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____工(jùn)桑____(shèn)斑____(máo)地____(jiào)B.____谷(bī)挑____(xìng)蝉____(tuì)____身(jī)C.____红(yīn)____选(lín)____透(tī)____情(zì)D.摩____(suō)____唐(tuí)____咒(zǔ)踌____(chú)2、对下列句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莅临:来临)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C.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阻骂着夺去我们东西的人。(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D.济南的冬天是响睛的。(响晴:响亮而晴朗)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C.得知考试成绩,小明伤心极了,眼泪淅淅沥沥,连饭也吃不下.D.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4、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①____。当你尽情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驰骋的时候,②____。③____。④特别是____一样美。A.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草原平整宽阔的特点.B.②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强调了这片草原上马牛羊等牲畜众多的特点.C.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表现了这片草原上的牲畜含奶量高的特点.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草原的绿以及牲畜的颜色多.种类多.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B.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C.人们越是精确的把握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能认清物质的本质,从而达到认识大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D.为了避免再犯错误,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闻之也久”一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B.仲永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得成就.C.文中“受之人”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之天”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D.“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7、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铺开(pū)分歧(zhī)流淌两全其美B.桑树(sānɡ)散步(sàn)取诀各得其所C.温馨(xīn)霎时(chà)领袖委曲求全D.煎熬(áo)蹲下(dūn)滋润水波粼粼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黄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观鹤台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B.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为了让孩子学有所长,很多年轻的家长们送孩子学钢琴、练绘画,真是无所不为。C.托尔斯泰的墓地没有墓碑,不留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D.参加了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的张老师说: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线字注音。
____扬____收liǎn________动____
____聒____短zàn____宽shù____
bēi____微不gǒu________迹____10、给加线汉字注音。
________形________开高________。11、比较下列加线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屠____奔倚其下________悟前狼____
____暇甚________将隧入以攻其后____12、我们不得不冒雨回家。(改为肯定句,使句意不变)____13、按照要求填空。
《杞人忧天》选自______,作者为______,______(朝代)时郑国人,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评卷人得分三、诗歌鉴赏(共7题,共14分)14、《秋天》诗中描写的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15、下列各项是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____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16、阅读下列诗句;完成1—3题。
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陆游。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驿外断桥边;
风雨送春归;寂寞开无主。
飞雪迎春到。已是黄昏独自愁;
已是悬崖百丈冰;更著风和雨。
犹有花枝俏。无意苦争春;
俏也不争春;一任群芳妒。
只把春来报。零落成泥碾作尘。
待到山花烂漫时;只有香如故。
她在丛中笑。(1)两首词都题为“咏梅”;可词中并末见“梅”,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咏梅的?梅花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词写作的背景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什么感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又表达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咏梅的作品;回忆你读过的作品,至少写两句咏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古诗鉴赏。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翻译后两句,并说说作者以落花自喻的用意。1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面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就是曲调格式的名称,与内容有直接联系。
B;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C;这篇作品艺术上的动人之处在于: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扣着“情”来写的景语。
D;这篇作品最后形象地揭示了主题:通过再现异乡人的哀叹;表达作者浓重的乡愁。
(2)在这篇作品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如“枯藤”“老树”“昏鸦”等等,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特别的氛围?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9、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用“|”划分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这首元曲的中心句是______。
(3)这首元曲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的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心情,读了以后,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把它描述出来。20、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①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______;______的特点。
(2)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评卷人得分四、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21、对经典文化的积累与识记可至关重要读下列文字,看看你知多少。每空1分共10分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1____关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____”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的王维“独坐幽篁里____”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房在暮色中“____,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唐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分享“深林人不知,____”的宁静、淡泊的心情。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____,几欲先走____。9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22、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明末文学家李渔和慧远方丈过往甚密。一日,两人乘着月色登山游玩,朦胧月色中慧远触景吟出上联:天近山头,行到山头天又远。李渔见水中浮着一轮明月,想象着撬开水面、月亮似乎会深陷水中的情形,对出下联: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3、综合性学习。
受本课《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的内容启发,学校决定组织以“爱护动物,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内容如下,请你参与。(1)、请你设计几条保护动物的宣传标语。(2)、哪些原因导致野生动物的生存出现危机?针对这种情况,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24、学习了《动物笑谈》后;某班举办了一个“我与动物”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题目。(1);写出两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诗句。
成语:________
诗句:____(2);读下面的诗谜,然后打一昆虫的名字。
谜面:和雨还窗户,经风忽过墙。虽缘草成质,不惜月为光。解识幽人意,请今聊处囊。君看落空阔,何异大星芒。
谜底:____2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安塞腰鼓》;班里开展“中国鼓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语言积累】写出三个关于“鼓”的成语。(2)、【材料探究】据说,近年来许多外国人专门跑到安塞学腰鼓,想从中挖掘出奥秘来,但得其真传者无几。请根据内容和下面的资料,推测“得其真传者无几”的原因。
资料:安塞位于陕北高原。安塞腰鼓起源于春秋以前;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原有迎神驱邪之意。逐渐成为习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打腰鼓主要是打情绪,打耐力。鼓手打到兴头上,往往忘其所以,便随心所欲地发挥鼓点的节奏,脚步随情绪腾空而起。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悍勇威猛的艺术个性。(3);【文化探源】神州大地,古往今来,“鼓”的用场确是很宽泛,中国的鼓文化源远流长。
①我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烧制的“土鼓”,鼓成为精神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出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鼓,除安塞腰鼓外,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色鼓?
