她能够吃苦受罪,这些显然才是娜拉真正的性格。

从品行方面看;娜拉是一个善良;诚恳的女性。她伪造保人签字是为了拯救丈夫的性命,对处于困境的林丹太太,她竭尽全力给予帮助;即使是佣人和保姆,她也以平等关系相待。善良的心地使娜拉行为做事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而这个标准又与无情的律法产生冲突,“父亲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女儿给他省去烦恼。丈夫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老婆想办法救他的性命!我不信世界上有这样不讲理的法律。”而这种法律却是她的丈夫那一流人竭力维护的,是他所在的社会阶层得以安定、平稳存在的保障。

在爱情观念上;娜拉爱情的最高理想就是为所爱的人甘愿舍弃一切,甚至生命。她主观地把她与海尔茂的相爱想象成这种理想的实现。她对丈夫已无条件;无保留的付出实践着爱情的理想。因此,当考虑到伪造保人签字一事将要威胁到丈夫的前程时,她宁愿自己承担全部罪名,甚至想到自杀。正是因为娜拉的性格及观念、理想与丈夫及其时代产生很大的差异,所以她才能有毅然离家出走的行为。离家出走显示出娜拉坚决摆脱玩偶之家的决心。此前她瞒着丈夫借债治病的行为就是不自觉行使自主权利的表现,对男权法则已构成了侵犯;如今,她勇敢地在身后关闭玩偶之家的大门,是思想上自觉向男性权威的宣战。她要以自己在社会上寻找到位置证明女性应有的权利,更证明女性具有行使权利的能力。

海尔茂是作为男权社会的典型人物出现的。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位无可挑剔的人。他既不酗酒,也不赌博,更无寻花问柳的恶习,在家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在外是个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然而,撇开起形式上易于迷惑他人的举动,他的自私、卑劣的品行无论在重大考验面前还是面对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都毫无遗漏地暴露出来。林丹太太多次来到他家,他便露出不耐烦的神色;与他们一家过从甚密的阮克医生病入膏肓,并未引起他丝毫怜悯,他却以尽快打发掉他以便与妻子独享温情为满足;对妻子的态度前后不一致。生活安定时,他说:“我常常盼望有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但一旦妻子的所作所为对他的名誉、地位、利益构成威胁时,他便翻脸无情,根本不顾及妻子的行为完全是为了他。他的虚伪、自私、卑劣的市侩面目暴露无遗。【解析】娜拉是一个具有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善良真诚;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同时又具有敢于反抗;勇于追求人格平等的独立精神。她为救丈夫的性命而伪造父亲的签名,暗中借了巨款,面对债主柯洛克斯泰的威逼恐吓,她也并不屈服,当伪造签名一事即将暴露时,她决定以自杀来挽救丈夫的名誉。随着事态的发展,她对丈夫虚伪、丑恶的面目和现实社会的不合理性认识越来越深刻,她的反抗意志也越来越坚定,叛逆精神也越来越强烈,于是不愿屈辱地留下继续当丈夫的玩偶,而是毅然同丈夫决裂。她是易卜生塑造的“精神反叛”的典型。

海尔茂是一个庸俗、虚伪、自私的人物形象。追求金钱、名誉和地位是他的生活目的。在家中,他像娜拉的父亲一样,把娜拉当作玩偶,满嘴的甜言蜜语。然而,当他认为,娜拉的行为危害了他的名誉、地位时,便火冒三丈,表现出他的卑劣和自私,正如他所讲的“男人不能为他所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而当柯洛克斯泰归还了当年的借据、一切危险消失之后,海尔茂又立刻恢复了旧日的面孔。当他看到用甜言蜜语无法让娜拉回心转意时,便搬出宗教和道德来阻止娜拉出走,甚至企图用法律的威力,迫使娜拉继续屈居玩偶的地位。他是一个极端虚伪、卑劣的利己主义者。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①主语是“苏武”省略;“俱”意思是“一起”,没有谓语,故省略的谓语应该是“去”“前往”一类的动词。

②介词“与”缺少构成介宾结构的宾语;此处可以添加“之”。

③根据前文主语省略的是“单于”;单于使“你”决人生死,故此处省略了“你”“汝”“尔”等一类的词。

④根据句意,“北海上无人处”前缺少介词,应该添加“于”。【解析】①.去②.之③.汝④.于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会”有会合;聚集;一起;会盟,宴会;机会,时机;节奏;领会,理解;适逢,恰巧等意思。

“会武等至匈奴”意思是恰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会”是表时间的副词,适逢,恰巧的意思。

“会论虞常”;文中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见并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这里“会”是动词,会见的意思。

“单于召会武官属”意思是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这里“会”是动词,聚集的意思。【解析】①.适逢,恰巧②.会见③.聚集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

(1)“剑斩虞常已”;“斩”为动词作谓语,谓语前“剑”应为状语,因此,“剑”为名词作状语,用剑。

(2)“宜皆降之”;“降”为动词,为不及物动词,后跟宾语“之”,因此,“降”为使动用法,使投降。

(3)“空以身膏草野”;“膏”为形容词,带宾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因此,“膏”为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

(4)“反欲斗两主”,“斗”为动词,为不及物动词,后跟宾语“两主”,因此,“斗”为使动用法,使相斗。【解析】(1)名词作状语,用剑;(2)使动用法,使投降;(3)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4)使动用法,使相斗。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此类活用能力。

“而告以成功”中“成功”做“以”的宾语;因此是动词用作名词,成功的消息;

“泣下沾襟”中“泣”做“下”的主语;因此是动词用作名词,泪水;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兴”和“亡”都带了宾语,因此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解析】①.动词用作名词,成功的消息②.动词用作名词,泪水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4、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8分)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7分)16、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共有3个诗节,10行,却能被许多人转发;推荐。从内容上,诗歌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母亲在世时,每天为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去世后,就没有了这碗“油盐饭”,我懂事后,想念母亲,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母亲的坟前。时间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从表现手法上,这首小诗,语言朴素,都是日常口语;意象单纯,“一碗油盐饭”;但意蕴丰富,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表现得生动可感。同时,这首诗,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

【点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解析】①简单的叙事,再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真挚感人。②时间前后相承,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③语言朴素,意象单纯,内涵丰富。④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六、语言表达(共3题,共9分)17、略

【分析】【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和导语的能力。拟写标题前先仔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