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批稿)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本标准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种子管理站、重庆市开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市江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市永川区植保植检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风、陈松柏、罗小敏、刘伟、周天云、肖若余、郑伟、李志琦、王开周。1范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21633掺混肥料(BB肥)GB/T24904粮食包装麻袋GB/T29890粮油储藏技术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9旋耕机作业质量NY/T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NY/T3034土壤调理剂通用要求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优质稻high-qualityrice由符合NY/T593的优质食用水稻品种生产,稻谷质量符合GB/T17891优质稻谷品质要求。利用中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收获的一季水稻。小拱棚地膜覆盖保温育秧warmcultureofriceseedlingsinsmallarch-shaped育秧苗床、稻种处理和秧苗管理在旱地或稻田进行,采用小拱棚超微膜与地膜双层膜覆盖或单层膜覆盖的育秧方式,可培育机插秧、旱育秧、湿润秧等。稻田施肥及施用农药后不宜排水的间隔天数。最后一次施肥、施药到水稻收获时允许的间隔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增加到造成水稻经济损失而必须防治的的种群密度临界值。防治适期optimumcontrolperiodofdisease/pest水稻病虫草害发生过程中,控制其危害最有效、减少水稻受4生产要求4.1产地环境产地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海拔350m以下,有水源保证,远离污染源的再生稻适宜区,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和NY/T5010的规定,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NY/T5010的规定,土壤环境4.2品种选择选用已通过国家或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引种备案,中稻生育期在160d左右,中稻一再生稻两季丰产性、稳产性好,抗性及再生力强、品质指标符合NY/T593规定的食用稻品种。并注意定期更换。4.3产量指标中稻-再生稻两季产量≥1000kg/667m²±100kg/667m²,其中杂交中稻≥650kg/667m²±50kg/6674.4肥料使用4.5.4农药使用安全排水期为5d~7d。d叶龄叶单株茎基宽条%百株鲜重g叶需净苗床面积4m²;苗床按2m开厢整地,厢面净宽1.4m~1.5m,保持平整,高低一致,无凹陷,无培育机插秧按每667m²移栽大田备毯苗机插专用塑料育秧软盘或硬盘16个~18个;准备农用地kg~20kg;稻田湿润育机插秧在播前25d~30d按667m²移栽大田施入有机肥800kg~1000kg和过磷5.2.2.6壮秧剂拌和土配制地宜在3月10日前播种完毕,最迟不超过3月15日。5.2.4播种方法5.2.5.2湿润育机插秧用肥沃稻田田泥与水稻谷壳拌合后装填于育秧盘内,厚度1.8cm左右,撒入壮秧剂拌合土后抹平盘面,每盘精量播种60g~70g种子,播后匀撒细土0.3cm~0.5cm盖住种子,搭小拱棚单膜或双膜覆苗床浇足水分后采用定距播种器进行精量匀播或均匀撒播稻种,用细泥土盖没种子后再搭拱架覆苗床撒入壮秧剂拌合土15kg~20kg,采用精量播种器精播或人工均匀撒播稻种,用细土盖种后搭播种至出苗前盖严地膜,膜内温度控制在35℃以内,膜内温度超过35℃时注意通风降温;出苗至一叶期温度控制在25℃左右;二叶期温度控制在20℃左右,晴天白天揭膜炼苗,晚上盖膜;揭膜炼苗应先揭开两头、次揭一边、最后全揭;炼苗期间如遇低温寒潮天气应及时覆盖地膜保温。旱育秧、机插秧出苗前保持苗床土湿润;出苗后至二叶一心期控水降湿,当苗床出现土干发白或早晚秧苗叶尖无水珠、秧苗开始卷叶时,在早、晚揭膜浇足水分;机插秧在移栽前3d~5d控湿炼苗,促进秧苗盘根,增加秧块拉力,便于卷秧与机插。二叶一心期每667m²苗床施清粪水500kg加尿素2.5kg~3.0kg作“断奶肥”,移栽前3天撒施尿水稻播种后在苗床四周投放安全鼠药毒饵灭鼠;出苗至一叶一心期,注意用药剂防治绵腐病、立枯病等病害;移栽前1d~2d,药剂喷苗预防稻瘟病、螟虫、稻蓟马等病虫害。