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53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反映了()A.吐蕃与唐朝的密切关系B.北宋人民与契丹人民的友好往来C.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D.西域各族对西汉的向往与敬慕之情2、某学生在研究浙江地方史时收集到含有“江浙行省”文字的资料。你认为该资料最早应该出现在()A.唐朝B.南宋C.元朝D.明朝3、我国的新疆地区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A.公元前202年B.公元前138年C.公元前119年D.公元前60年4、“春秋五霸”争霸的先后顺序是()

①齐桓公②晋文公③吴王阖闾④楚庄王⑤越王勾践.A.③②①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⑤③②①④D.①②④③⑤5、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A.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D.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下列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小麦B.水稻C.玉米D.粟7、下列那些史实可以从《史记》中可以查到()A.山顶洞人的氏族生活B.武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E.焚书坑儒E.焚书坑儒8、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以下属于他向往宋朝的原因的是()A.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B.北宋诗词繁荣昌盛C.北宋社会经济繁荣D.北宋读书风气浓厚9、下列相关内容搭配恰当的是()A.祖冲之——圆周率B.造纸术发明——西汉C.西行天竺——鉴真D.发明曲辕犁——唐朝10、同学在讨论“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时出现了不同观点,你同意哪些观点()A.资产阶级革命B.民族解放战争C.非正义的战争D.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1、西周手工业分工较细,建筑物上开始使用____。12、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__人;因发现于____而得名。13、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是在______时期。14、孟子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错误:;正确:。15、元朝戏曲空前繁荣,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16分)16、“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会种植水稻的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______(判断对错)17、9世纪后期,契丹开始建筑房屋,城邑。()。A.正确B.错误18、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他们结成群体在一起生活,会使用火。______。(判断对错)19、东汉末年,佛教传人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3题,共27分)20、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材料反映了外国使节和边远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这体现了唐朝对外政策有何特点?请举出两例历史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2)唐朝实行这样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1、读图学史:

(1)图一和图二是传说时代的哪两位英雄人物?他们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

(2)图三中的“子”指的是谁?写出他的治国主张。(3)图四中人物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4)图五图六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叫什么名字?它的修建,使哪一地区成为旱涝保收的沃野,人称“天府之国”?22、战国时期战事连年,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时势造英雄,动荡的时代成就了秦国的强国梦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史书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1)写出上图中A、B、C、所代表的诸侯国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2)春秋战国诸侯国众多,到战国时期较强的只剩七个国家,这反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3)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出变法的措施。(4)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你从中获得怎样启示?(5)材料二、三反应的哪一项水利工程?哪国修建?评卷人得分六、列举题(共4题,共12分)23、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1)宋朝在地方设置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___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3)明朝废除_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君主专制大为加强。(4)清朝雍正年间,设立________,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4、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1)宋太祖在地方设____以分知州权力。(2)元朝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____,在地方创立“____制度”,沿袭至今。(3)朱元璋废丞相以加强皇权,并建立特务机构____,加强对臣民的监视。(4)清朝的中枢机构____的设置,使皇帝的权力进一步强化。25、【题文】列举题(18分)

(1)列举少数民族建立统一的全国性政权(4分)

(2)列举中国古代史上反映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的三件大事(6分)

(3)列举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8分)26、中国古代科技、史学著作丰富。(1)西汉时期撰写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是____。(2)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____。(3)我国明朝写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____。(4)我国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写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反映了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点评】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元世祖建立元朝后,1279年灭南宋,完成统一。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推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由此分析,研究浙江地方史时,收集到了含有“江浙行省”文字的资料。该资料最早应该出现在元朝,故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C。【解析】C3、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时间。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排除;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排除。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解析】【答案】D4、D【分析】“春秋五霸”争霸的先后顺序为春秋首霸齐桓公;先后称霸中原的晋文公和楚庄王;春秋末年的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勾践先被阖闾打败,后灭吴国称霸).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春秋五霸的顺序.

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解析】【答案】D5、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根据所学知识,根据所学知识,舜是继尧之后的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的时候,通过禅让的办法,把首领位置传给了舜,故D符合题意;舜是通过民主推举当上部落首领的,不是战争,故A错误;禅让是一种民主推举的形式,而不是凭借家族特权,故B错误;治水有功的禹不是舜,故C错误。故选D。【解析】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BD【分析】略。

【解析】BD7、BCDEG【分析】略【解析】BCDEG8、ABCD【分析】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属于他向往宋朝的原因的是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北宋诗词繁荣昌盛、北宋社会经济繁荣、北宋读书风气浓厚。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商业尤为发达,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城内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故选:ABCD。

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具体措施与影响及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解析】ABCD9、ABD【分析】略【解析】ABD10、AB【分析】1775年至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独立,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所以美国独立战争,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质.

