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纵观费孝通的研究经历,他善于建立一些概念。赵旭东曾经概括了费孝通一生研究的关键字——行、访、实、知、觉。这几个字,实际上讲明了费孝通认识中国社会的全过程。费孝通一生的社会调查,首先强调“行”。他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作《行行重行行》,这本著作收录了费孝通在各个地方考察所写的报告。费孝通每访一地,全部都记录下来,所以叫“行行”。费孝通认为一个社会科学学者应该多出去看看,从他的《十访江村》《五访瑶山》可知他不是只去一次,而是反复跟踪观察。这个行,人的眼睛的分辨力是极强的,所以只要走得多看得多第二就是“访”。他除了行以外还要访,他不断地访问家庭,访问个人,不断地到不同的地方做实地调查与访问。第三个就是“实”。费孝通一生追求实践,志在富民。所以他的研究与调查的应用性是非常明确的。费孝通做的不是纯理论研究,他一直做的是应用性研究,演讲的题目就是“迈向人民的人类学”。费孝通丝毫不隐瞒他愿意为国家、为人民做实事的研究目的。第四个关键词是“知”。从认识的角度来讲,我们通过行动、访问、实地考察,最终的目的是去感知、认识这个世界。在整合完调查材料后,并用理论性的话语将其解释出来,所以知就是要通过实际调查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建议。从其他人说的话中,并通过自己的综合能力去分析它。费孝通之所以能够提出那么多概念,是因为他不断地行与访,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用好其实更加不易。最后一个关键词是“觉”,这是另外一个境界了。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他认为,文化自觉,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很重要,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在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则是在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摘编自周大鸣《认识中国:从费孝通的社会调查经历谈起》)材料二这集子里所收的十四篇论文是从我过去一年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我这门课程已讲过好几遍,最初我采用美国的教本作参考,觉得不很惬意,而那时我正注意中国乡村经济一方面的问题,学生们虽觉得有兴趣,而且同时学校有土地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制度等课程,未免重复太多。过去一年我决定另起炉灶,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初次试验离成熟之境还远,但这也算是我个人的一种企图。以我个人在社会学门内的工作说,这是我所努力的第二期。第一期的工作是实地的社区研究。我离开清华大学研究院之后就选择了这方面。二十四年(1935)的夏天,前妻未获生回,我亦负伤,我整理了前妻的遗稿,写成了《花蓝瑶社会组织》。二十五年(1936),秋天到英国,整理材料,写成了PeasantLifeinChina一书,在二十七年(1938),二十八年(1939)出版。返国时抗战已进入第二年,在云南开始实地研究工作,写出了一本《禄村农田》。后来得到农民银行的资助,附设于云南大学,系云大和燕京大学合作机关。我那时的工作是帮忙年轻朋友们一起下乡调查,所以在二十九年(1940)冬迁到呈贡古城村的魁星阁。这个研究室从此得到了“魁阁”这个绰号。我们进行的工作有好几个计划三十三年(1944)回国,我一方面依旧继续做魁阁的研究工作,开始我的第二期工作。第二期工作是社会结构的分析,偏于通论性质,这本《乡土中国》可以说是第二本。我在这两期的研究工作中虽则各有偏重,但在性质上是连贯的。(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后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先生一生行行重行行,强调实地调查。社会调查既是他学术研究的支撑,也是他寻找富民之路的根本实践途径。B.个人直觉与生俱来,只有走得多看得多,知识积累才会自然增多C.作者认为,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自身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D.《乡土中国》收集了费孝通“乡村社会学”课程的部分内容,但讲经济问题太偏而且重复,因此暂时撇开经济问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是费孝通自早年就一直贯彻的主张,他认为自己做的应用型研究比较重要,其目的是为国家、为人民做实事研究。B.“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费孝通不断行与访,提出许多直至今日仍然被广泛讨论和使用的概念。C.抗战时期,费孝通辗转到达抗战大后方云南开展实地研究工作,完成了《禄村农田》D.