每667m²移栽大田准备肥沃疏松的菜园土100kg~120kg,粉碎过筛后按每100kg加入过磷酸钙0.3kg、尿素0.5kg和人畜粪水20kg~30kg充分拌匀,堆积盖膜发酵30d~40d,沤制苗床营养土;按每667m²移栽大田备足0.25kg~0.3kg壮秧剂。5.3.2.1每667m²移栽大田用种数量根据品种千粒重确定;每667m²大田宜备足优质杂交稻种子1.1kg~1.3kg,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5.3.2.2播种前将种子在35℃循环水浴中浸种27h后捞出装盘,在温度为35℃的催芽箱中催芽6~5.3.4流水线精量播种60g~70g,每盘洒水量约500ml,盖土厚度0.3cm~0.5cm。5.3.6育苗管理炼苗。5.3.6.6通风炼苗6.1整田 (P₂Os)5.0kg~10.0kg,氧化钾(K₂O)6.0kg~10.0kg;N:P₂0₅:K₂O肥料配比为1:0.5~0.6:0.6~氮肥施用底肥占50%,分蘖肥30%,穗肥20%;有机肥、磷肥、锌肥全作底肥;钾肥施用底肥、穗6.2.5精确定量栽插秧苗叶龄3.5叶~4.5叶时,选择晴天或阴天及时移栽。根据田块大小选择插秧机型,行株距以30cm×16cm~18cm为宜,每667m²插足1.2万穴~1.4万穴,平均每穴2株~2.5株,基本苗达到2.5万苗~3.0万苗;机插作业按DB/T684有关要求执行。可按(33.3cm~36cm+20cm~24cm)×18cm~20cm规格栽插,每667m²插足1.1万穴~1.4万栽秧前整平稻田,中稻浅水栽秧,湿润立苗(水深1cm~2cm),薄水分蘖(水深1.5cm~2cm),分蘖后期保灌田够苗晒田,在田间苗数达预期穗数的80%时开始晒田,轻晒灌溉,乳熟期后保持浅水层,黄熟期保持湿润状态,提高水稻休眠芽的成活率;后期注意抗旱保苗,6.2.7有害生物防控综合应用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技术和方法,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并保持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6.2.7.1生态调控采用稻田养鸭、鱼、泥鳅、虾、蟹等综合种养方式控制田间杂草和水稻基部虫害,稻田综合种养减轻田间水稻螟虫的危害。6.2.7.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并定期轮换;采用合理耕作、轮作换茬、深水灭蛹、适时耕耙田等健身栽培措施,清除稻田病菌,压低田间病虫源基数,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6.2.7.3生物防治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井冈霉素、绿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使用生物农药应较化学农药提早3d~5d。6.2.7.4理化诱控采用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水稻害虫成虫,压低虫口基数和密度;人工薅锄或6.2.7.5科学用药6.2.7.5.1防治适期根据当地农业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防治信息,在主要病虫害的关键防治时期6.2.7.5.2防治重点种子处理期重点预防稻瘟病;秧苗期重点预防立枯病、稻瘟病、螟虫、稻蓟马等;中稻栽插期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兼治稻曲病、稻苞虫、稻秆潜蝇、稻赤斑6.2.7.5.3药剂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药剂。发病初期可用井冈霉素、异菌脲、噁霉灵、咯菌腈等药剂进行喷施。6.2.7.5.3.2稻瘟病防治适期为秧田期发病初期或出现发病中心时;分蘖期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时;穗期重点施药预防孕穗期剑叶发病的田块,第一次施药期为5%破口抽穗期,第二次施药期在齐穗期;防治药6.2.7.5.3.3纹枯病防治指标为中稻分蘖期病丛率20%~25%、孕穗期病丛率20%~30%时连续施药2次~3次,每次间隔5d~7d。再生稻在水稻破口前7d~10d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氟环唑、防治指标和适期为一代枯鞘株率达到5%~7%,秧田卵孵化高峰期,本田卵孵化盛末期;二代枯鞘6.2.7.5.3.5稻飞虱防治指标为秧田期30头/m²~40头/m²;分蘖期百丛植株达到1000头;孕穗至灌浆期1000头~15006.2.7.5.3.6稻纵卷叶螟防治指标为水稻分蘖期束尖(新虫苞)或1龄~3龄幼虫每100丛150个(头);孕穗至抽穗期为束尖(新虫苞)或1~3龄幼虫每100丛60个(头);防治适期为卵孵化高峰期至1龄~3龄幼虫高峰6.2.7.5.3.7稻曲病防治适期为孕穗末期至抽穗前3d~7d。