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C.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D.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2、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国家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的重大事件是()A.西藏和平解放B.与苏联建交C.整顿经济秩序D.抗美援朝3、国防与外交联系密切.20世纪60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原子弹、导弹、氢弹研制成功D.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4、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朝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D.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省5、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A.B.C.D.6、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蓝瘦香菇”、“原谅帽”。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A.自强求富B.爱国救亡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7、“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谣.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8、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史部分大事件年代尺;对其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①鸦片战争开始B.②刺激瓜分中国狂潮C.④维新变法运动D.⑥宣统帝下诏退位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______(判断对错)10、中国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是--______。11、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邓小平提出了的伟大构想。12、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的首席代表是________。13、【题文】法律文书是对重大事件的记载;影响深远。判断下列各题,对的在题前的括号内打“√”,错的打“×”,并改正。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通过签订条约霸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其中《北京条约》割占最多。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近代资产阶级宣扬自由;平等;强调人权,近代第一部人权宣言是美国的《独立宣言》。
【】(4)奥巴马能当选为美国总统,得益于1865年林肯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4、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为英国和法国。______(判断对错)15、刘邓大军开辟了______根据地,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______和湖北重镇______。16、2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区域自治。()18、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三大军阀。()19、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主”、“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20、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21、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22、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23、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实施“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共同繁荣。。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列举题(共1题,共8分)24、长征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壮举。(1)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事件是:____(2)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____(3)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是:____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4题,共28分)25、下图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根据图片内容,写出一五期间修建的通往西藏的公路的名称是?(写出三条公路)
(2)请列举出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上取得的两项成就。26、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点B.《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城市:广州2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材料三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摘编自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哪一年提出来的?请指出它的具体内容。
(3)结合所学,依次举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中国外交史上的大事。
(4)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将推动建立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28、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关天培血战虎门图二三元里抗英纪念碑图一:1841年2月26日;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进攻。关天培亲自指挥,尽管守军低于对方数倍,面对英军猛攻,仍死守阵地,顽强抵抗。最终因援军未至,被枪弹击中,壮烈殉国。
图二:1840年6月,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1841年5月29日,英军劫掠队到三元里一带抢劫。三元里附近103乡人民"义愤同赴",组成反侵略武装抵御英军。5月30日晨,数千名义勇逼近英军司令部所在的四方炮台,诱敌至牛栏岗,经过一天激战,打死英军200多人,三元里人民大获全胜。为纪念这一英雄壮举,当年三元里人民誓师抗英的三元古庙遗址已于1958年11月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陈列馆,附近立有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1)图二纪念碑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实物资料B.文献资料(2)图一、图二和哪一历史事件有关?(3)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4)根据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历史结论。评卷人得分六、改错题(共3题,共9分)29、天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是石达开。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30、改错题。
1.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著名的作品是《海国图志》。
2.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设计了和那个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3.康有为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中国的思想界,被誉为“中国启蒙思想家”。
4.在胡适的率先倡导下;创立了《新青年》杂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5.清华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的唯一成果。31、小历认为“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近代,俄国是最早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他的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一大通过当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所以选B。
【点评】考查一大的内容。2、D【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故选:D。
本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抵御美国的入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D3、C【分析】题干给出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实验,获得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1967年6月,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原子弹;导弹、氢弹的实验时间.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原子弹、导弹、氢弹的实验时间.【解析】C4、C【分析】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廷的主权已经尽丧,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极力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朝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内容和影响。【解析】C5、A【分析】根据题干“1965年5月”“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可知,这可能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A图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成功的情景,B图是1970年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C图是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D图是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两弹一星”的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析】A6、C【分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民主、科学.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解析】C7、B【分析】题干中“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反映的是一种浮夸风;结合所学知识,“大跃进”发生在1958年,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主要标志是瞎指挥;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
要求学生熟悉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解析】B8、C【分析】①鸦片战争开始是1840年;A显然不对;②刺激瓜分中国狂潮,是《马关条约》后,1860年显然不对;⑥宣统帝下诏退位,是1912年2月12日,1911年显然不对;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史上重要事件和它所对应的时间。注意识记基础知识。【解析】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改革。
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城市改革的内容和作用。【解析】√10、略
【分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中国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是新文化运动.
故答案为:
新文化运动.
