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末附答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笔记重点大全
单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应选用的药品是
A,铁粉和稀盐酸液体中
B.硝酸钾晶体和水
C.碳酸钢粉末和稀硫酸
D.铜粉和硝酸银溶液
2、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主要成分是KCId、Mnd和Sb2s3(硫化锦),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
成分是红磷(P)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产生的热,KCIQi在Mnd催化下放出使红磷燃烧.同时
SbaS:'也可与O反应生成SbzOa和一种气体.Sb2s3燃烧生成Sbad和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A.Sb2s3+8O2Sb2s3+3SO2
壁
B.SbzOs+gO?SbzOa+BSCX
占燃
C.2sb2s3+8O22sb2O3+6SO2
型
D.2sb2s3+9O22SbQ:i+6SO2
3、如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5种物质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
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5、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Fh、HQ和Cd,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M不稳定
B.M是化合物
C.M中含有水
D.M由四种元素组成
2
6、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7、如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5种物质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8、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硫原子
O-氧原子
A.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3价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1:1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规范合理的是
3
点燃
A.2H2+O22H2O2B,H2SO1+NaOH=NaSO(+H2O
A
C.CO2+Ca(OH)2=CaCO3+H2OD.Cs(OH)2cCh2CuO+H2O+CO21
10、下图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8••金,分别表示A、B、C
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反应前反应后
A.4:1:3B.4:1:2C.3:1:2D.3:1:3
1K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b、t2时各物
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32乙
28
24
20
16
12丙
8甲
4丁
时
间S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
4
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固
体
的
质
蚩
点燃
13、化学方程式aC2H2+bChcHQ+dCCh配平后a、b、c、d之和为
A.15B.14C.13D.10
14、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型磐
A.CO+CuOCu+CO2TB.2P+5O22P2O5
点燃
C.3Fe+2O2FesO4D.AI+2HCI二AIC124H2T
多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2H,O=2H,T+O,T
16、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水等于氢气加氧气
C.2个水生成2个氢气和1个氧气
5
D.每9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1份质量的氨气和8份质量的氧气
17、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用适量的KCIO3和B.加热一定量的高镒酸C.力口热MnO2和KCIO3的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
MnOz混合物加热制。2钾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间
A.AB.BC.CD.D
18、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主对磔修物一期秆
°一氯原子
反应前反应后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没变
一定条件
N2+3H2^^^2NW3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
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物质质量/g82612
反应后物质质量/g416X2
A.反应后X的值为6B.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3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6
2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5*鸳0>0+2£注:T原子
-°〜■—碳原子
甲乙丙丁。一氧原子
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5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图中X的数值为4
21、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相对分子质量为152),现从山茶油提取7.6g柠檬醛,
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C°2和7.2g水,则柠檬醛()
A.只含碳氢元素B.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C.化学式为G。乩6。口,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22、密闭容器中,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物质的量比为1:1的C和d
B.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02
C.质量比为1:5的CH和O?
D.质量比为3:4的C和。2
23、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
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B.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4
点燃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02CO2+H2O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4、已知氢气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密闭空间内含有40g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冷却至
室温,测得还有4g气体,则原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A.1:4B.1:9C.3:17D.1:3
2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注:o一氢原子
-碳原子
O一氧原子
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5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图中X的数值为4
26、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1:1:IB.HCI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71
8
C.图中表示了4种物质的分子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27、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为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甲醇的微观示意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O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爹表示碳原子
A.该反应中,有2种物质为氧化物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D.甲醇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28、已知2gH八20gHF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一定条件下,某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
所示和物质X的变化曲线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的分子式为F2
19
-g
B.一个F原子的质量为a
C.[时刻,C和HF的质量相等
D.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为19g
2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9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高镒酸钾受热分解可以产生氧气,所以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30、氨基钠(NaNHz)是生产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金属钠于97~100C。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
水液氨(NH:.),再加热至一定温度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NH?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NaNH: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9%
C.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A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4NH:,4NaNH2+H2T
简答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3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实验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是—(填序号),理由
是
(2)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其中A、B、C、D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表所不。
10
物质ABCD
•氮原子
微观示意图
8eft8
叠o氧原子
反应前质量g10020Xy
o氢原子
反应后质量g32140126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IDB的化学式为
(III)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IV)表中x的值是
32、二氧化氯(CI0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
(1)利用氯酸钠(NaCIO3)可制备CKXNaCICh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通电
(2)工业上生产NaCId的化学方程式为:2X+2NaCICht+2NaCld,则X的化学式为一;反应前后化合
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3)在一定条件下,Cid与氟化氢(HCN)反应(未配平)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一定条件
"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反应生成的N?与C02的质量比为
33、制氧气时,反应前将高镒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然后一起称重,质量为16.6g,充分加热后再次称重,总质
量为16g,求生成氧气多少克?