防治药剂可选用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除草剂施用应符合NY/T1997的规定,根据稻田不同种植模式针对性用药,可选用二氯喹啉酸、丁草胺、苄嘧磺隆、禾草丹等药剂防除稗草、莎草等阔叶杂草和一年生杂草。6.2.7.5.4安全施药严格控制施药量和用药次数,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药剂防治时使用先进的施药器械,采用一药多治、药剂交替使用和科学合理混用,避免重复使用同种化学合成农药及其复配剂;避开高温和强光照时段施药,避开水稻开花授粉期施药。7再生稻栽培7.1促芽肥施用在头季中稻收割前15d左右,采用机械或人工撒施促芽肥,每667m²施用尿素15kg~20kg。7.2中稻收割与留桩当中稻全田谷粒黄熟95%以上、70%的植株倒二、三节芽长达2cm以上或全田10%的稻穴能见到再7.3稻草覆盖头季中稻收获后立即将压倒的稻桩扶正,将稻草覆盖在稻桩行间,减少田间水分蒸发,保持土壤7.4发苗肥施用在头季中稻收割后1d~2d,每667m²用尿素10kg~15kg作发苗肥,促进再生苗早发快发,提高再生苗成穗率,增加有效穗。7.5田间管水收获头季中稻后立即复水,若遇连晴高温天气或稻田缺水时,应注意在收割当日傍晚及后两日早晚浇水泼桩,保持田间湿润发苗、浅水长苗、水层扬花,干湿交替成熟,至接近黄熟时排水。7.6病虫害防控重点防控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优先采用杀虫灯、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根据当地农业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害预测预报情况,若病虫害达到防治指8收获与运输储藏8.1收获选晴好天气收割,中稻宜采用人工收割,机械脱粒。再生稻黄熟时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方式;机械收割应尽量减少落粒损失,机收作业质量符合NY/T498之规定。8.2晾晒或烘干为了保证优质稻米质不受影响,不同品种要分收、分晒,采用晒席逐步阴干或采用机械烘干,防止在水泥地上暴晒,禁止在柏油路上翻晒;采用自然晾晒要确保稻谷含水量晒到13%以下,同时避免高温灼伤;采用烘干的稻谷水分保持到低于安全水分标准1%以下。8.3运输收获后稻谷包装应符合GB/T24904的规定,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8.4.1稻谷应选择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无污染的低温密闭室内储藏,入库前注意修补、清扫、消毒仓库,铺防潮垫,堵塞鼠洞,注意控制稻谷水分含量。8.4.2稻谷入库后加强通风降温散湿管理,储藏期间注意经常翻动稻谷,降低稻谷温度,防止发变产生黄粒米,控制害虫危害和延缓陈化,确保稻谷品质和质量安全达到相关要求。8.4.3稻谷储藏技术应符合GB/T29890的规定。(规范性附录)型个/g(ml)蛔虫卵%(以As计)(以Cd计)(以Pb计)(以Cr计)(以Hg计)菌剂复合微生物(规范性附录)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农药品种禁用原因剂、狄氏剂、毒杀芬、二溴乙烷、二溴氯炳烷、杀虫脒、三氯杀螨醇、剂、毒鼠强、毒鼠硅、甲磺隆、甲磺隆复配制剂、胺苯磺隆复配制剂、氟苯虫酰胺对后作或水生物有影响备注:该名单将随国家最新规定而修订。(规范性附录)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稻瘟病秧田期: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或出现发病中心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暗区突围保密协议书(2篇)
- 2025年岳麓版选修六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岳麓版选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图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威海海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openEuler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 2024年人教版(新起点)三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汇总
- 妇科肿瘤护理新进展Ppt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远程诊断与故障预警
- 高三(10)班下学期家长会
- 中国酒文化 酒文化介绍 酒的礼俗 中国风PPT模板
- 山西省原平市高铝土实业有限公司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电子技术说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