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讲)2024年高考化学_第1页
第22讲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讲)2024年高考化学_第2页
第22讲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讲)2024年高考化学_第3页
第22讲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讲)2024年高考化学_第4页
第22讲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讲)2024年高考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讲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化学学科素养】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水的电离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水的电圈,

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科学研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并提出酸碱中和滴定中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

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进行误差分析。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从定性和定量上收集证据,能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推出合理的结论;能

运用pH计算模型进行pH的简单计算。

【必备知识解读】

一、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2O.,比0'+0H一或H20.•H+0H,

Kw=c(H')c(0H)。

-14

(1)室温下:/Cw=lxl0p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w增大。

(3)适用范围:心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II)的相对大小。

⑴酸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o

(2)中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o

(3)碱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o

(1)计算公式:pH=-lgc(H"i。

(2)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常温下:

三、pH的测定

1.pH试纸

(1)使用方法

取一小块pH试纸于干燥洁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点在试纸上,当试纸

颜色变化稳定后迅速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2)分类

①广泛pH试纸:其pH范围是1〜14(最常用),可以识别的pH差约为1。

②精密pH试纸:可判别0.2或0.3的pH差值。

③专用pH试纸:用于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的专用pH试纸。

2.pH计

pH计,又叫酸度计,可精密测量溶液的pH,其量程为0〜14。

①pH试纸不能测定具有漂白性的溶液的pH.

②不能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也不能将pH试纸先用水润湿,否则溶液被稀释,可能造成误差

(酸性溶液的pH偏大、碱性溶液的pH偏小、中性溶液的pH无影响)。

四、酸碱中和滴定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火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

C(HC1)V(HC1)

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0

V(NaOH)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准确测定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1)仪器

图(A)是酸式滴定管、图(B)是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储水。

(3)滴定管

①构造:“0”刻度线在上方,尖嘴部分无刻度。

②精确度:读数可精确到0.01mL.

③洗涤:先用蒸储水洗涤,再用待装液润洗。

④排泡:酸、碱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在滴定前均要排出尖嘴中的气泡。

⑤使用注意事项:

试剂性质滴定管原因

酸性、氧化性酸式滴定管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

碱性碱式滴定管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查漏一洗涤—润沆一装液一调液面T记录。

②锥形瓶:注碱液一记体积一加指示剂。

(2)滴定

(3)终点判断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

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枳的平均值,根据。(NaOH)=°(HCI)“:HC1)计算。

V(NaOH)

4.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

石蕊

甲基橙

酚儆

5.指示剂的选择:

一般不选择石蕊,变色现象不明显。

强酸滴(弱)碱甲基橙,强碱滴(弱)酸用酚St两强互滴(甲基橙酚酸)都可以。

滴定种类选用的指示剂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指示剂用量

酚肽红色T无色

强酸滴定强碱

甲基橙黄色一橙色

强酸滴定弱碱甲基橙黄色一橙色

23滴

甲基橙红色T橙色

强碱滴定强酸

酚猷无色r粉红色

强碱定弱酸酚献无色T粉红色

【关键能力拓展】

一、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平衡移动方向Kw水的电离程度c(OH-)c(H')

条件

终都无限接近中性。

(1)等浓度等体积一元酸与一元碱混合的溶液——“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2)25℃时,等体枳pH之和等于14的一强一弱酸碱混合溶液——“谁弱谁过量,谁弱显谁性”。

(3)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25℃时)

①pH之和等于14呈中性;

②pH之和小于14呈酸性;

③pH之和大于14呈碱性。

三、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由。侍刈=咏匕逑可知,。标准和心用均为定值,所以。特洲的误差主要来自P标准,/标准偏大则。传洪偏高,

P恃潴

/标便偏小则偏低。

(1)若以盐酸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常见的误差分析如下:

步骤操作人,币c待测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变大偏高

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变小偏低

洗涤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大偏高

镇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储水不变无影响

取液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变小偏低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变大偏高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变小偏低

滴定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变大偏高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再加一滴NaOH溶液

