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1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哪种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泻染程度的指示植物()A.藻类B.蕨类C.苔藓D.种子植物2、药厂生产了一种新药,将应用与临床.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需要在下面的动物中进行药物实验,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能应用于人,你认为应该选择的动物是()A.猕猴B.恒河猴C.大猩猩D.大叶猴3、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A.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B.记录最珍贵的生物C.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D.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4、馍(馒头)是我市市民的主食之一.小麦是制作馍的原料,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A.胚芽B.胚轴C.子叶D.胚乳5、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光照下只能进行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C.呼吸作用在黑暗中也能进行D.二氧化碳既是光合作用原料,又是呼吸作用产物6、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主要原因是()A.能量的增减随季节波动B.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7、酒精在消化管内主要吸收部位是()

A.胃。

B.食道。

C.小肠。

D.大肠。

8、水绵细胞的一个明显特征是()

A.液泡大。

B.细胞呈圆形。

C.有螺旋状叶绿体。

D.有细胞核。

9、【题文】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温带落叶林D.北方针叶林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生物实验中;加热时常用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烧杯。

C.解剖盘。

D.滴管。

11、如图所示,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试管中都加入少许等量的淀粉糊,试管1、3中各加入2ml清水,试管2、4中各加入2ml唾液,按照图中的温度条件处理5~10分钟,然后分别滴加2滴碘液.关于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试管1和试管4可作为对照B.试管2和试管4可作为对照C.滴加碘液后,若试管1变蓝色而试管2不变蓝色,则说明37℃是唾液消化淀粉的最适宜温度D.滴加碘液后,若试管2不变蓝色而试管4变蓝色,则说明90℃不是唾液消化淀粉的最适宜温度12、如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吸气胸廓容积缩小B.甲表示呼气,胸廓容积缩小C.乙表示呼气,胸廓容积缩小D.乙表示吸气,胸廓容积扩大13、全国多地、多日曾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B.口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C.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因此在雾霾天无须进行个人防护D.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14、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B.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的是生物间的食物关系C.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循环进行的D.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上的生物数量是固定不变的15、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通过体壁吸收营养物质的是()A.血吸虫B.涡虫C.蛔虫D.绦虫16、下表是被测试者的某血管、肾小囊腔和输尿管内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试分析P和Q各是什么物质( )A.P是尿素B.P是氨基酸C.Q是无机盐D.Q是葡萄糖17、【题文】下列食物人们通常食用植物生殖器官的是()A.马铃薯B.西瓜C.葵花籽D.萝卜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某校园的一株柏树靠近楼的北面,常受偏北风的影响,而很少接受南风,枝条同刀削般向南倾斜,这说明环境对生物的,生物对环境的。19、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通过____系统排出体外;大量的水、尿素和无机盐主要通过____系统排出体外;另外皮肤也具有一定的排泄功能.20、如图是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结构[____]____具有运动作用,具有呼吸作用的是[____]____.

(2)食物由[____]____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____]____排出体外,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草履虫对____有一定的作用.

21、【题文】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系统中喷洒了含有有机汞的农药,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几条食物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22、(2015•兴安盟)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____。23、人体的泌尿系统中,____能够输送尿液,____能够贮存尿液,____能够形成尿液.24、属于ABO血系的四个人;甲;乙、丙、丁四人去医院进行血型检查,经医生进行抽血检查,结果果分别如图所示,请根据医院的检查结果判断四人的血型.

甲是____血;

乙是____血;

丙是____血;

丁是____血.

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18分)25、【题文】如图所示是某个同学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式中;他将10只鼠妇放入此装置的中间位置,静止2分钟后,每隔开1分钟记录阴暗处和光亮处鼠妇的数目,共统计了10次,结果记录如下表。(时间:min)

(1)你是在什么地方采集到的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组同学的实验记录:

。环境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处鼠妇数量(只)

10

7

4

1

1

0

0

0

0

0

阴暗处鼠妇数量(只)

0

3

6

9

9

10

10

10

10

10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你得到了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实验中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所控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你们是怎样处理鼠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闯题:

材料一:蜂兰的唇形花瓣常常与雌黄蜂的外表褶近。可以吸引雄黄蜂前来“交尾”。雄黄蜂从一朵蜂兰花飞向另一朵蜂兰花;就会帮助蜂兰花传粉。

材料二: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植物界拓荒者的地衣,能够在光秃秃的岩石表面生长,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借助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原始的土壤,从而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植物的根系对土壤起着黏附和固着作用。植被覆盖在土壤表面,对土壤起着保护作用。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的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总之,如果没有生物,地球上就不会有土壤。