②请你简要谈谈鼓在古代和现代有哪些用场。26、根据题目;回答问题。
那大圣护了唐僧,牵着马,守定行李,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我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撤出棒来道:“师傅,你坐着,莫怕。等老孙和他耍耍来。”那师傅苦留不住。他打个唿哨,跳到前边,原来那怪与八戒正战到好处,难解难分。被行者轮起铁棒,往那怪着头一下,那怪急转身,慌忙躲过,径钻入流沙河里。气得个八戒乱跳道:“哥啊!谁着你来的!那怪渐渐手慢,难驾我钯,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他见你凶险,败阵而逃,怎生是好!”行者笑道:“兄弟,实不瞒你说,自从降了黄风怪,下山来,这个把月不曾耍棍,我见你和他战的甜美,我就忍不住脚痒,顾就跳将来耍耍的。哪知那怪不识耍,就走了。”(1)、选段出自古典名著《____》,作者是____。(2)、选文在刻画孙悟空性格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3)、本选段中孙悟空表现了怎样的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读音以及书写的能力。A中为“竣工”,B中为挑衅(xìn)C中为殷红(yān)【解析】【答案】D2、D【分析】A.莅临:来到;来临,光临,符合语境;
B.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符合原意;
C.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人的心情;
D.响晴:非常晴朗凉爽;或晴朗无云。“响亮而晴朗”不符合语境。
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理解词的引申义;临时义、隐含义、概括义,则从整体阅读出发,结合作者感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句释义。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解析】D3、C【分析】A.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B.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C.淅淅沥沥:象声词.雨声;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D.呼朋引伴: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是一个汉语成语.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解析】C4、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修辞手法及运用。解答时要明确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一般而言,比喻、拟人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反复能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排比能增强语言气势;设问能引人注意,发人深思;反问能加强语气解答时要先辨识这是何种修辞手法,再进一步结合具体语境谈其作用。本题中C项没有运用拟人,而是夸张,故选C。【解析】C5、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A项语序不当,应将“将来”放在“自己”的后面;B项不合逻辑,应在“通顺”后面加上“与否”;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目的”。D项没有语病,故选D。【解析】D6、C【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言文内容和主题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内容,再结合文中重点句子答题即可。C中表述与课文内容不相符。“受之天”应该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之人”是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故选C。【解析】C7、D【分析】A.有误;“分歧”的“歧”应读作“qí”;
B.有误;“取诀”应写作“取决”;
C.有误;“霎时”的“霎”应读作“shà”;
D.正确。
故选:D。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析】D8、C【分析】试题分析:A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B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者干尽了坏事,是贬义词;D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因此答案应该为C。平时要注意积累,正确辨别和使用成语。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yì敛chànguō暂恕卑苟hén【分析】【分析】注意字形“敛”;“颤”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chàn”,不要和“颤栗”搞混了;“聒聒”不要读成tián。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字拼音的掌握以及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10、chúbāikàng【分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注音时jqc的区别,nl的区别。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11、于是才神情打算【分析】【分析】一词多义;解释词语要结合语境。
【点评】古文中一般常用实词的意义,先要大致理解句子的内容,可以翻译一下,再判断词语的意思。12、略
【分析】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句式变换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此题是双重否定句变为肯定句,可变为:我们只能冒雨回家。【解析】我们只能冒雨回家。13、略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杞人忧天》选自《列子》;作者为列御寇,战国(朝代)时郑国人,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答案:《列子》列御寇战国。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做本题时注意作者、作品及内容的把握.【解析】《列子》;列御寇;战国三、诗歌鉴赏(共7题,共14分)14、略
【分析】
《秋天》的乡村;江湖、牧女就这样被诗人浓缩在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之中.目既往还;心亦吐纳,这是一首中国情韵十足的秋之诗.
这首诗寥寥数语但妙机四溢,诗人以赋为主却不为物滞,这是深得我国古典诗词的精髓的.【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景物特点的能力;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特点.晨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是空旷深静的,深秋时节,少了繁忙,多了悠闲.在这种清静的氛围里,“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一个飘,活画了秋之静美怡然,有“空山不见人”,但闻斧声响(借用王维《鹿柴》句)之幽美情调.“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牛人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丁,/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秋虫唧唧,秋潭寒碧,大自然就要平和闲静地睡了.牧羊女那么惆怅,因为深秋将尽,革木荒疏起来.她是怕不能给羊儿喂新鲜的草了么?才不是呢,是怕她的心儿没人给“喂”笛声了!整个夏天,她倾听着牧牛少年那“香与热”的牧笛,她的心儿也像羊一样那么安详;那么满足地铺在青草上.可是牧羊女将不再能听到那牧苗了,因为那少年在深秋不见了,他不知道那笛声已流淌在少女“梦寐”般的心里.这是-缕忧愁,但那么清爽那么醇冽,这秋天的心境被诗人微妙地展示出来了:甜蜜的清愁.
