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2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某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周年大事知识卡片,请指出下列卡片中有误的是2、“三过家门而不入”赞颂了我国远古时期一位首领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这位首领是()A.黄帝B.舜C.禹D.尧3、明朝时,苏州施复夫妇雇人织绸,成为大机户,他们与机工之间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反映明朝时()A.经济重心南移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江南地区开始开发D.政府重视手工业4、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A.颜真卿B.柳公权C.欧阳询D.张旭5、下列哪些发明属于传说中的炎帝()①教民耕种②制陶③煮盐④通商交换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④6、中国象棋是我国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棋盘中的楚河汉界,你会想到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1)陈胜(2)吴广(3)项羽(4)刘邦A.(1)(2)B.(3)(4)C.(1)(3)D.(2)(4)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朝的______。8、_________(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9、他收复台湾,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______10、【题文】史实与推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2分)

。史实。

推论。

正确与否。

(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冶通鉴》

唐太宗重视处理和改善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他被各族首领奉为“天可汗”。

(2)“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资冶通鉴》

武则天主政期间;分析问题英明精准,处理事情坚决果断,发现重用很多有才干之人。

(3)“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东京梦华录》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4)“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宋史》

两宋时期;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5)“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l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清朝乾隆时期;统治者持有天朝上国的心态,中国和外国没有任何的经济往来。

(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从诗中可以得出隋朝灭亡于修建大运河的结论。

11、判断题:阅读下表判断:。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从此,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争雄。以下表述;如果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在括号内填对”;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错;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无。

1.周平王是春秋时代的开创者,他在位时期,周王权利很大,可以号令诸侯。(____)

2.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局面的出现都与周王权力衰落有关。(____)

3.春秋时期是从公元770年至公元476年。(____)

4.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____)

5.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国家处于长期分裂的状态,共持续500多年。(____)12、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出与下列成语有关的人物。

(1)退避三舍______(2)围魏救赵______

(3)卧薪尝胆______(4)纸上谈兵______。13、撰写了“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14、公元前______年,商鞅在______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通过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______的封建国家。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唐朝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年后,欧洲人才建成了类似的桥。16、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军事力量强大。17、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西汉麻纸。()18、战国时期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综合性防御工程是都江堰。______(判断对错)19、公元前1046年,商周之间在牧野发生了一场生死大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______(判断对错)20、在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中,最东是齐,最西为魏,楚国在南,燕居东北。______(判断对错)21、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22、唐太宗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A.正确B.错误23、项羽领导的军队在长平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2题,共12分)24、探究春秋五霸。

材料一: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1))如果让你介绍春秋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你会说些什么?

(2)如果编写一部反映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电视剧;你会选择哪些史实?

(3)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谁?为什么他能够最先称霸?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材料二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东晋至北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此示意图中北宋比例最大,反映当时统治者实行什么样的治国政策?这样的治国政策有何利弊?(2)由材料二可知,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了什么制度?并从材料二中归纳出行省的主要职能。(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三中的宣政院是元朝对今天哪个地区进行有效管理而设的?这在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历史周年事件。1624年荷兰人占领台湾,距离2014年刚好是390周年,A正确;清军入关的时间1644年,距离2014年是370周年,B正确;清朝设置台湾府的时间是1684年,距离2014年是330周年,C正确;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689年,距离2014年是325年,不是320周年。故答案为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解析】【答案】D2、C【分析】传说禹带领人们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决了黄河水患,舜年老时,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故选C.

本题考查大禹治水的故事.

本题考查学生对大禹治水的故事的了解,难度较小.【解析】【答案】C3、B【分析】明朝中后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机户.“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和机工两者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解析】【答案】B4、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唐代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张旭是唐代书法家,草书是他的代表,选项A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中国书法艺术。【解析】【答案】A5、A【分析】本题考查炎帝的知识。传说中的炎帝,号神农氏,最早活动在渭水流域,相传他发明了耒耜等农具,炎帝教民开垦耕地,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通商交换,A正确,排除BCD。故选A。【解析】A6、B【分析】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便是来源于这段历史。据棋盘中的楚河汉界,我们会想到相关的历史人物是项羽和立邦。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楚汉之争的相关史实。楚汉之争的实质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战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楚汉之争的相关史实。【解析】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略

【分析】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

故答案为:商;司母戊鼎.