在社会学方面,《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第二期社会结构分析工作的成果,偏于通论性质(3)下列选项,符合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的观点的一项是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C.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D.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4)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面对外来文化,简要分析。(5)费孝通一生行走于田野之中,有学者将他的实地研究调查概括为一种田野精神,请结合两则材料谈一谈你对费孝通田野精神的认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7分)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花开花落四合院陈愉庆我家在西单横二条32号住了十年,那是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有了自己的家,可进入梦乡的,仍然总是童年时的家。门前长廊下两株高过屋檐的西府海棠,在我的梦境里轻轻摇曳。来到北京后不久,我们便迁入了西单横二条一座三进的四合院,它成了都市计划委员会员工的宿舍大院。整座院子的大门坐北朝南,蹲着一对龇牙咧嘴的石狮子。可横二条胡同是南北向,胡同两边的宅院大门就不得不朝东或朝西了。不知是否出于风水考虑,院子的东面加了两扇可以朝左右滑行一百八十度的大门,这样,厕所后面是一株不知经历过多少代的老榆树,遮天蔽日的树冠里藏了一只只鸦巢。每天傍晚,只要抬头望见归巢的鸦群,孩子们就知道大人要下班了横二条家中的家具,很多都是梁思成先生亲自陪父亲去琉璃厂等地选购的。梁先生帮父亲挑了张一米八长的明式长方形餐桌、四把明式圈椅、两把官帽靠背椅。他告诉父亲,我的眼力不会错的,而且可能是从皇宫出来的东西。父亲不通文物鉴别,戏言道“皇上也爱吃西餐吗?正好是西餐桌的尺寸。”梁先生说:“那是祭祖或拜天地时放烛台和供品的,也可能是皇上大婚时拜天地用的。”我听父亲说过梁先生对文物古董具有非凡的鉴别能力。一次,梁先生到老同学陈植家里去做客。陈植的叔父陈叔通是有名的文物收藏家。他拿出一尊三面佛对梁思成说:“你如果能说出这座佛像的年代,我就把它送给你。”梁先生看了看,想不到侄儿的这位年轻同窗竟有这等眼力。梁先生笑说“还有什么要考我的吗?”陈叔通先生连连摆手,“再猜下去,驷马难追。陈老先生非要梁先生把这件贵重的三面佛带走。梁先生坚辞拒绝。第二天,老同学陈植捧着那尊佛像到了梁家说,一诺千金,哪有食言之理?岂不陷叔父于不义?深知梁先生眼力的父亲立即遵命买下这张餐桌。父亲在一堆旧家具中发现了一只黄花梨古筝琴几,长约一米五,高、宽各约一尺多,牙板双端呈卷云头状花纹;不仅造型简洁,父亲如获至宝,把这张琴几做了沙发前的茶几。梁先生连呼“妙哉”梁先生又帮父亲选购了花梨木写字台、花梨木餐边柜、角柜。那天还买了三只大花瓶。一只是黑地彩绘的花卉如意耳瓶,高约两尺多,“放在屋角,就是插几束干枝也别具一格。”梁先生建议道。另一只是瓶身硕大粗壮,是元代梅瓶式样的青花瓷。还有一只是长颈球腹圈足的青花赏瓶,配了两只白色百折绢丝灯罩。后来梁先生来我家做客,指着我家用蓝印花土布做成的窗帘说:“你的民族化更彻底嘛!”母亲指指父亲道:“我说太标新立异了,还说这样才更配那两只青花瓷瓶!”梁先生大笑。父亲对有木雕门楣的烟榻做了些许改装。东西两侧的墙上钉了隔板,成了孩子们的书架。烟榻上铺了厚厚的垫子,北窗的窗台下放了一溜儿松软的靠包。这里立即成了我和弟弟的乐园。倚在靠包上看小人书,翻筋斗;趴在窗台上看白云在紫丁香间穿行游走……三进三出的四合院里住了大约十来户人家,都是父亲“都委会”里的同事。陈干、项彬南、张汝良、汪国瑜、沈永铭……这些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夫妇来自南京中央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也有不远万里刚从英国回到祖国的杨南生、莘耘尊夫妇,印尼归侨梅乾振夫妇……同事们的年龄不比父亲小多少,因为父亲在南京中央大学做过教授,只要有工作,大家登上自行车就呼啸而去。办公室做不完的事情,甚至通宵达旦也从无怨言。一旦完成了工作,全院的邻居们又会尽情狂欢。沈永铭是清华建筑系毕业的才子,高大消瘦的沈永铭儒雅而又帅气,刚刚结婚的新娘汤纪敏娇俏玲珑,每次路过那间挂着淡粉色窗幔的小屋,我眼前就会出现新娘汤纪敏依偎在新郎身边那幸福娇羞的笑容。因为我们全院的男女老幼都参加了他们在市政府办公楼举行的婚礼。机敏活跃的沈永铭是宿舍大院每次联欢活动的组织者。周末夏夜的傍晚,回廊上坐满了嗑瓜子、吃西瓜、谈笑风生的年轻夫妇。孩子们在回廊中间追逐嬉笑,大呼小叫,男孩子交换起手里的玻璃弹球和“洋画儿”。月亮升起来了。《山楂树》和《红莓花儿开》的乐曲也从旧留声机里淌了出来。一对对舞伴走下回廊的台阶,在大院的方砖地上快乐地旋转。沁着茉莉花香的晚风中,年轻女人的“布拉吉”裙子我家卧室西头的卫生间门外是一个可以通回廊的小院子。但整座大院的三个院子,一共只有两个公厕。父亲非叫母亲打开我家卫生间的大门,让等不及如厕的邻居来我家方便。假日里,家家飘出各异的饭菜香气。走进任何一个邻居家里,都会被主人邀上餐桌,谁家也没丢过东西。哪家的孩子生病了,大家都会过来探望帮忙。下雨了,都会把大家晾在绳上的衣服收回来……后来,除个别的几个人,“都委会”住在横二条四合院的同事们几乎都命途多舛。他们为《梁陈方案》[注]付出了青春岁月。