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财政》课件_第1页
《民国财政》课件_第2页
《民国财政》课件_第3页
《民国财政》课件_第4页
《民国财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财政》欢迎来到《民国财政》课程。本课程将带您深入探讨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财政发展时期,揭示民国时期财政制度的演变与特点。课程目标深入了解全面认识民国时期的财政制度和政策变迁。分析能力培养对历史财政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现实意义探讨民国财政经验对当代中国财政改革的启示。认识民国时期的财政制度1北洋政府时期以地方割据为特征,中央政府财政权力薄弱。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推行财政统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3抗战时期财政困难,实行战时特殊财政政策。理解民国财政政策的演变统一货币推行法定货币,统一全国货币体系。整顿税收废除厘金,推行统一税制。发行公债通过发行内外债筹集资金。预算制度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加强财政管理。分析民国财政改革的特点现代化导向引入西方财政理念,建立现代财政体系。统一与集中致力于实现财政统一,加强中央政府财政权力。灵活应变面对复杂局势,采取灵活多变的财政政策。概述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农业基础农业仍是经济主体,但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萌芽近代工业开始发展,但规模有限。商业活跃沿海城市商业繁荣,但内地发展缓慢。外资影响外国资本渗透,影响经济发展方向。民国初年财政收支情况收支失衡政府收入不足,长期处于赤字状态。税收混乱地方割据,各地税收制度不一。外债负担清政府遗留大量外债,财政压力巨大。中山先生的财政改革构想1平均地权通过土地改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2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发展国家资本。3发展国家资本建立国家银行,发行货币。4统一税制废除苛捐杂税,建立公平税制。孙中山三民主义与财政改革民族主义主张收回关税自主权,废除不平等条约。民权主义强调人民监督政府财政,实现财政民主。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经济政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制度11927年成立财政部,开始推行财政统一。21928年制定《财政收支系统法》,确立预算制度。3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统一货币。41936年颁布《预算法》,规范预算编制。国民政府的赋税体系关税1928年收回关税自主权,成为重要财政来源。盐税继续作为重要税种,实行专卖制度。统税1931年开始征收,取代厘金。所得税1936年开始试行,但征收范围有限。政局动荡中的财政困境1军费开支巨大内战不断,军费占财政支出大部分。2通货膨胀严重滥发纸币导致物价飞涨。3外债负担沉重偿还外债压力大,影响经济发展。4税收流失严重地方割据,中央难以有效征税。张学良时期的东北财政铁路收入东北铁路网发达,成为重要财源。工业发展推动工业化,增加税收来源。金融改革发行东三省官银号钞票,稳定金融。对日抗战时期的财政状况战时财政实行战时特殊财政政策,集中资源抗战。通货膨胀为支持战争,大量发行法币,导致严重通胀。国际援助获得美国等国家的经济援助,支持抗战。国共内战时期的财政政策国民党统治区通货膨胀失控,经济崩溃。共产党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稳定物价。货币战争两党发行不同货币,争夺经济控制权。抗战胜利后的财政重建1恢复生产重建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秩序。2稳定金融试图通过货币改革控制通货膨胀。3调整税制重新调整税收体系,增加财政收入。4争取援助寻求国际经济援助,支持战后重建。1946年到1949年的困境1恶性通货膨胀法币贬值,物价飞涨。2经济崩溃工农业生产萎缩,失业严重。3财政赤字扩大军费开支巨大,收支严重失衡。4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社会矛盾激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政府财政崩溃通货膨胀失控,金圆券改革失败。共产党经济政策实行减租减息,发展根据地经济。新政权筹备制定新的财政经济政策,准备接管全国。新中国建立后的财政改革11950年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建立新的税收制度。21952年完成财政经济恢复,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31953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三大改革与财政的转型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重新分配土地。工商业改造实现公私合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农业合作化推动农村集体化,改变农村经济结构。财政体制现代化的挑战市场化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调整财政职能。税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税收体系。预算管理完善预算制度,提高财政透明度。金融创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融资结构。人民币汇率改革1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2005年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制度。32015年完善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4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税收制度的优化简化税制减少税种,优化税收结构。降低税负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征管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提高征管效率。国际合作参与全球税收治理,应对跨境避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1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责。2收入划分合理分配各级政府税收收入。3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均衡发展。4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政府预算管理的改革1全面预算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等。2绩效管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透明度增加预算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4信息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预算管理水平。财政监督与反腐倡廉审计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查处财政违法行为。信息公开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制度建设完善财政法规体系,规范财政行为。中国财政的未来发展数字化转型推进财政管理数字化,提高效率和透明度。绿色财政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