答案:
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15、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重点词语在诗中的作用和理解诗歌写作技巧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再把握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和写作技巧(首尾呼应、情景交融等),最后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C.分析不正确,应是: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故选C。【解析】C16、略
【分析】略【解析】1.两首词虽然立意不同;但都写出了梅花一些共同特征,从两首词中找出描写梅花共同特征的句子。第一首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句,联系生活常识,在“悬崖百丈冰”的严冬季节,而“犹有花枝俏”的非梅莫属;且“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四句,更把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表露无疑。第二首“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也把梅花“严冬开放,春天绽绿”的特点与梅花虽落犹香的高尚品格,尽现读者眼前。
2.毛泽东的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表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的词抒发了词人独标高格;坚贞自守的傲骨。
3.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卢梅坡“梅须逊雪一片白,雪须输梅一段香”。17、略
【分析】【小题1】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诗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这里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更有忠心报国服务人民的信念。【小题2】先翻译,然后结合主旨分析“落花”的用意即可。【解析】【小题1】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离京是的复杂感情。【小题2】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18、略
【分析】(1);该题考查对元曲常识的掌握情况和对这首词内容、主题的理解.
A.错误.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可据以填写词.同一曲牌名可以填写不同的内容,所以曲牌名与内容有直接联系是错误的.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2);该题考查对这首词意境和主旨的理解情况.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
答案:
(1);A
(2);营造出了一种衰败、荒凉;缺乏生气、活力的特别的氛围,写出了作者“断肠(思乡)”的凄切(凄凉)的心情.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此题重点考查了对古诗词内容、主旨的把握情况,解题关键要读懂诗意,根据诗歌鉴赏的方法去层层深入地解读.【解析】A19、略
【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的断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意思: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划分,划分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本题考查诗歌主旨的把握。本曲前三句写景;“断肠人在天涯”抒情,抒发了一个漂泊的游子凄苦愁楚之情。所以“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元曲的中心句。
(3)本题考查学生画面描述。学生要明确;作答本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然后正确翻译指定的句子,再结合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即可。前三句的意思是“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据此即可作答。
答案: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断肠人在天涯。
(3)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村落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袅袅,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的走在古道上,这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处呢?
翻译: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漂泊的游子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诗句画面的描述,要首先理解诗句,然后加入个人的联想和想象充实画面语言。【解析】断肠人在天涯20、略
【分析】(1)此题考查诗中描绘的景物特点;作答时要理解诗意。“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的意思是:雨后芳草萋萋,没有一点沙尘,溪水碧绿,沙滩平坦。春光明媚。这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芳草萋萋,静美清澈的特点。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感情的理解。“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句意: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桃花深处没有一个人。写出所用修辞及表现手法,分析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
答案:
(1)芳草萋萋静美清澈。
(2)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泛舟而游,如临仙境。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写出了面对静美之景时的欣喜之情。
译文:
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泛舟而游,如临仙境。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桃花深处没有一个人。
《泛舟后溪》用拟人手法写鸟鸣之声;诗歌通过写鸟鸣的声音似乎在恳切地挽留过往的客人,从而突出了雨后后溪的静美清澈。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解析】芳草萋萋;静美清澈四、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21、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1)默写此句时要注意“赴戎机”的写法;(2)默写此句时要注意“窥”的写法;(3)默写此句时要注意“啸”的写法;(4)默写此句时要注意“苍苍”的写法;(8)默写此句时要注意“战战”的写法;(9)默写此句时要注意“渡”的写法。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解析】【答案】万里赴戎机竹中窥落日弹琴复长啸苍苍竹林寺谁家玉笛暗飞声双袖龙钟泪不干明月来相照奋袖出臂,两股战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22、略
【分析】由上联“天近山头;行到山头天又远.”的句子,本着对仗,上下句词性相同,修辞拟人的特点,可对的下联是:“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
此题考察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上联题意,上联用词,上联结构等多方面,多做揣摸.【解析】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五、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3、略
【分析】【分析】(1)考查学生设计保护动物的宣传标语的能力。依据“爱护动物;从我做起”这一主题。如:①鸟儿的歌声是大自然最动听的声音,让这声音永远回荡在我们耳边。②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③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④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2)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2025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急危重症病人管理
- 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飞机空调车ACM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四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做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卫士”倡议书
- 心理信息融合课件
- 天津市五校2025届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14 考点29 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及答案
- 楼梯踏步抹灰标准合同7篇
- 【厦门大学】DeepSeek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和科研
- 巧手包出小混沌(课件)三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
- 2025-2030中国IC卡读写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8章 第4节 俄罗斯
- 2025年南京秦淮区一中七年级下3月份月考英语试卷
-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 课件
- 2024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产服集团“春雨”第二批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9课《练习八》课件
- 2025风电机组大型叶片全过程质量认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