他们的付出,并不是为了什么与梁思成或陈占祥的私交,而是为了实践一种科学的理念和信仰,他们都是千年古都默默无闻的忠实守护者。他们的名字,同样不该被遗忘。【注】《梁陈方案》:梁思成,建筑历史学家;陈占祥,梁思成、陈占祥两位建筑专家对新中国的首都古都北京提出行科学规划的建筑方案。作者是陈占祥的女儿。(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所居住的四合院的布局、方位,除了表现北京古都民居建筑的特点之外B.文章用大量篇幅叙述梁思成先生帮助父亲挑选家具,表现出二人同为建筑师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父亲不如梁先生那么有文物鉴别力的一丝遗憾。C.四合院里住的十来户人家都是父亲的同事,他们大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夫妇,父亲学历最高D.父亲富有巧思,热爱生活,他改造器物,有的具有民族化的风格,有的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便利(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四合院里花类繁多,有西府海棠、紫丁香、凤仙花、茉莉花等,花开花落既照应了标题,使文章形散而神聚。B.本文有饱满的生活细节描写,如梁先生鉴定三面佛年代的奇事,父亲改造家具装饰时梁先生的打趣,又风雅备至。C.文章叙事怀人,叙写了许多历史名人的日常生活,虽然描写的人物众多,且语言典雅华丽,字字珠玑。D.作为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从细腻温婉的女性视角讲述童年故居里的人事变迁(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艺术效果。(4)这篇散文以记人为主,四合院里居住的都是建筑专家,他们身上既有科学家的品格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甲)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二翁登泰山》(乙)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注]闽幕府事于徐州。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四月既望,乘山轿,将四十里,经名遂尤著者十数,折而东行。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势,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当道者俱不往。方余未至南天门时,巍矗天半。俯视则一线危磴,窈深莫测,越趄却顾。屏息释虑,鼓勇复前。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趋岱顶,极目四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东来,蜿蜒似带。遥睇穹碧,渺若无外。俯视云烟,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良久雨止。极东红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若自地面涌出。体不甚圆,色正赤,如数百匹锦。顾视女墙,日景甚微,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薛福成《登泰山记》节选)(丙)戊申晦,五鼓,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正赤如丹,下有红光,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而皆若偻。(姚鼐《登泰山记》)[注释]曾公:曾国藩。(1)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曩者愚公A年且B九十C而移山D今吾辈E方逾F六旬G何老之有(2)下列对材料中的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又名岱宗、东岳等。源于“泰山之力”的典故,后人转称妻父为“泰山”“岳父”B.同治四年,是帝王年号纪年。与姚鼐《登泰山记》中提到的“戊申晦”干支纪日一样,都是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C.绝,“横渡”之意,与《劝学》中的“绝江河”中的“绝”词义相同。D.“东”来的“东”解释为向东,名词作状语,与《赤壁赋》中“顺流而东也”中的“东”的用法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泰山”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翁登泰山》中,对乙翁发出的同游泰山的邀请,甲翁开始时有所顾忌,二人最终偕行前往。B.泰山景色险峻秀丽。薛福成笔下的泰山,山势险峻,道路崎岖,形态各异,博大壮美,令人沉醉。C.姚鼐写泰山,语言明净简洁,描摹细致;全文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D.泰山给人创作灵感。观泰山景抒人文情,薛福成在文末自语反思,含义深刻,使读者如临其境。