变大偏高

无变化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变小偏低

读数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变大偏高

若配制NaOH溶液,所取的NaOH固体部分潮解变大偏高

配制若配制NaOH溶液,所取的NaOH固体中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变大偏高

标准液若配制NaOH溶液,所取的NaOH固体中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

变大偏高

(Na2co3)

若配制NaOH溶液,所取的NaOH固体中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

变小偏低

(Na2O)

(2)若先配制NaOH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配制NaOH标准液时:

步骤操作/标准5*测

配制NaOH固体部分潮解偏高偏高

NaOHNaOH固体中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偏高偏高

标准NaOH固体中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Na2c03)偏高偏高

液NaOH固体中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NazO)偏低偏低

【核心题型例解】

高频考点一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及结果判断

[例I]水的电离常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上的点都符合c(H+)・c(OH尸Kw

B.图中温度:T]>T2

C.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D.若处在B点时,将0.005mol*L'的硫酸溶液与由水电离的c(H+)=1.0xl0,2mol*L'的KOH溶液等体积

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答案】D

【解析】曲线a、曲线b代表不同温度下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关系,故曲线上的点都符合

(

c(H)*c(OH)=Kw,A正确;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则水中c(H)c(OH)及离子积常

数增大,根据图知,「曲线上离子积常数大于T2,所以TI>T2,B正确;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离子积常数越大,同一曲线是相同温度,根据图知,温度高低点顺序是B>C>A=D=E,所以离

子积常数大小顺序是B>C>A=D=E,C正确:B点时,Kw=lxlC'-12,O.OOSmokL1的硫酸中c(H>0.()lmol/L,

由水电离的c(H+)=1.0xl0,2mol*L'的KOH溶液中c(OH-)=lmol/L,等体枳混合碱剩余,溶液呈碱性,D错误;

故答案为D。

【方法技巧】正确理解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1)曲线上任意点的Kw都相同,即c(H)cCOH-)相同,温度相同e

(2)曲线外的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Kw不同,温度不同。

(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不变,改变酸碱性;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一定

得改变温度。

【变式探究】下图三条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温度:八>AT

B.图中pH关系:pH(B)=pH(D)=pH(E)

C.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E>D>A=B=C

D.C点可能是显酸性的盐溶液

【答案】D

【解析】水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则水中c(H+)、c(OFT)及离子积常数均增大,根据图知,

离子积常数:T;T»T\,所以温度:TWT\,故A正确;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离子

积常数越大,同•曲线是相同温度,根据图知,温度高低点顺序是B〈D〈E,但三点溶液的氢离子浓度相等,

则pH相等,故B正确;温度高低点顺序是A=B=C〈D〈E,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离

-61

子积常数越大,Kw间的关系:E>D>A=B=C,故C正确;C点时,Kw=lxio",C(QH)=lx;0mol-L,

溶液的pH=8,显碱性,故D错误。

+

【变式探究】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irA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K“,增大,pH增大

c(H+)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一昔增大

c(0HJ

C.在蒸储水中滴加浓112soa,Kw不变,c(H+)增大

D.向水中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答案】B

【解析】将纯水加热,Kw变大,pH变小,水仍呈中性,A错误;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

c”)

增大,抑制水的电离平衡,c(OH)减小,一鼻々增大,B正确;Kw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蒸储水中滴加

c(0H)

浓H2so4,温度升高,Kw增大,C(H)增大,C错误;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浓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

(HO降低,c(OH)增大,D错误;故选B。

高频考点二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定量计算

【例2】在常温下,某柠檬水的pH=3,其中水电离的c(H)为

A.lxlO-,niol/LB.lxlO-7^ol/LC.1x10mol/LD.无法确定

【答案】C

K\(『4

【解析】柠檬水溶液的pH是3,所以常温下柠檬水中氢氧根的浓度是c(OH-尸合

水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一样,所以水电离的氢离子是10L故选C。

【方法技巧】水电离的c(HD或c(OH-)的计算技巧(25°C时)

(1)中性溶液:c(H+)=c(OH-)=1.Ox10-7molL-1«

(2)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c、(H-尸《01)<10-7010卜「1,当溶液中的c(H+)<IO-7molL-l

