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题文】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人的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A.46条B.23对C.46对D.23条2、【题文】蜜蜂的发育过程是()A.卵→蛹→幼虫→成虫B.卵→幼虫→成虫C.卵→幼虫→蛹→成虫D.卵→蛹→成虫3、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动物一组是()A.梅花鹿和蚯蚓B.朱鹮和海豹C.麻雀和螳螂D.家鸽和蜥蜴4、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大的是()A.温带草原B.温带落叶林C.北方针叶林D.热带雨林5、下列与草履虫有着相同的细胞基本结构的是()A.洋葱表皮细胞B.衣藻C.酵母菌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6、根据植物分类的有关知识,下列哪种植物与其它三种不一样()A.油松B.向日葵C.玉米D.肾蕨7、下列表示骨、关节、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A.B.C.D.8、蚂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下列能干扰蚂蚁之间通讯的是()A.铃声B.喊叫C.跳舞D.香料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题文】亲子代之间基因传递的桥梁是()A.体细胞B.精子C.卵细胞D.染色体10、下列昆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蝉、蚊的发育方式都是完全变态B.蜜蜂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C.蜻蜓的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D.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主要区别就是:前者在发育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而后者没有11、下列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生物的是()A.白鳍豚B.大鲵C.桫椤D.苏铁12、为预防、治疗艾滋病,目前,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出一种复合型艾滋病疫苗,并经国家药监局批准进行了Ⅰ期临床研究,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A.抗原B.特异性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13、“比较是一切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理解新世界上的一切的。”如表列出了四种生物所有的细胞结构(“√”表示有,“×”表示无),其中不正确的是()。种类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大肠杆菌√√√√×草履虫×√√√√衣藻√√√√√埃博拉病毒×××××A.大肠杆菌B.草履虫C.衣藻D.埃博拉病毒14、下列各种动物中,哪种动物不是病原体?()A.蛔虫B.虱子C.跳蚤D.鼠15、按着生位置的不同,芽可分为()A.顶芽、花芽B.花芽、叶芽C.叶芽、混合芽D.顶芽、侧芽16、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DNA和基因共同组成染色体B.一个DNA分子中有多个基因C.一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基因D.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列于救死扶伤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遇到下列问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冷静正确地应对吗?(1)遇到有人晕倒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尽快拨打的急救电话是________。图一所示李新正在拔打急救电话,他的叙述中缺少的必要信息是_________。(2)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打过急救电话之后,应该马上对患者实施抢救。实施抢救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人工呼吸,图二所示的甲、乙两人施救的先后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抢救有效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遇到外伤出血的患者,需要及时止血。图三所示受伤部位C有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按压止血的部位应该是图中的________点。18、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____、____和____等生物.19、李彬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请据此回答:

(1)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

(2)在安置好装置之后,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____.

(3)置于室温25℃的环境中,若干天后肉汤腐败的试管是____.从而得出食物腐败的原因是:____.

(4)____试管的肉汤没有变质,李彬使用的保鲜方法是____.

(5)请你举出一种与该实验中肉汤保存原理相同的商品:____.

20、【题文】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威胁。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100万。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这种传染病的__________。

⑵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_)。A.血液B.精液C.乳汁D.握手⑶不安全性行为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为了预防艾滋病的蔓延,我国近几年在许多城市的公共娱乐场所免费提供安全套,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

⑷目前,许多科研工作者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便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免疫。21、【题文】某同学探究骨骼肌的收缩情况;将带有坐骨神经的腓肠肌标本如下图装置;

根据实验分析:

(1)针刺实验装置中的腓肠肌,发现指针向右偏移,则说明肌肉能够____。

(2)针刺实验装置中的坐骨神经,发现指针向右偏移,则说明肌肉能够____。

(3)实验(1)、(2)中停止刺激后,指针复位,说明停止刺激肌肉会____。

(4)该实验说明肌肉接受刺激后具有____的特性。22、【题文】根据细菌外部形态的不同,可以将细菌分为:___________菌,___________菌和___________菌三种。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3、草原上狼对羊群危害很大,应当对其猎捕杀绝。()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4、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某生物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ABCD四个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放入若干条相同状况的小鱼,分别置于下表所示环境中,并用软木塞塞紧瓶口。请回答下列问题。。序号A瓶B瓶C瓶D瓶1不加河泥不加河泥加入等量河泥加入等量河泥2不加水藻加入等量水藻加入等量水藻加入等量水藻3相同光照相同光照相同光照黑暗小鱼生存时间2天11天25天1天(1)如果某同学想探究光照对小鱼生存时间的影响,应选择[]和[]两组实验装置。(2)如果该同学选用B瓶和D瓶探究河泥对小鱼生存时间的影响,实验设计不妥之处在于____。(3)比较A瓶、B瓶、C瓶的实验结果可得知,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除了河泥之外,还与____有关,该因素的主要作用是可以进行__________,提供____(气体)。25、(6分)将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3天,然后找甲、乙两片叶子。把甲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不透光的纸遮起来(如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乙叶子用剪刀将叶片主脉切断,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问:⑴将碘酒滴在甲叶上,变蓝的部位是____,不变蓝的是____。⑵、将碘酒滴在乙叶上,a和b哪部分变蓝?____。⑶、实验前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3天的目的是____。⑷、用显微镜观察变蓝部分叶片的细胞,发现是细胞内哪一结构变蓝()。A.叶绿体B.白色体C.细胞核D.油滴⑸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26、【题文】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5分)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病。

注射强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病。

乙组绵羊。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病。

注射强毒病菌。

患炭疽病。

(1)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体内产生了____,其作用是____,绵羊的这种免疫称为____免疫。

(2)乙组绵羊在试验中的作用是____。

(3)为预防炭疽病在人群中流行,美国卫生部加强了对邮件物品的检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一措施属于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23条、23条、46条、46条。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解析】【答案】D2、C【分析】【解析】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解答时可以从蜜蜂的发育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因此蜜蜂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发育;像蝗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解析】【答案】C3、B【分析】【解答】解:A;梅花鹿是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B;朱鹮是鸟类、海豹是哺乳类都属于恒温动物;

C;麻雀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螳螂是节肢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D;家鸽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蜥蜴是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

所以;体温恒定的动物一组是“朱鹮和海豹”.

故选:B.

【分析】(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3)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4、D【分析】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故选:D。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差,据此答题。

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强弱的原因,并认真分析选项中各生态系统的特点,即可总结出答案。【解析】D5、D【分析】解:A;B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故洋葱内表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衣藻属于简单的单细胞藻类植物.AB错误.

C;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C错误.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D正确.

故选:D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

关键掌握选项中所给的生物属于哪一类.【解析】D6、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分类知识,明确不同植物类群的特征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根据植物是否产生种子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油松、向日葵、玉米都能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故选D。【解析】D7、B【分析】解:A;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A错误.

B;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B正确.

C;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C错误.

D;两块骨骼肌附着在同一块骨上;D错误.

故选:B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解析】B8、D【分析】【解答】A;铃声不是蚂蚁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A错误.

B;喊声不是蚂蚁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B错误.

C;蚂蚁不是靠舞蹈动作进行信息交流的;C错误.

D;蚂蚁的个体之间进行通讯依靠的是气味;D正确.

故选:D

【分析】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蚂蚁的个体之间进行通讯依靠的是气味.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B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考点: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解析】【答案】BC10、AD【分析】解:A;蝉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蚊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不正确.

B;蜜蜂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B正确.

C;蜻蜓的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正确;

D;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是前者有蛹者这一时期;而后者没有,二者都有蜕皮现象.D不正确.

故选:A;D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解析】【答案】AD11、AC【分析】解:A;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A正确;

B;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B错误;

C;桫椤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C正确;

D;苏铁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D错误.

故选:AC

丹顶鹤;白鳍豚、扬子鳄、朱鹮、金丝猴、东北虎、大熊猫等都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大鲵是二级保护动物,属于两栖类.

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珙桐,被子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解析】【答案】AC12、AB【分析】解:注射的复合型艾滋病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艾滋病病毒的抗体,因此给人体接种的疫苗是抗原.

该抗体只能预防艾滋病病毒;对其它病原体没有免疫作用,因此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

故选:A;B.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5)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抗体以及特异性免疫的特点.【解析】【答案】AB13、A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细菌、病毒、藻类植物、草履虫的细胞结构。明确细菌、病毒、藻类植物、草履虫的细胞结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A.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故A错误;B.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故B错误;C.衣藻属于藻类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故C正确;D.埃博拉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包括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故D正确。

​故选AB。

【解析】AB14、BCD【分析】解: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蛔虫等寄生虫属于病原体;传播疾病的蚊子、苍蝇、跳蚤、老鼠等属于生物媒介,不是病原体.

