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稿易显飞中国周边外交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走向XXXX上_第1页
2定稿易显飞中国周边外交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走向XXXX上_第2页
2定稿易显飞中国周边外交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走向XXXX上_第3页
2定稿易显飞中国周边外交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走向XXXX上_第4页
2定稿易显飞中国周边外交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走向XXXX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势与政策课程培训主题:中国周边外交与当前中国外交战略走势主讲人:易显飞副院长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科院博士后流动站TEL子信箱:yixianfei@163.com外交1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2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形势3中国外交战略走势全面我国的周边环境认识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

我国幅员辽阔1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2陆地国土: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公里海陆总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邻国数量对比陆地相邻:14个隔海相望:6个静态视角:地缘因素(一)中国有20个邻国一、中国周边地缘安全环境的特征中国周边地缘特征

中国周边地缘特征

中国周边地缘安特征

中国周边地缘安全环境的特征

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

我国处在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3本地区人口超过30亿,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世界上十个人口大国中,我国周边占一半。我国及周边国家人口:中国13亿印度10亿印尼2亿+日本1亿+巴基斯坦1.5亿+静态视角:地缘因素(一)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极具复杂性3412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拥有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君主制国家包含发达国家、世界上最穷国家东方文化传承、西方文化盛行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各处散布静态视角:文化因素发展程度相异发达国家:日本“四小龙”: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贫穷国家:阿富汗、尼泊尔、缅甸儒家文化VS西方文化东方:儒家文化圈囊括了我们周边不少国家西方:周边不少国家西方文化盛行文化因素5民族同根同源、跨界而居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经济全球化因素1美国因素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西方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周边国家重大政治社会变革冲击国内社会政治稳定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邻国美国是影响我国周边环境的最大因素静态视角:域外因素1840年1949年1978年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周边环境好一半、坏一半,热一半、冷一半面临的外部周边环境,大多数时期十分凶险时代主题的判断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环境反复变化历史视角(一)直面殖民侵略100年来,与其他国家缔结过1175件约章。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不断扩大香港、澳门回归

2013年,已建交172个国家领土主权问题历史视角(二)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当今时代的和平发展主题推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求和谐亚太地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活力、最有潜力、最有前景的地区之一现实视角:机遇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2012年,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额达到1.2万亿美元,超过了中国同欧洲、美国的贸易额之和现实视角:机遇中国与东盟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上世纪90年代20世纪以来近年来坚决顶住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坚决顶住亚洲金融危机的狂涛巨浪积极参与周边热点问题解决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增强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与周边国家关系全面升级建立4个全国战略合作伙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周边外交活动外交新理念:中国梦,命运共同体……外交新举措:深化周边传统互信关系务实高效合作人文领域交流以及各种制度安排现实视角:机遇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第一,热点问题…第二,利益问题地区热点问题历史争端现实纠葛热点国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经贸摩擦现实视角:挑战领土争端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第三,心态问题第四,非传统安全因素周边国家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和平发展现实视角:挑战“阿拉伯之春”后的阿拉伯世界周边三股恶势力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现实视角我国周边环境的极端复杂性周边环境静态视角历史视角我国周边环境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周边环境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现实视角深刻中国周边外交形势

理解一、中国政府的周边外交历史演变中国政府的周边外交历史演变第一代领导人集体,在处理我国对外关系和周边国家关系问题上,始终把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独立放在首位。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与各国的关系;以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原则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对侵犯我国主权和威胁我国安全的行为采取毫不妥协的方针。但是在第一代集体领导时期,中国的周边环境并非是理想的和平环境。二、中国政府的周边外交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大的改观,是在第二代领导集体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的调整,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不结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对话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外交行动中的大战略、大手笔,中日、中美、中苏,周边缓和。二、中国政府的周边外交历史演变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期,中国周边外交进一步拓展时期。新安全观;伙伴外交;建立周边外交的多边安全机制,如从上海五国到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对话机制,亚太经合组织等。二、中国政府的周边外交历史演变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以更加积极和稳健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把周边外交明确地放在中国总体外交架构当中考虑。中国外交进一步成熟。关于和平发展道路;关于和谐世界的理念。具体外交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上述定位有利于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长久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013年10月24日至25日,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需要:思想认识问题如何认识周边的重要性如何认识周边外交工作的历史成就如何认识当前周边形势的主流

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周边外交工作历史成就显著▼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外交“首秀”,访问周边大国俄罗斯。▲2013年9月初,习近平同志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访问深刻理解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了印度和巴基斯坦。▼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三、冷静应对中国周边外交中的突出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问题也涉及到国际问题台湾问题的难点主要是:台湾岛内一直存在着台独分裂势力;存在着外部势力的干预因素。台湾的统一是必然趋势三、冷静应对中国周边外交中的突出问题三、冷静应对中国周边安全中的突出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西藏问题