上述材料一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材料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题文】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4分)

(1)观察时,应该先旋转[7]____找到物像,再调[8]____让物像更加清晰。

(2)天气阴暗时应该使用反光镜的____可以让视野明亮。

(3)转换镜头时,应该转动[2]____,不能直接摆弄物镜。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9分)28、读俄罗斯图,读后回答问题。(1)B是____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且能“五海通航”。(2)叶尼塞河是两大地形区的界河,西部是西西伯利亚平原,而此河以东是F____高原。(3)俄罗斯____工业发达(轻工业或重工业)。(4)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____”。(5)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是____,同时它还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C是俄罗斯首都。29、读东南亚图,完成下列问题。B是_____海峡;A是_____半岛,其气候是图甲、乙中的____图,该半岛的山河大势特点_______;C是____________群岛。30、【题文】图1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的①①③构成____,⑤⑥构成____.

(2)花粉从【⑤】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____。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④】____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____。

(3)受精结束后,受精卵发育为____,子房壁发育为【】____;整个胚珠发育为。

________,整个子房发育为____。

(4))经研究发现桃树感染病毒严重影响桃的果实质量,你认为可以用____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试题分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考点:苔藓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解析】【答案】C2、C【分析】【解答】现代类人猿中有: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与人类最相似,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而猕猴、恒河猴、大叶猴与大猩猩相比,同人类的形态结构相似较少,亲缘关系较远.因此我们选择代替人类做实验的动物,最好选择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现代类人猿:大猩猩.

故选:C

【分析】应用于临床实验,拿动物代替人做实验,选择的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越近,得出的结论越可靠.因此可以从分析四个选项与人类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的角度去解答.3、D【分析】【解答】解:A;调查过程中对观测的对象要如实记录;不能只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故不符合题意.

B;对一些最珍贵的生物要加以保护;但不能只记录这些最珍贵的生物,其它生物也要如实记录,搜集资料;故不符合题意.

C;调查过程中如实记录调查到的各种生物;不能以自己的喜好进行记录,否则在调查过程中记录的数据与实际有偏差,影响调查结果,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故不符合题意.

D;如实记录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全部生物;符合调查的要求.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4、D【分析】解:A;胚芽是胚的一部分;不是单子叶植物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A错误;

B;胚轴是胚的结构;将来发育成根与茎相连的部位,B错误;

C;子叶是胚的一部分;是双子叶植物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C错误;

D;胚乳是小麦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D正确。

故选:D。

小麦和玉米都属于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胚乳里贮存着营养物质,如图所示玉米种子的结构:

可见面粉就是小麦的胚乳加工来.

明确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解析】D5、A【分析】解:A;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A错误。

B;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运输。B正确。

C;植物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与光无关,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因此呼吸作用在黑暗中也能进行。C正确。

D;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可见二氧化碳既是光合作用原料,又是呼吸作用产物,D正确。

故选:A。

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包括: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通过气孔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关于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可通过对比理解掌握.【解析】A6、D【分析】解:A;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该选项不正确.

B;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该选项不正确.

C;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但能量流动是不可反复进行的.该选项不正确.

D;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该选项正确.

故选:D

此题考查对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认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的破坏,此外,引种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解析】D7、A【分析】

小肠的结构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是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

故选:A

【解析】【答案】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8、C【分析】

水绵的结构如图。

由图可知水绵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壁;紧贴细胞壁的是细胞膜,中央是细胞核,细胞质中有很多大而明亮的液泡,绿色的是水绵的叶绿体,为带形,呈螺旋状排列.可见C正确.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中水绵的特点;据此答题.

9、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得特点是:降雨量高;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所以植物种类多,那么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种类就多,所以该系统生物种类多,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特点,注意比较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解析】【答案】A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AD【分析】

A;生物实验中;加热时常用的仪器是酒精灯.该选项符合题意.

B;烧杯是能直接加热的仪器;加热时,应用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外焰的温度最高.该选项符合题意.

C;解剖盘是生物解剖实验常用的仪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滴管是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常用的仪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常用仪器的用途.生物实验中;加热时常用的仪器是酒精灯.

11、BD【分析】解:A;试管1和试管4有两个变量唾液、温度;因此不可作为对照,错误;

B;试管2和试管4有一个变量温度;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可作为对照,正确;

C;1和2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滴碘液后,不变蓝色的是试管2,1试管中变蓝,说明淀粉被唾液消化成其他物质,而不是说明37℃是唾液消化淀粉的最适宜温度,错误;

D;2和4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滴碘液后,不变蓝色的是试管2,4试管中变蓝,说明淀90℃不是唾液消化淀粉的最适宜温度,正确.