34、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其反应方程式为:
2CaC03^^)+2S02+02==2CaSO.+2C02o
11
(1)若100克废气中含6.4克二氧化硫,则处理100克这种废气需含碳酸钙(CaCO.3)80%的
石灰石多少克。
(2)处理上述100克废气,可得到含CaSOB5%的粗产品多少克。
35、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镁条在空气中点燃会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一色固体。根据镁条燃烧的现象可知,该过程
中镁条的化学能部分转化为内能和一能,说明化学变化同时伴随能量的变化,且能量变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⑵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理论上m?与n之差表示—的质量。
⑶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
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一;若用该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应将该实验改在—的环境中进行。
36、某同学根据“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推测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你认为该同学的推测正确鸣?请加以
解释.___________
37、结构观、微粒观、元素观和转化观都是化学的基本观念。
(1)将宏观、微观和符号表征相结合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
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O”分别代表碳原子、氢原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该物质具有可燃性
的原因是(从物质结构的观点说明);该物质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一;6.4g该物质完全燃烧可生
成•一go
12
(2)根据所制物质的组成成分选择原料,要考虑原料中能否提供所得产品中所需的成分且能够转化到产品中:
如海水制“碱”中,NaCI只提供了Na2cO3所需的“脂”,则还需要能提供含元素的物质。按此思路,
用Na2c制取NaOH,需要用到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廉价原料是一(填俗称),从经济角度考虑该变化体现
了“化学变化创造价值"。
11
⑶已知由Cu到皿。)?可经三步转化:cu->CuO—CuSO4T皿0电,而Fe经两步反应可得到
氏9H%,请补全转化的过程:Fe--Fe(OH)2。
38、资料一:“见著知微”是化学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资料二:氟及其化合物常运用于原子弹制造、航天工业等领域。氟气(R)化学性质极其活泼,水都能在氟气
中燃烧,且燃烧产物是氧气。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核外有一个电子层,如图B中x二在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氟元素通常显—价。
氮原子结构示意图氟原子结构示意图
AB
(2)如图是水与氟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方框内应填如图中的—选项,选择此选项的理由是
o氢原子
8
”•氧原子
+
8
O氟原子
13
39、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五个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操作如下图:
硬破铜
溶液•
>铁钉、
D
(1)实验观察到A、C、E实验前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某同学认为A、C、E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
认为他的说法是(填“正确”或“不正确”)的,而B、D实验天平不平衡,其中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
原因是O
(2)小组同学得出结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如果选择B、D实验中的药品,实验装置必须
(3)下图是同学们绘制的某反应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0氧原子
O硫原子
(4)分析以上微观过程示意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能得到的信息是(各写一条):
宏观:;
微观:。
40、近年来,雾霜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该地区PM-严重超标。某化学兴趣小组选择有关PM-污染源的
环保课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14
(1)探究环境中PMzs的污染源
查阅资料:PM一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
大的是后者。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和海盐等;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流动
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研究表明,PM”约60%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在室内,二手烟是最
主要的来源,二手烟中除含有PM-外,还含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及数十种致癌物质。
①请你结合信息,给出降低大气中PM”的两条对策:。
②为了避免室内的二手烟危害,也请你给出两条对策:O
(2)实验测定环境空气中的S02含量
查阅资料,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的so?最高浓度限值如下表。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测定环境空气中的so?含量。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形成液封,然后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时,将会看到
现象,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抽气反应:已知二氧化硫与碘水的反应为:向试管中加入溶质质量分
SO2+I2+2H2O=H2SO4+2HIOn)mL
15
数为1.27X10T的碘水(此时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近似),用适量的蒸镭水稀释后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
配制成溶液A。测定指定地点的空气中S02的含量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A溶液由______色变为
______色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③洌定计算:兴趣小组分成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空气
中的soz含量(两个小组所用时间相同、所用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如
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分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
抽气次数120140
空气中的含量(单位)
S02mg"'................0.46
④测定结论:你判断出所测地点的空气中S°2的含量属于级标准。
⑤评价交流:你认为第小组的测定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原因是0
⑥问题讨论:so?在空气中会引起硫酸型酸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推导由S02与水及氨气反应生成PM。,固体颗粒物的化学方程式:o
41、天然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一个化学反应
是:CaCO.3+X+H2O=Ca(HCOs)2o
⑴X的化学式是O
⑵已知碳酸氢钙[Ca(HCd)2]易溶于水。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又会发现其变澄清,因为(用文字描述)。
42、电解36g水可得到多少克氢气?三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如下,检查后回答:
甲同学乙同学丙同学
解:设可得到氢气的质量解:设可得到氢气的质量
解:设可得工克氢气。
为为心
通电
HQ---------H,通电通电
2HQ--------2H,2HQ--------2H2
|+。2]T+。2|
182
3632364
36g%
36g%36g%
16
18二36g3636
=x=4g
~2~~x=4g32~~x=32g
答:可得到4g氢气。答:可得到32g氢气。答:可得到4g氢气。
甲同学存在问题:
乙同学存在问题:
丙同学存在问题:
点燃
43、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语言,有多种意义。以S+dSO?为例,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告诉我们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1)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
(3)—;
(4)—;