西藏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印关系问题;一个是西藏本身存在的藏族分裂势力问题(即达赖分裂势力)。三、冷静应对中国周边安全中的突出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西藏问题

三、冷静应对中国周边安全中的突出问题第三个问题是新疆问题新疆问题,即中国西部的安全问题。这个问题要复杂得多。新疆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东突”恐怖势力问题或者是“三股势力”问题;周边地区对新疆的影响问题。

海洋,从来都激荡着汹涌澎湃的大国梦想。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

——马汉四、领海领土主权与权益问题海权论鼻祖军事家马汉(2)狭义的南海指的是中国的南海,指九条断续线(或称U型线)划出的我国传统南海海域。它位于我国的东南方向,是一个典型的半封闭海,北靠华南大陆、东临菲律宾诸岛、南接印尼、文莱等国、西邻越南和马来西亚。黄岩岛在哪里?黄岩岛曾名民主礁,是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为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国际上称之为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Shoal),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距西沙群岛约340海里,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距菲律宾苏比克港约100海里地理概述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南海问题的现状◆东沙群岛完全被台湾地区军队控制;◆西沙群岛完全由我军管辖;

◆除黄岩岛由菲律宾侵占外,中沙群岛其余岛礁也由我军管辖。◆南沙群岛情况复杂,处于被瓜分状态,自然也成了南海问题的焦点,也成了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四、南海争端的实质

——利益的角逐与资源的掠夺

巨大的石油利益、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借助南沙、台湾、钓鱼岛等形成的第一岛链控制中国的战略企图。

东海西面是中国,东面是日本的九州和琉球群岛,北面是韩国的济州岛和黄海,南面与台湾海峡与南海相通,总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东海问题1、日本东海大陆架划界立场和主张:中间线原则中日对东海大陆架划界的主张钓鱼岛问题滚滚狂涛,东海之遥,屹立着一群美丽的小岛。钓鱼岛,勇敢地俯视着太平洋。钓鱼岛,捍卫着我们富饶的海疆。风在吼,海在啸,我们神圣领土钓鱼宝岛,象征着我们英勇不怕强暴。‥‥‥钓鱼岛列屿简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但相隔一条深深的海槽。钓鱼岛列岛系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海拔约362米。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侧岩礁颇似尖塔,岛上长期无人居住。但最重要的是钓鱼岛涉及到海洋划界问题,如果日本占有钓鱼岛,并以此为基础划分东海的专属经济区范围,那么日本将多占7万平方公里~20万平方公里海域

中韩领海争端俄帝侵占我国领土,至一九四五年止,共有五百八十八万三千八百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一。五、朝鲜半岛问题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软肋是东北亚,朝鲜半岛形势是风向标。2013年来朝核问题愈演愈烈!现阶段乃至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在朝鲜和韩国、美国、日本阵营之间,由于缺乏基本的战略互信,突发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地区性的危机,且危机还可能持续升级亚洲国家彼此间的窝里斗,是美国在此地坐收渔翁之利的最大“助缘”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软肋是东北亚,朝鲜半岛形势是风向标。2013年来朝核问题愈演愈烈!现阶段乃至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在朝鲜和韩国、美国、日本阵营之间,由于缺乏基本的战略互信,突发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地区性的危机,且危机还可能持续升级亚洲国家彼此间的窝里斗,是美国在此地坐收渔翁之利的最大“助缘”没过高调“重返”六、美国重返亚太与再平衡问题美国政府高官频繁访问亚太地区。2009年11月,奥巴马首访亚洲,在东京他宣布自己是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反复强调美国是“亚太国家”。变化1:一个巨大的雁型阴影出现在亚洲目前在亚洲正形成一个新的“雁型模式”,即以美国为领头雁的“雁型安全模式”。“雁阵”第二梯队美日、美韩同盟;借势朝鲜半岛的争端,美日韩进一步磋商建立三边军事同盟。第三梯队美国与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等盟国关系。第四梯队美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的关系。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七、中国周边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

核扩散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经济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国际毒品问题有组织犯罪问题现在世界各国拥有的核弹头5万多枚,总当量约为130亿吨至160亿吨,如果按全世界人口平均分摊,全球居民平均每人头上压着两三吨梯恩梯的核威力。这些核武器,美俄手里就占有90%以上,其核力量足以将全世界反复摧毁几次。由于核武器拥有极大破坏力,又有极大的威慑力,任何国家都不敢轻易使用,怕互相报复,互相摧毁,因此谁也不敢随便发动世界大战。