时就是水电离出的c(H+);当溶液中的c(H')>10-7mo卜时,就用1()「4除以这个浓度即得到水电离的c(H

(3)可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水电离的以FC)或c(OH1均大于lO^mo卜L」。若给出的c(H+)>10-7mol-L

即为水电离的c(H+);若给出的c(H+)Vl(T7molL-i,就用10』除以这个浓度即得水电离的。但+)。

【变式探究】25c在等体积的①pH=O的H2s04溶液,②0.05mohU的Ba(0H)2溶液,③pH=10的Na2s

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牛.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I:10:1010:IO。B.1:5:5x10'):5x109

C.I:20:1O10:109D.1:10:104:109

【答案】A

【解析】①中pH=O的H2sO&中c(H+)=1.0molLr,c(OH-)=1.0xl0-14molL_,,水电离程度为L()xlO一

,4molL-1;②中c(OlT)=0.1molL,°3+尸1.0-10-13moi水电离程度为LOxlOfmoiLi③中c(OH

~)=1.0xl0-4molL-1,水的电离程度为LOxlOFmokL』④中c(H+)=1.0xl0^molL_,,水的电离程度为1.0x10

5molL';

故①®@④中水的电高程度之比为:l.OxloRmo卜口:1.0xl(P3n向.「1:LOxiOFio卜L「:10xi()Fmo卜L

-1=1:1010叼0、答案选A。

高频考点三pH的计算及其应用

【例3】(2022•浙江卷)已知25例时二元酸H2A的Kai=L3xlO7,嚷2=7.”10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等浓度的NazA、NaH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B.向O.lmoLU的H2A溶液中通入HC1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至pH=3,则H2A的电离度为0.013%

C.向H2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pH=ll,则c(A2)>c(HA)

D.取pH=a的H2A溶液10mL,加蒸储水稀释至100mL,则该溶液pH=a+l

【答案】B

【解析】在等浓度的Na?A、\aHA溶液中,A2的水解程度大于HA,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大于后者,故

103xc(HA),

A错误;溶液中c(溶尸中3moi/L,H2A电离程度较小,溶液中“出,Ku=―,'、'=1.3x10-7,

c(H?A)

c(HA')

54

c(HA)=1.3xiomoVL,c(HA)%(HzA)电离,则H2A的电离度4-------(xlOO%=1.3x10x100%=0.013%,

c(%A)

10"xc(A2)

故B正确;向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pH=ll,=7.1x10*,则C(A2)VC(HA),故C

2c(HAj

错误;H2A是弱酸,取pH=a的H2A溶液10mL,加蒸储水稀释至100mL,H2A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该

溶液pH<a+l,故D错误;故选B“

[变式探究】常温下,向V,LPH=a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V2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

当溶液中的Ba”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0。则与工■为(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和温度的变化)

vi

A.10“T°B.5x10"-"C.10ls-flD.10,4-a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过程中发生的反Ba(0H)2+NaHS04=BaS041+H2O+NaOH°pH=a的Ba(OH)2

溶液中c(OH)=l(T4moi・U,该溶液体积为VL,则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0川xWmoL根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与反应的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5xl(r/4xVmoL所加硫酸氢钠溶液的体积为

V2L,根据混合后溶液pH=10,计算生里可岁二里二=10”结果得X3=5xl(r「故B项正确。故

VV

e2Vl

【方法技巧】溶液pH计算的一般思维模型

【变式探究】某温度下,测得O.OlmolHJNaOH溶液的pH为11。在该温度下,将pH=4的HC1溶液与

pH=ll的Ba(0H)2溶液混合并保持恒温,欲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HQ与Ba(0H)2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A.I:10B.10:1C.100:1D.1:100

【答案】C

【解析】pH=4的HC1溶液中c(H,)=104mol/L,pH=ll的Ba(OH)2溶液中c(H)=101'mol/L,c(OH)=102mol/

42

L,欲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10mol/LxV(HCI)=10mol/LxV[Ba(OH)2],V(HCl):V[Ba(OH)2]=10():U

