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8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

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B.

用力举着杠铃不动C.

用力搬石头没搬动D.

推着小车前进2、下列实例中需要增大压强的是A.图钉很尖锐B.书包背带较宽C.铁轨下铺设枕木D.穿滑雪板滑雪3、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张A4

打印纸的质量约为0.2kg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9隆忙

C.初中生跑完100m

用时约为16s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

4、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10gD.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0N5、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现象的是()A.骑自行车遇到障碍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B.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D.建筑工地上的钢筋被淋到雨水会生锈6、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7、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A.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B.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差C.液体(或气体)有质量;D.物体对液体(或气体)有压力8、萘的熔点是80℃,那么温度是80℃的萘其状态是()A.一定是液态B.一定是固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和丙______相同(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甲、乙、丙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______,音调最高的是______.

10、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Hz,人类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2011年菜市制定了《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5月20日至6月20日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音不超过45____(填单位).11、如图所示,灯泡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那么三个电表甲、乙、丙分别是:甲是____表,乙是____表,丙是____表.

12、用手握住重8N

的啤酒瓶静止悬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此时手的握力10N

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______N

若手的握力增加15N

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为______N.

13、课上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传入考生的耳朵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用量筒可以测出不规则固体的体积.____.(判断对错)15、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____.(判断对错)16、当入射光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____.(判断对错)17、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的.____(判断对错)18、物体甲绕物体乙做圆周运动,由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没变,所以甲没有作机械运动.____.19、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____.(判断对错)20、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6分)21、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A的位置;请画出: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2、在图中作出AB在镜面中的像.

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10分)23、(1)

某种物质____叫做密度.

冰的密度值为0.9隆脕

l

03

千克/

米3

折合______g/cm310

千克水全部结成冰后,质量______,体积______.(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它的错误有(1)

______;(2)

______.(3)

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_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密度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下雪天,由于路面有冰雪,汽车行驶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会变______,汽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比没有冰雪时______,因此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请你说出一种在冰雪道路上增大摩擦的方法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解:A;手提水桶水平匀速行走了一段距离;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B;用力举着杠铃不动;给杠铃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力对重物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C;用力搬石头没搬动;石头没有移动距离,力对石头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D;人用力推汽车;给汽车一个向前的力,汽车在推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推力对汽车做功.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有力有距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必须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距离,力对物体才做功.【解析】【答案】D2、A【分析】【分析】(1)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利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解答】A.图钉尖很尖锐;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符合题意;

B.书包背带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C.铁轨下铺设枕木;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D.穿滑雪板滑雪;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A。【解析】A

3、C【分析】解:

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在6g

左右;一张A4

打印纸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4g

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隆忙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实际;

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

一般中学生百米成绩在16s

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dm

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解析】C

4、A【分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析】【解答】解: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故A符合实际;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B不符合实际;

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故C不符合实际;

D;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5、A【分析】【分析】①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固态的冰受热熔化成水;液态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在三态变化中只是外形和状态变化了.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又如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等都是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等等.【解析】【解答】解:

A;骑自行车遇到障碍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改变的是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是物理现象.符合题意;

B;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物理现象.符合题意;

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是电能转化为内能,是物理现象.符合题意;

D;建筑工地上的钢筋被淋到雨水会生锈;发生了化学变化,是化学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6、D【分析】试题分析:A和C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平面镜成像。当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点,就是我们看到的像。故选D考点:光现象【解析】【答案】D7、B【分析】【解答】结合液体气体压强分析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因此答案选择B,ACD不符合题意。【分析】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8、D【分析】解:∵萘是晶体;

∴熔化时温度保持在80℃不变;

即萘的熔化过程是在80℃温度下由固态逐渐变化为液态;

∴在80℃时既有熔化开始时的固态萘;也有熔化结束瞬间时的液态萘,更有熔化过程中的固液共存状态的萘;

故选D.

根据晶体熔化时温度和状态的特点即可求解.