恐怖主义问题

恐怖主义:指个人或集团,使用威胁或使用暴力手段,以达到某种特定政治目的的极端行为。一是政治性,二是暴力性,三是突发性当前恐怖活动新特点:范围扩大、对象广泛、政治目的明确

经济安全问题经济安全狭义上涉及到对国家经济发展、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吃穿住行等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部门和领域的安全。广义上只提高经济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等属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金融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日用品安全资源安全利益安全克林顿“我们将把我国的经济安全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

跨国有组织犯罪黑社会犯罪经济金融犯罪洗钱国际走私贩卖人口进一步周边外交工作做好发展好我们自己统筹好两个大局重战略重谋划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做到四个“着力”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增强;中国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通过发展的手段,我们的周边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发展好我们自己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统筹国内大局统筹国际大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乘风破浪会有时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好我们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统筹好我们的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做好周边外交,还要:统筹好两个大局我们的周边外交工作要为国内大局服务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一要有战略眼光二要有战略定力深远的历史眼光全局性的世界眼光重战略、重谋划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习近平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习近平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外交新理念外交新风格外交新布局不是盟友,胜似盟友不忘老朋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雅加达参观“中印尼友好”图片展中国开展“亲和力外交”基本完成周边战略布局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四个“着力”1234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是周边外交的重要目标。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李克强参观泰国清迈某小学坚持做到四个“着力”三中国外交战略走向(一)2013国际主要形势及世界发展主要趋势(二)中国外交新的特征(三)中国外交新战略的展开方位(四)几点思考(供参考)三中国外交走势(一)2013国际主要形势及世界发展主要趋势2013国际主要形势:世界经济:东升西降不成立;整体疲弱;中美相对突出安全形势:中东(埃及政变、叙利亚内战和化武风云、伊朗核问题);非洲(恐怖主义阴云);东亚(朝鲜、东海、南海)无限空间竞争:网络安全(斯洛登)、太空竞争2013年国际形势主要特点大国矛盾:中日、美俄矛盾上升;中美关系改善大国态势:中国的进取,美国的疲态;俄罗斯、日本、印度、德国(关注德国)未来10年世界八大趋势全球治理的需求上升,供给下降世界经济长周期进入下行阶段,全球化减缓或停滞全球政治觉醒:城市化,教育普及,中产阶级,网络主要国家进入弱领导时代,内部问题优先中等强国群体崛起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中心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转移过程中的风险意识形态分歧加剧第四次工业革命竞赛未未来来10年世界的八大趋势全球治理的需求上升,供给下降世界经济长周期进入下行阶段,全球化减缓或停滞全球政治觉醒:城市化,教育普及,中产阶级,网络主要国家进入弱领导时代,内部问题优先中等强国群体崛起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中心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转移过程中的风险意识形态分歧加剧第四次工业革命竞赛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新外交战略稳中有变(二)中国外交新的特征一是从继承——“稳”的方面看基于对国情、世情、党情的总体分析和全面客观认识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基础上,重申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些都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对外大政方针,而且这些对外大政方针也将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目标措施准则前提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平等互利保证--根本目标不变: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旗帜不变: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道路不变: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开放战略不变: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基本政策不变: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原则不变: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而是从发展——“变”的方面看第一,外交布局更具立体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要在发展睦邻友好的同时,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要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要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除原有意义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的外交之外,更加重视海洋、海外、网络、太空等领域的利益保护,更加重视“软实力”的建设。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和公共人文外交五位一体的立体外交大战略格局更加清晰。“稳中有变”之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二,外交行为更趋主动性。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一种理念,是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基因里面的一种谦虚谨慎的品格。而“有所作为”今天更要凸显。实现从“被动应对”向“积极作为”的转变。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增强国际话语权、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建立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等等。“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表现了中国外交的高度自信。“第三、外交政策更显务实性。不空洞地提“国际新秩序”,强调通过参与全球治理,协商解决经贸摩擦和宏观政策协调等问题,“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等等。“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非常客观和务实的描述,对中国下一步的军事现代化发展目标给予了一个非常充分和务实的界定。谈到两岸关系上也很务实,要“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判断当前面临的环境也非常务实,既充满自信又比较理性。阎学通:今后十年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将大于在过去二十三年(1990年以来)的任何一次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可能会有三个变化:第一个变化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将发生变化。从过去以经济利益导向转为战略利益导向。第二个变化是政策观念将发生变化。从过去反对什么和不干什么转向干什么。一是既要建立国际新秩序(指的是国际社会权力再分配),还要参加全球治理(指的是国际责任再分配。如中国提出,“共同但有所区别的国际责任”)。权力和责任要平衡、要一致。二是以前提平等,现在提“公平”。公平就是要对小国给予照顾。三是强调共赢。共赢是要提倡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规范。规范不仅仅维持秩序稳定,还要使大家都受益。即追求秩序和治理的平衡、平等和公平的平衡、反霸和共赢的平衡。他认为这体现的是主权思想。第三个变化是中国的外交策略将从应对走向主动,将从融入国际体系走向塑造国际体系。总之,中国外交将向着更加主动、积极、强调共赢,责权相一致的方向改变。(三)中国新的外交战略逐渐展开