本题以中国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解析】新文化运动11、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一国两制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依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邓小平在国家统一上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解析】【答案】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12、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藏的和平解放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51年4月,西藏地方噶厦政府派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解析】【答案】阿沛·阿旺晋美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内容。《瑷珲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俄国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在1858年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签定的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完全失去了对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俄共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放弃领土拥有权最多的条约。
(2)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土地改革运动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3)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内容。《独立宣言》的民主思想;主要体现在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方面。第一、平等与天赋人权思想。《独立宣言》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些权利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不可剥夺,这些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第二、主权在民学说。《独立宣言》提出,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
(4)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内容。1862年9月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从此,北方逐渐扭转了战争局面,转败为胜。《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美国南北战争【解析】【答案】(1)×,把“《北京条约》”改为“《瑷珲条约》”;(2)×,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法》”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4)×,把“1865年”改为“1862年”。14、略
【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本题要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解析】√15、略
【分析】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
故答案为:大别山;南京;武汉.
本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本题以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解放战争的历程.【解析】大别山;南京;武汉16、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分析】【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区域自治。18、√【分析】【分析】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当时时代的最强音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19、×【分析】【分析】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2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史实。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属于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解析】【答案】错2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海峡两岸关系。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解析】【答案】错2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区以及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点。特别行政区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特区、民族区域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特区不是地方行政区。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23、×【分析】本题考查“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生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体现了中国国家和人民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所以,“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不仅仅是推动区域经济共同繁荣。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四、列举题(共1题,共8分)24、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内容,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红军到达贵州的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遵义会议之后,红军继续长征,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所以本题答案为(1)遵义会议;(2)四渡赤水河;(3)会宁会师。【解析】(1)遵义会议(2)四渡赤水河(3)会宁会师五、识图题(共4题,共28分)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1953年-1957年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五期间修建的通往西藏的公路的名称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2)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上取得的两项成就。结合图片和所学可以得出,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上取得的成就包括: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解析】(1)新藏公路、川藏、青藏(2)沈阳机床、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等(任意两个)26、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英《南京条约》以及学生的识图能力、地理知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签订地当然是在南京,南京是在上海附近,所以最上面的方框是A南京。《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最南端的是广州,在香港的西北方向,所以下面的方框填B。【解析】上框A,下框B
27、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一可知,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3)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根据材料二的四幅图片内容可知,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971年10月25日,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与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改善了关系,也就此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001年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APEC会议。(4)本题考查中国将推动建立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根据材料三内容可知,中国将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秉承互利共赢、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与所有国家建立新兴关系。【解析】(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1953年;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万隆会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上海APEC会议。(4)互利共赢、友好合作、共同发展。28、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史料类别的辨识。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其中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属考古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图二中的文物——纪念碑明显属于此类,故选A。(2)本题考查的是对鸦片战争的辨识。依据材料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关天培是著名的抗击英军侵略的民族英雄;图二“1840年6月,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等可知,图一、图二明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3)本题考查的是文献史料体现出的历史信息。依据材料文字和图片的相关信息,可从作战时间、交战双方、指挥者等方面解答本题,如“1840年6月,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说明此次战争发生于1840年,是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进攻。关天培亲自指挥”反映出关天培是抗英的指挥官;“最终因援军未至,被枪弹击中,壮烈殉国。”说明关天培最终弹尽援绝,壮烈殉国,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等等。(4)本题考查的是依据文献史料评价历史。图一文献资料介绍了民族英雄关天培英勇抗击英军;图二详尽地介绍了三元里人民抗英壮举,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起抵抗英国侵略者。【解析】(1)A。(2)鸦片战争。(3)可从作战时间、交战双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社会学相关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法与国内法课程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博物馆管理专业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高级翻译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化学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七下生物试题及答案
- 厂房租房合同协议书
- 主任在法制汇报工作会发言
- 综治宣传月活动总结
- 国家开放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单
- 波峰焊作业指导书
-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中文答案(共175页)
- 医院体检中心应急预案
- 强制性条文监理执行计划(水利水电专业工程)5-5
- 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Word 文档
- KTV开业活动策划方案
- 车库顶板行车及堆载方案范本
- 关于开展超大规格防火门产品证书有效性重新确认换证工
- 医学交流课件: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