此题容易错选C答案,而忽略开始熔化和熔化结束时萘的瞬间状态.【解析】【答案】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响度甲和乙乙丙【分析】【分析】振幅影响响度,频率((振动快慢))影响音调;波形中,波的幅度大小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从而说明响度的大小;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从而说明音调的高低;对比四幅图,可找出振幅相同的和振动频率相同的。

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解答】读图可知,甲和丙波形的振幅相同,因此它们的响度相同,其中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所以丙的音调高;

甲、乙、丙中,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

甲、乙、丙中波形振幅最大的是乙,因此,响度最大的是乙,振动频率最高的是丙,因此音调最高的是丙。

故答案为:响度;甲和乙;乙;丙。【解析】响度甲和乙乙丙10、略

【分析】【分析】(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10s内振动了3500次,可以求出频率;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2)生活中的噪声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了解有关噪声的各个方面的知识:

物理学中,我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分贝是我们刚刚能够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到40分贝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分贝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噪声环境中,鼓膜就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解析】【解答】解:(1)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

f==350Hz;

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5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

(2)《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了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声等级;我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故答案为:350;能;分贝.11、略

【分析】

要想使两灯串联;中间乙表必须是电流表,这样就把灯泡串联起来了,甲;丙电表必须是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

答:电压;电流;电压.

【解析】【答案】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所以电流表不能和用电器并联,电压表不能和用电器串联.

12、略

【分析】解:

用手握住重8N

的啤酒瓶静止悬在空中;啤酒瓶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啤酒瓶的重力的大小为8N

所以摩擦力也是8N

当握力增加15N

时,啤酒瓶的运动状态并未改变,摩擦力仍然是等于重力大小8N

故答案为:88

(1)

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本题考查学生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理解情况,首先判断物体处于哪种状态,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进行判断.【解析】88

13、略

【分析】解: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进行解答.【解析】振动;空气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分析】【分析】量筒是专测液体体积的仪器,但形状不规则的小固体也可根据排水法测出体积.【解析】【解答】解:液体体积可用量筒直接测出;形状不规则的小固体,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液体,读出体积为V1,再将小固体浸没液体中,读出液体小固体的总体积V2,则V2-V1即为小固体的体积.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光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解析】【解答】解:光在越稀疏的介质中传播越快,在真空中最快,速度是3×108m/s;因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在真空中的速度,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所以光在水;玻璃、空气中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空气、水、玻璃.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先求出入射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即可求出反射角的度数.【解析】【解答】解: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20°;则入射角为90°-20°=70°,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得反射角也是70°;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发令枪发出的声音传到终点需要时间,所以听到发令枪声再开始计时就晚了.【解析】【解答】解:

由v=得;

声音走100m所用的时间为:t==≈0.29s;

所以听到声音开始计时;晚计了0.29s,成绩高了.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要选择参照物.【解析】【解答】解:物体甲绕物体乙做圆周运动;尽管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没变,但是甲相对于乙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根据压力和重力的定义进行区分两个力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如图:

接触面受到压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

B、

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C、

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D、

接触面受到压力等于水平压力F;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物体做功多少与功率和做功时间有关.【解析】【解答】解:

由公式W=Pt可以看出;物体做功的多少等于功率与做功时间的乘积,功率大,做功时间不确定,做功多少不能确定.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四、作图题(共2题,共6分)21、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A1关于水面的像点A1′,连接A1′与人眼,交于水面一点O,过O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A1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反射光线,如图;

(2)A2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折射光线,如图:

【分析】【分析】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所以找到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第一关键,又因为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所以找到此光线的入射点是解决本题的第二关键,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本题也就基本完成了,剩余的就是连接A1、A2点以及人眼与光线的入射点之间的连接问题了,连接时注意连线的虚实和光线的方向问题即可.22、略

【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B′即可(用虚线).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概括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在作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各像点得到物体的像.【解析】解:

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五、简答题(共1题,共10分)23、(1)质量和体积之比0.9不变变大(2)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测量质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3)密度变大变小

(4)小远(或长)给汽车轮子加防滑链(或者冰雪路面上撒炉灰、铺稻草等)【分析】【分析】(1)

某种物质质量和体积之比叫做密度;会进行密度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状态、位置、形状无关;水全部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因此体积变大;(2)

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正确的操作是左物右码,如果添加最后一个砝码天平右端下沉,应该取下砝码移动游码,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