故选C。

高频考点四酸碱中和滴定

[例4](2022•浙江卷)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即加入20mL0.4mo卜LNa2cCh溶液和

40mL0.2moMJNaHCCh溶液,再分别用0.4moKJ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HCCh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2c03溶液中滴加盐酸

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mL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CO3+H-VO2T+H2O

C.根据pH—V(HC1)图,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酚酉太、d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和溶液中为满足:

D.Na2c03NaHCChc(H2CO3)c(COr)=c(OH)c(H*)

【答案】C

【解析】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则碳酸钠溶液的起始pH较

大,甲曲线表示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根离子再与氢离子反

应产生碳酸,进而产生二氧化碳,则图中丁线表示向Na2cCh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HCCh溶

液中滴加盐酸,A项错误;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盐酸的体枳为20mL时,碳酸根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碳酸氢

根子,而V>20mL,VgL时(a点、b点),没有二氧化碳产生,则所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

结合生成碳酸,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COriH+=H2C03,B项错误;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的

pH在9左右,符合酚隙的指示范围,可用酚瞅;作指示剂;d点的pH在4左右,符合甲基橙的指示范围,

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C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则Na2c03中存在c(OH)c(H+尸

2c(H2co3)+C(HCO3),NaHCCh溶液中满足C(H2co3)c(CCh2尸C(0H)C(H)D项错误;故选C。

【变式探究】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A.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B.锥形瓶用蒸储水洗过后未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润洗

C.用酚酸作指示剂,当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

D.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答案】C

【解析】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则所用标准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A不符

合题意;锥形瓶用蒸锵水洗过后未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润洗,对盐酸浓度的测定不产生影响,B不符合题意;

用酚酰作指示剂,当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M即停止滴定,则有少量盐酸未被中和,所用标准NaOH

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C符合题意;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则读

出标准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D不符合题意;故选C。

【方法技巧】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方法

⑴依据公式c(待测)=C标灌],标准来判断。c(标准)和■(待测)在误差分析时是定值,因此只需

V待测

分析使得所耗标准液体积P(标准)变大或变小的原因即可,K(标准)变大,则。(待测)偏高,■(标准)变小,则

。(待测)偏低。

(2)滴定管读数要领

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如图)

正确读数(虚线部分)和错误读数(实线部分)

【变式探究】用0.1000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50.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蒸储水洗净酸式滴定管、锥形瓶后可分别直接注入标准盐酸和待测液NaOH溶液

B.滴定时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滴定管液面变化

C.此中和滴定实验的指示剂可采用酚儆,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30s内颜色不

D,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则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

【答案】D

【解析】酸式滴定管需用标准盐酸润洗,否则会使标准溶液浓度因稀释而减小,引起滴定误差,A错

误;滴定时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液体颜色变化,B错误;

此中和滴定实验的指示剂可采用酎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30s内颜色不变,C

错误;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所读标准液体积减少,故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D正

确;故答案为D。

高频考点五滴定曲线分析

【例5】(2023•湖南卷第12题)常温下,用浓度为O.OZOOmolI-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

V(标准溶液))的变

0.0200mol-LT的HC1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1n=V(待测溶液)川」艾

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a(CH3coOH)约为1()476

+-

B.点a:c(Na)=c(cr)=c(CH3COO)+c(CH3COOH)

C.点b:C(CH3COOH)<C(CH3COO~)

D.水的电离程度:a<b<c<d

【答案】D

【解析】NaOH溶液和HQ、CII3coOH混酸反应时,先与强酸反应,然后再与弱酸反应,由滴定曲线

可知,a点时NaOH溶液和HC1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I和水,CH3coOH未发生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

和CH3coOH;b点时NaOH溶液反应掉一半的CH3coOH,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H和CH3coONa;

c点时NaOH溶液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成分为NaCI、CHiCOONa;d点时NaOH过量,溶质

