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法令出一(确立皇帝制度)1.创立:2.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独断性、随意性)
3.影响: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君主专制政体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造成了极端腐败的封建专制。你知道上图是哪些皇帝吗?他们当中谁的话比较有最绝对的权威呢?二、君权与相权(削弱相权)宰、相之名分别出现于商周及春秋之时,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后来,宰相一直沿用于整个封建社会。史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史料二: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站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史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读史感悟: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延伸:中国古代为什么要削弱相权?又是采取怎样的措施削弱的呢?二、君权与相权1.原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或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2.措施:
汉朝:”中朝”和”外朝”;频繁的更换丞相;从身份低微的人中选拔人才。(相权一分为二)唐朝:三省六部制和政事堂会议。(相权一分为三)
宋朝: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进一步分散相权)明朝:废丞相,权归六部(废除相权)3、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4、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
古代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演变秦朝:中央:地方:汉朝:中央:地方:御史大夫监御史御史大夫、(州)刺史御史台(中国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明初至清末:都察院(中央监察机构,由御史台发展而来)2.评价
(1)积极性: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防止官员贪污腐败贪脏枉法(2)局限性: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唐---御史台宋---提点刑狱司元——御史台秀才看榜图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那种政治制度?久旱逢甘露,它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了解三种制度的内容和作用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实行时间依据备注先秦时期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时期世袭
才能、品德到门第考试成绩
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体现封闭的特征。以官举士,百姓不得参与。中下层地主知识分了提供了机会。科举制:考试选官(1)形成:南北朝创立完善:隋唐发展:宋明清:顶峰(2)实质:
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读史感悟: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这里说到了科举制的历史作用,都有哪些呢?(3)积极性:①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②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③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④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⑤追求公平公正。(4)局限性:
①考试科目和内容,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②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1868年5月,美国罗德岛州议员托马斯·詹科斯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书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引起了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的广泛兴趣。一位英国学者还从五个方面总结了中国科举制的优越性:“首先,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其次,学习使他们睿智明察。第三,能人为官,即使他们无法杜绝某些官员贪婪腐败而酿成的祸害,至少他们可以注意防止无知无法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地黜退那些无能之辈。最后,无需为审议机构支付费用。”1868年美国科举五、行省的设置秦汉到元明清的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秦至宋:州郡县三级道、州、县路、州、县郡县两级元朝:行省(路、府、州、县)明清:省、府、县省、道、府、县注:汉初是郡国并行制。州是武帝所设原为监察区后为行政区。秦汉宋唐行省的设置
目的: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专制统治,历代王朝在地方都作了重大调整、改革。
①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2)元代的行省的主要职能(3)意义:
(1)概况:全国设十行省,两单列行政区:腹里和宣政院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秦汉北宋
元皇帝削相权与将权,强化君权。魏晋南北朝隋唐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公九卿)(中、外朝制)(三省体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一省二院)归纳:地方行政沿袭与变化:秦
汉初汉中后期隋唐
北宋
元(郡县)(郡、国)(州郡县)(州县)(道·州县)(藩镇)(路·州县)(省、路、府、州、县)ABCDEFG形成“中朝”三省六部制设副相三省长官为相州郡县行省制察举制科举制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分权集中中央集权集中皇帝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两大矛盾之间权力调整:地方权力中央权力皇权相权小结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3)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4)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皇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九卿
内朝外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特点:相权一分为二用“内朝”压制“外朝”分散相权。执行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政事堂草拟审议尚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既保证君权独尊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枢密院参知政事副相三司使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宰相职长官枢密使,低于宰相分行政权皇帝二府机构职能官职及权利中书门下最高军政机构分财权削弱宰相权力皇帝总揽大权宋代中央政治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但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6.历代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时代地方行政体制秦汉郡、县(道)二级制魏晋州、郡、县三级制隋郡、县二级制唐道、州(郡、府)、县三级制宋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元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制明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清省、道、府(直隶厅、州)、县(散厅、州)四级制民国省、行政区、县(市)三级制现代省(直辖市)、市(地)、县(市)元代的行省蒙古:东北:云贵:台湾: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皇权至高无上。“法令出一”: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别黑白而定一尊”: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阅读回答: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档案智能化管理发展态势试题及答案
- 描述性统计计算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学班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企业融资租赁合同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健身房用工的合同范本
- 2025年中考英语冲刺模拟试卷-浙江地区-学生版
- 2025新版施工总承包合同
- 2025【合同范本】建筑工程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2025资产转让委托合同范本
- 学习小伙伴六年级语文游戏题试题及答案
-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全文)
- 粮食储备公司工作计划
- GB 31825-2024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Q-SY 05601-2019 油气管道投产前检查规范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
- 浅析船体分段焊接检验
- 医保基金监管培训课件
- 2024高考复习必背英语词汇3500单词
- 3课 《赤壁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
- 第5章 层次分析法课件
- 情感纠纷案件调解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