故选AB.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主要考查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解析】AB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1、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武王伐纣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第三子目武王伐纣中的内容:“西周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可知,故填瓦。考点:武王伐纣【解析】【答案】瓦12、一百七十万的元谋云南元谋县【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境内元谋人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13、略

【分析】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即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是在战国时期.

故答案为:

战国.

本题考查封建社会的形成;知道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本题考查封建社会的形成,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解析】战国14、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孟子主张是仁政,韩非是法家的代表考点:百家争鸣【解析】【答案】错误:孟子改正:韩非15、略

【分析】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故答案为:×。

本题以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为依托;考查元曲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元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四、判断题(共4题,共16分)16、×【分析】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河姆渡人已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7、√【分析】本题考查契丹民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本题是正确的。故选A。【解析】A18、√【分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20万年;他们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仍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会使用火并能保存火种,几十人群居,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故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他们结成群体在一起生活,会使用火,正确.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北京人生活”为切入点;考查了远古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解析】√19、×【分析】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它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因有利于对人民的统治,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供和扶植。东汉末年,佛教传人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佛教的传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佛教的传入时间。【解析】×五、识图题(共3题,共27分)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本题材料反映了外国使节和边远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这体现了唐朝对外执行开放和广泛交流政策,使得唐朝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日本为了学习我们唐朝先进的文化,派遣了许多使者来到中国学习,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贞观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2)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的影响。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唐朝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使得唐朝与许多国家友好往来,使得唐朝更加繁荣等。【解析】(1)唐朝对外执行开放和广泛交流政策。唐朝时,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还有大批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到中国,学习唐朝制度,以及文化知识;玄奘西行学习佛法;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等。(2)促进唐朝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外友好往来;促进唐朝更加繁荣等。(言之有理即可)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阪泉之战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后炎帝族战败,和黄帝族融合,成为了后来的华夏族的祖先。图一和图二是传说时代的炎帝、黄帝英雄人物。他们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2)本题考查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学说,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3)本题考查老子。本题图片四是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后期的楚国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4)本题考查都江堰。本题图片五、六是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解析】(1)炎帝、黄帝、人文始祖(2)孔子、以德治国(或为政以德)(3)道家(4)都江堰、成都平原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战国七雄。根据本题图片内容可知,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用一句话概括其位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后中间。所以,A是齐国,B是秦国,C是楚国。(2)本题考查战国七雄。春秋战国诸侯国众多,到战国时期较强的只剩七个国家,这反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是国家趋于统一。(3)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史实。商鞅推行变法。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4)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使得“倾邻国而雄诸侯”。我们得到的启示是,适时改革,变法,这样才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等。(5)本题考查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解析】(1)A:齐国B:秦国C:楚国(2)国家趋于统一(3)商鞅变法;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自由买卖;鼓励耕织。奖励军功。(4)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启示:适时改革,变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等。(5)都江堰;李冰秦国六、列举题(共4题,共12分)23、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的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除了选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置通判后,还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的财赋运送、收归中央,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的财政基础。(2)本题主要考查元朝中央行政制度的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此外设枢密院负责管理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军队。(3)本题主要考查明太祖加强皇权措施的知识点。明初明太祖为集中君主权力,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使君主专制大为加强。(4)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使军政大事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成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解析】(1)转运使(2)枢密院(3)丞相(4)军机处。

2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宋通过分权的方式以集权,在地方设立知州的同时,设立通判,以分知州权力,监察知州,两者互相牵制。故填通判。(2)本题主要考查了行省制度。元朝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是秦朝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行省制度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对明清以及后来的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元代后,“行省”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元代的行省划分,也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的行省规模和行政区域的划分。故填中书省;行省制度。

(3)本题主要考查了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朱元璋特务统治上:设立“锦衣卫”,以加强对百官和臣民的监视、侦查。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的管辖。故填锦衣卫。

(4)本题主要考查了军机处的设立。军机处是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故填军机处。

【解析】(1)通判

(2)中书省,行省制度

(3)锦衣卫

(4)军机处

25、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上建立统一政权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元朝,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也是首个征服全中国外来王朝。定都大都;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