44、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聚集成的物质(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
数比为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已知n、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012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m'(填“>"、
或“=")012o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m2,其原因是
17
45、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
+6价的硫酸铜。请回答:
(1)A点对应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请写出C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o
(2)硫酸的化学式为H2sd,它代表的点是(填字母);B点代表的物质能与H2s反应生成A点表
示的物质和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
氯化物氧化物酸盐物质类别
(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T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反应前注射
硬质玻璃管中反应后注射器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
器中空气体
空气的体积中气体体积的体积分数
积
25mL15mL9mL__________
②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③能否用硫粉替代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判断并说出你的理由
18
实验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46、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镭水。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操作①的名称是
⑵操作②应选用下图装置的(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变化(填“物理”或"化
学”)。
n
IIIIV
⑶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水。
操作③应选用上图装置的(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
象是______________
⑷图IV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a试管得到的气体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式.
47、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
19
别绕上4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停止加热
后冷却,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①调游码②放称量纸③称量物放左盘④调零点⑤加质量大的硅码⑥加质量小的破码
A①②®④©⑥
③⑤⑥①
①2)®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了改变,但质量是否改变了呢?为此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
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20
【提出问题】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实验方案】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甲小组把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小试管放人盛有CuSCh溶液的烧杯中,乙小组把盛
有适量HQ?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Mnd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到天平上调至平衡;接着取下烧杯并将其倾
斜,使物质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现象】反应后,甲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填"左边”“右边"或“中间”),乙小组
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右边。
【解释与结论】甲小组的结论为。化学方程式为o乙小组的指针偏向右边是因为
【实验反思】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进行实验时,在装置方面应
做到O
4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粒白磷,塞好瓶塞后玻璃管下端刚好能与白磷接触,将整套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至平
衡,取下橡皮塞,将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塞紧瓶塞,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观察
天平是否平衡C
(1)实验时,气球的变化是
(2)根据白磷引燃前后的变化,可知燃烧的条件是_;玻璃管受热不燃烧,白磷受热能燃烧,可知燃烧的条
件是一。
(3)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实验后,松开橡皮塞,则天平指针一(填“向左偏”"向右偏”或“指向中
21
间”)
(4)白磷(P.)燃烧生成P/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50、如图所示,它是通过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白磷燃烧时可以观察到;
(2)左盘锥形瓶在微热前后均要用瓶塞塞紧।原因是;
(3)反应完成后,天平的指针(选填“偏右”或“在分度盘中央”)。
51、利用干燥而纯净的氨气还原灼热氧化铜的实验也可以测定水的质量组成,其装置如图按B-C(CaCL吸收
B中产生的水)顺序连接。反应后其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所列。
实验前实验后
(氧化铜+玻璃管)的质量
150.5144.1
/g
(氯化钙+U型管)的重量
210.8218.2
/g
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⑵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填空: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o(化成最简整数比)
⑶本次实验测定的结果和理论上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相比较是(填“偏高”、“偏低”或“恰好相符”)
22
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装置B开始加热的时候没有用氢气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B、实验后称量装置C的质量时动作太慢,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汽
C、实验后没有继续通入氢气直到冷却,就开始称量装置B的质量
D、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反应后装置B中还有氧化铜
52、在用白磷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
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瓶底铺细沙的作用是:
(2)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
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保持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填"前一种"或
“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3)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53、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
别绕上4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停止加热
后冷却,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23
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TT
•丁活塞在
10mL处
三一水
气球
弹簧夹稀盐酸
碳酸钙4上M
空气
足量白磷
和细沙
图1图2图3
(1)小明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气球应处于(填“膨胀"或“收缩”)状
态。实验结束后,活塞停在mL刻度处。
(2)小天用图2操作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他(填“能”或“否”)成功。
(3)图③的操作名称是o小豪同学发现该操作中还缺少一种仪器,它的作用是
55、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24
(1)实验甲中小樱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为mi,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则m,