成分为NaCl、CH3coONa和NaOH,据此解答。由分析可知,a点时溶质成分为NaCl和CH3coOH,

c(CH.COOH)=0.01()0mol/L,c(H>10mol/L,Ka(CH3coOH)「但;胃露二,)JO

c(CHjCOOH)001

=10,故A正确;a点溶液为等浓度的NaQ和CH3coOH混合溶液,存在物料守恒关系

c(Na*)=C(C1)=C(CH3COOH)+C(CH3COO),故B正确:点b溶液中含有NaCl及等浓度的CH3COOH和

CH3coONa,由于pH<7,溶液显酸性,说明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则

C(CH3COOH)<C(CH3COO),故C正确;c点溶液中CH3coO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点碱过量,会抑制水的

电离,则水的电离程度c>d,故D错误;故选D。

【方法技巧】滴定曲线

1.强酸与强碱滴定过程中的pH曲线

(以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盐酸为例)

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的pH曲线比较

氢氧化钠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盐酸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氨水

的滴定曲线的滴定曲线

至1屯NaOH

:rioKNHrH/)\

6卜:HICOOHJJ

()'«------'---------1------»

10.0()20.C030.0()10.0020.0030.00

r(NaOH)/mLV(H(:J)/mL

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弱碱的曲线,强

碱起点高

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强酸滴定强碱)的突跃点变化范围大于强碱滴定弱酸(强

酸滴定弱碱)的突跃点变化范围

【变式探究】25c时,等体积两种一元酸HA和HB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曲线如图所

示。卜.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始浓度:c(HA)=0.1molI7,,c(HB)=10-3molL7,

B.酸性:HA<HB

C.用NaOH溶液滴定HB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D.酸HB的电离度(”笔鬻瞥约为0.5%

【答案】D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滴定HA的终点pH=7,则HA是强酸,c(HA)=c(H+尸0.1mol/L,初始时,

HB的pH为3,而酸性HA>HB说明HB是弱酸,部分电离,故c(HB)>lO^molLT,A错误;由图中可

以看出,滴定达终点时,HB消耗KOH的体积大,则表明c(HB)>c(HA),而起始时pH(HB)丹H(HA),所

以酸性HA>HB.B错误;甲基橙变色范围为3.1—4.4,由图可知该pH范围内NaOH滴定HB未发生突跃,

不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C错误;HB是弱酸,部分电离,对应的pH=3,则电离部分c电4HB户c(H-)=103mol/L,

由图可知滴定等体枳的两种酸时滴HB消耗的氢氟化钠是滴定IIA的两倍,则cm(HB)=2c(IIA>0.2mol/L,

则酸HB的电离度J°1*]([0%=05%,D1E确;故选D。

0.2〃?。//L

高频考点六酸碱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

[例6]次氯酸钠溶液和二氯异氟尿酸钠(C3N303cl2Na)都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NaClO可用于制备二

氯异瓶尿酸钠。

(l)NaC10溶液可由低温下洛CL缓慢通入NaOH溶液巾而制得。制备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

;用于环境杀菌消毒的NaClO溶液须稀释并及时使用,若在空气中暴露时

间过长且见光,将会导致消毒作用减弱,其原因是o

(2)二氯异氟尿酸钠优质品要求有效氮大于60%。通过下列实验检测二氯异原尿酸钠样品是否达到优质

品标准。实验检测原理为

C3N3O3CH+H++2H2O=C3H3N3O3+2HCIO

+

HClO4-2r+H=I24-Cr+H2O

i2+2s2or=S4or+2r

准确称取L120()g样品,用容量瓶配成250.0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田,加入适量

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min:用0.1000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

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3溶液20.00mL。

①通过计算判断该样品是否为优质品。

(写出计算过程,该样品的有效氯=

测定中转化为HCIO的氯元素质量

样品质量,

②若在检测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过少,将导致样品的有效氯测定值..(填“偏高”或“偏低”)。

【解析】(l)Clz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HC1O的酸性弱于H2CO3,则NaClO溶液露

置于空气中,与空气中CO2反应产生HQO,HC1O见光易分解,故会导致消毒作用减弱。(2)①依据三个反

应得出关系式:C3N3O3Q2■〜2HQ0〜2L〜4s20M,根据Na2s2O2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测定中转化为HQO

的氯的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