故选:BD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解析】【答案】BD12、BD【分析】解: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甲图中③膈肌顶部升高,胸廓容积缩小,肺缩小,表示呼气;乙图中③膈肌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扩张,表示吸气.故B;D均正确.

故选:B;D.

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③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在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胸廓、肺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的情况,结合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解析】BD13、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解答】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鼻腔是呼吸道的起点,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能对进入体内的空气进行处理,使之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壁都很很薄,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C符合题意。故选BC。【解析】BC14、CD【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特点。【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A.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等生产者可以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消费者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生产者与消费者由于食物关系便形成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存在着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食物网.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生产者体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便流动到消费者体内。因此,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故A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的是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物质循环是往返循环,而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故C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上的生物数量是保持相对稳定的,例如在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若大量捕捉青蛙,则植食性昆虫的数量会由于失去青蛙的制约而大量繁殖,进而导致绿色植物的数量大量减少,但是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又会形成新的平衡,故D符合题意。故选CD。【解析】CD15、AD【分析】解:A;血吸虫是寄生在人体静脉中的扁形动物;靠体壁吸收营养物质,不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A不正确;

B;涡虫生活在水中;自由生活,不是寄生,通过口获取营养物质,B不正确。

C;蛔虫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体表有角质层,通过口获取营养物质,而不是通过体壁,C不正确;

D;绦虫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通过体壁吸收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AD。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咽肠组成的消化系统无肛门.

(2)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3)绦虫没有消化器官;全靠体表微毛吸收宿主营养.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吸虫、涡虫、蛔虫和绦虫的生活方式和营养特点.【解析】AD16、AD【分析】试题分析:肾脏内各管腔中液体的组成成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比较的是某血管、肾小囊腔,输尿管,三个选项中的两种物质.我们知道,血管中的液体是血液,肾小囊腔内是原尿,输尿管中流的是尿,所以表格中可以看作比较的是关于血液、原尿、尿液这三项.根据葡萄糖在血液中的浓度为0.1%,可判断Q是葡萄糖,又根据原尿中有葡萄糖,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全部葡萄糖吸收回血液,可知尿中不含有葡萄糖.因此Q是葡萄糖.血液、原尿、尿液中都有尿素,而且浓度在尿液中含量最高,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由此可判断P是尿素.这样A.D选项符合.故选:AD考点:尿液的形成.【解析】【答案】AD17、BC【分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功能;据此答题。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由茎运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植物的根、茎、叶与营养物质有关,所以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变态茎,应属于茎;萝卜食用部分属于根,都属于营养器官。西瓜是果实,葵花籽是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故选BC【解析】【答案】B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略

【分析】试题分析:常受偏北风的影响,枝条适应环境向南倾斜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解析】【答案】作用适应19、略

【分析】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故答案为:呼吸;泌尿.

【解析】【答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20、略

【分析】

草履虫的结构及功能如下图。

可见草履虫在水中运动是依靠6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的摆动;具有呼吸作用的是7表膜,食物由8口沟进入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体外,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草履虫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

故答案为:(1)6纤毛;7表膜。

(2)8口沟;10胞肛;净化污水。

【解析】【答案】这是一图文转化题;首先要识别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再和功能一一对应.

21、略

【分析】【解析】食物网是由食物链构成的,排在食物链最前面的也就是绿色植物是数量最多的生物,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富集。营养级最多的也就是最长的食物链。【解析】【答案】(1)草(2)蛇。

(3)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22、分解者食物链【分析】【解答】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它是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的主渠道.

故答案为:分解者;食物链。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3、输尿管膀胱肾脏【分析】【解答】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故答案为:输尿管;膀胱;肾脏.

【分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据此回答.24、ABBAO【分析】【解答】ABO血型的分型及其物质基础: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O型人的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由题意:甲与A;B型都发生凝集反应;为AB型;乙与A型血发生凝集反应,但与B型血不发生凝集反应,为B型;丙与A型血不发生凝集反应,但与B型血发生凝集反应,为A型;丁与A、B型血都不发生凝集反应,为O型;

故答案为:AB;B;A;O

【分析】根据红细胞中所含有的抗原种类和血清中的凝集素进行识图分析解答.四、其他(共3题,共18分)25、略

【分析】【解析】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惟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地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光.因此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