(选填">"、或"=")m2o
(2)实验乙中小兰称量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为m,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完全混合,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o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rru而mom」你认
为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O
(3)在一定条件下,5gA物质和7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若生成6gC,则生成D的质量是
_________________
56、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
图1图2
⑴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
上的燃烧产物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铁条质量小,其主要原因是O
⑶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25
(查阅资料)1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氨化镁(MgN?)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酰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N?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
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______
滴有酚酎溶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
BA/液的蒸憎水
--✓
(反思交流)①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②空气中冲的含量远大于Ch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拒2,为什么呢?请给出
合理的解释0
(拓展延伸)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
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7、如图实验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①所指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备气体时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为:关闭右侧导管的活塞,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出现
26
现象,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选用装置C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想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应将G中端(为"
或“b”)与量筒连接。
(4)硫化氢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
制取硫化氢(Hf)气体,若想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o
58、实验室制取氧气,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X的名称:;
(2)要制备较为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符号式
为_________
(3)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棉花;④收集;⑤熄灭酒精灯;⑥检
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4)用C收集氧气时发现收集的气体不纯净,写出可能的一种原因_________;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则若用F收集一氧化氮,则气
体从进(选七”或"b")。
59、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
27
(1)要制取氧气,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一(填序号),仪器组装后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所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O
(2)若需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但反应剧烈,为便于操作,可选用上述装置中一(填
序号)来完成。
60、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⑴仪器①的名称是
⑵用装置甲制取氧气,采用该收集方法的依据是o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险,应预先在集气瓶中
加入少量的O
⑶用装置乙制取气体,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应采取的操作是o
⑷在加热条件下,用醋酸钠(CH£OONa)固体与碱石灰固体中的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甲烷,同时生成碳酸钠,应
选用的装置是(填“甲”或"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一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61、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
28
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喏+O型戈跳.口•氧原子
甲乙丙丁卷碳原子
⑴请在图的方框中画出丁的微观图示O
⑵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0
⑶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O
⑷反应中涉及到的氧化物为(填序号)。
62、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釜底抽薪”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0
(2)电解水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下列气体不宜做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填充气的是(填序号)。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4)“氧烛”能快速提供氧气。氧烛中含有氯酸钠(NaCIO:,)、金属粉末(Al、Fe、Mg等)和催化剂。氧烛放出
的氧气来自于上述物质中的判断的依据是0
(5)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6)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与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叠
63、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02SO:.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生成物是一
反应条件是还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点燃条件下,每份质量的硫
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6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园上年工作方案
- 高三下学期《好心态、好状态》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电子视力测量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阅读区自制图书教案
- 2025年玻璃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氟龙加热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燃煤添加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上海财大北郊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体育舞蹈理论与实践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私教实践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及公司各部门年度经营计划
- 生物技术测试题+参考答案
- 大学英语(西安石油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石油大学
- 《寿险的功能与意义》课件
- DB15-T 3738-2024 家政服务机构星级划分及评定规范
-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4年版)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周舸第6版) 各章课后习题
- 中华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 医疗抢救设备仪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