故选:BCD

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

关键理解病原体的概念,注意与传染源的区别.【解析】BCD15、BD【分析】解:由分析可知;按芽的着生位置分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着生在枝条或主干顶端的芽是顶芽,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是侧芽,D正确。

故选:BD。

芽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着生位置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按照芽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根据不同情况对芽进行分类.【解析】BD16、BD【分析】解: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A错误;

BC;一个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B正确,C错误;

D;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D正确。

故选:BD。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及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关系。【解析】B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1)120具体地址。

(2)胸外心脏按压先乙后甲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转为红润。

(3)B

【分析】【分析】

此题考查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掌握人工呼吸这种常用的急救措施,既解决题目,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解答】

(1)遇到有人晕倒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图一中的李新忘记说具体的地址。

(2)病人在生命垂危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心跳的现象,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常用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即实施抢救的方法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图二所示的甲、乙两人施救的先后顺序应是先乙后甲。抢救有效的标志是: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转为红润。(3)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因此,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在B远心端压迫止血。

【解析】(1)120具体地址。

(2)胸外心脏按压先乙后甲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转为红润。

(3)B

18、略

【分析】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蛔虫等均属于病原体.

故答案为:细菌;病毒、寄生虫。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对病原体的认识.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19、略

【分析】

(1);甲中的玻璃管是直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能通过竖直的玻璃管进入到肉汤中,来分解肉汤中的有机物,使得肉汤腐败变质.而乙中的玻璃管是弯曲的,可以把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阻挡在乙试管之外,从而使得乙试管中的肉汤保持新鲜.除了有无细菌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可见细菌是变量.

(2);高温可以杀死细菌等微生物;因此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高温杀灭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

(3);置于室温25℃的环境中;甲中的玻璃管是直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能通过竖直的玻璃管进入到肉汤中,在适宜的温度等环境中大量繁殖,来分解肉汤中的有机物,使得肉汤腐败变质.而乙中的玻璃管是弯曲的,可以把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阻挡在乙试管之外,从而使得乙试管中的肉汤保持新鲜.可见物腐败的原因是细菌和真菌在食物内生长和繁殖造成的.

(4);(5)、乙中的肉汤没有变质;是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即高温灭菌.通常保存盒装或袋装牛奶也是利用的高温灭菌法,又叫巴斯德消毒法.

故答案为:(1)细菌。

(2)高温灭菌。

(3)甲试管;细菌和真菌在食物内生长和繁殖造成的。

(4)乙;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法)

(5)盒装牛奶等。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的保存以及探究实验的知识;分析作答.

20、略

【分析】【解析】HIV能使人患艾滋病,是病原体,艾滋病是通过体液传播的,握手不会传播该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题目中的措施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疫苗注射入人体会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能够消灭抗原,这种免疫功能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后天获得),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解析】【答案】(1)病原体(2)D(3)切断传播途径(4)特异性21、略

【分析】【解析】坐骨神经和肌肉在保持活性的情况下,都能接受刺激产生反应。肌肉的反应表现为受到刺激后收缩,反应结束舒张,而神经受到刺激要传导到肌肉,通过肌肉的反应表现出来。【解析】【答案】收缩;收缩;舒张;收缩2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细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解析】【答案】球杆螺旋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3、×【分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个基因库只有一种生物。草原上狼经常袭击羊群,但是如果大量捕捉或彻底消灭干净,生物多样性将会减少;狼的独特基因库将会消失。狼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占据一环,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数量过多过少对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狼等动物要合理控制数量,而不是大量捕捉或彻底消灭干净。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多样性,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和价值方面来分析,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4、(1)CD

(2)变量不唯一

(3)水藻光合作用氧气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生态因素对生物的的影响实验。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解答】(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相同的实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如果某同学想探究光照对小鱼生存时间的影响,选择【C】和【D】两组实验装置,除变量光照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相同。(2)通过分析,如果该同学选用B瓶和D瓶探究河泥对小鱼生存时间的影响,变量是河沙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不足是D组没有设置相同光照这一条件,除河泥外,还有一个变量。即如果该同学选用B瓶和D瓶探究河泥对小鱼生存时间的影响,实验设计不妥之处在于变量不唯一。(3)鱼类生活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