——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一)“东”——粉碎亚太再平衡以攻为守捍领土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军事上,美国计划将60%的海空主力部署在亚太地区。绑架日菲等国对付中国,是造成我国东海、南海周边困局的主因,美国企图用点穴术和拆翼法来遏制中国的崛起进程。捍卫领土主权与和平发展是中国的既定国策。中国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亚太各国力量,以维护亚太和平大局为重,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冷战行径,切断美国伸向亚太各国的冷战魔爪,亚太拒绝冷战和战争,把亚太变成和平稳定的亚太。中国海军编队通过大隅海峡中国海军编队多次进入西太平洋训练的三条航线(二)“西”——筑新丝绸之路实现战略西进西亚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要冲,与西亚各国的友好合作是连接欧亚自贸区的接合部和大通道,又是中国的战略腹背之地,能否发展和巩固与中亚的友好关系,并形成利益共同体,是中国西向战略成败的关键。9月上中旬习近平出访中亚四国、出席G20峰会及上合组织峰会,是他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来的一次重要外交之旅。中国此前进行了长时间战略铺垫:构建上海合作组织的政治关系,解决边界问题,预先达成打击三种势力的共同保证,提供大规模金融援助。习近平应邀访问土库曼斯坦习近平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巴扎尔耶夫会谈习近平出席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三)“南”——软手法硬实力维护南海和平中国需用软手法和硬实力应对南海问题。南海问题宜用和平方式解决为上策,南海五个岛礁声索国:菲律宾、越南、印尼、文莱、马来西亚均为东盟成员国,南海现状的维护和双边解决领海争端是中国底线,也是制衡中国同东盟的多边关系,拒绝地域外国家势力介入南海的关键。南海争端历史久长问题复杂,牵一动百,易乱大局。所谓软手法和硬实力,就是对肆意破坏现状国家要用硬实力孤立打击,对维护现状联合开发共赢国家用软手法合作共赢,使南海变成合作友好开放的南海。可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西部邻国在中国整体国际战略中的地位上升,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加速相呼应,中国的地缘与对外经济战略加快“西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扎实推进,中国经济对中亚的拉动作用更突出,“中国道路”对中亚的示范效应更明显。上海合作组织成为区域性重要力量在全球的战略意义逐渐显现。习近平同印尼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决定把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四)“北”——联俄周边邻邦形成国际战略依托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8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这一方面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周边地缘环境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我们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搞好了,周边可以依托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构筑周边地缘战略依托,同其他大国相比,这也是我们独特的优势。中俄两国间军事安全防务的强强联合可使亚洲欧洲趋于稳定和平,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巨大和平空间在十年内逐步形成,中俄间强大的综合军事势力所形成的凝聚力很快便外延扩张,以上海合作组织的纽带,团结中亚独联体国家,友好国家巴基斯坦及东南亚西亚中间势力,甚至将印度也聚拢到一起,形成平衡世界的第三极势力。因此说中俄军事安全防务同盟是我们复兴大业的必由之路!这样才能借重周边国家的集团依托,争取在全球形成美国、欧盟、中俄这样的世界三极格局。(五)“中”——加快和平发展学会做大国强国尽管今天的中国面临各种问题,但崛起为世界大国已经是必然趋势。然而,做大国并不容易,需要面临各种挑战,必须承担大国所需要担负的责任,特别是在重建国际秩序中负有重大历史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外交战略服务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大局,中国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成为世界强国,很重要的要靠三个方面。一要靠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这是我们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和根本。只有把综合国力搞上去了,我们才更有资本同世界各主要力量打好交道,也才更有资格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二要靠我们的外交政策优势。我们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处处体现坚持原则、主持公道、平等待人等外交风格,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国际上得民心、顺民意。人心的向背,历来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三要靠周边依托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帮助支持。我国目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即使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