本题考查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解题关键是知道商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母戊鼎造型和历史地位.【解析】商;司母戊鼎8、略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最早的朝代。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故填写:夏朝。【解析】夏朝9、毕昇【分析】(1)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先用黏土制成小方块,再刻单字,用火烧成陶字后排版印刷,效率很高。

(2)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威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3)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跨海作战,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故答案为:

(1)毕昇。

(2)戚继光。

(3)郑成功。

本题考查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小题1】毕昇【小题2】戚继光【小题3】郑成功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从史实(1)可以分析出唐太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如: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等。故此推论是正确的。

(2)从史实(2)可知武则天当政期间实行选拔人才的政策并爱惜人才;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武则天破格录取了著名文学家骆宾王和一代名臣姚崇等。她还大力提倡科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故此推论为正确的。

(3)史实(3)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都市的繁华以及市民丰富的文化生活。宋代商业都市很多,临安人口多达百万,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宋代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故此推论为正确、。

(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南方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商业繁荣夜超过了前代。北宋出现的纸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故此推论是正确的。

(5)根据基本史实;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有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井口货物。故此推论是错误的。

(6)隋朝大运河的修建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而隋朝的灭亡始于隋炀帝后期统治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陷于瓦解。隋朝的瓦解并不是修大运河所致。故此推论是错误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解析】【答案】

(1)√、(2)√、(3)√、(4)√、(5)×、(6)×11、错对错无对【分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周朝的衰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争战而得名。春秋时期,天子权势一落千丈,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故×

2;本小题考查的是周朝的衰落。在西周的时候;周天子拥有天下土地的所有权,制定制度,讨伐诸侯的权力。“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辖地千里,有大面积的公田,有实力进行战争。周平王东迁后,历史进入春秋,天子权势一落千丈,王室衰微,诸侯开始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本应由天子出,现在自诸侯出,说明了诸侯做大,是一种僭越行为,因此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西周的辉煌不复存在了。诸侯争先取而代之,纷纷称霸,到战国更是不断进行兼并战争。故√

3;本小题考查的是进入春秋时期的时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争战而得名。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故×

4;本小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春秋时期;经过争霸,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在最东方,是齐国,都城是临淄;在最南,是楚国,都城是郢;是最西的,是秦国,都城咸阳、在最北的,是燕国,都城是蓟;中间的是韩赵魏三国。但在表格中并没有体现出秦朝因为商鞅变法而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故○

5;本小题考查的是进入春秋战国的历史时期时间界限。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争战而得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秦朝,开创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统治,结束了春秋战国近五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故√

【点评】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12、略

【分析】(1)城濮之战时;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文公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2)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战国时(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3)卧薪尝胆反映的是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4)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长平之战.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故答案为:

(1)晋文公.

(2)孙膑.

(3)勾践.

(4)赵括.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相关成语中的历史典故.【解析】晋文公;孙膑;勾践;赵括13、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秦汉文化。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该书记事上起传说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它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解析】司马迁《九章算术》14、356秦孝公富强【分析】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推行变法.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故答案为:

356;秦孝公;富强.

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本题以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影响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356秦孝公富强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赵州桥。修建赵州桥的是隋朝的李春。【解析】【答案】错16、×【分析】【分析】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后来元朝实现了统一,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是元朝维持百年的原因。【点评】考查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17、√【分析】略【解析】T18、√【分析】据所学可知;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19、√【分析】因为纣王的残暴统治;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部与商朝在牧野展开激战,商朝的士兵的纷纷阵前倒戈,纣王自焚,周军占领商都,投降周军,商朝灭亡。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商朝灭亡。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商纣王的暴政。

本题以商朝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0、×【分析】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巧记其具体方位的口诀为东南西北到中间。所以秦在西,燕在北。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了战国七雄的方位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战国七雄的方位。【解析】×21、√【分析】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点评】了解《红楼梦》的相关知识点。22、×【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统治的相关知识。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乐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小,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的统治被称为开元盛世。故题干叙述错误。故选B。

【解析】B23、×【分析】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趁项羽决战之机,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秦末农民起义。【解析】×四、材料题(共2题,共12分)24、略

【分析】

本题考查春秋五霸;知道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先后成为春秋霸主.

本题考查春秋五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彼此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先后成为春秋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通过管仲改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打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

(3)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故答案为:

(1)春秋时期诸侯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