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单元复习课件(46张)_第1页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单元复习课件(46张)_第2页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单元复习课件(46张)_第3页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单元复习课件(46张)_第4页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单元复习课件(4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人教部编版八下期末复习课件1、通过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阅兵仪式上展出的武器装备,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2、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复习目标历史时序一、钢铁长城--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沿革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皖南事变南昌起义19271928193719451949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共十年内战土地革命时期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防化兵通信兵侦察兵测绘兵工程兵陆军航空兵炮兵装甲兵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1.海军的成立:(1)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2)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2.舰艇的发展:百余艘陈旧舰艇研制了多型舰艇1971年,导弹驱逐艇1970年,核潜艇3.兵种的完备: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2012年,辽宁舰2019年,山东舰一、钢铁长城--海军近代我国也曾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请问这支海军是什么?最后结局如何?致远号铁甲舰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山东舰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而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1.建立:1949年11月,人民空军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聂荣臻与歼-5型飞机第五代隐身战机歼-20军用大型运输机运-20一、钢铁长城--空军1956年7月,歼5--新中国

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1964年歼6战机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歼-7是中国研发的第一种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第二代战机)1966年歼7自主研制歼61964年仿制歼51956年国外购买建国初期人民空军的发展历程1.组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发展: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3.地位: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4.任务: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5.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6.装备: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一、钢铁长城--导弹部队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东风系列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长剑巡航导弹核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常规导弹部队组成装备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钢铁长城--新时代强军之路五大军种及五大战区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知识串讲党领导的军队名称变化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零星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扫一下……我们要在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把“屋子”打扫一下。

一边倒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宣布了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内……旗帜鲜明,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建国初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外交形势: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孤立、威胁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就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设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核心和基础保证目标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易错易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首次提出,1954年形成确立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呢?因为它体现了尊重、平等、和平的核心理念,这代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心声。在冷战时期两极格局之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证了国家根本利益,为实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因此,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能够赢得各国的支持和认同。日内瓦会议1954年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的周恩来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2.亚非会议(1)时间:(2)地点:(3)地位:(4)目的: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进行友好合作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5)中国代表团的贡献:“求同存异”方针(6)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7)精神:团结、友谊、合作、爱好和平“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材料一:(求同)……那就是我们大家所共同承认的,(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在经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的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材料二:(存异)……大家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同异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不同背景(1)历史依据: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2)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由蒋介石集团占据(3)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1945.2雅尔塔会议1945.10.26董必武宪章签字三、外交事业的发展1、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第26届联合国大会,对阿尔巴尼亚等23国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进行了表决。10月25日,大会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压倒多数,通过了阿等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乔的笑》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1)时间:(2)会议: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重返联合国之后……历史意义:对中国:正式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地位,加强了对国际事务的作用与影响;对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1971.41971.719721979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周恩来会见基辛格周恩来迎接尼克松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代表团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2、中美建交材料一: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材料三:从中国方面看,……苏联在中苏边境集结重兵,咄咄逼人。为了抵御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同时,为了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为了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希望缓和同美国的关系。材料二: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③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也希望改善自身的国际地位。②美国霸主地位下降,希望通过中国与苏联抗衡根据下列材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外交政策出发点国家利益②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的共同需要。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中美关系正常化新中国成立建国以来中美关系的变化?变化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变化: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

标志:1972年,尼克松访华,

签署《联合公报》(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3、全方位外交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④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全方位外交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同世界所有重要力量都发展外交关系,同步前进。具体措施:如今,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截至2023年4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2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同世界所有重要力量都发展外交关系,同步前进。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4中国北京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如今,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温馨提示:请从国家实力、外交政策、国际环境方面思考。)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易错易混】外交成就:1).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总理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来的。2).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的创始会员国和常任理事国之一。3).1972年,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的中美建交。4)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论坛性质的区域组织,所达成的共识也不具有执行力和约束力。1.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2.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1.“导弹核武器”般称核导弹,是指具有携带核弹头的能力、并能够达成远距离核弹投送任务的导弹。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这次试验成功(

)A.标志着我国核导弹已经领先于美国B.宣告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宣告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D.使我国从此有了实用型导弹核武器3.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其中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2.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使国防建设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下列国防建设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是(

)A.建立华东军区海军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D.“辽宁舰”交接入列DDD课堂练习4.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突出。其中,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A.求同存异 B.不结盟运动

C.全方位外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在访华欢迎宴会上致辞说:“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这与我国哪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