(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而皆若偻。(5)三则材料中,主人公登泰山的经历各自启发了我们对人生怎样的思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圣贤曾巩圣贤性分良难并,好恶情怀岂得同?荀子书犹非孟子,召公①心未悦周公②。况令树立追高远,而使裁量属閤蒙③。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注】①召公:姬姓,名僉,西周宗室,因称召公。②周公:姬姓,名旦,武王弟。西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③閤蒙:不明事理。(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直接入题,“良难并”“岂得同”清晰地呈现了诗人的判断。B.诗人认为,假令不树立拥有高德的圣贤为榜样,会使裁量标准不明。C.尾联诗人直抒胸臆,鲜明表达出对坚持自我、勇于力行的高度赞扬。D.全诗围绕“圣贤”涉及了多个相关话题,充满议论色彩,发人深思。(2)曹操的《短歌行》和曾巩的这首诗都提到了周公,周公在两首诗中起到的作用一样吗?(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代诗中常以猿猴的啼鸣抒发情思,如:杜甫《登高》中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2)《琵琶行》中运用比喻修辞,形象描绘出琵琶曲“时而流畅,时而滞涩”的句子是:“,。”(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描写当地人民忘记了战败的耻辱,在侵略者的祠堂前祭祀供奉的场景。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初入退思园,确实能被这里的古雅风韵所吸引。华灯初上,漫步庭园,各个厅堂和廊道的宫灯点亮,流光溢彩的花园内丝竹管弦齐鸣。前院有评弹,花园有昆曲,时光仿佛都在吴侬软语里被流转得尤为动人。循着灵动的古筝琴声步入走马楼,在由原会议室改造的“人文空间”里,又可以和笔墨纸砚、屏风书架、香妃榻和小盆景等陈设“撞个满怀”,或投棋布子、赏读古籍,沉浸在古典的环境中退思园还与苏州交响乐团“联名”演出,古典园林的优雅与交响乐在江南烟雨朦胧的天气里,形成美妙的碰撞趋之若鹜。按计划,苏州昆剧院也将走进退思园演绎《牡丹亭》,唯美之景配经典之声不过,古镇夜游若仅止于此,难免有些过于文雅而不接地气同里夜精彩”还增设了夜购、夜食、夜宿等项目,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为了让夜经济的烟火气更足,同里还打造了蜿蜒于僻静小巷,集品酒、听歌、说书等于一体的休闲街区。游客在体验古典水乡的同时,也可从中品出时尚新貌。(1)文中横线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流光溢彩B.丝竹管弦C.吴侬软语D.趋之若鹜(2)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加点处相同的一项是()A.面对复杂多变、充满未知的敌人,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B.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他给了我们昂首挺胸的底气。C.“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D.他们维持他们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各色刑具轮流使用。(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注意逻辑顺序。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世界各个角落,犁适应着环境,①。一是土壤的多样性丧失,本来土壤中有很多杂草、真菌、细菌、蠕虫、昆虫共生,随着犁地,让细菌一下子兴奋起来,加速有机质分解,②,复杂的生态系统凋零了。二是土壤的物理性质被改变,③。哪里有农业,哪里就开始水土流失。今天在希腊的很多地方,嶙峋的石头上,树立着两千多年前的纪念碑,雨水把泥土带进了大海,最后只剩下了石头。美国中西部的大草原,在引进钢犁后,迅速被开垦成大粮仓,几十年后甚至刮士“黑尘暴”,成为生态史上的负面典型。(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哪里”和文中加点的“哪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工作做到哪里要交代明白,这样才算是一个负责任的人。B.他是一个特别爱凑热闹的人,哪里人多哪里就有他。C.无论父母做错了什么,错在哪里,我们都要尊重、理解父母。D.朋友问我是不是中奖了,我说“哪里,就是买了一件新衣服”。(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人都爱玫瑰,但在这风华正茂的年纪里,我要成为岁岁枯荣、生生不息的野草,卷满山野。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据此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