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C卷_第1页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C卷_第2页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C卷_第3页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C卷_第4页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C卷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2分)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A.林则徐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2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

3.(2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A.封建军阀垮台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逆历史潮流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4.(2分)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A.1912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5.(2分)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的国家纪年方式,由中华民国政府规范颁布。下列重大事件不是发生在民国4年的是()A.袁世凯积极筹划恢复帝制

B.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宋案”和“二次革命”

6.(2分)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共“一大”召开

C.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D.蒋家王朝的灭亡

7.(2分)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是()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8.(2分)下图人物主要的历史功绩是()①创办了黄埔军校②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④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2分)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10.(2分)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11.(2分)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这个故事说明()A.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

D.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12.(2分)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

D.《总统宣辞》

13.(2分)北洋军阀分裂时期,控制着北京政府和东北的军阀分别是()A.直系冯国璋、直系曹辊

B.皖系段祺瑞、滇系唐继尧

C.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

D.直系冯国璋、奉系张作霖

14.(2分)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A.华兴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5.(2分)“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与上述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6.(2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下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男子之间的称呼改用“先生”或“君”。这表明()A.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B.传统习俗被彻底打破

C.平等的观念得到传播

D.盲目崇尚西方文明

17.(2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中国人民觉悟程度太低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

C.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

D.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

18.(2分)电视剧《闯关东》中,有给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9.(2分)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0.(2分)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诺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纲领。这纲领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67分)2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起义开始时,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人教版八年级历史2002年版》材料二:长征唤醒了中国的千百万民众,给予了他们世代从未有过的向往和希望。从共产党人的宣传中,他们第一次知道了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和工农红军所进行的征战可以改变世间的一切不公。他们随手抓起身边的锄头、铁锤甚至仅仅只是一根木棍,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跟随着那面红旗一路远去,他们坚信这条道路的尽头就是劳苦大众千百年来所梦想的中国。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走向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启程。——《人民日报》(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进军”开创了什么样的局面?(2)材料二中,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长征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局面。对此,你有何认识?22.(15分)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李生起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又潜伏着战争。远离战争,维护和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中飘扬着的一面残破的美四国旗。画面上有点明主题的文字“REMEMBERDEC.7th!",意思是“记住12月7日!”材料二:(1)材料一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当时的战争有什么影响?(2)运用数据和图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23.(17分)实现梦想是每个人的追求。探寻历史人物追求梦想的历程可以为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一定的借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实现梦想,首先须顺应时代潮流】材料一: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实现梦想,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材料二: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实现梦想,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材料三: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毫无疑义是正确的。”(1)为实现“自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展了哪些活动?(2)洋务派的活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接受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概括回答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进行了哪些探索?(4)毛泽东是在什么实践的基础上做出了上述判断?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毛泽东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得以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4.(20分)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机,经过了走西方的路,走俄国的路,走自己的路的探索。下列材料以“忆沉浮,探复兴”为主题进行探究式学习,阅读后回答问题。材料一: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封建统治飘摇不定,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建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制的改变,始终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材料二: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级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暴力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材料一、材料二摘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个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材料四:“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看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道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这场改良运动是指什么事件?这次以维护“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而发起的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改良主义”“暴力革命”主要学习西方的什么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这次“暴力革命”的果实尽管被“断送”,但仍有哪些积极意义?(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科学与人权”并重的思想产生于哪一运动之中?(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